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少年才子一鸣惊人
来源:作者:李岩时间:2013-08-22热度:0次
诗佛王维:少年才子一鸣惊人
大家都知道,唐朝诗仙是李白(亦称诗妖),诗圣是杜甫,那排盛唐三大家的第三名王维就是诗佛了。其次还有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豪刘禹锡 诗囚孟郊和贾岛、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诗杰王勃,等等……
无疑,诗佛是唐朝对王维的美誉。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二章中写到:“ 王维的诗歌受佛教影响是很显著的。因此早在生前,就得到‘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赞誉。后来,更得到‘诗佛’的称号。” 当然,成就诗佛,是王维诗歌的佛心、佛语和佛境所致。诗是心灵的记录,这话用到王维身上非常合适。在王维走向诗佛的路程中,诗歌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青少年时代的近佛经历,中年时代的以佛修身,晚年时代的以佛养心,使得王维的生命中浸透了佛学的濡染和滋养,使得王维的文化生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学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刻影响了王维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文学表达方式,并明确地反映到王维的诗歌创作中,使得他的很多诗歌都带着佛学的印记。王维之所以被称为诗佛,确实是因为他的“诗中有禅”,而其具体表现则是以佛心观物,用佛语述说,优秀篇章达于佛境。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诗虽然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也就是说,诗虽然不是某种哲学或宗教的寄生物,但诗歌如果离开了哲学或宗教,就缺少深度,就可能余味不足,就不值得反复品味和涵咏。王维的诗歌,没有李白的潇洒和浪漫,没有杜甫的沉郁和深刻,如果不是诗意禅宗的完美表述,他是很难获得与李白、杜甫并驾称名的地位的。佛教,安慰了王维那颗懦弱柔脆的心灵,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诗佛”美名。
郭沫若写过《李白与杜甫》,扬李抑杜。我在青岛老年大学学古典文学,周嘉惠教授将杜甫排唐朝写诗第一,李白次之,随后便是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近体诗严守声律 意态豪放。少有才名,现存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时的即兴之作。他能诗会画,精通音乐,书法亦为大家。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诗句。陶、谢以来,山水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
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了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此乃其山水诗。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最让我感佩不已的是,王维十七岁时的即兴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洁的七言绝句,没有引经据典,只是白话述之,但却通俗易懂,构思巧妙,让人过目不忘,陷入深思。思乡、悲伤、沉重,六个关键词,构成了这一作品的独特风格。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寥寥数语,将一个懵懂少年的思乡之情描述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九月九日是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国民间历来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这里的忆是想念,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十七岁少年王维远离家乡,在他乡的重阳节时节怀念家人,倍感亲切,远远的想到,故乡的兄弟要登高望远,他想当兄弟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自己一人。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
王维早熟,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王维十五岁即出名,如鱼得水,一鸣惊人,比三十岁才出名的李白早了十五年。后来,王维的诗才历经三十年不衰,以至于为官时虽遭受坎坷,但终究以他的诗坛威望而渡过难关。李白和王维同岁,文才也不下于王维,不过这李白有个毛病,好酒如命。王维与此相反,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潇洒生活。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逍遥自在,彰显了他的隐士情怀。
总之,王维少年得志,此后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适宜,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作品至今令世人盛赞不已。
2013年3月26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