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诗歌的一点初浅感悟
来源:作者:屠泓为时间:2013-05-02热度:0次
诗歌,一个特定的情感表述方法,而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说。不同的人的意境不同,可能给人的感觉也千差万别。它可能是一种情景的渲染,也可能是一种动情的诉说,更可能是对某一种事物的看法和感悟。因为在很多情境下不便于直接说出,有时候只可以隐约的借用典故、有时候可以借词语或成语里的某一个特定的词组或字,并结合自己的正常词语来含蓄的突出自己的看法和诉求。但总体上,朗朗上口的语句更容易让人共鸣感,如果仅是文字的填垒是容易让人感觉乏味的,陈词滥调的叠加更是难以让人产生兴趣。
一提到诗词,大家自然会想到唐诗宋词等。对于好的诗歌,需要慢慢的品读,应将自己的思想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氛围中,这样有可能会更好的领略一首诗词的情感和境界。我有时候在读喜欢的诗歌时,当读到感动的语句或者感受到了共鸣的情景时,经常禁不住泪满盈眶,一种感同身受的情节油然而生。所以,我的感觉是,诗歌的生命在于它的字里行间带有特定的感情,于是才有机会与不同境遇的人产生共鸣,才能流传下来!但这种创作共鸣源的能力不是谁都能够做得到!
自古及今,能流传下来的哪些大的文豪的诗句和警语,一般都是在他们人生的低谷中、或者英姿勃发时产生的,大多数人在怀才不遇时更能激发他们的语言潜力,写成的诗词更容易使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满江红》……等等都是借景抒情的典范。几百上千年来仍然被视为最为优秀的诗词之一。
当然,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惊世之作,这样的诗词是一般人都想不出来或者不敢写的情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个性和历史的地位,只有将这些因素合合为一时才能发出最具有大气感觉或者非常有气势的文字声音。
当现代诗歌流行以后,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致力于情景的结合,长短句的自由衬托,读起来满目是景满怀是情,这种感觉也是是十分曼妙的。
诗应该也是对某种事物的剖析和情感的流露,是某种灵感使然。不仅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是一种境界和修为的升华,这是需要不断的感悟和锤炼的,多读诗书绝对是修炼的一项主要法宝。
结合多年的感悟和探索,粗浅的认为,古体诗言情言志言景都十分开阔的空间,现代诗在言情言景方面更多了一些自由的发挥空间。但我始终相信,诗是一种执着的感悟和经年累月的坚持,不信,你偶尔翻翻自己很久以前写的语句,有时候仍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它唤起了你对以前的怀念和感触;有时候你会有一种强烈汗颜的感觉,这说明你这个时候有很大的进步了。作为一个想真正成为诗人的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感觉,保持一颗炙热的心态,并在这种感觉的指引下坚持坚持再坚持,慢慢就会自娱其中的。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全唐诗》所有人写的都没有他一个人写的多,但是大家能记住的有几首呢?写《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竟以孤篇压倒全唐。这样看来,诗的数量的重要性远不如诗的质量重要啊!国土资源作家网建立以来涌现了撰写诗句的浪潮,也涌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雨后春蕾朵朵绽放,也如万草丛中的簇簇花朵,明亮而夺目,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相信,未来的作家网会越办越好,我们的诗歌也会越来越繁荣多元。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能与诗友们商榷和共同进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