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照——滨州惠民县棣州古郡坊 高山/摄
刊头题字——王巍(重庆市铜梁国土资源局)
1——时刻关注年轻职工
——我眼中的杨院长
作者——凌晓春
我初次接触杨院长是在2005年,虽然时过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进入研究生二年级之后,因为课程已经结束,所以想提前接触下生产一线工作,因此冒昧的联系到了国土测绘院,没想到院里给予了我极大地热情,初次见面就没有拿我当外人看待,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具体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关心。记得那时的杨院长脸上一直挂着亲切的笑容,话语温暖体贴,让我紧张忐忑的心慢慢地放松了下来。一直到我实习结束即将回到学校,杨院长多次给予我关怀,使我坚定了毕业之后进入测绘院的决心。
2007年是我命运坎坷的一年,突然而来的省属事业单位考试,让原本显得轻松惬意的就业显得飘渺起来。笔试很顺利,40多人我名列前三,进入了面试,正当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在省厅的面试给了我当头一棒,抽到第一个面试名额的我由于麻痹大意,准备严重不足,面试成绩极其不理想,最终名落孙山。巨大的反差一时间让我茫然不知所措,懵懵懂懂的下楼,迷迷糊糊的回到住的地方,突然失去了未来的方向。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就接到院里的电话,让我到院里一趟。当时一院的蔡建生主任和大院的刘保东主任首先安慰了我,然后转达了杨院长对我的关心,杨院长对我的要求是“面对打击,挺起胸膛,不管是继续在院里干下去还是另寻他处,要对自己有信心”。就是杨院长的谆谆教导让我重拾信心,也下定决心继续在院里干下去,哪怕是以一个临时工的身份也坚定不移,即便我之后通过了国家测绘局南海分局的面试,接到了录用通知之后也没有动摇我的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08年4月,我再次参加省直单位考试,并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面试。记得,那时我正跟随三分院在邹城测区,杨院长带队去慰问之时,得知我顺利进入面试之后,大大地鼓励了我一番,面对充满笑容的杨院长,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从何说起,晚上为了感谢杨院长对我的关心,不知该如何表达的我一口喝下了整杯白酒,也将我一年来的重重压力释放了出来。面试之前,杨院长怕我心里有负担,又特地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叮嘱我要放下压力,轻装上阵,充分准备,只要自己准备好了,结果肯定是好的。本来忐忑不安的心,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最终我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即将成为院里正式的一份子。没想到正应了好事多磨那句话,在之后的体检过程中,我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又是杨院长及时指示说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接收。可以说,我能顺利进入国土测绘院,都是杨院长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的结果。
2008年11月,赵明金院长带我们赶往下一个测区的车上,突然低沉的说,杨院长家里出了点事。我连忙追问怎么了,赵院长说,杨院长的儿子走了,我一愣,走了?当我得知结果时,仍不敢相信,我还记得在2008年上半年,一天碰到过杨院长和她的儿子,那是一个充满了朝气,很干净利索的男孩,杨院长面对孩子时自然流露出的慈爱让我很是羡慕。面对突然而来的噩耗,杨院长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没想到,就算是面对这样沉重的打击,杨院长一样坚强的站了起来,她化悲痛为力量,在2008年将全院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都说杨院长对职工大方,对自己却节俭到吝啬的地步。说实话,开始我对这点有所怀疑,我想当然的认为,作为一个院长,出差住个好点的酒店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但是在胶南的一次经历,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当时杨院长出差到胶南,第一天是胶南国土局接待的,他们将杨院长一行安排在国旅大酒店,杨院长推辞不过就住了一晚。第二天,当需要我们自己安排住宿时,杨院长做出了一个让我吃惊的决定,不再继续住国旅,而是住进了一路之隔的小城旅馆。虽相隔不远,条件却有天壤之别,杨院长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该花的钱绝不多花。
这就是我眼中敬爱的杨院长,一个朴素而高大的女强人,一个带领全院职工从无钱发工资到年均收入超过8万元的好领导。我相信,在杨院长的带领下,我院会沿着既定的发展方向高速前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开拓提高。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2——感悟平凡
作者——李强
生活是平凡的,像一条幽长的街道,来往的人总是那样匆忙而过,没有太多的停留,没有太多的驻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月一天天在平凡中流逝,每天面对的太多,只是平淡得甚至没有一丝色彩的平凡。然而正是这平凡造就了这个世界,也成就无数个辉煌的人生!
闲暇之余,有时点燃一支香烟,独自欣赏着一首引人入胜的曲子;有时推开窗户,倾听夜雨淋淋漓漓的声音;有时沏上一杯香茗,细细品尝着其中滋味。就在那一瞬间,蓦然回想起了那些曾被自己蹉跎的一个个平凡的岁月,平凡的风,平凡的雨,平凡的天,平凡的地。有时思绪伴着我回到了那无拘无束的儿时,绿树掩映的庭院里,我和伙伴们无休止的玩着弹玻璃球的游戏;凉风席席的夏夜里,在地上铺上凉席听大人讲故事;期盼的星期天里,跑到书店里捧着一本本连环画如饥似渴,爱不释手,恨不得全部拥有它们。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样的平凡。
在纷杂的平凡世界里,我们有的只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平凡,平凡的文字、平凡的信手涂鸦,除了平凡还是平凡。平凡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中国的古训中就有“小处不可随便”的说法,说的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平凡小事之中,却可以折射出人本质性的东西,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一句话——小事做不好的人,大事也做不来!
平凡,也可以在平凡的心态中做到最好!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却可以做一棵小树,在炎炎烈日下为人们遮挡一点点的娇阳;不能成为一泄千里的大河,却可以做一条小溪,去润泽一片片良田。我们不因平凡而凄凄艾艾,不因平凡而自暴自弃,不因平凡而裹足不前,也不因平凡而怨天尤人。相反,因平凡,我们多了一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从而也多了一份对生命静静的体验和对人生细细的品味,在平凡中怡然自乐,在平凡中静静思索。(高密国土资源局)
3——热爱春天
作者——王磊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兰馨蕙草,润物如酥;更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步。踩着她松软的泥土,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春,也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的,所有的,所有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暖暖的春风飞来了。她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带着一只彩色的神笔,到处欢快地画着。
春天里人们更忙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洒着希望的种子。同样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的开始工作了。
我们热爱春天,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
(山东地矿地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4——沉默
□燕垒
沉默
一直被赞颂
被称为一种美德
它是包容和忍让的结果
是承受和认可的形式
甚至是一种冥想的境界
所以人们说
沉默是金
在形式上
沉默总是
在该回答时不回答
在该拒绝时不拒绝
在该抗议时不抗议
在该述说时不述说
在该质问时不质问
然而
沉默有时
并不代表软弱
并不代表无语
并不代表同意
并不代表默认
沉默只是一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
在矛盾中在纠结中
在犹豫中在痛苦中
在愤怒中
抵达思想的深度
找到折中的出路
做出正确的选择
等待事实的清白
最终
沉默
让激愤冷却让混乱清晰
让痛苦缓解让真相浮出
让黑白分明
或许还能让幸福长久
在这纷扰嘈杂的世间
很多时候
人们都该沉默
不是三缄其口
而是沉思默想……
东营国土资源局东营分局东城所
5——致小鲤鱼
□孟然
很偶然地
我经过儿童垂钓园
在一群孩子的笑闹声里
看见了你
一条红色的小鲤鱼
曾经是江河里
无拘无束的浪子
在你的世界里自在游弋
曾经是传说中的神祗
龙门之上的完美一跳
成为不朽传奇
而今却屈身于一米见方的小小水池
在顽童们的钓钩间流连嬉戏
或许由于贪吃的劣习
你终于被鱼钩钩起
拼命想要挣脱
却越来越觉得无力
直到最终放弃
才明白——
贪婪是生命最难突破的禁区
孜孜以求的
也许只是一个谬误
生活与理想
永远隔着一段距离……
曲阜市国土资源局
6——行香子
生日抒怀
□郭伟
今夜无眠,追忆流年。
逢辰日、挥洒诗篇。
功名未就,忠孝难全。
感一身羞,一身重,一身坚。
人生似梦,宇宙无边。
求当下、笑对尘缘。
霓屏映月,杯舞风弦。
贺三更词,四更酒,五更天。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长清分局
7——“鸢都杯”国土人的故事征文01
高密局的“万事通”
王玮
“我要说的“万事通”先生是我们高密局矿管科的老曲,因为他懂的多,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为“万事通”先生。
老曲大名曲海波,今年年近花甲,中等身材,稍胖,浓眉大眼,厚嘴唇,皮肤既黑且粗。第一印象都感觉他不像个能说会道的人。然而你若和他在一起,找个话题先和他作个“热嘴皮子”运动,不消半盏茶功夫就把他的谈兴调动起来了。他调门不高,语速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就像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那种腔调,给人以亲切柔和之感。许多人向老曲请教,琢磨着如何才能难住他。但这种可能性十分渺茫。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老曲张口就来,而且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相互配合,旁征博引,表情丰富,妙语连珠,令听者无不生发“人不可貌相”之感慨。
矿管科科长尤湘杰说,老曲是咱们高密矿产“第一人”呢!1988年局里成立矿管科,他既是科长又是科员,标准的“光杆司令”。老曲的认真劲儿也是出了名的。高密境内矿种单一,存在的矿山安全问题主要是崩塌。他每次到矿山检查工作,总是先仔细巡查一遍,用小锤子敲敲,这儿看看,那儿听听,不放过任何角角落落,发现安全隐患非得让矿主作出整改保证并签字画押才肯离开。
老曲爱吃驴大肠,他常说:“买上截驴肠子下下锅,再来上个“二锅头”,给个神仙都不换”。但他又是个从不讲究吃喝的人,有时候他到荒山野岭搞地质勘察,背着军用水壶,捎上几张卷了大葱抹酱的烙饼,啥时饿了啥时吃,照样吃的喷香甘甜。
老曲也不讲究衣着打扮,常见他穿着一件深灰色外套,上下班或是下乡,总是背着一个土黄色的帆布包,看上去,不像蹲机关的,倒像个老村长。包里装满了扳手,钳子,螺丝刀,电笔,剪刀,字典,民间风俗大全等物什,摆出来可以开个杂货铺。有时办公室的桌、椅或是饮水机什么的坏了,老曲就自告奋勇地说,不要紧,有老曲在,还能委屈着同志们!他抓起一把工具过去,很快就捣鼓好了。单位有个写小说的,是省级作协会员,写作中遇到难题,也常向老曲请教,往往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有人对他说:能者多劳,你懂得越多麻烦就越多。老曲反驳道,啥都不懂麻烦更多,与其麻烦别人,不如麻烦自己。
有天下午,科里的老梁要赶写一份材料,打开电脑后主机里传出嗡嗡的蜂鸣声,显示屏上无影像,把老梁急得直搓手。老曲走过去一看,二话没说照着电脑啪啪拍了两巴掌,把全科室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他喝醉了呢!谁知,那电脑居然乖乖地恢复了正常工作,惊得老梁连问老曲是不是有特异功能。老曲道:哪儿呀,我拍两下是想研究研究咋回事,哪想到拍拍就没事了。
一次,我和他闲聊,话题扯到了道教上。我说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老曲用手指着我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说,这你就大错特错了,道教的创始人是汉代的张道陵。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和道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把二者弄混了。听他这一说,我忽然想起金文明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上仿佛提到此事。由于不敢肯定,所以当时没表态。待回家一查资料,他是正确的,不由地对老曲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人曾经指责说,这个老曲,把精力全用在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上,能不影响工作吗?他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老曲对业务那是门儿清,他亲手编制的《高密矿产资源管理(2000-2020)总体规划》获得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连续6年被省厅评为矿产资源管理先进个人。全市哪个位置有什么矿,坐标是多少,储量是多少等等,不必翻资料查地图,问问老曲就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你们都说我是“万事通”,连自己手里这点活都不通,还算什么万事通呢?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
就写故事
由本报与潍坊局联合主办的《“鸢都杯”国土人的故事》征文启事上周发出后,本报已收到稿子数篇。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参与。说实话,来稿中,符合主办方初衷的不是很多。我们这次征文比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长期默默无闻承担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重担的国土人“露个脸儿”。在众多的业务报刊杂志中,多是“见事不见人”的新闻消息、工作研究,很难让“国土人”走上台前。我们经常私下交流,国土资源系统千军万马,可谓“藏龙卧虎”,“能工巧匠”众多。我们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一个个幕后英雄推上前台,大家互相交流认识一下,在交流中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互勉共励,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因此,希望大家遵循“故事”的写作规律,不要写成通讯,不要拘泥于业务,重在从平凡的生活、工作“故事中见人”,只要能写出“有血有肉”体现主人翁特点的“故事”足矣。
从本期开始,将择优发表作者来稿。开篇《高密局的‘万事通“》就写了一个老矿管科长的故事,或许有点启发吧!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