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40306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4-03-22热度:0

刊头题字——谭建辉(广西南宁湘子书画工作室)
刊头照——泰安 新泰  新汶寺山 柳毅传书雕塑  阿文/摄

编辑絮语

       编辑这一期稿子,是在雨水节气的最后一天。如沐春风,如沐春雨,欣欣然又极度不安。这是国土资源导报的骄傲。感谢领导对齐鲁风的肯定与褒扬,感谢朋友对齐鲁风的厚爱与传扬。感谢潍坊张永田先生写了文字后又作诗,感谢远方的朋友,感谢文字和书法家们的合璧之作。作为编辑,有幸分到了这块责任田,只有好好耕耘,好好耕种。十年来,别无他愿。
   本期刊头照名“柳毅传书”,是刚刚从新泰寺山省级地质公园拍到的。去年在潍坊寒亭,编辑曾到过一个叫“柳毅山”的所在,也是柳毅传书的故事。看来,传书者在山东自古大有人在。每一期选一处山东名胜古迹做刊头照是齐鲁风一贯的做法。新泰的文化底蕴很厚,新泰的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也别具特色,他们正在编印第一本《新泰国土2013》,这样的书临沂兰山分局、高密局都在编,好像已经是第四本了。三地都是全国首届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县,他们相互借鉴,共同前进,是在传递正能量,也是在“传”书,妙!

1——赏心悦目齐鲁风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  张永田

  今年是《国土资源导报》“齐鲁风”栏目命名十周年,是巧合更是缘分,我到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也整整十年了。
  2004年,我来到国土资源局工作没几天,就认识了《国土资源导报》社的祁先生和吴先生,这些年来经常一起策划宣传,共同举办征文活动,交往中熟悉了《国土资源导报》,也认识了“齐鲁风”这个栏目。  直观上看,齐鲁风栏目有三大看点:一是每期都有一幅编辑自摄或摄影爱好者提供的山水名胜照片压在刊头;二是每期都有读者或有名气的书法家题写的刊头;三是栏目内的作品大都有点“文学味”。三者加起来真是可阅读、可欣赏、可品味。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已两鬓斑白,即将“解甲归田”,而“齐鲁风”这个栏目却长成了一棵根粗干壮、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行业报界的“一大景”,真是可喜可贺。
  我是学“栽树”专业的,却阴差阳错当了大半辈子的秘书。爬格子写材料,离不了从报刊上抄些东西“照葫芦画瓢”,因此与许多报刊交过“朋友”,感谢这些“朋友”成全了我。回想起来,友情最深的要数《国土资源导报》和他的“齐鲁风”栏目了。这些年来,无论工作多么忙,每周发来的报纸我都要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好的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剪报”存起来。我看《国土资源导报》有自己的定位,第一版看新闻,知道上级领导在干什么,这能让我及时找准工作方向和目标;第二版看消息,了解同行们都在忙什么,提醒我不误“农时”,干好该干的活;第三版看“探讨”,不懂不会的事情从这里找到答案;第四版看“齐鲁风”,让我放松心情,解脱烦恼,找到自我,回归生活。
  我经常与办报的朋友侃大山,说办报如同做酒席,必须有主打名菜,体现特色。以鲁菜为例,无论如何不能少了糖醋鲤鱼,无鱼不成席,鱼上菜齐,这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一份报刊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读者喜爱的品牌栏目,让读者失望了,这份报刊迟早要退出市场。我喜欢《国土资源导报》,一是因为行业报纸信息集中,适用性强;二是这份报纸纯是服务性的,对开四版,没有任何广告,利利索索,阅读起来十分方便,更重要的一点是有我喜爱的栏目“齐鲁风”,品牌栏目吸引着,想不看都难!
  要说喜欢“齐鲁风”这个栏目,关键是在这里能读到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文章,读到那些熟悉甚至也经历过的人和事,情投意合,不知不觉进入到文章里去,体味到阅读带来的享受。有朋友写回忆文章,说严父慈母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儿女,等儿女们长大成人后却“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读到这类文章,就使我回想起自己故去的父母,伤心地流下泪水;有朋友写求学谋生的艰辛,就开启了自己人生历程的“回放”,有喜悦、有悲伤、有成功、有失败,每“回放”一次,眼下这“不大不小的”成就和幸福生活就让我知足好大一阵子,干活也有劲,吃饭也更香;有朋友写文章怀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总是勾起我的“乡愁”。偶尔回故乡一次,见到顽皮的发小已成了白发老头,那些好玩的去处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不免有些失望。但从文章里听朋友的思乡曲,儿时那美好的家乡记忆就像新刻了一张光盘,深深地存在脑海里,闲暇时“放一放”,比身临其境更美;有朋友写读书札记,看一遍就知道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的大体意思,不花钱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读一本书,真是沾朋友的“大光了”,赏心悦目啊……
  “齐鲁风”还让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有的是先见文后见人,有的是先见人后见文,但都熟记在心。每当见到熟悉的朋友有文章、诗歌、书画、摄影作品见诸报端,“见字如面”,格外亲切激动。拿起手机给朋友发个短信,一往一返交流几段,有感慨、有鼓励、有祝福、有邀请,既增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也起到“见贤思齐”之效。我本来不懂书法,打小就没拿过毛笔,见朋友为“齐鲁风”刊头题字,我也鼓足勇气,置办了文房四宝,也把自己的“涂鸦”送到报社,一来表达一份心情,二来激励自己练练书法,虽无望成为什么大家,但自娱自乐也兴致盎然。
  一本好书是良师益友,一个好的报刊栏目也是良师益友。祝“齐鲁风”越办越好,再下去一个十年、两个十年……我们将成为“老朋友”。
       2014年2月15日

2——好一股齐鲁风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  魏修良

  十年前,我们不相识;四年前,我们相交已深。
  写到这里,我猛然想起唐代常建的一首诗《潭州留别》:“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我想,用这首诗来表达我对“齐鲁风”和编辑的印象和感情,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四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国土资源导报》“齐鲁风”副刊的时候,就有一种新风扑面的感觉。普通作者的书法刊名(每期一换,至今没变),普通作者的摄影刊图,每篇文章都冠以词牌名,切有一个用“齐鲁风”三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构成的栏图,像一扇敞开的站立的窗户。再看文章,散文、诗歌、纪实,抒情达意,朴实耐读,雅俗共赏。版式设计也是那么丰富生动,大多红色的标题,给人以暖暖的感觉。愉览过后,我就和朋友说,这副刊亲近读者,这编辑有思想,接地气。
  缘分使然。没过多久,齐鲁风的编辑来高密采访,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我们一见如故。年轻,勤快,风风火火,手不离照相机,时不时举起来,咔嚓咔嚓;笔不离采访本,嘴也不闲着,问个不停。采访一天下来,回到房间,打开电脑,噼里啪啦,一篇文章就出来了,接着编版,真个是常江先生笔下的“好家伙”!
  这位编辑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不管到哪儿采访,还带着一个厚厚的签字本。不管是采访对象还是陪同者,有暇就让你在那本本上写上几句,签上名字。至今他已集了几十大本,成了他难得的财富。我们和莫言的大哥管谟贤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拿出了签字本,管谟贤给他题写了八个字,“为民守土、无尚光荣”,他如获至宝,借题发挥,对高密局的局长于道河说,这不就是很好的理念用语吗?高密局的12336“天鹰工程”理念用语就用了这八个字,并且由莫言题写,这兄弟俩珠联璧合,为家乡的国土资源事业奉献了精神食粮。说到这个签字本,编辑在请莫言签字的时候还派上了用场。那年莫言在济南签名售书,没出发的编辑自是不会错过机会,向莫言说起到高密东北乡采访的事,莫言欣然在其签字本上写下了“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坏蛋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可以说是莫言的创作箴言。后来编辑拍成照片,将电子版发给了我,以后用在了莫言文学馆显眼的位置。他同时把这段经历写成文字,连同这段箴言,一同刊登在2010年出版的《莫言研究》总第六期上。每每看到这里,我就会想起这个有心人。所以,他编的“齐鲁风”才这么受欢迎。这种受欢迎程度还会与日俱增。
   谨以此文作为迟到的祝贺!

 

3——赋得《齐鲁风》
——为《齐鲁风》创刊十周年作
□ 谭晓

报海一专栏,
渺渺隐星瀚;
矢志书热土,
笔耕不计年。
倏然经十载,
磨剑见光寒;
诗书三百篇,
春秋任评点。
刊名齐鲁风,
载为国土传;
大道扬正气,
秉笔重师范。
追寻缪斯梦,
字字细锤炼;
执笔如战戟,
伫立卫家园。
赤诚感同仁,
闲来话柳泉;
同怀守土责,
论道保红线。
情归五色土,
义结黄河岸;
三千日与月,
甘作庄家汉。
不因墨池浅,
赐教有文胆;
难舍故土情,
扶携助登攀。
不言位卑微,
积小终成善;
难得赤子谊,
守土学先贤。
感此方寸地,
亮剑比长短;
契阔有心得,
不觉岁月艰。
念有这方土,
师者无后先;
崎岖小径斜,
幸赖有同伴。
埋头勤耕耘,
秋后瓜果甜;
休夸颜色好,
兰馨香自远。
十载风雨后,
得失寸心间;
倚马眺征程,
奋蹄自扬鞭。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

4——书法:开苑泰山下,汲水黄河边;仙客常聚此,栽种梅竹兰;十年不谓长,香溢华夏间;慕名纷纷来,齐心筑梦圆。——贺齐鲁风创办十年  树建作并书  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吕树建 

 
 

 

 

5——藏头诗 :齐心十年创精品,鲁班技艺美细新。风生水起正当时。好歌一曲赞报人。  张永田撰 张树森硬笔书法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


 


 

6——藏头诗:祝君马不停蹄追,贺喜报往前腾飞。齐步冲向珠山峰,鲁文传播尽力推。风华正茂抒壮志,十指挥舞楚天归。周围突破万重山,年轮自转千金堆。   张宏华撰 麦建华书 (广东广州番禺)

 


 

6——书法:行走齐鲁  风清气正    邢晓卿(齐河县国土资源局)书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