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31028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12-30热度:0次
出发去南方,小周编辑做版。在她办公室电脑里。……不甚满意
刊头照——济南市 章丘区 百脉泉绣江亭 阿文/摄
刊头题字——刊头题字 戎国新 (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
1——工作点滴
作者——王宗龙
(一)
凡认识我的同志们都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愚鲁粗笨的人,做教师马马乎乎,但干宣传真是难为了自己。刚开始搞新闻一点谱也没有,更谈不上写作技巧,生性不服输的我就托人找来《新闻采写百法谈》、《新闻文体写作与技巧》、《新闻创新论》等新闻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别人没吃过的苦吃过、别人没受过的累受过。有时为保证报道的真实性,不仅细心观察,做好记录,还要深入现场,哪怕是炎炎赤日,还是数九寒天。即使成稿后也不敢万事大吉,而是虚心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可以说每一篇稿件,我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时候,碰到难写的稿件,一两天都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总是感觉不满意,脑海中就出现斗争,哎快50岁的人啦,还有多大想法,还受这个累、吃这个苦,真犯不着,但静心想想,干什么工作要想干好都要付出努力,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就要干出成绩,要经受住了来自自身的干扰和考验。
有一次到村里采访,当时是冬天,刚下了大雪,我扛着摄象机在村外录象时,脚下由于太滑,摔了个大跟头,摄象机没摔坏,自己却腿疼了好几天,而且还被凉风吹感冒了。为了更好地报道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我下村庄、走农户、访百姓,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生动的笔触,再现帮扶单位与创建村并肩携手典型事迹。靠着这种深入采访和勤奋写作的精神,先后报道了10多个先进集体,30多名市县先进人物的事迹,在宣传先进、树立典型方面发挥了作用。
(二)
作为一名新闻人,眼睛要锐利,耳朵要灵敏,手脚要勤快。养鸡状元杨玉芬被推选为市人大代表,事迹非常典型,我得到信息后,立即赶到她家,先拍成电视新闻,后写出人物通讯“杨玉芬养种鸡收入十万元”,文章在《东营人大工作》上发表,杂志和电视新闻的宣传,让杨玉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女立即成为新闻人物,宣传了人大代表先进事迹的同时,为农村妇女致富奔康树立了典型和榜样。还有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杀羊高手吴宗民,有一段时间他不仅很少杀羊了,而是养起了羊,我抓住这个新闻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写出了“宰羊的老吴养起了羊”,此文在《东营日报》上刊载,也被《大众日报》采用,老吴从此也成了名人。
有一年,黄河口镇要在全县率先公开竞聘小学校长,当时这个活动在全县乃至全市影响很大。为了把这一改革举措宣传出去,我整整一晚上没睡觉,写出了通讯报道《黄河口公开竞争选拔小学校长》和新闻特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前文在《东营日报》三版头条发表,并配发了编者按,文章发表后,外地来黄河镇参观教改工作得络绎不绝。
(三)
写稿子苦、爬格子累,赶到工作量大且相对集中的时候,说不忙那是骗别人,说不累那是骗自己。记得有一次刚献完血,县里的领导要调研帮扶工作,我二话没说,提起摄像机就走,由于针眼没有愈合好,加之当时老摄像机太沉,针孔撕裂,鲜血流了一身,办公室一名老同志说的话我还记忆犹新“宗龙,真能干,中午我要给你炖鸡吃,把丢了的血给你补回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我养成看电视新闻和读报纸的好习惯,有时还抄抄录录,积累资料。每遇到好的文章,我总是剪裁、复印,集结成厚厚的几本。工作之余抽空反复咀嚼、玩味,从中汲取营养,提高写作能力。在我的生活中,读书看报和吃饭是同等重要的事。2005年8月,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我成为国土战线上一名宣传新兵,一晃八年过去了,我和我的同事紧紧围绕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和“三贴近”的方针,通过优秀新闻作品的创作,全面展现了垦利国土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一流”的政府部门良好形象。
(四)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人不光工作要出成绩,有一手拿手的绝活,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好。做人首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毫不夸张地说,我每次回家都给老母亲剪指甲,在老人患病住院陪床期间,我千方百计让她高兴,同病房的人对我母亲说,你这三个孩子你那大小子最耐,像个闺女似的。有时候回家,为了让母亲高兴,我能一晚上不睡觉,陪着母亲说话。再就是要讲诚守信,我觉的一个人,能让别人相信那是莫大的幸福。前几年,家靠着集市和信用社,我就义务为同志们存款取款,捎菜伸锄,有时能带一自行车,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战勇同志曾把我这些小事写成文章发表在《东营日报》上。做人还要讲团结,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个团结问题,团结出效益,出成绩,心情舒畅身体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将心比心,遇事多替他人着想,全国13 亿人能在一个办公室共事就是很深的缘分,在学校干教师和大家处的关系融洽,在镇上在局机关和同志们也都处的非常好。
(垦利县国土资源局)
2——浓浓故乡情
作者——李言
故乡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都太熟悉了,故乡有我们太多深刻而又难忘的记忆,有我们太多割舍不去的情愫。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去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期间,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回到了离别九年的故乡—镇南。
爸爸妈妈到车站接的我和儿子,一看到我的爸爸妈妈,我像小孩子一样扑向了他(她)们的怀里,“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啊”,“我们也是,来,看看我的外孙,又长高了,怎么样,路上累了吧,淘气了没有?”我说:“他呀,兴奋着呢,路上还结识了两个好朋友玩得可高兴了”。这时,我看见父母的两鬓多了一些白发,额头上的皱纹也多了,看到他(她)们那开心的笑容感觉心里特别的亲切和温暖。
我们驱车在回家的路上,所见的景象简直令我惊呆了。这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原来狭窄的小路,变成了平坦而又宽阔的柏油马路,原来的好多房屋都规划得更整齐更漂亮了。途经学校,发现我原来就读的小学校也由平房改建成了整齐而又明亮的新教学楼。
来到家中,家里也重新装修过,既干净漂亮又宽敞。在绿树掩映的屋外,我深吸了一口气,好清新的空气呀,感觉浑身舒畅。这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听说我回来了都来看我,他们拉着我和儿子的手,问长问短,“你看几年前的大姑娘,现在都变成了孩子的妈妈了”。我把从山东带回来的特产拿出来让大家尝一尝,大家有说有笑,整个屋子热闹极了。
第二天早上,我带着儿子去前的小树林散步,这里的景色既亲切而又熟悉,青草的芳香扑鼻而来,还有几朵小野花也竞相开放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我的儿子也显得很兴奋,这跑跑,那看看,向我问这问那的。九年的时间,一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变的我都有点不认识了,我眼前浮现出和同伴玩耍,捉迷藏的情景,回想起我在家乡的点点滴滴,光阴飞逝,我想,我儿时的伙伴们的变化一定都很大吧。
刚吃完早饭,几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同伴一听说我回来了,不约而同的来到我的家中,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不知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就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流出了喜悦的泪水。我们聊了很多,儿时,现在,将来,真是有聊不够的话题。下午,他(她)们把我约到饭店,说一定要请我吃饭,我们聚到一起,各自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喝着酒,说到开心的事时就开心的大笑起来,说到不顺心的事,我们也就沉默无语,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我们从学生谈到事业,又从家庭谈到孩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与甜。我们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工人、老板、教师、公务员……,各自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展自己的事业。多年未见,有诉不尽的友情,聊不完的话语,一直聚到深夜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五月初也正是农时繁忙季节,我家的前面有一小块园地,父母说我们种一点平时吃的蔬菜和一点儿玉米吧,我想儿子虽然看到过田地,但从来没有看过怎么种的,也不知道我们吃的粮食从种到收有多么辛苦,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吗?我说:“儿子,你还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和玉米是怎么种出来的吧,今天你就来体验一下好不好”。“切,这有什么难的”,儿子很不屑的说。 说干我们就干,我们分好工,爸爸和妈妈在前面刨埯,儿子来撒种,我来放化肥和把土给种子覆盖上。我看到这时的爸爸妈妈步履不再像以前那么矫健了,不时会停下来歇一下,伸一伸腰站一会,再弯下腰来干活,看到这儿我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儿子刚开始速度还是很快的,干着干着速度就放慢下来喊着好累啊,我说“你这回体验到我们能吃到那么好吃的蔬菜与粮食种出来是多么不容易了吧,所以说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1个时辰之后,我们就种完了园地,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我想我不仅仅种下去的是种子,同时种下的也是我对故乡那浓浓的眷恋和美好的希望。
假期一晃过去了,真是舍不得离开我的故乡,在这儿有我儿时的欢乐,父母的宠爱,有我……想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念不完的是乡思,斩不断的是乡情,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你—镇南,生我养我的地方。虽然我不能为你的建设与发展献出我的绵薄之力,但我会在心中送上默默的祝福,祝故乡的父老乡亲、同学、朋友们生活幸福,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
3——父亲的丸子
作者——李炳来
虽然父亲已过世多年,我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但每到过年过节,我就想起父亲,也总想起父亲过的丸子。那黄黄的、酥酥的、香喷喷的炸丸子。
在我们老家,习惯把用油炸东西叫做过油,到了临近除夕的日子,大人们见了面,也都习惯问一句过油了吗?过油是备年的大事,比较富裕的人家,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就过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开始慢慢地享用,过了油也就算是先开始过着年了。
当然,经济一般的人家就没这么阔绰,我们家每年都是在年三十那天才过油。吃过早饭,父亲就开始准备过油的东西。其实,在大多数人的家里,过油的事一般由内当家的来操理,但我们家却不同,每年亲自下厨过油成了父亲的专利。
今年准备过点什么东西,大体上过多少,父亲早已胸有成竹,他该洗的洗,该切的切,该剁的剁。为了确保质量,这些活他从不找帮手。待到他把东西全部准备妥当,就让母亲开始点火。
父亲过油总是先过丸子,我家多数都是过胡萝卜馅的,偶尔也过次水萝卜馅的,要是哪年收成好,还会过点地瓜丸子,当然这是当作一种特别的美食,打打牙祭。但春节时过油,父亲全是用绿豆面,这是错不了的。父亲说,所有的丸子,绿豆面的最好吃。
等到母亲烧干了锅,父亲就倒上大半锅油,然后把和好的糊子端到灶台上,看着油的温度上来了,过油正式开始。
父亲用左手抓一把糊子,然后轻轻一搦,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就挤出一个面团来,然后再用筷子把它抹到油锅里,一个丸子就基本成功了。尽管每一步都是轻来轻去的,但父亲的动作绝对的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看着锅里的丸子已差不多,他就用笊篱轻轻地再锅里搅搅,并时不时地把丸子捞起来,轻轻地掂掂。就是凭着那掂动丸子的响声,父亲就知道这丸子的成色,保证每一锅都过得金黄酥脆。
在第一锅丸子刚出锅时,父亲首先念叨念叨灶王爷爷,让他先尝,然后就盛上一大碗,让我去供一供天老爷。我从小就知道心到神知的道理,走到正房门外念叨两句之后,也就再也用不着客气,急忙吆喝哥哥姐姐快来吃丸子了。
父亲过的丸子不但咸淡适中,酥脆可口,而且大小一致,表面光滑,几乎同机器加工的没什么区别。有次有个邻居到我家串门,正好赶上我家过油,在他看到我家的丸子时,他竟然不相信是我父亲随手做出来的,更不敢相信过同样多面的丸子,我父亲能比他家里快一半还多。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之所以每年过油时都亲自下厨,除了他的手艺好之外,还有一条就是他的动作麻利,不论过油过的样数再多,都是一气呵成,中间从不会出现空档,所以他亲自下厨总是能比其他人省油。
(海阳市政协文史委)
4——夜游潍河
作者——张明臣
夕阳西落,倦鸟归林,牛羊入圈,炊烟在村子的上空弥漫升腾,悠闲地编织着黄昏的童话。湿漉漉的雾气从夜里溢出来,氤氲在村子四周,夹杂着青草、稻谷和泥土的芳香,深深地吸一口,顿觉甘泉般清冽。
不一会儿,静谧的夜空里,潮水般的星星便会捧出一轮新月。璀璨的星空下,或明或暗的是温暖的万家灯火。浩瀚的银河横在湛蓝湛蓝的夜空里,天河里繁星明明灭灭。也许是相距遥远的缘故,我们看不到银河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但是我相信,那漫天的繁星,定然是银河里飞溅出的朵朵浪花。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把人们带入一个美好的神话世界里。
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泻下来,水塘里,场院中,田野上,潍河边,满眼都是皎皎的月华。池塘里,丰茂的水草,婷婷的水浮莲苍翠欲滴,水晶般青碧的叶面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清辉。
烟柳长堤上,人们三五成群,纳凉闲话,天南海北,家长里短,诙谐杂出,放言无忌。正如柯灵先生所言:“闲话不闲。谈天说地,率意随心,却大抵发乎自然,类于天籁,如梁间燕语,阶下虫鸣,湛然天真。”
堤那边,油菜花正漫山遍野恣意的怒放。造物主的巨笔饱蘸鲜黄的色彩,在广袤的潍河两岸任意挥洒,一块一块的黄色绸缎,织锦般铺展到天边。晚风习习,暗香脉脉,袅袅不绝。真可谓“菜花香里风细细,芦苇影里月盈盈。”
田野上,潍水边,成百上千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你追我赶,飘忽不定,宛若漫天蝶舞,给夜晚平添了几分神秘。
(昌邑市国土资源局)
5——水高原赋
作者——陈跃康
群山聚集,大地隆起;
云岚弥漫以绕岭,溪河湍急而远方。
遥望于东,旭日喷薄天际;
回首于西,落霞披散叠嶂。
千百万年,风吹雨淋,挺胸不屈,雄踞一方,是谓高原!
高原乃山兮,耸千峰万岭;高原乃石兮,布石漠如骨;高原乃土兮,惜泥土为金。
何谓水高原?
高原乃林兮,看生机盎然;高原乃树兮,标亭亭玉立;高原乃草兮,漫牛羊若云。
何为水高原?
答曰:水高原乃贵州高原之美称也!
贵州高原,堪称喀斯特高原。17.6万平方公里之地域,喀斯特分布竟有十万平方公里之广。
放眼而望,峰林、峰丛遍野,列千军万马,井然如阵;
举步而移,峡谷、天桥满布,伏千沟万壑,险象环生。
地无三里之平,偏僻与陡峭为伍,
天无三日之晴,神密和幽雾同行;
此乃喀斯特生态之异象。
喀斯特地质学之谓,乃可溶性碳酸盐岩之地貌景观,常见石灰岩、白云岩之类是也。
喀斯特具溶蚀之特性,国人谓之岩溶。
但凡含可溶性二氧化碳之水,便可溶化其质,溶消其形,溶渗其隙、溶扩其孔、溶穿其洞,由地表而地底,几成地下岩溶负空间之体系。
天空之汽,积聚为云,凝结成雨,交风而降;或细雨纷飞,或大雨滂沱。
遇碎屑之岩,沿地表之沟壑蜿蜒泻淌,众溪聚流成河,于是滔滔。
或入乌江、赤水河,沿长江而归东海;
或顺盘江、都柳江,汇珠江而纳南海。
遇喀斯特之岩,则渗透于地,钻溶蚀孔隙之缝,汇聚地下无数之暗河与溶洞,储水、保水于喀斯特高原之腹,恰似硕大无比之吸水“硬海绵”也。
喀斯特高原之体,含水岩层雪藏多层,水网密布。
浅藏之水,或如皮下之血管,涌之为泉,润绿予草木;
深潜之水,或如深部之动脉;循成地热,孕育予生命
凉水煮酒兮,酿出闻名遐迩之酒高原;
热水泡茶兮,种成碧绿芬芳之茶高原。
山水一体,人文一脉。
山水一体兮为高原之骨骼,屹立万千年之春秋;
人文一脉兮为高原之精髓,繁衍多民族之文化。
磅礴之乌蒙山,苍凉滇黔之胸;远存可乐遗址之辉煌夜郎,近有石门坎苗文化繁盛乡村;龙腾虎挪曾回旋,红色火种映杜鹃;
蜿蜒之武陵源,困扼湘黔之喉;遥闻玉屏箫笛之悦耳巴拿,更拜梵净山弥勒佛高筑道场;甘溪恶战叹英勇,困牛山崖唱悲壮!
雄关漫道之大娄,盘桓于川黔要塞、仡佬家园;舍人、盛览、道真汉三贤初开鸿蒙;郑珍、莫友之、黎庶昌清三儒沙滩扬声名;尤有红楼决策,历史转折,四渡赤水潇洒得意之笔;
逶迤葱嵘之苗岭,分水于黔中腹地、长珠合源;苗族、布依、侗家原生态风情浓郁;龙场、桐埜斋、青岩镇竞风流筑城留底蕴;今看绿色规划,知行合一,爽爽贵阳荣称避暑之都!
高原水兮,恩泽天下之万物;
水高原兮,充满世间之灵性。
溯本而追源,喀斯特岩层仍远古海水之碳酸钙化学沉淀与生物碎屑之结晶也,经由元古代、古生代及至中生代海相之沉积旋廻,历经十亿年地质岁月之演化、演变,任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意巧夺,固化成岩成形。
于是乎,奠定贵州喀斯特高原今日之物质基础也。
天经而地纬,大陆漂移;海进且海退,沧海桑田。
水自山出兮,山成于岩;岩成于水兮,水储于山。
故叹曰:山高水流长,青山永不老!
水乃喀斯特高原之本、水乃喀斯特高原之魂!
至此,水高原神形俱备矣!
水高原已然屹立于祖国之大西南,
水高原亦将美誉于神州之海内外。
如此,是谓水高原之赋也!
(贵州省地矿局)
6——秋光越来越美
(外二首)
作者——雨兰
秋光越来越美
苍耳的叶子
还在优雅地绿着
毛毛虫的小火车
静悄悄地开过来
又静悄悄地开走
一只斑衣蜡蚕轻轻飞起来
她展翅的瞬间
多么光彩照人
秋光越来越美
银杏树的小手掌
轻轻地拍着
一掌一掌
都拍到了我的眼神上
我仿佛看到了
时光秘密的心脏
在一朵半开的野菊花里
怦怦跳动
新鲜的九月
每一年的九月
都是新鲜的
大娃娃们,小娃娃们
男娃娃们,女娃娃们
带着新鲜的好奇心上学堂
上学堂,上学堂
蓝莹莹的天多美
清脆脆的笑声多响亮
新书包里装着新课本
新课本散发着新鲜的书香
一个个可爱的小脑瓜里
装着新鲜的梦想
每一年的九月
都是新鲜的
就连新学期的钟声
也是新鲜的
在耳鼓里悠长、悠长地回响
秋天说来就来
秋天,说来就来了
蒲公英的绿草裙很旧了
是风儿吹旧的
还是雨水洗旧的
优雅的老柳树知道
自私自利的老田鼠也知道
野葡萄藤扭着小身子
还在寻寻觅觅着什么
终于暴露了
一颗固执的心
七星瓢虫盛装出场
红袍华美,星辰闪亮
她这是要赴谁的约会呢
一只好奇的绿蚱蜢
猜了又猜,想了又想
野菊花开得散漫
那朵微微仰着脸儿的
在低声说着什么
我凑近了去听
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只有淡淡的清芬
在我胸前一缕一缕地起伏
山东建设报(发表时弄错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