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贵在传承

来源:作者:果冻时间:2014-07-03热度:0

节俭,在我的印象中等同于反对浪费,词典里的意思是生活俭省,有节制。
  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父母及长辈们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能省则省,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是少之又少的。比如逢年过节才会拿出白面做顿饺子,平常也就是招待客人的时候做。在我记忆里那时候的粮食很缺少,秋收的时候,因为贪玩很不愿意参加劳动,有时候让父母逼着到了地头上,也是懒懒散散的打发时间。记得有次去收花生,快天黑了终于把地里的花生刨完,并封车准备回家了,父亲让去捡地里的花生,又累又饿的,就一步三行的走了一圈了事,父亲很生气的对我说,你这样不行,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在饭桌不能浪费,在地里也不能,这些都是父母费力巴累的从种到收辛苦换来的,仅仅这一时的累就受不了,长大了怎么成事?
  是的,生长在解放前的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讲以前条件的艰苦,也说起三年灾害时吃树皮、吃糠的经历,节俭是深深的刻到他们的骨子里的,衣服是破了再补,补了破了还补;家里孩子多的,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还让老三穿,那时候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图的是份热闹,更多的是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在长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很自觉的节俭起来,上学的时候零花钱慢慢攒起来去买书,作业本是正面写了反面用来演算,墨水能用色精调出来的不用成瓶的……
  以至于看不惯现在的浪费现象,君不见,有的为了吃顿日本料理要从日本空运过来,喝瓶红酒非几十万的不要,餐桌上更是鲜珍海味的哪个贵点哪个才显得有面子……却不知,每年国人在餐桌上的浪费是多么的惊人,据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究其原因,有的是以前穷怕了、饿怕了,现在稍微有点钱,为了要面子就要做样子,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有的没有公共道德的观念,浪费了还不让人善意的批评,“这是我买的,你管我吃多少?”;再个就是公款吃喝,社会风气让一些人自认为是理所当然, “反正吃点喝点没什么,又不用自己花钱,想点多少点多少,想点多贵就点多贵”。
  俭以养德,节约意识需要传承下去。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恨不得把所有能买到的食物都买来供他们挑选,不喜欢吃的马上扔掉,这样会让他们认为一切都来得容易,不需要节俭。现在问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可能根本不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义。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以身作则,从节约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节俭,让其养成节俭的习惯,才能健康的成长。
  节俭,也是一种美德。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款吃喝得到很大的遏制,餐饮业、礼品业、酒类行业正在摆脱畸形发展,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我们也要即刻行动起来,不要纠结于在饭店餐桌上打包是不是掉架了,不穿名牌衣服是不是就没面子了……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杜绝浪费,与家人孩子一起真正学会节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