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三边”整治切忌形式主义

来源:作者:紫秋居士时间:2014-05-27热度:0



近阶段,“三线三边”整治成为行政的主要工作。走到路上,见到数台挖土机在某省道的路两侧出新路沟,培植路边。许多的劳力参加了劳动,整平、铲草、打扫路边,忙的不亦乐乎。路两边的杂树去掉了,有的麦田一边也毁了数十米,用来植树。没有毁掉的就直接把树栽到麦田里。沿线村庄的低矮瓦屋用白色的外墙漆粉刷一新,不中看的地方,有的用新安的阑珊遮着,或者新筑的墙头挡着。墙上是新的宣传画面,让人看了耳目一新。
可是,笔者对领导们的做法很不敢苟同,路沟路边是长草的地方,出新只是一时的好看,一场暴雨就冲刷的不成样子。况且土地就是上长草的地方,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就会长出草来,除非用水泥石子把路沟路边重砌一遍了。
路两侧的小树栽上了,没有及时管理浇水,而今多数已经死去。树的品种不同,有的栽了大量的冬青树,不知是用来观赏还是怎的,一年过后,成活希拉几棵,土地是种庄稼还是不种,瞎指挥又干了劳民伤财的事。
沿途有的集镇,沿线也有破烂的房屋,一样用阑珊遮起来。破旧的房屋,刷了白漆画了画,也是一时新。外表好看,实质依旧。阑珊也挡不住杂乱和贫穷,短墙也遮不住破烂的羞。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康墙,与而今的墙头是一样的,墙头磊得再好也代替不了小康。工作中有一点形式也是必要的,但形式成了主义就适得其反。
笔者以为,某些领导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上面有了新精神,不结合自己的实际,不去干能增加农民幸福感的工作,就喜欢搞点形式主义、政绩工程,以迎合某些大领导的欢心,谋得自己的利益。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素质是一个不宜看得见的长期工程,所以很少有人去抓。如果农民真正富裕了,路边的房屋换成了漂亮的楼房,房前的路边也不会黄土盖地,脏乱一片,何用阑珊遮掩。
沿路也真有才建的新村,楼房美观,绿化优雅,环境适宜,居住在那里,居民们一定很舒心。而多数的村脏乱差,只洗洗沿路的脸面,居民们的幸福感不会增加。领导们能把搞形式主义的热情用到新村的规划建设上,农村的面貌一定会有改观。如果把零星的小村整合成大点的新村,禁止沿路建房,把村庄的闲地复垦耕种,农民们也会增加一些收入。没有人去过问新村规划,所以农民们就自发地沿路建房,搞的村庄不像村庄,还增加了不少的安全隐患。沿路建房不成为整治的对象,建设美好的乡村又从何来?
如果执政者多办实事,少搞一点形式主义,乡村会美好,社会也会更美好。

2014.05.22.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