大约是2005年,就有女孩来我办公室“推销”信用卡,我觉得信用卡对我没有用,便没有办。后来,经不住建行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建议,便办了一张。但实践证明,它给我带来的麻烦要比方便多。
我父亲那一辈,乃至我辈,除非不能温饱或危及生命,断不愿向人借钱。要不,父亲也不会在十年前放弃了单位的集资建房,而那套房后来的升值空间,比父亲一辈子挣的工资还多,令家人悔青了肠子。这当然是个消费观念的问题,但与寅吃卯粮、借鸡下蛋等做法比,我觉得道德因素还是高于观念因素的——勒紧裤带不向人借钱虽算不上“宁死不屈”,但能严格自律,不麻烦和为难他人,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吧。
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的钱,就办多大的事——没有钱办,就等攒够了再办——仅此而已,何至于要借呢?要透支呢?十年前,有个亲戚借了我母亲一笔钱,至今未还。说他困难吧,却开上了小车,用上了苹果手机。而我的父母亲,依然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2006年后才装上空调,至今才偶尔同意来了人到饭馆吃饭,基本上不让给他们置办衣服,还常为家里开灯的多少教训我们……两厢对比,借别人省吃俭用攒的钱去高消费,就显得不仁义了。当然,借钱创业除外。
对于急用但手头暂时缺钱的人来说,信用卡的确能帮上忙。但暂的这个时,不是三月一年,也就20天。对于急用但手头永远缺钱的人来说,信用卡也能帮上忙,但痛快过后当事人却要为还款作难。对于不急用手头不缺钱的人来说,信用卡就是个多了的物件。我就属于第三种,倒不是说我不缺钱,看办什么事,要买房买车当然缺钱,可日常生活又有什么要急办的呢?不急办就不需要钱,不需要钱就显得不缺钱。掏现钱或刷银行卡能办的事,却要刷信用卡然后数着日子算着金额再给信用卡还款,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为了支持建行,也因为有时钱没带够,我偶尔也刷刷信用卡。可每到催款信来后,因为没有记录,我都要为还款数额是否正确算计半天。后来开通了个人网银,不用记录了,但对着网银里的一笔笔消费,有时也会想不起是怎么回事,仍然叫人费神。但我知道,银行业务已实现计算机化,一般不会出错,于是,我不再考虑那么多了,来了还款信息还便是了。于是,刷卡,还款,刷卡,还款……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刷信用卡竟然刷习惯了。看似刷刷刷地方便,但两厢比较,其实方便过后是麻烦。二十一世纪人们生活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要我说,就是学会了莫名其妙地刷信用卡。
我真正的麻烦是今年5月8日到来的。今年3月后,我就再没有使用过信用卡,但这天却来了催款信息,我觉得不对,在网银里一查,已出和未出的欠账竟有1000多元,且全是“重庆消费”。而且发现,我此前还的款中,有250元也是“重庆消费”。我有生以来,还没有见过重庆的毛啊。到办理信用卡的建行去询问,柜台不能办理,让打专用客服电话。通过打电话,先冻结了账户。5月15日催问调查结果,客服说18个工作日后给结果。6月2日致电询问,仍然没有结果。7月8日询问,又答复自6月2日起45天后给结果。而这期间,手机时不时便会收到催款的信息,似乎在一次次地敲响着我信誉的警钟,让我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一句话,我受够了,等把这个“麻烦”解决后,我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注销这个信用卡,把这个烦人的物件从我的生活中删除掉。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当今世界需要成熟灵活的政治家
下一篇: 不需要祭奠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