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死人比孝敬活人更重要吗?
来源:作者:李树伟时间:2014-04-09热度:0次
是清明节前一天,上坟的人很多,在烧纸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伙人在念叨:奶奶,你死的好呀!你死了比活着更有用………我听了,很纳闷? 中国自古就有祭拜先人的孝道传统,对于中国人“入土为安”的生死观,特别是清明祭奠对活着的人存在更大意义,是对后代孝道的教育,也为家人提供一次团圆的机会。比如家庭成员不和睦的,看在先人的面,也会稍微冰释前谦。所以,以前写过一篇《清明节还是烧点纸》的文章,去祭奠我们的祖先。我一边烧纸,一边在想,这一堆人,是不是,在他奶奶活着的时候,并不团结,而是死后,却一块来祭祀呢? 其实,谁都知道,所有参加祭祀的人们,并不是真的相信去世的人还有知觉,能感受到我们的情意,而更多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所以祭奠死去的人是为了对活着的人产生更大的意义。 我觉得:清明上坟,是由于祖先崇拜而产生的一种仪式。祖先崇拜是鬼神崇拜的发展,也是鬼神崇拜的一种形式。祖先崇拜和一般的鬼神崇拜不同的是它有长期固定的崇拜对象,并且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 清明节祭奠祖先的亡灵,定期举行祭祀,并且都认为祖先的亡灵会保佑子孙后代,赐予他们幸福。后来又用这种民间信仰来维护宗法制度,因此,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祖先崇拜。从商周开始,丧葬、祭祀便成为重要的礼仪系统。重丧,所以尽哀;重祭,所以致敬。 中国古时的祭祖活动都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时所用的器具、摆设、祭者的服饰、仪仗与祭祀的程序,都依主祭人的身分等级及祭祀名目的不同而有着详细、严格的规定。 祭祖成了维持统治秩序与道德关系的一种伦理手段,其目的在于增加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所谓“报本反始,民德归原也”。因而,祭祖以及由此而形户的一系列宗庙制度,就成了中国伦理文化的中心。 在提倡文明环保祭祀、厚养薄葬的今天,受传统观念影响,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祀方式仍难以杜绝,随着祭祀方式越来越“丰富”,祭品越来越奢侈,不禁让人反思,祭祀到底是“秀”给谁看? 近年来,令人啼笑皆非的祭品市场日益朝“高端化”发展。在我周围祭祀的用品,包括纸扎的手机、电脑、别墅、洗衣机、饮水机、豪华游艇、名酒套装、佣人等等,售价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身边的人坦言:“为了表达孝心,让逝去亲人有面子。”“豪华祭祀”、“风光祭祀”等“大手笔”俨然与常常见诸报端的老人遭虐待、子女不赡养、未过世却遭分家产等事件形成鲜明对比,生死两重天的待遇让人们不得不反思。 反思国家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方向是否错了? 当我和妻子从墓地回到家的时候,女儿突然问我:与其清明节专门放假让祭奠死者,远远不如父亲节、母亲节放假一天,让人们去孝敬活着的老人。你们看看现在多少老年人无人问津,无人关怀,更甚者连老人的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祭奠什么死者?全是空的。所以我认为中国提倡的美德的方向错了。逝去的是该祭奠,但更应该提倡人们去孝敬活着的人。我强烈呼吁:除了父亲节、母亲节外,还应提倡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多孝敬活着的父母吧,这样远比等他她们死了再来祭奠要好的多。 我觉得女儿说的很有道理,中国古人讲,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与其老人过世后“豪华祭祀”,不如趁早孝顺老人,哪怕这种孝顺,只是平常生活中的一句问候、一次闲聊,或者是子女亲手做的一顿热乎饭。老人需要的是感情的慰藉和现实的陪伴,而不是闭目后一堆看不见的“金钱财宝”,更不是子女出于维护个人面子而上演的“风光祭祀”。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将清明节视为装扮门楣、表达孝心的机会。 我认为这种行为是“活着不孝,死了瞎闹。”古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些陪伴、多些关爱,趁早孝顺,让老人安享晚年,莫留遗憾,这才比死后的祭祀更加有意义。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