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政务信息文风

来源:作者:金庠生时间:2015-01-14热度:0

    一是思想僵化,缺乏引导艺术。在现实工作中,笔者深感一些政务信息工作者观念滞后,感觉迟钝,手法僵化,公式化语言泛滥,玩弄数字游戏,“八股”习气浓厚,缺乏为领导决策服务、为促进工作呐喊的诚意。
    二是“填鸭”式信息走红,上有所欲,下必所好。现在不少政务信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干”货不多,水分不少;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东拼西凑,缺乏新意。一些文章动辄几“制”几“措”,言必“并举”“力促”,“硕果累累”、“突飞猛进”、“成就巨大”、“日新月异”等充斥在数字罗列中, 面目可憎,令人生厌。 
    三是打官腔,唱官调,玩术语,弄风骚。一些政务信息官话、套话较多,抄袭材料、照搬文件痕迹明显。有的是居高临下,板脸训人;有的是高高在上,不切实际;有的穿靴戴帽,老生常谈;有的是语言晦涩,不知所云。来自基层群众鲜活生活的事例和语言较少, 大字眼、大标题数见不鲜,令读者难以亲近。 
    四是盲目炒作,追求轰动效应。有的政务信息见风就是雨,喜欢采用“起哄”、“刮风”和“炒作”的做法,只考虑吸引受众的“眼球”,却忽略了内部参考自鉴的责任。一件事出来,就一哄而上,虚张声势,大造舆论,过分注重于形式的立异与夸张,而不顾内容的准确与度的把握,盲目炒作,任意粉饰,无限拔高,误导受众。有的政务信息工作者甚至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违反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一点私利,就帮人家涂脂抹粉、叫卖炒作,制造“广告信息”和“有偿信息”,损坏了业界的公平正义,蒙蔽了受众的视听精确度。
    改进形式,强练内功。文似看山不喜平。撰写政务信息,虽不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堆砌华丽的词藻,但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来源,受众有着充分的选择权,“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开中药铺式的分门别类、一二三四,呆板僵硬,了无新意。在写作形式上,要有生动活泼之意,而无哗众取宠之心;在写作内容上,要有实事求是、准确传神之风骨,而无矫揉造作、艳辞滥调之糜风。文风要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大胆探索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风。对那种报送会议程序、抄传文件材料的做法,以及热衷于写关系稿、编人情稿的行为,应当多路堵截,坚决刹住。编写政务信息,要求短、求实、求快、求活,用真心、说真话、报实情,“惟陈言之务去”,增大信息量,增强实用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