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再次检验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来源:作者:向卫华时间:2013-04-25热度:0

芦山地震再次检验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4•20芦山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祈祷死难同胞在天国里幸福;同时,也通过不同的方式纷纷解囊相助,小流汇聚,善意凝结,希望借善款表达一份对灾区的关切之情。这就是说,“芦山地震”再次检验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郭美美事件”让公众伤心透顶,恨不得骂红十字会的娘。自从“郭美美事件”以后,红十字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其影响甚为绵长。时下,公众对以红十字会政府为代表的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有网民这样说道:我再也不给红十字会捐款了,要捐就直接或亲自捐到灾民的手里,让自己捐的钱要真正落实到灾民手上,而不是成为郭美美澳门的赌博的筹码。这并非危言耸听,有媒体曝光:成都市红十字会在汶川地震后设立的募捐箱因多年未取善款,箱内纸币竟长出了白毛;汶川5.12大地震让无数国人垂泪,纷纷慷慨捐款,数额达到惊人的数千亿元,可当国家审计署公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审计结果后,才知道全国人民捐助的善款摇身一变,变成了科级领导的办公大楼、一辆辆的豪车以及官员们的胡吃海喝。这样做的结果,弃用的不仅是几千元善款,伤害的更是众多善良的心灵,如此亵渎的举动,令爱心人士望而却步。这次“芦山地震”后,尽管红十字会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救援,却不断遭受公众质疑,甚至遭受网民的谩骂,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4•20芦山地震”,公众对红十字会产生不信任一事,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做出决定:现在大家的主要精力还是抗震救灾,待芦山地震灾后的紧急救援救灾基本完成后,将拟于5月中下旬重新启动针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并邀请社会公众同步参与。但是公众对此并不买账,因为“郭美美事件”留在公众心里的阴影一时无法消除。正如网友们在网络上发帖子说: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如果下次出现王美美、张美美、李美美,咋办?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好不?学习臺基金!跟帖的竟达1、2万多人。可见,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政府慈善机构,要想重塑自己的形象,已经是很难、很难了,正如网友们说的那样:已经信誉扫地,重新调查能挽回吗?不管你调不调查,公信力已经丧失;美美炫富显豪奢,红会改革放白鸽。比比划划夸海口,捐完你妹捐你哥”;调查郭美美其实是掩饰红十字会的脆弱;一些微博用户则讥讽中国红十字会“去向郭美美要捐款吧”。中国独立评论人徐绍林在其新浪微博“老徐时评”中说:“一个国家扶持的慈善机构混成这个样子真的很悲哀,红十字会的公信力之低可见一斑。”
    红十字会受到公众质疑不是特例。时下,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很多工作,政府工作人员的很多工作都不时受到公众的质疑。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政府工作人员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工作,不能亲民,不能爱民,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并没有以一个公仆的身份、服务者的姿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尽快、尽善、尽美的完成;对于群众的不合理、就是不合法的诉求,不能耐心的解释政策和法律,而是呵斥或者不理,甚至动用“牢教”制度,让群众十分寒心;对于各种诱惑,又常常无法自制,不断的跨越底线和红线。从而导致公众对于政府公信力的大大降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灾难面前,爱心人士无论是将善款捐赠给官方慈善组织还是民间公益组织,都是殊途同归。作为连结亿万群众爱心和灾区人民冷暖的纽带,政府慈善机构应常怀虔敬之心,尊重每一笔来之不易、聚沙成塔的善款;同时,对每一笔捐款、每一笔开支,都要进行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如果不公开、如果没有监督,那么公信力自然也就不复存在。“面对灾难,中国政府能力很强,民间亦不缺乏爱心和支持力量,所缺的是对爱心的呵护。愿芦山救灾能成为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信心的重要机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的话,是为正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想重塑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就应该让每一分善款都能用在“刀刃”上,这是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政府慈善机构必需回答的问题!
地址:湖南省古丈县纪委
              邮编:0743——416300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