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掠过了无痕

来源:作者:张旭升时间:2013-06-24热度:0

 

   夏天很短,只听到一声蝉鸣便结束了。树的叶子仍是绿的,延续着夏的旺盛,只是秋风不停地光顾,和着凉嗖嗖的风拂过平凉的大街小巷以及南北二塬。人是感觉到冷了,不知敦厚的黄土高原也感知到了冷,还有那些茂盛的树、花花草草是否得瑟,极力规避生命的衰竭,从尔释放毕生的精力,怒放艳丽的华彩。不管是否情愿,自然法则无法规避,生命必定要轮回,这是定数。
   人们还是钟爱秋天的,原因很简单,收获季节。人们大多知道有一部传世之作《春秋》,没听说过有一部“《夏冬》”。春华秋实的寓意实在太美好了,几乎成为众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创造者辛勤耕耘,不枉费生命、人生,最终获得梦寐以求的结局。万物成长的过程其实是奋斗的过程、抗争的过程,人也不能规避。春是耕耘、播种、生长,它最能牵动人的欲望,万般呵护,祈祷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夏是生长的延续,但也伴着诸多危险,时不时有漫长干旱的炙烤,猛烈暴雨的侵袭,破相伤残毫不留情,好在造世主是慷慨大度的,它有极强的包容性,庇护着芸芸众生躲过灾难,赐予万物生长的空间;秋显然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人们崇拜、敬仰或是为之炫耀的舞台,这是无法规避的,因为它实实在在给人以馈赠,让你享受到了喜悦,信心倍增,豪气冲天;冬则是静谧的、萧条的、休眠的状态,把自己包裹起来,做一个长长的梦,积蓄力量,为来年的复苏、崛起赢得机遇。人几乎都是贪婪的,要求付出多少就要回报多少,殊不知欲望与结局不成正比。春和夏都满怀希望、憧憬,但它们都很清醒、明智,回报对它们而言只是奢望,但一路走过的过程依然是那般惊心动魄,毫不愧色。其实人也是如此,每一次历练都弥足珍贵,它让你懂得过程比成功更重要,没有反反复复、揪心撕肺的过程又哪来的成功与喜悦呢?
    2012年9月25日,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本应上崆峒山皇城祭拜太上老君,尽尽一个居士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建筑工地打来电话说建设局国庆节前安全检查,等我上去,无奈,匆匆乘车赶至八里桥工地。下午,秋雨渐停,阴沉沉的天空有了一点亮色,灰蒙蒙的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冷冷地放着光芒。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虎山,自言自语道,天凉好个秋。一场秋雨一场寒。远处的虎山是黛色的,像渲染了颜料,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佳作,令人荡气回肠,久久凝视。大自然的美景变换无穷,用尽天下所有的颜料也难以画出大自然的雄健、美丽。窗前的槐树已有少许的叶子泛黄,有的叶子被风雨摘落,静静地躺在水泥地面,我想,假如没有雨水将树叶负重,早被秋风扫得干干净净了。打开笔记本电脑,编辑《暖泉》的稿件。手机响,是画家王立勤打来的,告知我,他的战友张东明在北后街董睿画廊艺术交流,叫我过去看一看。我停了手中的工作,匆匆前去。
   张东明早我3年当兵,算是我的班长,虽不在一个部队,但都在平凉当兵,自然可称战友。见到张东明时我两一见如故,亲切如同兄弟。张东明是陇中人,彪形大汉,浓眉大眼,嗓音洪亮,全身蕴含着十足的力量,让你时时感受到他的澎湃、热情。他是属于表达思想的人,直率、真诚,没有丝毫掩饰,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心底是那样的友善与大气。我们虽过了不惑之年,但豪情不减当年,依然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对人生的态度是那样的平和、豁达、无欲。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乐观向上,看似随和却稳重老练,从中可以看出他人生的历练经历了许多不平凡,从尔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功。在部队时张东明的山水画已有名气,多次在总政治部、中国美协展出,其书法作品也屡屡在省内和中国书协展出,属于少年得志的成功人士。
   张东明的豪情与大气不止表现在他的本身,而且表现在他的山水画中。他的画造势很强,赋有冲击力,为之震撼,表现造型的多变与体验人生的丰富令人赞叹。他的画是属于西北的,呈现出苍茫与厚重、不屈与抗争、灵性与多情、高古与深邃。他是智者型的画者,善于营造“势”的强悍,从尔整体提升了画面的大气磅礴,形成了以“大”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大”的意境。他的画是立体的,有意识地将山层层重叠,不停地拔高向上,又形成了以“高”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高”的意境。他的画是奔放的,不受任何羁绊,似牧人放出的牛羊骏马,任其驰骋,形成了以“狂”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旷达不羁”的意境。他的画又是幽静的,蕴含着生命的吟唱,形成了以“情” 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呵护生命”的意境。他的画不乏现代的意味,但究其根源依然无法脱离几乎原始的朴素与质感,形成了以“纯”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真切与怜惜”的意境。他的画线条是粗放的,杂乱有序,几乎是黑与白的倾泻,形成了以“深”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简单而复杂”的意境。
   与张东明交谈是一种享受,谈他的画总能唤起他对人生的感悟。黑与白看似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其实蕴含着无限的艺术魅力。道看似简单,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谁能说它简单。我们通过道的朴素哲学忽然领悟了张东明的画蕴含着“道”的哲学思想。他推崇道释儒的哲学思想,认为三者可相互汇通,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我是赞同他的观点的,因为哲学使人聪慧、明智,有理性的头脑,不至于犯不该犯的错误。
    张东明是属于表现秋的高手,在他心里秋是火热的,丝毫没有一点寒意。你看,整体画面是冷色调的,但聊聊几笔色彩便使画面赋有生气,活力四射。入秋的杂草、灌木、树林披上了金黄的色彩,穿插于高大的山塬,孤傲、铮铮铁骨,显示出草木衰败时不情愿凋零而要喷发生命的火焰。它们燃烧着几乎干枯的躯体,飘零着纷纷而下的黄叶,醒目的消失的影子触痛人心。张东明说,他们勇敢地赴难,但却赢得了重生,叶子离去,并不是背弃自己的母亲,而是匍匐在母亲的脚下,抵御风寒对母亲的侵扰,来年,母亲又是一身葱绿,亮丽华美。听张东明谈吐,总能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诗人,语言简练、深刻、想象力丰富、充满诗意。他是喜欢作诗的,难怪他的画意境很深。
   张东明的花鸟画是单纯的,却不失深刻的哲理,这原于他对事物的看法、理解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看得出,张东明之所以在山水画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离不开扎实的花鸟画的基础。花鸟画能够反映出一个画者的功力,能够反映出一个画者对事物观察的深度,能够反映出一个画者对神态把握的准确度与生动性。在他的笔下,秋菊的色调是单纯的,去掉了繁缛的艳丽,使之趋于低调的素雅,有意其回避与其他花卉争宠,洁身自爱,干干净净,不附着任何装饰性的东西。他的荷花大多也是秋荷,呈现衰败的迹象,但观者并不为此而惋惜、伤感,反而得到一种力量,感触到生命的结束本来就应该随着辉煌而终结。人们大多追求完美,附着装饰性强的东西,殊不知残缺也是一种美——惨烈的美、悲壮的美。这种美打破了人们的闲情逸致,使人警醒,更加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他的花鸟画透露出两种哲学思想,即:禅与道。从他的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道的布局与禅的意味,似乎是无意识的信手拈来,却是大布局、大意识。他不停地重复着黑与白,在黑与白中寻找着启悟万物的源泉。
   秋风掠过了无痕不也是一种禅与道的寓意吗?
2012年9月28日
通讯处: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检察院
手机:18993333810
邮编:744000
邮箱:ktzhangping888@163.com  QQ:351779814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