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月”、“内外”到国棉二厂
来源:作者:李岩时间:2015-01-10热度:0次
从“银月”、“内外”到国棉二厂
李岩
在1900年至1904年之间,四方火车站以西还是一片汪洋,在四方站西北唯一的一块海滩上,德国人建了胶济铁路职员宿舍,也就是现在的海岸路16号、18号。16号是铁路宿舍,18号是四方机厂宿舍,当年四方机厂归山东铁路公司管辖,也称铁路宿舍。1914年日本人赶走德国人后,于1916年在铁路宿舍的后边建起了日本人在青岛开设的第一个纺纱厂——青岛内外棉纱厂(也称银月纱厂),青岛国棉二厂(青岛联创集团)前身为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青岛支店、银月纱厂,创建于1916年,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22号,西依青岛后海,东依四方区主干路杭州路,其中有多栋日式风格二层楼房或平房。厂区内环境优美,林木葱郁,多珍贵花草,据统计达60余种之多,是四方区工厂企业中非常难得的保存完好的花园式建筑,长期以来,被誉为四方的“小八大关”。
另外,工厂生产区域还保留有上世纪初德国人建造的铁路专用线及货运站台,站台旁另有一老式消防水塔,现今仍在使用。
青岛国棉二厂在抗战胜利后,更名为“中棉二厂”,解放后改名为“国营青岛第二棉纺织厂”。筹建于第一次日占时期的1916年,1917年12月开工生产,是日本在青岛地区兴建的第一座纱厂,至今已有九十年历史。
日本觊觎青岛乃至山东地区由来已久,1914年11月7日,日本打败德国强行占领胶州湾后,即加快资本输出。事实上,早在1883年,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即派专人来中国考察原棉生产情况,18年后的1901年,首先在上海投资成立了“大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上海支店”,即上海内外棉纱厂。在一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棉布销售大幅度提高,内外棉从中大发其财。仅在战争爆发的前两年,日本内外棉在上海继建立了第一、第二工场之后,相继又开设了第三、第四、第五工场,纱锭猛增到121000枚。
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武装攻占了青岛。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也趁机扩大在中国德经济地盘,于1916年开始在青岛市郊的四方一带圈地建厂。1917年12月青岛内外棉纱厂第一、第二工场正式开工生产,计有纱锭27200,线锭11200。至1925年大罢工前,内外棉在青岛已经达到占地6324公亩,拥有纱锭90000,最高时期拥有工人32000多人。
1937年,第四工场建成投产,新增纱锭32800,布机1216台,因中日战争爆发在即,被沈公鸿烈下令炸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为青岛被德国占领,所以,远离欧洲大陆的这块尚处于幼年的城市竟成了中国境内惟一的战场。
炮火硝烟之后,德国战败,日本攫取了青岛。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齐头并进,日资的棉纺行业便开始大规模涌入。1917年年底,日资内外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第一期工程在四方投产,纱锭2万枚。如果不是以建厂(建厂最早的是民族工业华新纱厂)而是以投产时间算,这就是青岛历史上首家棉纺织企业——后来的青岛第二棉纺织厂——俗称国棉二厂。
资料介绍,当时日商把即墨、潍县、莱阳、海阳等地的破产农民招来,从中挑出稍有文化的人,送往日本和上海培训,归来之后,便成了企业里的技术骨干力量了。从“内外棉”招工的方式来看,青岛之所以被文史学者定性为“移民城市”,有了史料上的支持。在青岛,其他有规模的行业亦当如此吧。
遥想当年,“内外棉”在四方村圈地建厂,免不了软硬兼施,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固有的土地情结,被方兴未艾的机械工业残酷地粉碎了。失去了土地的四方村农民,是不是成批量地变换了身份被迫进入“内外棉”做工?笔者暂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文字记载,但如果进行合理推断,应该是有的。
1917年年底,日资“内外棉”车间里的纺织机突然轰鸣,宣告了“青岛棉纺织业开始跨入现代工业发展时期”(《青岛市纺织工业志》),这使得1872年左右在棘洪滩人工织布作坊的百余台铁木织机顿时黯然失色。
历史就是这样令人难以捉摸,帝国主义在被占领的土地上大肆进行经济掠夺,在一定程度上,会强牵着这片土地向历史的另一端行进。尽管这一端布满了荆棘,甚至还撒满了血和泪……
青岛国棉二厂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厂,80年代工厂职工人数最多达八千人。主要为橡胶工业配套生产骨架材料棉帘帆布,曾是青岛市产值、利税大户,累计上缴国家利税14亿元.1995年为市先进党委企业.但从80年代末以来,企业面临市场疲软、资金紧张、原材料涨价的困境,逐步走了下坡路并最终寿终就寝。
据悉,企业搬迁后,将保留一定数量的老厂房、老办公楼及老库房。利用企业搬迁后闲置的厂区,规划建设纺织遗址公园,利用老办公楼发展影视、创意产业,利用老库房发展会展、影视等产业,凸显纺织文化主题,形成集纺织展示、纺织体验、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时尚秀场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集聚区。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