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40213十年纪念之一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4-02-22热度:0

刊头照——马年来了骑大马(剪纸)   颜士凤(八十五岁)
刊头题字 ——宋名水(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0——编辑手记
        齐鲁风副刊命名10周年,邮箱里收到了不少关心支持本报的领导及作者朋友们的稿件,在此编发出来,以示纪念。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2004年2月9日,我曾写过一篇简短的文字《齐鲁风来满眼春》,放在齐鲁风副刊的首期,表达一种心情。感谢有的朋友还记得。本版的稿子,有诗歌,有散文,还有的是从网上无意中看到后征得作者的同意在此刊发的。中心思想就是盼望大家都来关心这片文学园地,在业余时间写出自己的心灵文字。国土人不土,也会吟诗作画。要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更不要因为一句“不务正业”的玩笑,而放下自己钟爱的笔。
   齐鲁风愿大家风风火火的工作和生活。在马年,马上阅读,马上写作,马上发表,马到成功!

1——精神食粮

——贺《国土资源导报》齐鲁风创刊10周年

□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总经济师 宫志强

(一)
十年齐鲁风,
篇篇动人情。
丰富多彩跨时空,
国土英儿攀高峰。
(二)
写人好榜样,
写景好风光,
写情情意更深厚,
写事件件现辉煌。
(三)
知识若海洋,
浩瀚百宝藏。
遨游其中尽汲取,
知理明志思想强。
(四)
辞旧迎新际,
心潮逐浪翻。
资源瑰宝育人类,
常奏新曲颂明天。

2——清冽山泉齐鲁风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毕研波

  人类自从诞生文字的那一刻起,无论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还是由各种字母拼写的组合字,文学便也随之诞生了。而对于文字最挥洒自如、合乎人性的运用便要首属文学了,因为文学,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更加美丽起来。
  《国土资源报》的文学副刊《齐鲁风》栏目,迄今开办整整十年了,报社的吴文峰先生嘱我写点感受、感想、感言之类的文字。接到电话后,除了有些感慨之外,更多的还是有些感动。二十八年前,我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就是1986年6月发表在《山东地质报》山泉副刊上的一篇不足千字的散文《难忘那一夜》,从此,我踏着山泉的肩膀走上了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山泉的鼓励和帮助下,此后不断有文字融入山泉,并逐步走向一些大型的文学刊物。1991年8月,山泉副刊创办100期时,报社邀请了部分作者、读者和有关方面的人士召开了山泉创刊百期座谈会。会上除了纪念山泉创刊百期外,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我的第一部描写地质生活的中篇小说《家族》进行了研讨。会上很多人对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给予了热情洋溢地肯定,对于不足之处,同样给予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发言者毫无掩饰做作之态,文风之纯洁坦诚,实在让人感动,在当下的某些作品研讨会中,已是很难再见那种氛围,听到的大都是让人心怡的赞美之词,就连善意的批评也是少之又少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一张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尽管报纸的名字先后经历了《山东地质报》、《山东地质矿产报》、《矿业导报》、《国土资源导报》四次更名,但文学副刊却始终得以保留,带给读者一缕夏日的清凉。从最初的《山泉》,到《清冽山泉》,再到《齐鲁风》,近三十年的坚持,不仅透露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报人的辛勤,更是给地矿人开垦出一块文学的绿地,多少作者在这里耕耘收获,讴歌着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挥洒着一个个地矿人的青春梦想,给未来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齐鲁风》已经吹过了十年。记得中学地理课本上对风的定义是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有空气就会有流动,有流动就会有风吹过来。祝愿《齐鲁风》越办越好,在未来的日子里吹得更加强劲、更加灿烂。

3——十年情未了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 王德亭

  每期《国土资源导报》一来,情不自禁,先要翻到四版,对“齐鲁风”一睹为快。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结缘齐鲁风已经十年有顷,认识导报副刊还要早上一年。
  我对齐鲁风的定位是:“亦师亦友,齐鲁情未了;亦庄亦活,精神得滋养”。
  “齐鲁风”是师友,我想是因为她有老师的情怀和美德,循循善诱,春雨润物,使我在文学爱好这条道路上摆脱了孤独,寻找到更多的同道,让我蹀躞的脚步迈得稳当一些。我在《国土资源导报》上的第一篇稿件不是文学作品,我在导报上文学作品是2003年的秋天,那篇稿子的标题是《出门在外》。坦率地说,这不是我的“处女作”。此前,我已在《齐鲁晚报》《文艺百家》《农村大众》《山东青年报》发了一些“豆腐块”,但我还是很看重这次上榜,我把这看作编辑的认可,看做一次精神跋涉的开始。同时,我也需要这样一扇窗口,门窗开启,有缕缕的春风,也有养眼的百花。
   导报副刊定名为“齐鲁风”,一见到这个题目,我并不是很赞同,我觉得“大”了一些。但退而思之,觉得大也有大的道理。“齐鲁风”就是要办得大气一些,因为她植根于我们齐鲁大地这片丰厚的沃土。齐鲁之邦,既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又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两千多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孔子,他设馆授徒,传道授业解惑,开我国教育之先河。如今孔子学院不但走出了国门,而且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让我们为之骄傲。姜尚封齐建国,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中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泱泱齐风成为我们的精神润泽。“齐鲁风”,意味着一种传承,也意味着一种创新。从此以后,我们齐鲁国土人有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家园。我们除了能够领略国土人的风采外,还能得到一种精神的东西,这种滋养很难行诸言传,却是人内心的需求,她是炎炎夏日的一方绿荫,她是漫漫沙漠里的一眼甘泉,她是一扇春风度人的人文之窗。
  没有一个笔耕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变为铅字,孤芳自赏,在娱己的同时,也能悦人。我是性情中人。渴望,期望,有时也伴着失望,心里五味杂陈。没有我文字的日子,我把“齐鲁风”看成“群英会”,把阅读别人的文字作为对文字的一种敬畏和珍重,欣赏,揣摩,玩味。有我文字的报纸,我会精心剪贴,放在枕边伴我入眠,作为走下去的动力支撑。所谓“狗养的狗爱,猫养的猫疼”,也许是这种心情的浓缩。
  我手中有一份2004年的导报合订本,这是2011年我敲开导报社的大门时,得到的一份珍贵礼物。每当翻出她,我都充满感激。感激那些为她的正常出刊而默默耕耘的编辑记者,感激全系统的通讯员朋友,是他们的倾情奉献撑起了这方我们共同的天地。我也感激导报人对我的热心扶持和帮助,因为他们的帮助,我的文字才有了一点独特的东西,一种有别于“从众”的东西。十年辛苦不寻常。与齐鲁风结缘,发表的散文、诗歌计有三四十篇。植根这片沃土,我也有了向全省乃至全国冲刺的底气,热心向《中国国土资源报》《大地文学》投稿,自信还发表了一些不至于让自己“脸红”的文字。我的作品有的上了《中国国土资源报》副刊头条,大散文《我们浴血奋战的文学人生》,在《大地文学》卷十六发表。我被吸收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对于“齐鲁风”这片土地,我清楚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耕耘者,但我自信自己是一个执著而朴实的农夫,肯于流自己的汗,种自己的地,乐于歆享收获的丰厚与富足,自然也肯担当好坚守者的角色。每常想起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不由得不为之动情——就像冰封的小河/为春风所化/就像坚硬的柳条/化为绕指柔/齐鲁风,一缕温煦的风/吹进我们心田/让我们齐鲁儿女/柔情似水/就像母亲的手/从我们身上抚过/从此,我们的心地不再荒芜/齐鲁风,我们的精神皈依。

 

4——十年磨一剑
——齐鲁风副刊创刊十周年感怀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  吕以发

        真快。《国土资源导报》副刊命名为“齐鲁风”已经整整十周年了。作为编辑的同仁、作者和读者,看着齐鲁风一步步茁壮成长,我心潮起伏,激情难抑。再回首,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是1988年5月调到报社的。那个时候,报纸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山东地质报》,因为大学学的是地质专业,因此对这张报纸也格外有情。作为编辑和记者,为了她的成长倾注了一腔热血。
       15年后,报纸易名为《国土资源导报》。随着报纸的改名扩版,读者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年后,农历猴年的春天,国土资源导报文学副刊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齐鲁风”。一个文学宝贝应运而生。在创刊首期,编辑饱含激情,写作并刊发宣言——齐鲁风来满眼春:古老的齐鲁之邦,民风淳朴、文风雅致、世风庄重,曾孕育了灿烂的儒教文化,其创始人孔夫子就曾周游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他的思想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而风靡全球。辽阔的齐鲁大地,风物相宜、风景如画、风光无限。国土人意气风发跋山涉水,定能在工作之余写出风格独具、风趣幽默、风骨刚健的作品来,丰富我们的国土文化……。正如所愿,“齐鲁风”在料峭的春风中呱呱坠地,艰辛地开拓,真诚地耕耘,终于开出了自己的一方土,辟出了自己的一块天,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成为文学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至今整整十个年头过去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各级领导、广大读者、作者,都给予了“齐鲁风”副刊热烈的关爱与诚挚的爱戴。在不同的场合,我一提起导报,就有人提起齐鲁风。
  国土人的工作和生活,充满艰辛和困苦,蕴含欢乐和诗意,成了文学创作的源泉,为“齐鲁风”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的素材。一批高水平的作者脱颖而出,在齐鲁风的园地里大显身手。他们当中,既有省厅领导,也有机关处室的干部职工;既有市县国土资源局的负责人,又有乡镇基层所的工作人员;既有省内作者,又有省外作家;既有大学教授,又有小学学生;资深作者,文学新人,内容既有散文、小说、诗歌,又有摄影、书法、绘画;既有长篇大作,又有精短文字。著名作家莫言、张炜、刘玉栋、厉彦林、常江、欧阳黔森、徐峙、梁守德、毕研波、王珊、许忠芹、窦贤、秦锦丽、鲁先圣、赵德发、冯连伟、高广超、秦幸福、张万江……一大批知名作家、作者和读者的名字,在“齐鲁风”副刊上闪烁。亲情、乡情、友情、恋情、爱情、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在“齐鲁风”副刊上凝聚。
  “齐鲁风”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每期换一个书法刊头,吸引了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吝赐稿,至今已逾六百期。每期和山东省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图片相得益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周四、周六早上,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传达室去拿两张新出版的国土资源导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十年了。我常常是第一位读者,报纸刚送来,捧读在手,就着淡淡的墨香,仔细阅读每一篇,有时一口气看完,还意犹未尽。本报和副刊上刊登的有关寻明胜、杨艳萍等先进事迹的文章,在第一时间把国土资源的先模人物推出。尤其是,刊登的学习杨艳萍先进事迹的文章,我每篇必读,倍受感动。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回眸十年,弹指一挥间。平凡的十年,不平凡的每一天。“草根”报纸,“草根”副刊。“齐鲁风”副刊可谓十年磨一剑,由幼小的树苗,成长为一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充满生机的大树,哪一天都离不开编辑的辛勤浇灌,作者的笔耕不辍,读者的鼎力支持。
  十年来,“齐鲁风”刊发了六千余篇小说、散文、诗歌、书法、摄影、文体活动的作品,其中不乏名篇佳作,部分优秀作品结集在国土资源导报编辑出版的《脉动八年》优秀文学作品选中。可以说,“齐鲁风”副刊为弘扬国土文化,繁荣文学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一直在努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壁十年图破壁。愿“齐鲁风”副刊的作者、编者、读者一起经历,一起见证,一起期望,一起培育,一起感怀,一起喝彩,共同成为真诚的文学朋友,不拘一格,多出新作,多出佳作,多出力作,实现自我,普惠文友。

5——良师或者益友
——我与《国土资源导报》的不解之缘
□ 临矿集团马坊煤矿  杨传信

        我是煤炭战线上的一名文学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坚持业余写作,也曾在各级报刊发表过不少诗歌习作,但每当想起我与《国土资源导报》的故事,一种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记得那是2000年,我还在临沂矿务局褚墩煤矿井下一线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国土资源导报》的前身《矿业导报》。一张对开4版的小报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特别是副刊,一篇篇贴近国土人真情实感的文学作品,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自那时起,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反复研读、揣摩,我终于鼓足了向她投稿的勇气。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自我感觉良好的几首“诗歌作品”进行整理,端端正正地誊写在方格稿纸上,通过邮局寄给了报社。没想到,不久便收到了一份样报。看到自己的习作《沿着煤脉》在2000年8月28日的副刊发表了,那个高兴劲用语言就无法表达了。随后,我又一鼓作气将一组短诗《乡情 淳朴的诗行》整理好,投递了过去。 
       一天上午,我下了夜班正在家里休息。突然,妻子把我喊醒了,说是报社打来电话,指明要找我。我急忙起来,接过电话就听那头说:“我是‘齐鲁风’副刊编辑,你寄来的一组诗歌收到了,准备刊用。”然后又问我上次寄去的样报收到了吗?并说了些鼓励的话。我接完电话后,又是激动又是兴奋,一整天再也没有睡着觉。 
        就这样,在齐鲁风副刊编辑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又相继在《国土资源导报》发表了《妻子来信》《一双鞋垫》《煤之恋》等诗歌。随着一篇篇作品的发表,我在单位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工友们都称我为“矿山诗人”;领导也许看我是个可造之材吧,也让我走上了管理岗位。
        2004年7月,因工作需要,集团公司一纸调令,将我调到了离家300余公里的马坊煤矿工作,与妻子过起了异地分居的生活。乍一离开家乡和亲人,还真有点不适应。每当白天的繁忙与热闹退去之后,夜晚的寂寞便会不期而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于是,我灵机一动创作了《想念妻子》一诗,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并附上了几句大概是“纯属一己私情,难登大雅之堂,不怕笑话”之类的话,怀着忐忑的心情,发给了《国土资源导报》“齐鲁风”副刊。  没想到第二天,编辑就打来电话,说诗写的不错,希望多来稿。2005年2月7日,《想念妻子》一诗终于在“齐鲁风”副刊发表了。后来,我又相继创作了《面对野菜》《洗澡》《遥望妻子》《致国旗》《七月和一首歌》等10余首诗歌,均收到了编辑的精心指导下得以见了报。因此,2006年7月我还被《国土资源导报》评为2005年度优秀特约记者;并先后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吸收为会员。 
       我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国土资源导报》的帮助指导分不开的。所以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国土资源导报》,感谢“齐鲁风”副刊!
       最后,还是以我发表在2006年8月10日的《国土资源导报》“齐鲁风”副刊上的《读<国土资源导报>有感》一诗,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吧:一个字/就是一粒火星/当干燥的目光/一碰/便点燃了/寒冷的心情!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写给属马的朋友

下一篇: 野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