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31223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12-30热度:0次
刊头照——济南 趵突泉公园 漱玉泉 峻岭/摄
刊头题字—— 石运友(山东师范大学)
1——感悟 成长
——参加杨艳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有感
作者——潘宝昌
悟,我来到国土测绘院大家庭后表达出来的第一个心声,入职培训心得体会。我把“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的感悟,写的洋洋洒洒,却没有想到,感悟需要在成长中用一生不断的体会。
我第一次看到国土测绘院“励精图治,科学发展,建设国内一流测绘强院”的宏伟愿景时,就被它深深的吸引着,每每想起都会深受鼓舞、心潮澎湃。于是,我带着这份激情和干劲儿来到了野外测区,测绘外业非常艰苦,住宿简陋,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翻山越岭、风吹日晒,做着重复性的工作。作为武汉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我觉得自己似乎被遗忘在了荒山野岭之中,就当我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的时候,收到了杨院长的短信:“宝昌: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认真对待。年轻人应该学会吃苦、学好技术,这些对你今后的工作是非常受用的,努力工作,相信你能做好!”看着短信,泪水竟不知不觉间盈满于眶。原来同事们在关注着我,领导在关心着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项任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同事、回报领导的信任,国土测绘院成为国内一流测绘强院时,一定会有我的一份力量!
曾几何时,“厚德尚贤,感恩敬业,奉献成才”这一国土测绘院精神,在我心里只不过是十二个汉字组成的三个成语。
当我成为杨院长先进事迹报告团的一员,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路高歌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杨院长身上发散出来的正能量带给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乃至各行各业时,自己更是得到了灵魂的净化。在25场巡回报告中,作为报告人之一,每每讲起杨院长的故事,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一切就发生在眼前。每次讲到杨院长为我们洗衣做饭、铺床叠被,为外业小伙的个人问题不辞辛劳,为我们家人的担心而担心时,台下众多羡慕和感动的眼神促使我把内心的幸福和感动转化为更多的感情投入到报告中,又不得不控制着以免潸然泪下。当杨院长站在台上的那一刻,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我再也抑制不住这份感动,低下头来偷偷的擦着泪水。
在连续拜读导报记者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忠诚与责任》初稿时,随着那美妙的文字我仿佛走进了杨院长的世界,陪伴她经历不凡的童年到青年,走进测绘大门成为一个测绘人。在这里,我看到她临危受命扛大梁,十年间带领第一测绘院从弱到强稳步发展;看到她与职工们同甘共苦,一年中200多天在外业辛劳奔波;看到她痛失爱子之后挺得笔直的腰杆,而不敢直面母亲和婆婆的纠结;看到她对职工母亲般的关怀,向彷徨无助的贫困大学生伸出的援助之手……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多想大声对您说:“杨院长,等您退休了,我会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去看您,给您端茶倒水、说说心里话。您生病了,我们陪您打针、吃药,照顾您”。
潜移默化间,每当“厚德尚贤,感恩敬业,奉献成才”这一国土测绘院精神,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时,已是闪耀着杨院长“责任、忠诚、坚强”的人格魅力的光环深深刻在我的心壁,不断的敦促我在学习、成长中成为它的践行者。
2013年12月3日,杨院长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来到了我的家乡哈尔滨。这里承载着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有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永远支持我的家人、有为求学而付诸的艰辛与得到收获的喜悦、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支持、有印在我心底的那个人。思绪万千中,我想到了现在的家,在国土测绘院这个家中有院长妈妈的教诲和关爱,有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想着想着,我竟幸福的笑出声来,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里,心中依然很温暖。在报告会现场,当我看到母校的老师和学弟、学妹们坐在台下聚精会神的听着我们报告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为能够将杨院长的感人事迹传递到家乡,传递给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报告会后我的学弟学妹们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听了杨院长的事迹后,我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虽然跟杨院长比起来,我们很渺小,但是杨院长也是将许多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的,我们应该以杨院长为榜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更是非常羡慕我能够在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工作,也都向往着有一天能够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相信这场报告会带给他们的,远比得到一张刘德华的亲笔签名更加有意义。联想起以往报告会后一如既往的感动与好评,我突然意识到,作为杨院长先进事迹的报告人之一,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杨院长的事迹,并以杨院长的精神为榜样,做出对社会应有的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更意识到了自己在传递这份正能量的过程中应担的责任。
榜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榜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榜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榜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杨院长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让我懂得了坚强能让人在黑暗中看清前方的光亮;懂得了责任是每个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有责任的人才有担当。杨院长的精神像一个航标,引导我不断的成长,让我感悟到肩上的责任,敦促我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将杨院长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使他们在感动的同时做好自己,然后再去感动更多的人。
很荣幸,我工作在杨院长的身边,能够近距离聆听她的教诲。很庆幸我是杨院长先进事迹的传递者,在传递她感人事迹的同时,能够静下心去感悟,用感悟鞭策自己不断成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必定会在杨院长的熏陶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2——恩师难忘
作者——高成波
弹指一挥间,和杨老师已经17年没有见面了,他已经由当年刚刚毕业的阳光帅哥步入了人生的不惑之年。17年的时光足以让人忘记许多回忆,那怕是昔日曾经无比熟悉的事物,也足以变得模糊不清。
我现在无法描绘恩师的模样,恩师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迹早已被岁月无情的淡化,变的让我无法恢复他的清晰。但我依然深深地记得老师当时浓密乌黑的胡子,还有那憨厚纯朴的笑容,更有那突出的喉结。杨老师对工作的敬业,对学生的负责,一直深深地撼动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正如有句老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杨老师特有的小胡子,和同批进校的老师一比,就能知道他办事的认真程度,如果用个词语来表达,我想没有比“严格”这个词语更符合的了。记得当年我因为一次早自习没有去,杨老师竟然让我在他的宿舍兼办公室里“面壁思过”了三天,我依然记得在他宿舍做禁闭的那几天,他对我的关心呵护。下课后,他会回去看看我,问寒问暖,问饥问渴,会给我讲一些道理,现在早已经记不起来当年老师给我讲的什么道理了,但不外乎是对我日后好的,对我用帮助的那些关于升学的道理。在他眼中,我仿佛就是一个第二天就要上考场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学生。如果杨老师能一直这样监督督促着我的话,那么几年后的高考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初二这个年级,正是一个不紧不松的过渡阶段,为了让我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错误的思想历程,杨老师本打算要我面壁一周的,在其他老师,特别是外语老师为我求情下,杨老师终于把我从禁闭室里放出来了。这三天的时间,在我的人生中是最宝贵的三天,我体会到了杨老师对我的关爱。在后来我上初三的时候,杨老师虽然已经不在是我们的班主任,但他对我的学习成绩却是一直密切关注。记得有次考试后,杨老师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已经不再在宿舍办公了),拿出他手抄的一份年级成绩表,让我看我的排名还有与前面人的成绩差距。那个夜晚,我很感动,只是当年年少无知的我不知道怎么来表达对杨老师的感激。
我不知道杨老师在知道我中考成绩后,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可能不知道我是一个越到关键时候越会发挥水平的学生,很多年来,同学都说我是考试型选手,嘿嘿。
也许我是唯一一个被杨老师关过“禁闭”的学生,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是初中毕业后的哪一年了,好像我还没有大学毕业),一位同学告诉我,她偶然遇到了杨老师,杨老师还问起过我的情况。她说杨老师在我们初三毕业后,好像去了什么机关单位。就是当年的这句话,让我才有机会在17年后的今天找到杨老师。
从初中毕业起,常常回忆过去的事情,不敢说每天都在想念杨老师,但杨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却是那样沉重,不知道该怎么寻找怎么联系我最敬爱的老师,只能把这份对恩师的怀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心绪如同脱缰的野马恣意乱窜时,常常能跑到怀念杨老师的这种无法名状,无法诉说的狭窄的道路上来。老师,您究竟在哪里呢?
17年来,每个教师节,我只能把对他的祝福写在心里。也曾经让很多朋友、同学帮着打听杨老师的下落,但因为不知道老师究竟在什么部门,只凭一个名字一直毫无收获。美好的怀念只能一直继续下去,对老师的祝福只能一直停留在心里。
前两天回家,同学让我去玩,在和同学及他的同事吃饭的时候,我又想到了杨老师,就不自觉地说让他们帮着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帮着打听到。没有想到奇迹竟然在饭桌上出现了,同学的一位同事当我说出老师的名字来的时候,他说他知道,我当时的心情简直不能用高兴来形容。虽然他没有杨老师的联系电话,但他却提供出了杨老师的单位和职务。虽然他不敢保证现在还在不在这个单位,但我还是见到了那一线曙光。
回到家后,我立刻查询那个单位的网站,老师的名字赫然在目,他已经是该局的副局长了。
多年来的查找终于变成了明确的现实,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您还记得当年您对我的关爱吗?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做您的学生
下周一就给老师打电话,问候一声,让他知道,在他教过的有限的学生中,至少有一位学生一直深深地在怀念着他。
(济阳县国土资源局)
3——唐古拉的考验
作者——秦幸福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藏族歌手韩红演唱的一曲《天路》,带给人们的是浪漫和昂奋,但是在青藏高原找矿的地质人,面临的却往往是生与死的考验。
时间拉回到2009年5月。来自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的806钻机等钻探施工队伍,接受了磁铁矿普查钻探任务。矿区位于青海格尔木西南460公里的唐古拉山北坡,长江源头沱沱河在山北流过,一列列火车在勘探工地不远处南来北往。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片沉寂的高原上,隐藏着什么样的风险。
资料显示,矿区海拔5100米至5300米,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为冰冻期;6月到9月为较暖期和主要降雨期,也是野外施工的黄金季节。
5月7日上午,运输钻探物资的汽车通过长江第一桥。第一次看到沱沱河,806钻机的钻工们好不兴奋。营地选在海拔5000米的开心岭。和往常一样,到达营地先卸车、扎帐篷,安床、住下。
怪事发生了:先是牙膏拼命往外冒,随后是方便面袋子“彭、彭”爆裂。很快,15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高原反应综合症”:胸闷、气促、心跳剧烈,别说走路、干活,就是静静地躺着,也头痛、头晕。吃饭吗?不想吃,也没法吃。晚上睡觉时,一次次被憋醒,那感觉仿佛随时都会与自己的生命告别。
第二天,卸完设备,几个人坚持不住相继趴下。机长范中军带着几个重度反应的钻工,到山下的唐古拉乡,想找个卫生院输点液体,缓解高原反应。但是,卫生院不开门,部队和铁路的医疗点又不对外服务。这么一番折腾,有的人干脆爬不起来了。加上天不遂愿,傍晚时分,大雪不期而至。
自从2003年进入青海施工,无论什么困难,都没难住这群山东大汉,难道,这里真的是地质钻探的禁区?
别人可以躺着,机长范中军不能。他走进其他帐篷,逐一查看弟兄们的状况。在同伴中,范中军有“铁人”之誉。但“铁人”是人不是铁啊。同伴们看不见自己啥模样,但看到范中军浮肿扭曲的脸庞,大家都不敢看、不敢认了。老范扳着指头一数,像他这样还能起床的,不超过5个人。
好在手机畅通。用电话,范中军把眼下的遭遇,向在格尔木坐镇指挥的院纪委书记常洪华(现任山东地矿三院院长)作了汇报。常洪华嘱咐他一定注意安全,不能出“事”儿,实在不行,暂缓安装。当然,最后的办法,就是撤人!不过,就算再换一批人上去,还不是得接受高原反应的折磨?现在,就看钻工们自己了。
一天过去了,不但躺下的人没起来,开始还能行动的人,也躺下了,包括做饭的师傅。“范铁人”倒是坚持着做了饭,可没人起来吃——恶心呕吐,别说吃饭,连想起油腥味,都要吐一阵子。
两天过去了,还是没人起来;三天,仍然如此。
远在格尔木的常洪华,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挨到第四天,如果还没人能起来,没人想吃饭,那就只好走最后一条路,撤!
毕竟,生命最宝贵。
第四天,范中军向常洪华报告,有3人已经能起床,也能吃点东西了。这意味着,3人已经开始战胜高原反应。在电话里,常洪华声音颤抖,其实泪花早已涌出眼眶,只是老范看不到罢了……七天以后,十几个人都度过了强烈的高原反应,进入了适应期。
5月22日,第一个钻孔开钻。气候仍在捉弄这帮山东大汗,短短24小时,唐古拉让他们经历了二十四节气:上午晴空丽日、骄阳似夏,下午秋云疾聚、蔽日遮天,冰雹过后,大雨滂沱,入夜转为鹅毛大雪。
最暴烈的一个晚上,大雪下了一米多厚。早晨,“范铁人”没戴墨镜就走出帐篷,他感觉眼睛被强烈地“刺”了一下,这一下,眼睛睁不开了,使劲、使劲,眼皮睁开了,眼泪流个不停,眼前除了黑还是黑。一连三天,“铁人”掉进入一个黑暗世界,只能默默承受“雪盲”带给他的痛苦。
就这样,在近半年的时间里,806机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上,完成了矿区布设的全部钻孔,施工质量全部符合地质要求,资料准确完整,达到预期找矿效果。 (山东省地矿局)
4——在冬天
(外三首)
□ 夏海涛
牵着风慢慢行走的母亲
忍不住一再回头
交九了 冷冷的空气冻成冰溜
只有您的目光滚烫着
眼泪落在树下
一层一层的寒冷盘旋着 升上树梢
大声叫喊着取暖的喜鹊
划着温情的半圆
箭一样射向远方
母亲就站在圆中间
站成泰山下的一棵白杨
雪白的头发随着风的指向
飘
飘着
落雪飘下 掩埋了半世忧伤
冬至了 母亲!
我喊叫着 牵着冬天的手寻找着
那一捧隆起的
隔开阴阳的黄土
无 痕
随
风
飘
落
夏天的落叶比秋天更苍劲
黄色愈加触目 哀伤更易穿越
是谁 涂抹这深刻的颜色
让这个尚不成熟的日子
感染了秋天的萧瑟
时光隧道 树与树分队排列
站着的成为树 漂着的成为舟
埋在地下的 或成为黑色的碳
或成为白色的化石
时间合并了同类项
无形的手抹平了所有差别
而叶和树总是哲学着对视
或者相依 或者独立
这是一个很笨拙的比喻
叶子挡在我们的眼前
让我们看不见树
更看不见后面的泰山
你可以找一个支点 撬起地球
却无法拿开眼前这片落叶 找到时间
麦 香
风儿吹黄麦香
母亲
卸下沉甸甸的麦穗 倒在了六月
没有什么能够比丰收
更让我们心存感恩
这扬起的麦粒中
埋葬着我的哀伤 母亲
为什么你已经活过80个岁月
却不肯再多陪我一个麦季
你转身离去
散落的阳光披在我的身上
就象白色的丧服
这是河流开闸的时间
粮食沿着青色奔跑
当他跑到村头的时候
一个趔趄栽倒 好像用尽了力气
成熟的香气围拢过来
一生就此落幕
这是一棵麦子的人生
为什么我竭尽全力
仍不能挽留住你啊
母亲
你就像顺河流淌的麦香
在跃动的瞬间绽放
然后出走我们的视线
沿着一株麦茎 向上走去
向上 向着天堂 远离故乡
直至永远消失
命中注定
你不可能把一张白纸
漂得更白
从诞生的那一刻 这样的底色
已经足够
总期望着
把黑色乔装打扮
像那个杂耍的人 放进一块黑夜
扯出一片光明
你无法踩住时间的刹车
滚动的车轮
按照既定的指向前行
你甚至无法说出你的直觉
无法在惊呼的瞬间
改变任何
山东文学杂志社
5——望沧海
曾庆斌
东望沧海,
烟波浩渺,
但见彩霞染长空。
风起云涌,
鸥飞浪起,
惟余丹心照苍穹。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后生稚笔学曹公。
何日功成名遂了,
乘风骑黄龙!
山东省地调院
6——绝句两首
——市局执法业务参训有感
郭 伟
1
冬谷晴枝晓岭新,
暖风集训拓心真。
不常洗面难达里,
三九锻金有锦春。
2
冬冷春晴两自然,
职随责定有高天。
依程据限除情理,
四季分明执法闲。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长清分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