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40905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4-10-29热度:0

2014年09月05日  

2014-09-05 22:13:01|  分类: 齐鲁风2014年度见 |字号 订阅
刊头照——烟台市 招远  欧家夼 毛公山下毛泽东雕像   峻岭/摄
刊头题字——  梁仁(广州一得书画社)

 
1——父亲的生意
作者——张宝金

       父亲今年七十一岁了,农村习惯中有“逢一低”的俗语,普遍是指四十岁以后的人。如恰逢遇一,往往都要多说上一岁,尤其是老人,更加注意避讳,不知道是什么缘由,也可能有点迷信的色彩。父亲今年七十二岁了,背有点弯了,话也有点多了,尤其是高兴时,二三盅白酒一喝,兴致一来我们只有认真听的份,没法插嘴说话了。听父母闲聊也是一种福气,当儿女嫌父母唠叨不愿意倾听时,那只能说明做儿女的不知道珍惜拥有的。慢慢地习惯后,我也在倾听中感悟了另一种生活。
        父亲高小毕业后,上了一年多的初中,没毕业因家里人口多,挣工分的人少就不上了。那时工分就是粮食,就是柴米油盐,就是棉花布票。工分少等到队里分粮食时你分的就少,不够吃的就要给生产队里借,队里没有了,四邻亲戚借遍了,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因生活所逼,为了不饿着,父亲做过很多‘生意,’虽然那时的政策不予许,但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办法,加之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的存在,什么都是计划经济,买什么也要用票,货物流通起来自然也就慢了。
        父亲那时的生意很少用钱,基本上就是用货物换货物,用东西当南北。十几斤鸡蛋、七八斤黄豆、花生、十来斤白面杂粮,往往是从口中省出来的,有时是二三户凑起来的,有的是五六户攒起来的,也有城里的市民用粮本中的细粮或粮票换杂面杂粮的,因为粮本上只有两个人的定量,却要负担五六口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委托胆子大的有经验的老乡换点其它的农产品,大部分是细粮换粗粮,粗粮换地瓜面高粱面,也有因家中生孩子、结婚、出远门等等大事情,换点布票粮票什么的。一斤白面能换二斤多地瓜高粱面,中介人赚取二三两杂面杂粮的差,实际上就是倒买倒卖赚差价,虽然这差价不是钱。但因为政策不允许,被大队公社或工商人员逮住轻则没收,重则罚款关押,按投机倒把罪处理,非常厉害。为了生活和饿不着,年轻的父亲也在乡亲的帮助下干起了“投机倒把”的生意。折腾一两个月,无非就是赚了二、三百斤杂面、杂粮。但如果被逮住,则前功尽弃,还要把上月赚的杂面杂粮赔上。如果不是为了填饱肚子饿不着,一般不愿意干这种在当时的政策不允许的生意。为了躲避大队、公社的检查,大多数是晚上偷偷的出门,走小路,穿树林庄稼地。黑黑的夜里,高低起伏不平的小路上,是不是两三声野猫尖叫,一两只野兔、鼠獾窜没于草丛中,恐惧、害怕、黑漆漆的夜很吓人,但为了家中的老小饿不着、有口饭吃也只有咬牙前行,无奈的忍受。只要能存下点杂面杂粮,够吃的饿不着了,谁也不愿意担惊受怕的再干了。
  有时,父亲聊起这一段事情来,一般不愿多说。零零碎碎中我也听出了父亲为躲避大队、公社人员追赶,而躲入坟茔中、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窜入荆棘棵野枣林中‘历险’记。每逢说到历险时,父亲的话语中,脸上仍有一种心酸的味道,而不愿再细说。我的儿子在听到为躲避追赶跳入带冰冰渣子的水中,趟过齐腰深的河水,双手仍要高举着十几斤白面,二三十斤杂面杂粮,心疼的对他的爷爷说:“把面给他们不行吗?带冰的河水中不冷吗?,一点点面值的吗?”父亲摸着孙子的头笑说道:“那时的日子你不可能懂的。”是啊,那种艰辛与苦难,不曾经历过的有谁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苦难。邻村大爷的媳妇今年近七十,三年自然灾害时年轻的大爷给了一对母子半个胶皮窝头(用地瓜面、高粱面混合在一起做的窝头,粘性大、发黑,像橡胶制品,俗称胶皮窝头)。女人感恩大爷的品性好,有良心,就把她十六岁的三闺女托人说给了大爷,并要了五十斤地瓜面做彩礼。每逢父母和大爷大婶闲聊时,大爷总说:“五十斤地瓜面娶了个媳妇。”大婶却总不愿意提及此事。往事不愿回首,害怕伤心难过。但他们说的最多的是过去怎么怎么苦,吃什么吃什么,现在多么多么好,免费查体坐车了,公家给发养老钱了,送油送面上门了,赶上了好日子,要好好的活。还有,人啊,要知足,要懂得感恩啊,要做好人啊,要有良心才行啊等等等等。看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与满足,是那么那么感染人,我无法用文字形容。
        想想苦难艰辛的日子,为了吃饱饿不着艰苦的奔波,看看现在的生活,我们就应该珍惜、更应该努力。今天的我们已经不会再去过那艰难的日子,今天的幸福日子快乐的生活是我们已经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干好自己应该干好的事情,踏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为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为了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努力地工作,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努力践行、释放正能量。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历城分局唐王所)


2——大半个月亮
作者——魏修良

        农历八月十一日,是我的生日。每年的这天,母亲会好好打扮一下,亲朋团聚。可今年的这一天晚上,我独自站在阳台上,仰望着老家的方向,南天上挂着大半个月亮,月亮上已不是嫦娥而是老娘,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老娘正抱着我这个老兔子,天各一方,向我张望。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眼泪汪汪。
       望着大半个月亮,遥想着几天前才仙逝的老娘,眼前一片怅惘,一幕幕撕心裂肺的场景让我痛不欲生,终生难忘。
        病重的老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只手臂上打着点滴,另一只手抓着我的手。我躺在老娘身旁,一只手抓着娘的手,另一只手梳理着老娘稀疏的白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不敢掉下来。喉咙里却止不住发出了哽咽的声音。妹妹已是泣不成声,嚎啕不止。
        娘抓了抓我的手,看了看我们兄妹,吃力地说:“悲(别)嚎(哭)!”
        记忆中已经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和娘躺在一张床上了。如今和娘一起躺在病床上,心底里翻江倒海般涌起的是诉不完的苦吐不尽的酸倒不尽的悲和说不出的悔,是儿不孝啊!
        娘的身体还是那么温暖,娘的味道还是那么强烈,裹挟着我的全身,直透我的心肺。娘身上的奶香是一生不变的娘的味道,娘身体的温度是永远的母亲的温度,儿子正是吮吸着娘的味道,感受着娘的温度,几十年一步一步一路走来,始终享受着娘的呵护。因为,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是娘的乳汁强壮了儿子的筋骨,是娘的故事教会了儿子牙牙学语,是娘在清晨捡拾洗净的咸菜香甜了儿子求学的一日三餐,是娘的花鞋垫陪伴着儿子走上工作的阳光路,是娘在梦中款款走来驱走了儿子如锥穿心的腰疾……娘的一生始终在为儿女的工作、家庭、身体着想,即使病了也在电话中说没事,既怕耽误儿子的工作,不愿让儿子受半点委屈,把自己的病痛忍了又忍藏了又藏……亲亲的老娘!
        如今,和老娘躺在一张病床上,搂着娘骨瘦如柴的身子,看着娘打针的手臂肿得像棒槌一样,闻着娘嘴里呼出来的刺鼻的异味,浑身颤颤抖抖,心如刀割,直觉着天崩地裂,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凉,袭遍全身。
        亲亲的老娘,怎样才能把您食道里那要命的病抠出来甩干净还您一个健康的身体呢?医生尽心尽力,护士悉心护理,多种针药连续不断的打,各种措施不断地用,可儿女却无能为力,只有精心照料,求医问药,还有不断的眼泪不断的心急火燎不断的排解心中苦和悲。
        眼泪救不了老娘,高超的医术能救了吗?不断的针药球蛋白能救了吗?再多的钱能救了吗?接踵的亲属不断的村人朋友领导探视能救了吗?娘还是吃不进咽不下,身体急剧消瘦,呼吸越来越吃力,头脑越来越不清晰。叫她一声娘便抬抬头,摆摆手,眼角闪着明亮的东西,“悲(别)嚎(哭)!”微弱的声音虽然含糊不清,在儿女心里却像震天撼地。
        8月27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娘的呼吸更加吃力和急促,我叫了一声“娘”,她向我回了回头,睁了睁眼,眼里是说不尽道不出的感觉,娘对儿女一生的亲一生的宠一生的爱一生的盼都在这牵挂和不舍的眼神里定格。一辈子明白的娘知道,她得了要命的病,可一直在坚持着,说要熬到给我过生日,可是,上帝不同意,差不几天就是儿的生日娘的难日了,又快过中秋团圆节了,可已是四世同堂的老娘终于熬不住了,子夜时分,终于放弃了对命运的抗争,安详的走完了86年的辛劳艰苦幸福的路程,没留下一句嘱托的话。老娘真的不管我们兄妹和亲人了……
       告别厅里,哀乐低回,寄托着众亲友对老娘的哀思:“一生行善、千古留名”“身去音容存、寿终德望在”“……”
         含泪送走老娘,回家躺在老娘一直睡觉的床上,周身弥漫着娘的味道,迷蒙中,慈眉善目的老娘款款走来,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喷涌般的泪水哗哗地流下来,娘的枕头已陪她而去,我的眼泪湿透了娘睡过的床铺……
        上小学的小孙子拍拍我的肩膀,“爷爷,别在这儿睡,跟我去睡吧。”儿子给我买了一双素净的布鞋,有点大,我找出了老娘给我纳的花鞋垫垫上,眼里止不住滴在绣着“平安、幸福”的鞋垫上。从此以后,娘再也不会给我做花鞋垫了,在我心里,八月十五的月亮再也不会圆了。
       啊!亲亲的老娘,一路走好!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

 

3——父爱如山系列之二十三

父亲的箴言
□ 冯连伟

        “碗外的饭不吃,咱只吃自己碗里的。”父亲给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我刚从三尺讲坛挪移到地区新华书店工作的时候,也是父亲一直影响着我言行的诸多箴言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新华书店,在做好教材发行的同时,积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员工档案工资外的收入与绩效挂钩。当我第一次领到推销图书的几百元钱的奖金时高兴极了,因为那时工资表上每个月只有100多元,这一次的奖金可是相当于好几个月的工资啊!
       星期天,我给父亲买了很多好吃的,骑上自行车一气不停地赶到了父亲的水果摊前。当父亲听我说发了好几百块钱的奖金后,脸上并没有我想像中的兴奋:“你们单位有规定,能多挣就多挣,但钱这个东西有多多花,有少少花。碗外的饭咱不吃,咱只吃自己碗里的。”
        父亲的话让我深思,我知道,父亲的每一句话都是为儿子走好人生的路。
看看父亲摆的水果摊,每天从早忙到晚,夏顶酷暑,冬迎寒风,其实他一天挣不了多少钱,但父亲却从不抱怨,从不会以孬充好,从不会短斤缺两,挣了该挣的辛苦钱。周围四里八村的乡亲们提起父亲来,都是称赞不绝。
        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对碗外的每一粒粮、每一分钱都格外谨慎。我在新华书店业务科工作的时候,主管全系统的文艺图书和文教类教材之外的辅导读物的采购和订阅。到北京出发有时一住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和各大出版社交往,我只订读者喜欢读的畅销书,却不会为了额外的一分钱去丧失原则。走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一串糖葫芦、一串炸麻雀、一个煎饼果子、一碗牛肉面都是我的一顿饭。干了两年的业务主管,到北京出发二十多次,除了第一次出发瞻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体外,就连一路之隔的故宫也没去过。每次到北京出发,东四十条旁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由地下防空洞改成的招待所就是我栖息的地方。两年以后当我从新华书店再次调出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坦荡和阳光,尽管那时父亲已长眠于故乡,但他的话语已成为我刻骨铭心的箴言。
       “在家里要有大有小,到外面要有眉眼高低。”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我对一双凉鞋不想松手的时候。上初中的时候,我和二哥穿的凉鞋都是集市上的钉鞋匠用小推车胶皮轮上的废胶皮做的,偶尔看到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男同学脚上穿的塑料凉鞋,心里眼里是羡慕和对一双塑料凉鞋的极度渴望。
       机会终于来了。上大学的哥哥来信说邮寄了一双凉鞋,给爹娘念信时,我恨不得念成“这双凉鞋是给三弟穿的”,但哥哥在信中只说给弟弟穿,却并没有指名具体给谁穿。
        说真的,我把自己和二哥比较了一下,当时我在班里当班长,是老师口中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又一直是爹娘眼中的乖儿子,这双凉鞋不给我穿给谁穿?
        当这双凉鞋从邮局取回家后,父亲把我和二哥都叫到跟前,让我们每人都试穿了一下。事实求是地说,我穿着稍有点大,但那种想穿一双新凉鞋的愿望让我根本就没考虑凉鞋是否合脚的问题。
       面对着都想穿这双凉鞋的两个儿子,父亲说话了:“我知道你们两个都想穿这双凉鞋,今天我做主,这双凉鞋给你二哥穿。我给你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有一句话你们哥两个都记住了,人这一生不容易,在家里要有大有小,到外面要有眉眼高低,当哥的要想着兄弟,当小的更要尊重哥哥;现在你们上学,要好好尊重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成人,才会有出息。”
       父亲其实因这一双凉鞋给我们的教育绝不在于这一凉鞋的归属,而在于让我们明白了做人处事的原则。如今,当我们姊妹及我们的后人团结和睦亲情浓浓,当我一直坚持给老师打个电话、教师节请老师聚一聚的时候,天堂里的父亲是放心的。
       “别忘了人家的好,一棵葱的恩也要记着回报人家。”父亲给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了,父亲这句话却让我这个文化人终生难忘。
       参加工作以后,单位里因为分配了一间宿舍,心里非常兴奋。终于实现了“父亲到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的愿望。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的工作不足百元,除了吃饭加上人情来往外,有时花两元钱炒个辣椒炒肉卷煎饼就是改善生活,超过几十元甚至过百元的固定资产都列入了奢侈品行列轻易不去添置。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宿舍里还未舍得添置电风扇。那年的夏天,父亲来到了城里,在我的宿舍吃了一顿我从学校食堂里打的饭菜。天气真的很炎热,我和父亲一顿饭没吃完便汗流浃背。父亲说:“该买个电风扇了,钱不够我可以再给你添。”
        我知道父亲的钱都是从一个个苹果、一个个桃子上挣出来的,我已经是挣工资的人了,绝不会再要父亲一分钱。电风扇得以解决,是本村在学校附近开农机商场的叔——当初租这个场地时,这里是一个商店,他把人家所有的物品一同买下来了。我这个叔叔家的哥哥到学校看我时,看到大热的夏天我的宿舍里连个风扇都没有,回去当天晚上就把一个新落地扇给我送来了。
        对我来说,这是添置了一个大件的家用电器,特别是我那个哥哥传达我叔的原话:这是送给你的,不是借给你的。
        当我回家把这事给爹娘汇报时,父亲边听边使劲抽着他的旱烟,我说完了,父亲把自己的旱烟袋在自己的鞋底上磕了磕,对我说:“咱本来跟人家只是乡里乡亲的交情,永远别忘了人家的好。做人就这样,别人一棵葱的恩都要记着还啊!”
         这几十年来,我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不仅对当初给我支持的叔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孝敬,所有能给别人的帮助我都没有吝啬。对别人的恩以最大的回报,对别人的怨也扔到了一边。付出了,也收获了;做人,简单又复杂,心胸宽广了,太阳就亮了,为人处事就简单了;心胸狭窄了,计较于鸡毛蒜皮之事,周围的天空就暗了,为人处事就复杂了。
        父亲的箴言,浅显,真情。
        父亲的箴言,刻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走好人生的路。


4——今夜中秋
□ 李克利

 

谁的彩笔将万里江山涂抹
谁的库府把大地的果实收藏
咬一口月饼就咬出思亲的泪水
今夜中秋,最圆的月亮挂在故乡

不要朗诵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不要吟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  
寂寞的嫦娥蟾宫里轻舒广袖
今夜中秋,吴刚捧酒

端坐楼顶看赏月的芸芸众生
或闲聊世间百态或畅谈年景收成
站在河边看水中月亮的倒影
感受不到一丝画意诗情

今夜中秋,月色抚摸数万个村庄
万家灯火里是我一个人的忧伤
秋风吹瘦枝头,吹肥我的思念
这些与清冷与孤独有关的时光

今夜中秋,匆忙的游子暂时歇脚
想念老家,想念骨肉亲情 
对着明月才饮了一杯桂花酒
就醉倒在梦里头,就醉回到家门口
 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李家疃村

5——地勘人的中秋
□ 王晶


习惯了
丛林走向山地
仓促的脚步
往来沙漠戈壁
北雁南归
鸣蝉隐遁在末季
唯有旷野的秋风相伴
留归途在一排排雁声里
燃尽夏的火热
迎来秋的足迹
为实现地下蕴藏的梦
每次都奔赴的那么着急
一直在创造奇迹
一刻也没有停息

四野空空
大风中混着砂砾
漫天飞卷
雄浑在无边大地
空阔深绿的孤立帐篷
是荒野中唯一生命的希冀
在消失的斜阳里
一轮皓月挂在天西
高高漫过头顶
仲秋的月夜叫人如此着迷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

6——写给教师
(外一首)
□ 侯俊利


站上了讲台
才懂得文字的内涵
在黑板上写的每个字
都工工整整
给孩子所讲得每句话
都慎之又慎
站在了讲台
你才明白你是在示范
示范人生的崇高
更多的时候
你在反复做着一件事
手握洁白的粉笔
在黑板上
写出一串串闪光的语言
引领一张张幼稚的脸庞
走向成熟……


校 园


那面飘扬的国旗
成为校园美丽的风景
让仰望的孩子
懂得了欣赏、致敬
于是,朗朗的读书声
比鸟儿的歌唱要动听
让人的心长出翅膀
擦亮知识的天空……
 新汶矿业集团华恒矿业公司

7——秋趣(国画)  赵石钢(山东省老年大学)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