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社火的表演内容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社火就是在古老的土地崇拜与火崇拜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社”与“火”的仪式,现代的社火是对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延续。社火由来已久,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春秋时期就把立春与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即祭祀土地的日子叫做“社日”。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写:“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道:“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苏轼《浣溪沙》曰:“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由此看出社火在发展形态上由唐发展到宋盛行,于清明丰富,而后祭祀社火的仪式增加了娱乐人心的成分,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山西的社火又被称为“红火”,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社火的话语:“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闹红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闹红火”,“唱大戏,闹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个这”,“闹红火,闹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由此可见山西人民对于社火的热爱。
一、山西社火神话起源
山西的社火的起源于“火化蒲州”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山西的蒲州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普通百姓模样,来到蒲州游玩,他在街市上看到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心生想要霸占她的歹念。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一起狠狠地揍了一顿。龙太子便灰溜溜地回到龙宫,向龙王说了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自然是十分生气,他到玉帝面前告状,并请求惩处蒲州百姓。玉帝下令在正月十五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拯救蒲州百姓。他变做一名老妇人,来到一户人家讨饭,这户人家热情地款待了他。临行前,他留下一首诗:“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子时凶化祥。”这户人家不懂诗中的含义,向有学问的教书先生请教。老先生解释说,正月十五夜里,月色浑黄不明,可能会有火灾出现,提醒人们在门前挂个红灯笼,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了,这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想要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预告啊。于是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及邻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等到正月十五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远看就像一片汪洋的火海。老百姓为了更好地迷惑天神,还办起了社火,燃起了炭火,模拟在火海中逃生的慌乱景象。正月十五那天,玉帝站在云端看见蒲州城一片火海,人们四处乱窜,以为蒲州城已经火化,便打造回宫了,蒲州百姓就此躲过了一场灾难。后来,当地百姓便把每年正月十五日定为灯节,扮社火成为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节目。
山西社火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关于山西晋中社火,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以下仅就其表演内容和现代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山西晋中社火的表演内容
山西晋中的社火分白天和夜晚两场。白天的社火以游行式的表演为主,夜晚的社火则以灯火为主,但是两者也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很多的节目可以在白天与夜晚相互交叉,重复进行,它们共同组成了令人振奋的晋中社火。
1、白天的社火表演
白天的社火表演有鼓乐、阁跷、秧歌、车船、舞兽、社戏等,种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
阁跷也称棍,是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大型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数人前后滑动的挖棍、高跷等形式,而铁棍与挖棍最具有晋中的地区色彩。铁棍的底部是,二尺高、六尺长、五尺宽的矮桌,桌面下两侧有一根一丈八尺长的抬杆,用象征喜气的红布裹好,在桌面上固定铁架,并用各种花环装饰,表演者站在与桌面固定好的丁字形的铁撑上,腰间用布裹紧缠好。本人于2012年2月6日“晋中社火节”现场看到,铁棍表演者多是女孩子,她们的年龄大约在十几岁、眉清目秀,分别装饰成古装戏剧中人物的小娘子、小相公及武生等形象。下面由八到十六个中年人或特别喜爱铁棍的老年人抬着进行表演游行,他们时而缓慢舞动时而闪动腰际,以统一的节拍上下起伏左摇右摆,由此带动铁棍上的小姑娘、小男孩们有节奏地摆动拿着手绢的双臂。白天的表演本就好看的妙不可言,晚上在表演者身上缠绕各种灯饰,上下翻飞时更如小精灵般活泼灵动,与元宵赏灯这一主题交相辉映。挖棍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出现,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它一般在小型的卡车上扎个支点,架上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的最下端,捆绑着一块重物,由数个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控制,抬杆的最顶端,是一个扎制的仙鹤或者是龙或者是凤凰,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缠在上面的三角形铁架上,男孩穿着戏剧中人物的服装,本人在现场看到数男子合力使抬杆上下左右划动,小男孩则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抖动脚部,鸾铃齐鸣,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从高空跃下,惊心动魄,煞是好看。
秧歌起源于插秧和耕田的农业劳动生活,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人们在农田里劳作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击节传情,兴之所至,舞之蹈之,逐渐演变成秧歌。[7]晋中秧歌有扭秧歌、竹马、二鬼摔跤、大头娃娃、霸王鞭等多种表演形式。扭秧歌是秧歌类最主要的表演,一般由几十到上百人的队伍组成,他们身着具有自己特色的统一服装,梳着同样的发饰,腰上系着红色的长丝绸或是手里拿着扇子,脚步前前后后错落舞起,手臂随着脚步的节奏上下左右纷飞,整个队伍庞大整齐,特别壮观。大头娃娃一般在秧歌队伍前面开场或是尾部收尾,他是表演者头戴纸制的大头,身穿与之相应戏服,如《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本人曾经扮演唐僧,表演时用秧歌的步伐,且做着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二鬼摔跤是傀儡戏的一种表演形式,现已不多见。演员背部预缚两个木偶人,仅上半身臂肘可活动,画着滑稽的妆容,穿着夸张的衣服,作互相抱持状,所着衣物垂下可覆盖表演着头肢等部位。本人现场看到表演者匍匐于地,手臂也套着长靴,两偶人对面峙立,然后扑滚翻腾互踢互绊,拟作厮打状,幽默风趣,围观的人忍不住大笑捧腹。这些秧歌形式活泼,深受群众的喜爱。
车船类包括旱船、刘三推车和彩车。旱船是用竹条、木条等编制而成的,四周用绸缎围合,上面用彩绸及鲜花装饰。一女子在船中间,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假装坐在上面,上半身不动,表现如端庄的大家闺秀,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本人在社火节现场看到有一人扮演老船公,口中含哨指挥,手中则持船浆摇曳于旱船之前,巧做行船、绕礁、遇风、迎浪等各种划船动的舞蹈动作。一般由十几人的队伍组成,表演时整个队伍成波浪形摆动,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因为其大部分表演时间处于跑动状态,所以也叫跑旱船。刘三推车是由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相传有一个叫刘三的农民,以推车送人送物为生。一日外出,遇一少女说要去观灯,刘三便推其而行,到了街市,少女有事进入一家院中,好久不见出来。刘三进院寻找,院中毫无人影,只有一幅古画挂在墙上,画下放一串铜钱,少女原来是传说中的古画仙子。用木条制成独轮的车架,左右两侧用布围合,画出车轮便是刘三推车了。扮演刘三的演员戴去边的草帽,帽顶去心,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由一女子扮演乘坐车上,用彩带把车驾起。[8]为了更加愉悦观众,现在的表演经过改良,从现场本人看到,两个表演者边跳边舞,动作夸张,幽默风趣,群众们还纷纷说着表演者脸上豆大黑痣和插科打诨地逗趣用的烟袋,当时气氛相当热烈。
此外,威风锣鼓、舞龙舞狮、晋剧等分别属于鼓乐、舞兽、社戏类,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与其他地区相比,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也比较类似,便不多描述。
2、夜晚的社火表演
夜晚的表演可谓是美不胜收,一是白天表演的延续,二是看架火,三是灯节赏灯,架火与赏灯更是必不可少。
社火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火,晋中也有“没有架火不算火”的民谚。架火由桌子火、梯子火、牌楼火、黑山火等构成,其中桌子火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民国《榆次县志》载:“春初迎神赛会,多放架火,南庄村架火尤有名。架桌高矗,常年十二,闰年十三,其桌面作金碧楼阁,全用纸制;顶竖二旗,侧簇花幡;缀锒铛,中联炮火若缨络。然炮面纸条,具各种花样,有逾纂绣;架火中无直杆,四角各以绳牢之故,它处所无也。”由此也可以看出这里的架火便是桌子火。架火由十二张桌子高高矗立垒叠在一起,寓意一年十二个月,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外加一张桌子,象征闰月。每层一个系列,用纸、麻、竹竿等结扎成山石形状,浓墨重彩绘制出各种图案悬挂在桌子的各层,用各种彩炮装饰,并将大量的礼花弹、彩鞭、大爆竹等装于四周,集雕塑、绘画、剪纸于一体,整个造型巍峨挺立,玲珑精致。在架火前,原放一明代刻碑,后毁,但存拓片,人们用拓片制成石碑,立于架火前。在架火前要放一块石碑,拓片所载原文是:
大明万历朝仲春上月上元书驰放焰火碑记
为祝天地水三宫三神,祝普天同庆贺新岁之五谷丰登,请免水陆之灾,风雷冰雹之害,降神火之威,压瘴气之滋生焉。
敬此流芳,社以神之体民,以火之望,普之以四面八方,借泰山之势,以火为望,社生灵,持以此山火为延庆。
树立此碑,继世永昌
万历皇朝岁在甲午仲春正月甘四日立。
当地人用架火向“天地水三宫三神”祈祷,祈求三位神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当地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免除水旱、风雷、冰雹、瘴气等自然灾害,他们认为,神灵一定会体恤民情,旺火一定可以驱除种种不吉,所以借用架火的山形火势,祈福纳祥。架火一般由专人点燃,为保障群众的安全,大家都被隔离在二、三百米之外。现在的架火加入了声、电、光等科技元素,燃放时由下至上层层爆破,霎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火焰腾空、万炮齐鸣,更是妙不可言。本人于2012年2月6日晚上在太谷县第一中学看架火。燃放时,气势宏大,气氛浓烈,五光十色,流光溢彩,让人目不转睛,现场周围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感叹架火之美。
晋中的灯火名扬天下,其中以太谷的灯最为著名。“榆次的架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太谷灯比较早的灯叫纸糊灯。纸糊灯制作比较简单,灯架由竹条、铁丝等弯扎而成,外用透光纸糊裱,然后彩绘,内可点蜡烛。虽然材料简单,但这种灯的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有各种动物灯、各种瓜果蔬菜灯等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普通百姓都可悬挂,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由于纸糊灯经不住风吹日晒的侵蚀,很容易损坏,民间艺人逐渐用透明的纱布取代了透明纸,因而把纸糊灯又发展为纱灯。纱灯的颜色一般为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造型与纸糊灯一样,但比纸糊灯要经久耐用得多。太谷灯价值较高的灯是宫灯。宫灯制作的技术要求很高,用料非常考究,主架用的是名贵木材,周围造型精雕细刻而成,镶嵌有彩绘玻璃,上有三国、水浒、封神演义等人物,或者彩绘花鸟鱼虫,下方四周有彩穗玉佩装点,显得豪华气派。太谷人后来逐渐学会了宫灯的制作方法,但由于造价较高,仅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品,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只能望“灯”兴叹了。如今,这种宫灯已所剩无几,因而显得更加珍贵。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谷县城乡群众几乎家家悬挂花灯,每到夜晚,大街小巷灯火通明,照如白昼,特别是县城的新建路、西环路、南街、东街、西街等主要街道,璀璨的花灯一眼望不到边,使太谷城真正成了“天上的街市”、“人间的天堂”,由此便可看出太谷人民对的热爱。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太谷都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摆放,供人们欣赏。这些花灯制作大都采用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集声、光、电为一体。电动造型灯、脸谱灯、荷花灯、牡丹灯等应有尽有,造型别致,设计精巧。本人于2012年2月5日看到太谷新建西路文化广场摆放着最具特色的是“地震仪灯”,它仿造东汉时期张衡的地震仪所做。下盘直径约五米,高约十五米,中间用钢筋做一圆柱体支撑,圆柱周围有八条龙分别朝着八个不同的方向围绕,与这八条龙平行的外围还有八条龙,在圆柱的顶端又分别镶嵌了八条小龙。远看,整体造型优美,展现出“群龙争辉”的龙年主题,近看,每条龙又神态各异,展示着自己的特点,红的热烈、黄的至尊、绿的清新等,象征着人们对龙年的企盼也如这些龙一般向上奔腾。
三、山西晋中社火的现代意义
社火在山西晋中这片土地上传统悠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越来越少,社火便是其中之一。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总是在自己所在的市县主要街道上闹社火,社火队伍庞大,绵延数千米长,观众人山人海,有寒风抵挡不了的热情,而它所体现的现代意义更值得我们去探析。
1、旅游开发,弘扬传统节庆
“民间艺术源,提炼显神迹”,为此具有创新精神的山西人民将社火做了深度的开发。山西人民将社火与晋商民俗文化相结合,将其打造成冬季旅游的亮点“晋商社火节”。从2001年开始,晋商社火节于每年农历腊月十八至正月十八进行,历时一个月,分别在灵石王家大院、祁县老城、榆次常家庄园、平遥古城、榆次老城、介休绵山等地举行。它以游晋商故里、观民间社火、品山西面食、赏民俗风情等来集中展示山西特别是晋中的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魅力,不仅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而且,显示出黄土地的气魄与精魄,更是突出了山西人粗犷、豪放、古朴、热烈的特点。2004年,晋商社火在上海旅游节大展风采引人注目,被誉为“东方一绝”。晋商社火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的特点,成为中国社火文化的典型代表,2007年,晋中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社火之乡“称号。2008年,晋中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中国晋中社火节”,并在首届“节庆中华奖”颁奖典礼上荣膺“弘扬传统节日”综合大奖。2009年,“中国晋中社火节”又荣膺全国节庆最高奖“节庆中华十佳奖”。2010年,“中国晋中社火节”再次捧得“最具民俗风情奖”奖杯。2012年,“中国晋中社火节”以“民乐、乐民”为主题,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和顺、左权等地举办了独具特色的社火节。以太谷地区为例,在文化广场举行大型灯展、威风锣鼓大赛以及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太极拳、摔跤对抗等友谊比赛,新建路街头经行社火游行表演,太谷县第一中学、五零八航天研究所等地举行焰火架火晚会,在汇演中心一楼举行大戏闹新春戏剧展演等,让太谷地区的民众欢聚一堂,洋溢着龙年的喜悦。正月十五山西卫视做了榆次和平遥地区的实况播放,让国内外的朋友与晋中人民共享这欢乐的时刻。
2、放松精神,娱乐生活,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得到转型,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几大的改善,传统农业文化、小农意识的影响逐渐减小,农民生活方式也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转变。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娱乐消遣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除去一般室内的打扑克、搓麻将,还能看到老人们练太极,较年轻的妇女们一起跳舞,以电视、电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更是深入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传统的社火在现代化的娱乐中就显得“鹤立鸡群”,它不仅让农村人重新认识古人对于土地与火神的崇拜,而且促进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春耕时节怀着对土地的敬畏更加勤奋的劳作,同时,社火的表演要求人们积极去思考和发挥想象,以更加欢乐有趣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娱乐大众,有利于农村人剔除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很多表演内容比如铁棍,要求人们互相交流共同协作,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就在不知不觉中让农村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和乡村的向心力,这些都让人们不由得去关注、积极准备与体验。每年春节刚过,村里的老老少少便开始忙活起来,大家各显其能。老人们给铁棍、背棍、旱船等做着装饰,男人们练习着威风锣鼓,妇女们有的忙着扭秧歌的排练,有的练习抬花轿,小孩们也不甘示弱,或是准备这上背棍、铁棍,或是凑在队伍中间扭秧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一派祥和的景象。等到正月十四,大家便开始迫不及待的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走起来,队伍浩浩荡荡,绵延着过节喜悦。等到正月十五,大家更是早早到县城的大街排队准备表演了,冬天的寒冷都被这样的热情融化。在社火活动过后,农村人也更加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白天人们辛勤劳作,傍晚人们便会聚在一起打门球,扭秧歌,跳舞,其乐融融,当然他们的主旋律永远都离不开唠嗑,从日常的生活到土地的耕种与自己工作遇到的事情,再到与农村人息息相关的“三农”政策,潜移默化的交流了思想,提高了各自的精神文化,促进了乡村的文化建设。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两千五百年来,以食为天的华夏民族对土地和火神的崇拜从无间断,在母亲河边、太行山下得以代代相传,且日益兴盛——威风锣鼓震天响,大嗓门吼出丰收的喜悦;秧歌高跷飞旋舞,甩膀子扭出美好的祈愿……绵延千古的民间社火,如今已成为当地承续传统、凝聚人心的文化品牌,并由这些兴起盛大的狂欢节日——中国晋中社火节!”这便是对晋中社火最好的评价,这一中国民间艺术奇葩闪烁出辉煌的光芒,俨然成为晋中的文化民片之一,晋中人民也将为打造“东方圣诞节,中国狂欢夜”的“中国晋中社火节”而不断努力。
上一篇: 生活难道就要一直灰色下去吗
下一篇: 生活的舞者——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