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贯天地(读老之三)
来源:作者:王琳宝时间:2014-02-28热度:0次
老子在探索天地本源(问道)的过程中,最早提出了朴素辩证法思想,而且领先于古希腊的赫拉凯利特,当为天下第一。
《道德经》开篇即谈“有无”、“同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寥寥数语,便为世人打开了一扇“无中生有”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老子以正求反,推出“美丑”、“善恶”,言其虽属性各异,却互为参照,相互依存。接下来,老子话锋一转,又以“有无相生”为由,顺势引出“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概念,让对立统一思想与人撞怀,却又丝毫不显突兀。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圣人讲经,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道德经》之二十二、二十八和三十六章里,老子一袭青衫,稳坐蒲团,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层分缕析,抽丝剥茧,举事说理,启人心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子并未单纯停留于对立层面,他辩证看待事物的发展,将其视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平白之言,诚如警语,两千余年,历久弥新,今日读来,一如含英咀华,醒目提神。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透过老子的福祸观,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矛盾转化的深刻认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正是人生福祸的真实演化,它恰恰成了“反者道之动”的最好注脚。万事万物都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由弱到强,由盛而衰,而且盛极必衰,天道如此,人道亦然。
对否定意义的认识,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之点。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的语境下,“无为”是对“为”的否定,“无不为”就是对“为”的肯定,或说是对“无不为”的否定之否定。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或者说老子的这种方法论的公式,铺陈推演的结果,都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因为这是道的特性所决定的。
也许有人会说,老子的辩证法太过朴素,只注重从物性的一极去寻找另一极,把事物的转化置于闭路循环之中,而忽略了相互转化的条件。这种观点虽不无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一定高度。如果我们硬以今日之尺去量古人之身,那岂不是幼稚可笑!
由是观之,孔子受老子两极说的启发,从两极之间寻找第三极,将道家思想融入儒家学说,进而提出“中庸之道”,则是自然而然之事,因为他毕竟站在了前人的肩头!
读五千真言,悟辩证思维。思儒家中庸,寻道家踪影。遂成诗一首:
白玉虽微瑕,微暇不掩玉。老子辩证法,思维贯天地。
老来读经,情由心生。列位观者,意下如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