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40410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4-07-20热度:0次
刊头照——潍坊市府广场文化艺术中心 刘树亮/摄
刊头题字——马锦澄(中国工商银行汕头潮南司英路支行)
1——编想编写
编这期稿子,清明刚过,天清气朗。之前,省厅文学创作组宣告成立,编辑参加了成立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望。消息发在本版右边。在这次会上,副组长张庆透露他刚刚被批准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后上网搜索,和他同批加入的还有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的王德亭。这样算来,全省土资源系统到目前至少有七八位山东作协会员。创作组的打算是大家用作品说话,在近期内都能成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有个组织当然最好,大家能经常聚聚,交流经验体会,畅谈理想思索,还能组织起来,集中讴歌这个热情的时代,描写这个热门的行业。但文学创作毕竟靠的是个人的灵感,集体的智慧不能说不起作用,但一些神来之笔、惊人之句往往出自脑际深处、心灵深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无论写的是什么题材,只要是传递正能量,都不应该再乱扣什么“不务正业”的帽子了。
本期发表了王宗仁先生为周习新作《鲁院纪事》写的序。这本书编辑刚刚拿到,一读就爱不释手。周习原名周翠华,十几年前,在寿光地质矿产局工作时,就经常在本报前身《矿业导报》上发表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坚持、坚守让她走到了今天。文学是个苦差事,古人为“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对现在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本期刊头照是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树亮的作品。《一股熟悉的风》是专门写齐鲁风的,虽有“吹捧”之嫌,拖延了多日还是决定发表出来,因为里面有作品发表后,作者高兴的和朋友举杯相庆的句子。这句子,陶醉了作者,相信也会陶醉你我。
2——一股熟悉的风
作者——李涛
三年前,一段偶然的谈话让我知道了“齐鲁风”。
“涛哥,区里这次朗诵比赛你又得了第一,真不错。”“哪里,曼哥,我是瞎蒙的。”“还是有实力的,我建议你尝试着写点东西,比如与朗诵有关的诗歌一类,你都可以写写,也算练练笔了。”“我能行吗?”“试试看,你可以看看咱国土导报的‘齐鲁风’版面,受受启发。”
曼哥,是我们局公认的“写作专家”“文采高手”,爬格子写材料精益求精,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大名。就是在他的指点下,我开始注意“齐鲁风”了。
“确实不错,我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呢。没想到在国土新闻探索动态后面,竟然还有这么一块能反映国土人心灵思想的交流平台呢!真是应该看看。”我自言自语到。
遒劲有力的“齐鲁风”毛笔字,厚实淳朴的思乡老照片,清新、宁馨的“清平乐”,浓郁书香的“满庭芳”,诙谐深刻的“调笑令”,幽美淡雅的“蝶恋花”,大气柔婉的“诗长廊”,一副副惟妙惟肖的书画作品,一个个真情表露的国土人故事,让我动情、动容、动心,爱不释手目不转睛。
不行,这么多平凡的国土人把他们的心声都抒发出来了,我也要试试参与进去,把自己对国土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土地的那份热情,表达出去。于是,我大胆地写了一首自认为是诗歌的文稿——《我的土地情怀》,投到了“齐鲁风”副刊。不管怎样,我把自己多年来,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对土地的那份感情,用自己粗疏的文字尽量表达出来,也算是心有慰藉。虽然言语犹不能完全尽情,含意犹不能完全尽表,但自己还是长长地舒了口气,悄悄地对自我莞尔一笑。
8月8日,我激动地投了稿件,过后,一切如平常一般,没有波澜。
“涛哥,厉害呀!上报纸了。”曼哥一个电话,把我从琐碎的工作中揪了出来。“不可能,别忽悠我。”我有些恍惚。由于《导报》不是每个办公室都有的,于是我就赶忙跑到了曼哥那里。
我高兴地不敢相信自己的名字竟然会出现在报纸上,甚至有些激动不能自语。《我的土地情怀》在8月15日的“齐鲁风”副刊上发表了。这让我受宠若惊。
多少年没有写文学稿件了,写这个稿件时,我没有用太多的文字修饰,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太多的文词积累和储备,而只是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情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如此而已,没想到,编辑老师竟然全盘采用了,这让我很意外。因为在我的意识脑海里,只有文字功底深厚、辞藻华丽的稿件,才能跃然登上报纸,而像那种平实的文章是很难被选上的。但这一次的参与,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齐鲁风”副刊,不仅仅是一个大众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让国土人展现自我、意表内心情感的舞台,它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和描摹,只要内心清澈、朴实、炽烈,就一定会让国土人青春的火烛,熊熊燃烧、熠熠出彩。
那天晚上,在朋友的相约下,我们下了馆子。在美酒的微熏下,“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我与朋友分享了自己那份清爽而又火烫的快乐。
从那以后,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又多了一个习惯,多了一份乐趣。编辑老师对我的鼓励和鞭策,让我认识到国土工作,除了繁琐、严谨、紧张之外,还有一份从容,一份执着。
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拿起报纸看看国土新闻,读读“齐鲁风”副刊。遇到没见过的字、词,都要翻翻字典,查一查,看看怎么用。读到比较精彩的词句时,我都要细细品味一下,揣摩一下它的真情实感,顺便在报纸上划一划,在本子上写一写,加深一下自己对它的印象。久而久之,我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似乎有所提高,但又似乎在原地打转,停步不前,不过,有一个感觉是比较真切的,那就是内心感到充实多了。
我相信,好的读书读报习惯就是在快乐的兴趣中养出的,我从内心真得感谢他——“齐鲁风”。这股熟悉的风,它久久地吹拂着国土人的心潮,荡漾着国土人对工作热情、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情真情的告白涟漪。(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博山分局)
3——生活的品味
作者——陈志伟
我所生活的城市里有一所大学,校园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坐落在一座高山的前面,依山傍水,景色幽美。大学的诸多院系已迁去了外地,好多的时候,若大的校院里很是幽深空旷。因此,我常常喜欢到那校园里去走走。校园里有古旧的教学楼,让人感觉着既亲近又温和。那里有高大的法国梧桐,炎热地夏天里,可以躺在树下的长椅上享受一个晌午的凉风。初春里,玫瑰与月季花才刚刚要冒出新鲜的嫩芽时,校门前的两棵高大的玉兰树一夜之间便开出了满树的花朵,紫红色的、白色的花朵铺天盖地,炫丽多彩,盛极一时,若大的校园中漾着幽幽地花香。过不了多久,老楼前的两丛蔷薇便开放了,郁郁葱葱的枝叶,粉红色的花朵簇簇丛丛,生机盎然,常惹行人驻足观望。
这是一个智慧群集的部落,也是一个风景美丽的校园。我到那校园里去散步,有时是沐着皎洁的月光,有时是在飘雨的阳春,有时会在花开风香的夜色里,即使是在松软的跑道上跑得大汗淋淋,也感到无比的舒爽。总之那校园里的环境让我们在喧嚣的闹市里很便捷地觅到了一处幽妙之地,带给了我许多惬意与快乐。
因为走惯了那静谧的林荫大道,我熟悉了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好多的场景,仿佛是在不经意地观察着一种生活的长态与真实。
夕阳将去的时候,校园里很安静,偶尔听到操场上传来的几声喝彩与踢球的“砰砰”声。球场西侧的看台上有时会坐着一个五十多岁模样的人。他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动。目光始终投向操场里那群生龙活虎的踢球学生,我不能读懂他是不是在内心里怀念着已然失去的青春。他的头发柔顺而又光洁,镜片后迷离的眼神很深遂,尘挺的鼻梁,宽阔的嘴唇棱角分明。他的纯棉上衣让人感觉着舒适、洁净而又时尚,皮鞋看起来柔软而又舒适,厚厚地牛筋底在行走的时候也一定是落地无声。
常常会有走过他身边的学生同他打招呼,他总是和蔼得报之以温暖地微笑,因此,我猜他也许是一位学养深厚的教授。
有时候,我在月光下闲坐,教授与他的妇人(那是一位气质雍容,身段颀长,年轻美貌的女人)十指相扣,安祥地依偎在一起,那是一种让人看起来感觉着幸福的画面。好多的时候他们静静地坐在丁香树下的长椅上,用平和的眼光观赏着盛开的丁香花。无论什么样的花儿,都会带给我们神清气爽的视觉与嗅觉的享受。细细地闻起来,花香里往往伴着像中药一样苦苦地味道。
紫藤花开的月夜里,他们有时会在藤花垂拂得长廊下说笑,低沉爽朗的笑声洋溢着幸福在月下的花香里荡漾。
花开春秋有时节,人生四季无定时;生活就是这样,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也不这不见得就会白头谐老;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依偎在一起的老夫少妻,让人感觉着高贵典雅、甜蜜而又祥和;每次看到他们幸福地依偎在一起,我渐渐萌生出这样的感慨:他们常态的生活有一种品味在里面。 (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财源国土所)
4——谒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作者——吴清资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鲁中腹地孟良崮地区,与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整编七十四师决战,全歼王牌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此役震惊中外,影响全国战局。期间,战役发生地及周边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计92万民工参加运送粮草弹药、救护伤员,蒙阴20万人口,即有10万人支前。
沂蒙有奇峰,巍巍孟良崮。
今日花果盛,当年血火浴。
炮火硝烟里,正邪此相遇。
万众忙支前,共助陈与粟。
王牌顷刻碎,蒋氏枉嗟吁。
民心向与背,决定胜与负。
兵民胜利本,筑起长城固。
鱼水情义深,万难何足虑。
时过六十载,历历仍在目。
扁担独轮车,咿呀声不住。
我辈重瞻仰,喟然多感触。
牢记党宗旨,人民是父母。
2014年4月4日
(临沭县国土资源局)
5——作家的摇篮就是文学的起点
——序周习《鲁院纪事》
□ 王宗仁
当时接到周习的《鲁院纪事》,就很有兴趣地读了。我从未进过鲁院的门,总觉得那是作家的摇篮,很神秘的地方。分明是周习的作品领着我参加了一期丰富生动的鲁院学习,结识了那么多同学和老师,也熟悉了我向往已久的那个陌生校园的幽静环境。当时我手头刚好有白描、王彬两位副院长主编的鲁院讲义选编四卷本。读了周习的纪事,又读了“讲义选编”中几位文学前辈的讲话,两相碰撞,便引发了想说的一些话题。
周习把自己在鲁院学习期间的经历、见闻和感悟,记录在册,栩栩如生,言之有物。这是一种纪实散文,有人有事有环境,我历来喜欢这种文体。它与报告文学的区别在于其作者个性的突出,注重作者的亲身体验、直接介入和个性化写作。它既有文学意义更有史料价值。周习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小说作家,她出版过长篇小说《婚姻危机》、《少男少女》、《土窑》。《少男少女》获2007年冰心儿童图书奖。也许是小说创作给她的应该说是优长,她在《鲁院纪事》中写人成为一个突出的亮点。那么多有文学成绩的作家和各有所长的老师,情深意长地涌现在她的笔下,让人读来亲切、难忘。将数十个作家写成一个模式,容易。把数十个作家写得各有各的特色,难。周习在她的《鲁院纪事》里努力地写出了一批各具个性的同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早几年,读过周习的一些散文,包括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的那篇《洗礼在北川》,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一位十分热爱生活并且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普通民众疾苦与奋争的有善心的作家。她用独特的视觉观察生活,善于运用细节写生活写人物。读她的散文我有个明显的感觉,她能把自然之大美与人文之大美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换句话说,她很善于写自然大美中的人之美,这使得她的散文像生长着庄稼苗的泥土一样朴实、结实,散发着纯正的生活力量和艺术美感。
我还是把话题转到那本四卷本的“讲义”上来。我没有到鲁院学习过,当然就谈不上听哪位老师的讲课了。周习虽然参加了鲁院的一期学习,但是对60年间在那里讲过课、如今已经过世了的老一辈作家的讲话就很陌生了。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他们之中一些人的一些讲话要点,我想不会没有意义的,也许更亲切。
丁玲《扑到迷人的生活海洋里去》中讲到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外面的人说不好理解,实际上是太简单了,简单得不好理解。现在人都复杂了,复杂好理解。我还有那么一点点不能忘情,这一点点情就是文学。情是好的,还是要有情。如果我们搞文学的人没有情,那还搞什么文学?所以不但要到生活里面去,要有自己生活的一手,还真正要有感情。你没有感情的话,就没有你最喜爱的、能把你牢牢捆住的东西。而这个东西绝不是自私的。有私心的人,对人没有感情的人,只是为着从人家那里捞取资本的人,不能搞文学,不能搞创作,他写不出好。”我想,我们今天理解丁玲讲的这个情的更深层的含意,是作家的情应该是爱社会爱民族爱人类,从这个大爱出发,你就不会自私了,这样的情才能把你牢牢捆住。
刘绍棠在《谈乡土文学》里讲道:“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我去写美国,准没人看;芭蕾舞看的人少,《丝路花雨》有人看,它是来自敦煌壁画,结合外国技巧,就很受欢迎。这是表现了本民族的特色,没有民族特色就不行。我爱看老舍的作品,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北京味十足。外国研究中国的肖红、赵树理、沈从文,就是研究中国风格的。所以我提过,土就是洋,洋就是土。”刘绍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贯把根扎在大运河淌过的“山楂树”,他的根吸收着民族的水,根深叶茂。民族风格是靠“养”的,养分来自深深地扎根,离开根,何来养分!
韩少华在《散文文体美简述》里讲道:“散文不是绝对不允许虚构,有时还极需要概括。但它的虚构是在枝节上,所谓大实小虚,如冰心先生所说:‘大体上是我亲身经历’。”我理解这个“大实小虚”的“小虚”就是想象,联想。只有想象才能高于生活。散文所反映的生活如果不是高于生活,就没有典型意义了。
周习在鲁院的学习结束了,文学真正的开始应是在这个结束之后。我想作家的摇篮,就是文学的起点。毕竟这里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的起点。我写完这个序言是京城的深夜,举目望望窗外,漫天密集的星辰和遍地的灯火流萤,交辉相映。我将目光回到稿纸,轻轻一笑:且等时光!
注:王宗仁(现代作家、著名散文家)
《鲁院纪事》作者周习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协理事,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潍坊市作协副主席,寿光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先就职于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6——省厅机关文学创作组成立
王桂鹏副厅长参加成立座谈会
本报讯 4月4日,省国土资源厅文学创作组宣告成立并举行座谈会。厅直属机关党委负责同志参加,王桂鹏副厅长到会祝贺。
会上,文学创作组组长王光信对本组宗旨进行了解读,对今年工作打算和今后长远设想进行了部署和讨论。他说,本组以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根本宗旨,团结和带领厅机关及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广大文学爱好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宣传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颂扬系统先模人物,讴歌祖国壮美山河,丰富干部职工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繁荣国土资源文学创作,促进省厅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今年的工作设想有7项,一是根据省厅工作重点,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寻明胜、杨艳萍的先进事迹,宣传“五个建设”成绩,树立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新风。二是组织采风活动。不定期依托国家和省地质公园、土地节约集约模范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成员参观采风、体验生活,进行同题文学创作。三是组织征文比赛。面向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组织有关主题的文学创作比赛,借以发现文学新人,充实文学创作队伍。四是不定期集中编发成员作品。依托省厅一报一刊,组织专页、专题或专号,集中发表成员作品,展示创作成绩。条件成熟时,可结集出版。五是举办一次文学读书交流会或作品讨论会,畅谈读书心得,交流创作经验。六是举办一次笔会。对2014年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评选奖项,颁奖鼓励。七是组织成员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征文活动。 今后长远设想有,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南市作家协会取得联系。力争1-2年内,尚不是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的成员全部加入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力争成立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待条件成熟时,可组织编发自己的文学刊物,作为内部交流使用。
目前,厅文学创作组共吸收成员13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名,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两名,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6名。座谈会共有10人参加。会上发放了文学创作组成员调查表,对每位成员的文艺创作状况、擅长创作体裁、喜爱题材、近期打算、长远目标等进行书面调查。大家畅所欲言,决心在厅领导和直属机关党委领导下,不负众望,多出优秀作品。 (阿文)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