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官场喝酒会屡禁不止

来源:作者:李树伟时间:2014-03-21热度:0

 

   在几千年酒文化的熏陶与浸染下,官场的喝酒学问也不断在滋长、在成熟,使得每一个人陷之愈深,难以自拔。尽管有八项规定,群众整风之高压,虽能稍稍改变,却也是难以根绝,因为那个根子还在,就是我们的吃喝、我们的接待仍然还在。

   一、喝酒的领导学

   不是有那句: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党放心…

  一般来说,领导参加各种应酬,都会带着一些下属。这里面要么是会喝酒的,要么是有意培养的,还有就是壮壮门面的。

   在这种应酬场合,喝酒是免不了的一个重要环节。吃饭、喝酒只是一种形式,通过此展示出来的权力、地位和水平,才是最为关键的。

   我曾在基层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早年曾在单位办公室,跟随领导出门特别多。让我说,跟着领导,本身就是领导的信任,也是给你的机会。而酒桌是在领导面前展现的绝好机会,能不能喝酒是最关键一个本事。当领导需要你上的时候,你纵然已经是喝得脑袋发昏,也得拍着胸脯挺身而上,这样的时候多了,没有哪一个领导不会记得你的。

   因此,我总结出,领导要下属喝酒,既是对你的信任,把你当成自己人,再一个方面就是检验你的忠诚度,看看领导说话了,能不能算数。这不只是在工作上,酒桌上也是如此,因为,在很大程度上,“酒桌就是办公桌”。

   二、喝酒的能力学

   我是从普通技术员一步步走出来的干部,经历过大小基层工作经历十分丰富。特别是在饭店管理岗位上,几位总经理的确就是靠喝酒喝出来的。

   税费是压在企业身上的重担,有时候为了少上点税,或者说是少挨罚,不得不采取多种的手段,维护税务干部,喝酒往往成了一个主要的手段。以喝酒拉近这种距离;我常说,酒真是个怪东西,平时见面难得说出的话,一喝酒就会滔滔不绝,大家在一起大谈特谈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该罚的地方不罚了,该缴费的不缴费了,就是在酒桌上完成的。

   而今的官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应酬,尤其是酒桌上的应酬。虽说现在作风整顿,喝酒的少了,可是不代表不喝酒,只是稍微收敛了一些、谨慎了一些、隐蔽了一些,该喝的酒还得喝,毕竟那个工作的规则还在。

   别小看应酬这个事儿,有时候工作可能在检查、调研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能够在应酬中激发兴趣,那可就会事半功倍。

   依我看,在应酬的场合,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保证在酒桌的现场不能失态,离开之后怎么醉都可以,否则会给人“不稳重”的印象;二是要能激起领导喝酒的兴趣,不论是他自己喝,还是他看着别人喝,都要有兴趣,这是一个“调动气场”的能力展示。当然,所有的事必须要有个度,不能以“喝酒讲兄弟”而乱了地位的秩序,否则就会犯大忌。

   三、喝酒的战斗学

   曾经有位全国政协委员说过,现在官场喝酒的惨烈,不亚于三大战役。这话在他看来,的确深有感触。他说,有时候看着一瓶瓶、一件件的酒被喝光零乱地摆在桌子上,有的趴下、有的疯狂、有的甚至哭泣,这真是一场难得的战斗。

   我在酒店做主要负责人时,谈起二十年前的一场酒局,仍然是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还是刚刚被安排到某酒店工作,年龄也就三十岁左右,那一场酒局可谓惊心动魄,完全可以用“战斗”来形容,也是我步入仕途以来第一次所见识。

   那一次,我们新任的队长,为了能争取到旅馆70万的改善资金,跟地矿部计划司司长一行鏖战的三天,不仅自己醉得一塌糊涂,就是班子成员也一样完败收场。看着恰似长城一样的酒瓶子,我当时感慨地说:早知如此,我绝不会干行政,这样喝下去,没几年就会被喝死。

  一直以来,官场上干部调动,都会迎来送往。当时我所在的宾馆,从另外一个市调来了一名局长,局长只是一名,可送他的队伍却着实不小,市级干部、局级干部、管辖区域的一般干部,加起来有将近30人。那个时候不流行在机关食堂请客,就在当地餐馆轮流宴请,地质四队全体班子成员,还有一些中层干部参与作陪。

   “虽说是欢迎新干部上任,实际上却是两个部门的较量。”其中一位向我们挑战说:我就是来承德扫北的!只见大家互相之间敬酒,好不热闹,渐渐的,也就剩下几个核心人员在较量,从白酒,到啤酒,一直喝到餐馆啤酒见底了,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许多人都记不清了。

   “作陪的有不少都吐了,作客的似乎更强悍,尤其是那一位挑衅的客人,几乎是来者不惧,作陪的轮番上阵,也是最后甘拜下风。”后来才得知,这位客人怎么喝,当场是不会醉,可第二天就醉得厉害了,属于“隔夜醉”,但这样的气势不知吓倒多少人。

   “这就是面子,这就是胜利。”双方较量,这种气场、这种胜利,是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有一位老领导,给我讲了他当年喝酒的故事,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他是某乡党委书记,乡长有一次下村检查工作,村支部书记请客喝酒,结果把乡长给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他知道了,就领着财政所长到了该村支部书记家,到了就说准备晚饭和酒,结果仍是喝得支部书记醉得一塌糊涂,连连求饶。书记对我说,“我喝酒从不认输的,有人欺负我的乡长,就是欺负我,这个面子我一定得争回来,而且这直接关系到我们乡政府的权威问题,一个乡长被村支部书记喝趴了,说出去多难堪,也扫威信。”

   四、喝酒的环境学

   “一般不喝酒,喝酒不一般,不喝一般的酒”这是一句官场喝酒的流行语。讲述了官场喝酒的场合、环境,也刻画出了官场喝酒的官员百态。

   “一般不喝酒”,讲的是不能随随便便喝酒,即使你有酒量,不能有个酒局就端杯。这牵涉到地位、面子和圈子的问题。如果和每个人都喝酒称兄弟,那么你这个官员看似很平易近人,却可能被人看不起,因为没有层次、没有高度,这就是现实。

   “喝酒不一般”,在官场,喝酒不能小瞧任何官员。有的官员常常一言不发,可是喝起酒来却十分惊人,常常有官场的酒桌上发出感叹,“当领导的就是厉害”。在“酒精考验”的官场,很少有官员不会喝酒的,除非你是天生的不会喝酒,一般都能够在这个氛围与环境里锻炼出来。所以,也常常能够发出“喝酒不一般”的官员感叹。

   “不喝一般的酒”,其实是一种规则。有的领导不喝酒,不代表他内心深处不想喝酒,只是可能没有找到他喜欢的酒,但又不愿意说出来,他们有的人追求的是能被人揣摩和体味。当然,这不一般的酒,肯定是高档的象征、品牌的象征。

   五、喝酒的圈子学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走向领导岗位,每次跟随领导出去吃饭,都会被劝着喝酒。可我那个时候就是不会喝酒,所以就推辞了。后来推辞的多了,领导也就不带我出去了。所以,我后来提拔干部,第一个指标就是看他有没有酒量,没有酒量,你再有本事,也不会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我也因酒量太小二十年没有换过岗位,不但耽误了前程,也葬送了自己仕途生涯。记得前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说,现在的干部玩风过盛,不愿意学习。其实,在官场,往往是会学的不如会玩的。只要会玩,就能赢得领导的欢心,赢得同事的聚集,也才能赢得各种晋升、评先评优的机会,否则你可能将被孤立、被边缘化。

   不打牌,人家说我是异类,不合群。不喝酒,人家说我是高傲,架子大,瞧不起人,不讲感情。在酒桌上,常常被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喝的不是酒,而是感情。”这感情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就是你愿不愿意把我当朋友当兄弟,你把我当朋友当兄弟,就喝了,不当的话就不喝。

   这事情就这么简单。在中国,这个话往往十分管用,特别是当领导的一旦也用上这一招,在酒桌上不和你讲官职,而只讲兄弟感情的时候,你不喝酒可能就会慢慢被孤立、被边缘化,被视之为不懂味,你也就慢慢地没了圈子。

   圈子是一个庸俗的东西,可是却在时下社会是吃香的,很多事情的摆平,往往对于圈子是十分管用。有时候,一个审批、一个执法,怎么走程序都走不了,可是在圈子里,一杯酒、一句话就能解决掉。

   而在官场的圈子里,往往又夹杂了“亲戚、朋友、同学、战友、文友、牌友、渔友、车友”等各种各样的关系,使得这个酒局也就越来越感情化,最终越来越微妙。喝吧,生理、心理恐怕都难承受;不喝吧,又怕在这个社会上被边缘化。被边缘化,不仅是被朋友所忘记,更重要的是被领导所忘记。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官场喝酒之风还是有所遏制。一是中央高压之禁令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基层的震慑还是有很大力量的;二是在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今天,大多数干部感同身受,不少干部都为喝酒所累,不仅身累,更是心累。有不少干部说,至少今天的官场,中午饮酒已经少了许多。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来解决,还得从财政预算改革、公务接待和社会监督等方面釜底抽薪,否则在酒文化兴盛的中国,无法在官场上根绝,酒还得喝下去。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