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习惯——影响行政执行力的突出因素分析

来源:作者:王济鸿时间:2013-11-16热度:0

    一、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形式分析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企业界对执行力的诠释,既经典,又精辟。如今,将执行力引入政府工作,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社会的相互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体现政府管理服务工作的与时俱进。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对执行力建设的紧迫性日益达成共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放眼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行政执行不力不高、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地存在。在对行政执行力影响因素分析之前,有必要了解其具体表现的几种形式:
    (一)“呆板式”执行。不花功夫去深刻理解法律法规要义,不用时间读懂各级文件精神,不切实际地照本宣科、“照单上菜”。工作中简单了事,蜻蜓点水,不分时间、地点、难易、原因,统统“一锅熬”。其借口是“一视同仁” ,自以为是“严格执行”,其实质是认识高度不够,工作目标不定,执行路径不明,应急措施不清。总而言之,既没有能动性,更奢谈创造性。机械性地按法律规定、按文件要求、按领导吩咐,叫我怎样我怎样, 只要不损害个人利益,就可以做到三缄其口,五体不勤,躲进小楼成一统。
    (二)“应付式”执行。不管环节不到位,不问质量不过关,不顾衔接不紧密,不满群众有诉求,满足于上级的表扬、领导的肯定、检查时逢迎、验收时过关。表面上整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跑,像个华威先生;实际上假、大、空盛行。“借羊入圈”、“借鸡迎检”、“借漆绿山”、“借人凑数”、“借文夸绩”、“借声扬名”等等现象屡见不鲜。颠倒务实与务虚的关系,该务实的扎扎实实务虚,该务虚的却认认真真务实,汇报时把稻草说成金条,总结时把死的说成活的,其实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篮打水一场空,让群众空欢喜一场。
    (三)“实用式”执行。不论是什么政策,也不管是什么文件,先自说自话,与个人好处挂钩,与亲戚朋友挂钩,与部门利益挂钩。执行中看似不影响公平公道,而实际上是把政策说一半留一半,把解释朝自己怀里作揖,让老百姓雾里看花,不知问题出在哪,心中有苦说不出。判断工作搞不搞,什么时候搞,怎样搞的标准就是:利己者行,害已者停;顺势者为,逆心者溃;得益时进,违利时推;求位时追,求稳时退。遇到矛盾和问题就踢皮球,就开始打“游击战”,满足于一时的平稳,只求在位时安宁。还有一种是躲在角落里打算盘,满嘴的主义,满脑的生意,上班只是混点,到岗只为点卯。只管把工资福利搞到手,把额外收入争到位,不管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
    (四)“蛇尾式”执行。日常工作要紧不慢,工作节奏随意掌握,办结时长被拉成长蛇阵;难点工作你推我怂,工作推动左顾右盼,甘愿做“拔灯棒子”,无为而为,或者不闹点声势就搞不成事,动不动就要“高位推进”,“兵团作战”,混在人群中出工不出力;创新工作雷声大,雨点小,把困难无限放大,工作待遇漫天要价,先把领导吓倒,再把群众搞蒙,无主见时慢慢想,有办法时慢慢干,无领导过问时就拖,有群众反应时再说。时冷时热,忽高忽低,一阵风地上,一阵雨地下,整个工作是神龙见头不见尾。
    (五)“怕事式”执行。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大量的破产、清算、转岗、拆迁、执法工作要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矛盾和纠纷,甚至群体性上访。在焦点、难点、热点环节工作的同志担心问责,迫于形势,勉强提枪上马,不敢或者不愿维护公道正义,只好当和事佬,做好好先生。工作起来捏到鼻子哄眼睛,十个坛子九个盖,结果要么是牺牲国家利益,再不就是伤害群众感情,执行力大打折扣。
   (六)“模糊式”执行。上述影响行政执行力的现实表现,有时是单一式,有时又是复合式。受个人和群体情绪和能力地影响,受监督检查压力地约束,行政执行力有时会好一阵子、快一阵子,而有时又会坏一阵子,慢一阵子。但最终造成的后果都是:结果、效果、成果,果不其然;揪心、伤心、痛心,心情复杂。让群众久等不到,让机遇凭空流失,让资源白白浪费。
    二、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制约行政执行力提升的因素,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上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又有体制的原因。类似分析多见专家教授课题研究,深入浅出,全面客观。本课题调研组想独辟蹊径,试着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视角进行分析,将影响行政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分为心态、习惯2大类12小类。
    (一)心态因素。通俗地解释,心态就是性格和态度的统一,态度是心态反应的表现化。行政执行力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战略计划等行为,对各种资源进行使用、调度和控制,有效处理政府日常事务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效力。行政执行力是政府形象和行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其主体是单个的或者群体的人。因此,人的心态好坏决定事态的发展,同时,也决定行政执行力的高低。因此二者密不可分,且心态是行政执行力的原生动力。具体地分析,影响行政执行力的心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新手心态。有些刚入职的年轻人,包括一些公务员,认为自己岗位不重要,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即使天塌下来也有长子顶着,即使有了矛盾领导自然会解决,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没有形成身在兵位、心为帅谋的理念,思想上容易产生不重视的心态。尽管各种文件、各级领导三令五申“落实”的重要性,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观点的地点、不同的部门,总有一些干部职工在思想上麻痹大意,此时重视了,彼时又轻视了;此事重视了,彼事又轻视了,工作难以集中力量抓落实。
    2、退养心态。有的同志认为工作年限长了,人到码头车到站,安安稳稳混几年,只要不出大事就可以了,工作无激情,推动靠别人。还有的倚老卖老,给单位和领导出难题,讲条件,要待遇,对待工作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对待业绩,华而不实、好大喜功;对待基层,高高在上、态度生硬。这些工作态度并不利于做好工作,不仅容易使工作“浮在面上”,也往往导致低效率。
    3、从众心态。有的同志机关时间工作长,容易患上“机关病”。能力强的,作决策,办事情,往往察领导眼色,看兄弟单位,比其它科室,圆滑世故,外热内冷。特别是在维稳、综治、信访、拆迁、执法工作中,找借口逃避困难和责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查处理,使小问题拖成了大毛病、“易事”拖成“难事”,一直拖到当事人越级上访才去解决处理。能力弱的,在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时存在偏差,缺乏应变能力,或者疏于细节,缺乏敏锐眼光,将工作目标向下看齐,不当出头鸟,不打第一枪,导致政令不易落实,错失发展机遇。
    4、失落心态。有的同志自认为怀才不遇,碰不到独具慧眼的伯乐,自己不能在重要岗位策马奔腾,也不能在擅长领域长袖善舞,更不能在显赫位置呼风唤雨,因而怪话连篇,性格偏执,不合作,不融入。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沟通,做不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就可能出现因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的重复、无效或低效现象。或者不能选择最佳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难以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使上级决策和目标任务难以落实。
    5、比较心态。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有的同志比工作业绩、比服务态度、比管理水平时,只要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有的比其他单位,特别是和强势部门、垂直部门比,认为工作待遇差,劳动强度大,自己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共产党,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创新,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落后分子,有的不能深入调查实际情况,有时不能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对民情民意掌握不够,工作缺乏针对性,导致难以落实或落实效果不佳。
    6、获利心态。有的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动歪脑筋,想变通办法,将手中的特权变成交换的条件、获利的工具。为了保持利益链条的稳定和利益领域的拓展,又将既得利益贿赂领导、笼络下属,从而在某一区域成为裁判员、运动员,甚至是监督员,结果的好与坏,执行力的大与小,都由他们说了算。还有的为了谋取私利,将正常的工作流程人为设置障碍、增加麻烦,对服务对象索、拿、卡、要。因而使行政执行力处于低级状态,甚至流于形式。
7、被动心态。有些工作在启动、推进过程中,因条件不同、区域不同,一些单位从领导到干部职工、从活动开始到工作结束,都是迫于形势的感觉,都是被动执行的态势。从而造成工作环节衔接不紧密,工作部署不周全,工作目标就低不就高,即使场面热闹,花样繁多,也于事无补,结果差强人意,执行力可想而知。
    (二)习惯因素。习惯是一种行为,是心态的固化表现形式。影响行政执行力的习惯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遗忘习惯。现代信息社会节奏较快,每一个尤其是重要岗位的干部,每天会接受许多需要落实的指令,事多、事急、事难是客观现实,因角色和任务太多而容易顾此失彼;因精力有限,或者是由于人员太少、力量不足,造成文件批转不及时,调研顾安排不精细,重大问题协调不周全。并非有意不落实,而往往是由于不经意的“干扰”所致,形成遗忘习惯,导致工作环节脱节,甚至滞后被动。
    2、拖延习惯。有些工作要求不符合旧规则,形不成合力,或与上面的规定确有冲突,或仅仅是不符合约定俗成的习惯,执行者就感到压力很大,无从下手,致使工作拖延不决;有时因领导之间、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认识不一致,导致工作不合拍;还有的工作,程序繁琐,落实较慢,而从行政工作规范化的角度看,程序又不可忽略,是保证决策科学、源头预防腐败的可靠保证,但如果程序设置脱离实际,就会变成制约效率的繁文缛节。
    3、推诿习惯。在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链条中,决策指令的偏差会逐级放大。在实践中,一些不可控或难以预测的因素,往往会对具体执行工作产生影响。如因资金受阻,使解决的难度和复杂性变大;因环境受阻,有些企业和项目经常受到强买、强卖、强运、敲竹杠等干扰,有的甚至不得不缓建、停工。还有因为体制问题, “行政碎片化”的存在,使实现“是谁的事谁做”目标成为理想化状态。无论是决策本身有误,还是决策传递、执行过程被扭曲,都会导致相互推诿、效率低下,使一项工作部署之后,落实的结果却与预期不一致。
    4、兴趣习惯。一方面,完善的制度和办法是工作落实和效率提升的保障。当缺乏督办、协调和辅导机制时,上级对工作安排布置简化成为“发包者”,往往一讲了之、一批了之,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过于依赖下级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环境的增强(如近年来行政问责力度加大),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多,执行者客观存在的理性令其不得不谨慎行事,最终会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落实,导致落实的偏差。
    5、浪费习惯。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各种浪费现象层出不穷。如:舌尖上的浪费(“剩宴”、一次性碗筷杯勺布)、笔尖下的浪费(一次性中性笔)、耳边的浪费(手机充电器不兼容)等等;又如“中国式”高考、择校、就医、行车、旅游、过马路等等。这些浪费习惯的初始出发点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的价值取向的变味,为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关心,只怕领导不开心,其“公民意识”很淡化,而“臣民意识”还很强,往往以“父母官”自居,甚至把百姓视为“刁民”,有的地方把政府领导者称为“老板”,用“老板论”代替了“公仆论”,把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人民币服务”,把“全心全意”变为了“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甚至“虚心假意”。公仆意识淡化使提高执行力失去了最根本的思想认知和保障,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的执行难的官场顽疾,根子就在于政府服务意识的缺失。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冷静

下一篇: 权力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