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肤浅思考
来源:作者:王济鸿时间:2013-11-16热度:0次
首先,资源和责任的关系。什么是资源?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应该作出响亮、清晰、严谨的回答。扪心自问,我从来没有对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刻探究。百度百科认为所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据此我们可以将资源定义为: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古往今来的一切战争,包括封建诸侯割据的烽火纷争,也包括殖民地海外血腥屠杀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榨取,还包括当代经济封锁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资源而战,围绕资源而争。资源如此重大而神圣,那么我们接触资源管理资源而不认知资源亲近资源,就如同盲人摸象,如同买椟还珠;保护资源利用资源而不珍惜资源体恤资源,就如同暴殄天物,如同竭泽而渔。造成的后果往轻里说是失职,往重里说是渎职,是犯罪。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管理资源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的平台很大,我们的舞台很宽,但是我们共同的资源很少,很有限,正如“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这名俗话启发我们的辩证思维一样。同时我们个人资源包括时间、精力、知识和能力都很弱,很渺小。如何担当起守护国土的重任,归根到底二个字:责任。曾经我们见证了烂尾楼,经历了现在的城镇钉子户拆迁、小产权房泛滥等等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和尴尬; 还有8亿件MADE IN CHINA的衬衣换取一架波音747、单一外汇储备、被迫接受垃圾国债等等,让我们感受到资源之争的残酷,切肤之痛,痛入五脏六腑。责任国土要求我们深刻反思,要求我们始终清醒。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做消极派,明哲保身;更不能当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三,不负责任,祸害人民。把责任当浮云,拿资源当草芥,最终将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我们要知耻而后勇,把责任溶入血液,把责任根植骨髓。用注册会计师的首要原则——谨慎原则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方向不错,原则不丢,服务质量不降,干事热情不减。有国土人认知责任的心胸和眼光,有国土人追求事业的胆略和勇气。
其次,责任和理念的关系。理念即理性概念,是指绝对正确的观点,可以理解为道理或真理。过去说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如今曾经引以为荣的8个大字走出了教科书的视野;过去我们不顾资源禀赋特点,大办钢铁,农业学大赛,工业学大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吃过亏,上过当,走过弯路。刚参加工作时,建筑物的墙壁时兴刷写标语,有一条关于土地的标语至今记忆犹新。“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当时看来非常好的标语,以我现在的理解似乎有点不妥。理由有二:一是宣传教育社会群众但存方寸土,这个“存”字只从数量上做出呼吁,而质量上是否可耕难以保证;二是标语的宣传精神与提倡集约节约利用精神并不契合,我们既要保有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又要保障供给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而标语似乎是在无可奈何的请求式地呼吁,因此,如果将“存”改为“惜”效果则有所不同,虽是一字之差,但有差之毫厘,胜之千里之效。综上,我们的理念要与担负责任对接,就必须与时俱进。近年来,国家修改《土地管理法》、《刑法》、《土地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国土资源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出“双保双赢”应对战略,开展卫片执法等等,不仅仅是对资源地重视与珍惜,同时也体现出资源理念地更新。我们可以想见全国一张图应运而生的态势,也可以感受数字国土呼啸而来的声音,作为国土人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新资源理念时不我待。
再次,理念和实践的关系。敢于担当责任是前提,更新资源理念是基础,勤于实践是落脚点。没有实践谈责任是夸夸其谈,没有实践谈理念是空中楼阁。屈原曾经长叹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乎,空有理想,报国无门,郁闷投江而逝;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代词雄,无奈埋身黄土;孙中山推行三民主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等。由此可见没有实践,英雄寂寞,没有实践到位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毛泽东同志教育我们说实践出真知,邓小平同志要摸着石头过河,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问题新矛盾集中体现的情况下,伸出手,迈开腿,睁开眼,开动脑,投身国土资源事业?如前所述,除了责任和理念外,我们还要有实践的本领。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我们要向书本学,向领导学,更要向基层群众学。掌握专业知识,成为行家里手;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要以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改进我们的作风,抛却我们的杂念,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善小而不为,去读万卷书,去行万里路,相信我们琐碎的人生可以连缀成为闪光的珍珠。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