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与墙·人与鸟
来源:作者:曾经路过时间:2013-06-17热度:0次
铺开5月24日《甘肃地质矿产报》第三版,先就被一则文题所吸引:《门之风波》,作者李晓丽。试着一读,可就读了进去,文章写得有“风”有波”, 一气呵成。起因是搞装修,买门,很辛苦,精挑细论签下一单万元合同;“电话铃响了,”“万元门”来了,跑楼下一看,傻了眼。送货人不管这些,人家忙着哪,十万火急呀,催你签收。这下把个买门的难住了。关键是签约之时已付清全款,钱捏人手里了,自己就先败下一阵,面前又是位“时间就是金钱”的“蓝领”兄弟,“白领”的买门人便在纠结中苦苦挣扎,挣扎的结果是唤来了维权意识,秋菊打官司,定要个“说法”。于是斗争初见成效,逼来了门店老板。这下好了!眼前这门与合同约定不符,当属以假乱真,咱们摆事实讲道理,人心都是肉长的嘛!不防这人心也有钱长的,面对“钱心”,道理讲不通了。你取出双方签了字的合同人家不看,签约的品牌分明是“ABC”,他送来的货无包装、无厂址、无商标,无可奉告!可人家嗓门特大,信誓旦旦,用钢铁般的壮志激烈冲你喊:
“如果门是假的,我这会出去就让车撞死!”……
天!众所周知,“中国式过马路”已广受诟病,你怎指望这位发了财的老板出门就被车撞死呢?他既然没被车撞死,便就“证明”这“三无”之门是正品而非假货;万一老天开眼,他真被车撞了,你跑医院还来不及呢,还顾得上门?!
我仿佛看见作者那张气白了的脸。贫病是不幸的,比贫病不幸的是委屈,比委屈不幸的是无处诉说。“芸芸众生”的你我他她,想寻找一位为民作主的“裁判员”,有时侯比秋菊还难。
“几经周折,动用了各种关系,最后请来了工商……处理结果虽不太满意,但维权也算有了个结果,多少得到了一点心理安慰。”痛定思痛,作者苦苦一笑,继续写道:“轻轻吻了一下这个社会后才发现,信任原本是一大美德,现在却成了愚笨傻的代名词。”好在结局不太难堪,经装修师傅精心劳作,数月之后,作者“看到一个原本空旷的水泥匣子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居家之所,身心的疲惫与装修过程中的龌龊也就慢慢淡去了。”善哉!
门之烦恼“慢慢淡去了”,不曾“淡去”的是另篇文章:《隔着“一堵墙”》。作者张普光,1955年就在西北地质局组织处工作,是位资深老同志了。他用他的视角和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有语言,回叙一段遥远的岁月,剖析“一堵墙”,一堵横亘于“行政干部”和“技术干部”间的“墙”。读后的印象是:“行政干部专业化”和“技术干部革命化”,似就是消除双方隔阂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文章末尾,作者表达他的愿望说:“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员文化结构不断调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可能打通那堵墙,真能如此,我则感幸甚也。”
时间过得真快!“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员文化结构不断调整”,“墙”那边的不少“技术干部”已执印挂帅,来到“墙”这边,并陆续走上领导岗位,当属“革命化”了吧?只是这些“革命化”了的某些人,又不知被什么“化”往别处,用“专业知识”更强的3D打印机,将二维之“墙”拔地而起,变成“实体经济”了!……
读罢门与墙,郁闷间有几丝轻松吹来,苦涩里品出喜剧滋味。轻轻吻过一下之后再轻轻消化一下,犹如迎得一杯明前茶。这杯源自天地雨露的清香,正是刊头摄影《母与子》,作者刘崇贵。
这帧摄影作品构图精致:半裸的母亲倚坐泳池边,侧望咫尺外的孩子,那男孩一两岁吧,勇敢地站在齐胸的水里,男子汉般扬起胖乎乎的右臂(臂上挂有安全袋),向“远处”(孩子眼里已经很远了)的妈妈招手致意。漂亮的妈妈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喜,只把温馨和鼓励,平静地目送了过去。画面里,柔美的目光依稀可见。那是母亲的信念,深信未来的儿子勇敢、智慧、强大。那一瞬间的母子对视,没有语言伴奏;背景是1棵壮美的椰子树,还有4把空无一人的木椅,为母子交流提供了“静”的效果,强化了作品主题。
我久久凝望着这幅作品,久久凝望着,凝望着。再过20年吧,当泳池里的孩子大学毕业之期,我们这个世界又当怎样呢?
恰当其时,一帧题名《和谐》(6月7日《甘肃地质矿产报》第4版)的摄影来到眼前,作者药林玮。这幅作品以其“热烈”尽扫此前郁闷。我想是拍摄于昆明滇池吧?像是刚刚洒过一阵细雨,既能感受到扑面的丽日清风,更能听见欧鸟欣喜的喧哗,青春勃发,千姿百态,与如织的游人交相辉映,难解难分。画面聚焦处,是几位中国大妈或小姐,把特制的食物高高擎起,邀得鸟们姗姗俯降——那只白羽红喙最最美丽的男鸟或女鸟,不失时机地衔得头彩,于是我分明听见双方欣喜的道谢声:谢谢!谢谢!……这个世界长大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