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30603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06-11热度:0

齐鲁风20130603  

2013-05-3118:00:07|  分类:齐鲁风2013见报稿|  标签:|字号 订阅

 

 

 

 

 刊头照——泰安岱岳区太阳部落丛林狩猎大门峻岭/摄
刊头题字——张玲(河北省石家庄裕华西路小学)

1——超老师
作者——陈莹

  读初二时,我的语文老师是王俊超。他二十几岁年纪,白净面皮,细高挑儿身材,经常头戴黄军帽,身穿灰色中山装。老实孩子都称呼他王老师,少数调皮的学生则送他一个“昵称”——超老师。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几乎千篇一律。拼写生字,通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背诵重点章节。超老师讲课也无外乎此类俗套,但他的字写得好,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俊逸超群”,很令学生仰慕。农村中小学罕见硬笔字贴,超老师就要求全班学生各备一个练字本,他亲笔在每个本子上写一段名言警句,权充字帖。我学习成绩好点儿,但属于少数调皮捣蛋的学生,平时表现得牛皮哄哄,写作业浮皮潦草,还经常顶撞老师。超老师就特意赠我一首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谦逊败由奢。”而给我同桌女同学写的却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那天我去供销社买书(当时农村供销社兼有书店职能),看到货架上新上一本厚厚的《陈毅同志诗词选》,遂花七角二分钱买下了。一读方知,超老师题写的许多格言均出自此书。我对陈老总诗词产生了极大兴趣,很快背熟了其中一些精短作品;自身却没有“谦逊”起来,反倒仗恃“腹有诗书”愈加“骄奢”。这一结果违背了超老师初衷,却没有影响他对我的欣赏和偏爱。他多次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并当做范文向其他老师和班级推荐,我幼小的虚荣心得以满足,内心也充满了对他的感激和敬重。
  那个年代的老师是“臭老九”,社会地位不高。商店里吃“国库粮”的女售货员,宁肯嫁个副食品站杀猪的当“屠妇”,或者嫁个燃料公司卖炭的当“煤婆”,也不愿找个老师当“师娘”;农村学校的公办老师,大都是单职工家庭,老婆孩子生活在农村。除本村的民办教师外,公办教师几乎都在学校吃住,每周回家一次;无论离家远近,上下班全靠“步辇”。由于经济拮据,花钱就比较小气,指派学生去买盒火柴,也会郑重叮嘱不要将二分硬币弄丢了。
  超老师是个例外,家住县城,妻子是工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他来回骑一辆多半新的自行车,经常在办公室前将车子擦洗得锃光瓦亮,引来学生围观。他是个“热肠子”,重情义,朋友多;朋友多了,酒场饭局自然就多。大队会计,生产队长,磷肥厂工人,邮局投递员,铁路宿舍的火车司机,都乐意跑到学校找超老师喝酒聊天。
  我们学校是“联中”,学生全是邻近几个村庄的孩子,没有住校生,也不上晚自习。下午放学后,除了大槐树上叽叽喳喳的鸟语,校园里较为清净。超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内,如果在傍晚时分点燃了憋来气炉子,炒锅里吱吱啦啦冒起喷香的油烟,不用问就知道来客人了。炸花生米,炒土豆丝,炖豆腐白菜,三五个人聚拢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有滋有味地细酌慢饮。有时来了重要客人,超老师就会打发学生跑到村边的供销社饭店,采购一只香喷喷的烧鸡或两只油光光的猪蹄。酒过三巡,兴之所至,便喝五吆六,猜拳行令,给黑咕隆咚死气沉沉的校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1978年夏天,我初中毕业,以语文分数全校第一的成绩,顺利考入高中。超老师见到我,说了一番祝贺与勉励的话;我报之以傻乎乎一笑,竟忘了说几句感谢老师栽培之类的“人话”。
  我高中毕业考入师范,听说超老师被调到另一所高中去教英语了。超老师的从教生涯怪有意思:刚上班时教小学数学,几年之后教初中语文,再过几年又成了高中英语教师,成了“围着桌子转”的“万金油”人才。高中英语课程刚刚恢复,老师青黄不接;超老师虽然只是高中学历,但有点儿英语基础,被“临时抱佛脚”,亦属权宜之策。当老师的,初中毕业教初中,高中毕业教高中,现在觉得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当时的教育现状。看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年以上的人都觉得真实可信。
  我师范毕业后,顺理成章当了中学老师,与超老师成了“同仁”。舌耕8年后调到税务局,超老师已在教育局工作,你来我往的次数日渐频繁。我俩从辈分上论是师生,但私交却情同兄弟,彼此之间成了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朋友。
  超老师是性情中人,心地纯净善良,待人接物耿直实在。他侠肝义胆,朋友相求责无旁贷,不惜跑断腿磨破嘴,诚心诚意。对人从不设防,更无害人之心;眼里不揉沙子,路见不平,定会拍案而起,书生意气终生未改。他最大的弱点是爱面子,从不愿意为自家的利益去张嘴求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好着急,易动怒,常常借杯中物来麻醉自己。随着年龄渐长,他渐渐不胜酒力,醉酒次数愈来愈多,以至于成了“熟醉”。临近新年的一个上午,他刚坐在办公桌前,突发脑溢血,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下,再也没能站立起来。他住院9天,做了开颅手术,上了呼吸机;贤惠的妻子与乖巧的女儿一直侍奉在侧,我与几个朋友轮流值班,但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可惜一个骨子里的好人,英年早逝,只在人间逗留了45个春秋。
  屈指算来,超老师已经走了13年;即使活到今天,还未到退休年龄。他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为了街坊的孩子上学,他坐拉砖的拖拉机赶到我任教的学校,央求我鼎力帮忙;为了帮朋友买几节便宜的铁皮烟筒,他坐公交车到乡镇去找熟人,返回时遇上大雪封路,只好手提烟筒,徒步踏雪几公里;卡拉ok大行其道时,他攥拳瞪眼,伸头弓腰,表情严肃地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他一生没有穿过皮鞋和凉鞋,没有穿过西装,四季都穿黑色的平底布鞋……
  超老师走的时候正值隆冬,天降小雪,愈显凄冷。“三七”那天,天色阴沉,我与几位好友来到他墓前,开启一瓶白酒,为他“浇奠”。想起这位好人的点点滴滴,大家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
  13年前,他的女儿尚未成年;13年后,他的外孙已经上了幼儿园。外孙一直由姥姥带在身边,一家人幸福和睦,其乐融融。天堂里的超老师,如果再“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时,就放松一下凝重的表情吧。
  (济南市长清区国税局)

2——捧着月色想家
作者——高广超

 能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揣着一枚故乡的月亮,想家,幸福就像倾盆大雨般滴落身上。
 很多时候,我身不由己困在钢筋混凝土围拢的城市,喧嚣的尘土,拥挤的噪音,吞没了我奔忙的身影,我只能在脚步匆匆停下的时候,遥想一下一闪而过的家园,我只能在眼睛乏累的时候,远眺一会被高耸林立的大楼挡住冒着炊烟的乡愁。
 难得有这样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满地的银辉悄无声息,缓缓流动着逝去的光阴。树影婆裟的意境里,鸟儿在月光亲吻的巢中,梦见枝头跳跃的翅膀。
 直白的月色笼罩下的村庄,含蓄得美深藏不露,静静地开在月亮动人的眼里,鸡鸭、牛羊的欢唱,以及氤氲在田野的民谣都偃旗息鼓了,偶尔一两声犬叫,打破了宁美的岑寂。
 村口那棵风华正茂的梧桐,是不是还在四月的暖光里,鼓着腮帮子吹喇叭?住在村北头那个漂亮的闺女披上圣洁的婚纱没有?村西边那池泥湾还泛动着浅浅的涟漪吗?庭院里那株无花果是不是又结满母亲的欢喜?……
 难得能把一些零散的记忆串织起来,让往事滚动播映美好的画面;难得能在思念弥漫的静夜深处,让干瘪的诗句丰满生动起来。扼守皎洁的月光,我和我的诗歌深切交谈着,我怕一躺下,梦的足音会把熟睡的母亲,惊醒。
 能在月光如洗的夜晚,捧着一首泪水打湿的唐诗,想家,幸福就像鹅毛大雪般飞落心田。(省物化探勘查院)

3——梧桐花开
作者——高成波

  又是一个梧桐花开的季节,一簇簇、一丛丛的梧桐花挂满了高耸的枝头,淡淡的紫色弥漫着醉人的芳香。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满眼的梧桐花,到处都是梧桐花的香甜,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望着满树盛开的梧桐花,我告诉自己,抽个时间,该回去看看他了。
 飞驰的客车路过当年我们上学的那个小镇,通向我们学校的那个路口旁,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十多年前的我们,喜欢傍晚饭后散步到这里,放松一下学习的压力,一起在树下憧憬着我们的未来。车外醒目的梧桐花一闪而过,离他越来越近,杂乱的记忆之门也慢慢敞开……
  我们是高中的同学,我的座位在他前面。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他微笑的样子很有特色,他大笑的模样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周末我们一起回家再一起回校,路上他喜欢唱歌,特别是喜欢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这首歌,直到现在,每当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他的声音依旧在我耳边萦绕不绝。我们一起在学校的宿舍里分享着从家中带来的美食——菜包儿、花卷、辣椒、花生、炒咸菜等等,就是这些平常的东西让我们感受到过香甜的滋味,刻骨铭心地体会过乡下校园生活的乐趣。他最后考上了西安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而我却留在了济南。年假期间我们一起去同学家欢聚,喝醉酒的那次他还送过我回家。在这条道路上还有许多青春苦涩的秘密:他帮同学传递情书而我们一起偷看?他向我诉说对某个女孩的暗恋,但不敢对她直接表白……
 每年梧桐花开的季节我都会来看他,已经十年了。这条乡间的小路我已经非常熟悉,这片浓密的树林陪伴着他度过了漫长的时光,无数的野花开放在他的身旁。岁月的磨砺让这里的梧桐树已经从纤细变成高壮,由曾经的生机勃勃变成了现在的粗犷衰老,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年的这个季节,它们都用绚丽的色彩点缀着自己生命的本色。
 坐在他的旁边,不知道他能否感觉出我的到来。洒一杯水酒,难忘我们曾经的兄弟之情;点一支香烟,陪他缓解一下苦闷的日子。
 记忆的闸门无法关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群学生在穿越马路的时候,一辆货车急驰而来,他为了保护那些学生,被重重地撞飞出去。撞飞的不仅是他的生命,更有他的幸福,还有无数学生等待着他回校上课的盼望。他所教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而几天后他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切的一切,都随风而去,只有路旁的梧桐花在迎风摇曳,偶尔有几朵飘落到他出事的地方……
 这里的梧桐花比城里的更加繁盛,一阵微风吹过,那些唢呐一样的花儿似乎在为他哀叹,但更像在对他进行怀念。
 (济阳县国土资源局)

4——驻足春景
作者——陈广存

 春日多风,时常把春天的气息舒展开来,小村便沸腾了。那些沉睡一冬的麦苗拥挤出墨色的绿来。吐翠的柳芽也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这份祥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围绕着村落,默默守护。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像破壳的蚕蛹,新鲜地打量着这个沉寂许久的世界,不遗余力的张扬着个性,装着新年的打算游走于田间地头。小孩子们蹦跳着,呼喊着,他们喜欢村子里的蓝天,喜欢脚下的大地,喜欢远近的树木,喜欢村头河流,在四季的怀抱中率性的玩耍……灿烂阳光下,人们踩着新鲜的泥土,或播种,或施肥,或浇水,男女老幼,插科打挥,嬉笑和气自成一片。
 朴实的老人们常常在村口的小胡同相遇,三个一簇,五个一伙,一起迈进陈旧但很温馨的小院,挤在小桌子旁,摆上茶具,然后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老张儿子、老李女儿带来的龙井或者铁观音,天南海北的谈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说北方的严寒和南方的多雨,谈世界的动荡和国家的崛起,谈到钓鱼岛争端更显得群情激昂,颇有老骥伏枥之气,不由得说美国是一个身强力壮但爱打架凑热闹的家伙,又说日本政府的色厉内荏和不入情理,谈论当年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现在虽然丰衣足食,但增添了更多的紧张与浮躁,有时禁不住为现代人的铺张浪费而叹息。
 傍晚,太阳从西边平射过来,村子里的房屋变得金灿灿的,院落里朝西的房屋也亮起来,晚饭已经做好,村子上的炊烟袅袅,歪歪斜斜。肩扛着锄头、怀抱着孩子的人们像水中鱼儿陆续游进不远的村庄。途中,弄出来许多的声响,一句一句随口哼出的小调,只言片语的说说笑笑,无不洋溢着一种劳作之余的闲散与满足……(鄄城县国土资源局)

5——童年
□陈俊玲

红纱巾做的蝴蝶结
系在往事的发梢上
嵌着三色花的玻璃珠
封在记忆的盒子里

隔了二十几年回望
踢毽子仍然只能最多踢两个
还有那只始终没能飞上天的
纸糊风筝
依然静静躺在
两个女孩纯真的眼底

睡着时一切都清晰
醒来后一切都模糊
我在一个梦中将你捡回
却又在另一个梦中将你遗失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


6——春风,
请你慢点吹
(儿童诗)
□雨兰

春风,请你轻点吹
别把杏花的小脸吹痛了
她芳香的笑脸多么粉嫩
别把小蜜蜂的舞步吹乱了
她才刚刚学会跳
 
春风,请你柔点吹
别把瓢虫的梳妆镜吹碎了
爱美的瓢虫还想再照一照呢
别让沙粒迷了小田鼠的眼
它的眼睛才刚刚睁开呢

春风,请你慢点吹
别把小蜘蛛的网吹破了
它刚刚辛苦地织起来
别把蘑菇的小伞吹歪了
它刚小心翼翼地撑起来

春风,亲爱的春风
请你不要像北风娃娃那么暴躁
也不要像秋风娃娃那么冷清
请你柔柔地吹,
暖暖地吹,
慢慢地吹
 山东建设报

7——鸢都杯国土人的故事征文
“犟”局长王斐
  □王金波

  2008年,我调到诸城市国土资源局贾悦分局工作,干了两年之后,来了位新局长,叫王斐。那时,王斐三十刚出头,是诸城市13个国土所(分局)中最年轻的局长,可谓风华正茂。他个子不高不矮,一米七左右,身材不胖不瘦,圆脸,面庞白皙,我忍不住喊他帅哥。开始,我觉得他像个白面书生,肯定脾气温和,没想到和他接触两年之后,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这人真犟。”
  听说,他曾经在北京当过兵,给授过两次上将军衔的洪学智当过警卫,在部队里学过不少武艺,单手拦腰砍断三个砖头,就是其中一个绝活。有一个夏夜,分局加班,9时多,王斐约我们“到外面院里休息休息”。院内凉风习习,月光如水,不时传来几声蝉鸣。这时,有一位同事提议,让他表演表演砍砖功夫,叫大家开开眼界,放松放松。他爽快答应。只见他气功轻运,拉开架式,一掌下去,没想到只砍破了最上面的两个。同事们都说,不要砍了,当心弄伤手掌。这时,他犟劲上来了,坚持“再砍一次,一定要把它砍断。”他让同事重新搬来了砖头,一边嘟囔着“这与不经常锻炼有关系”,一边比划了两下,猛然一掌下去,只见碎砖飞溅,三块砖应声断裂,静谧的院内响起了同事们的赞叹和鼓掌声。
  在业务工作上,他爱和别人“犟”嘴。用他的话说,就是“观点争锋,可以激活大脑;碰撞出智慧火花。”他愿意与别人扯开嗓门辩论的天昏地暗,直至问题水落石出。我就和他犟过一次。记得那天在服务大厅,和同事们谈论一宗土地出让事宜,对于“土地出让价款”和“土地出让金”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个问题,我和他出现了观点分歧。我说不是同一概念,他说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舌战了几个回合,我想起了“裁判”。打开电脑查证了一下,他说的正确。他来分局一段时间后,我观察到,他平日没有打牌、喝酒的习惯,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业务。他愿意与人犟嘴的底气,就是来自他平日勤奋学习的积累。
  那一年春天,贾悦镇政府转来一份《市长公开电话阅办单》。投诉人:贾悦镇贾悦西村王春祥。投诉请求:拆除赵增文坐落在院子里的旧房,方起1991年建房后一直没有建好的院落。面对这起接近20年的宅基地纠纷,他不但没有退却,反倒来了犟劲。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越是陈年上访事件,我们越要想尽办法定纷止争,给上访人一个交待。否则,我们就是失职。没有不讲理的群众,只有不到家的工作,只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首先,他和我还有另一位同事一起,连续多次到当事人家详细调查前因后果、双方的诉求意见,然后召开全体人员参加的“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研究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连续几天早出晚归的积极努力,最后终于达成了“赵增文按照旧房物料作价1000元卖给王春祥,旧房是拆是留任王春祥自便”的协议,圆满化解了这起多年的宅基地纠纷。
  如今,我被借调到诸城市局,虽然不和他在一起工作,但他的那股“犟”劲,仍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让我不时咀嚼回味。
  新来的同事王宗华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农私自在耕地上建养殖场,棚子建了一点就被巡查人员发现,当时王斐局长带着几个人去了,路上他就想,当事人这回惨了。没想到,王局长不但没有板着个脸发火,还笑呵呵的对老人说:“大伯,世界人均耕地四亩八分,我们国家只有一亩三分八,缺耕地呀!你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搞养殖,养殖的风险多大呀!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种粮食还有补贴,搞种植多好呀!看你现在后墙已经起了一米了,拆了浪费你不少钱,就改成简易蔬菜大棚吧,也不少赚钱。”一席话让老人禁不住点头称是。由此看来,光说他犟有点偏僻。
  因了他的“犟”,他才有了棱角、有了个性,让人不能不想着他、关注着他;因了他的“犟”,他在学习和工作等各个方面才有了出色表现:2012年在《国土资源导报》和潍坊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举办的“国土所长一席谈征文”中,他荣获二等奖。他团结带领同事们,接力6年保持了“潍坊市文明和谐单位”称号。
   (诸城市国土资源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