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30107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3-01-10热度:0次
刊头照——济南市千佛山公园望岱亭 阿文/摄
刊头题字—— 温守信(山东省人大)
1——行走在秋天里
作者——刘友
我行走在秋天里,毫无目的行走着。
街道两旁黄黄的树叶随风一片片离枝飘下,先飘到我的肩上后轻轻落到地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听到了落叶着地的声音,那声音有些凄凉,又掺杂着找到归宿感的感叹。有的枝桠已经光秃秃,显得那么单调、孤独,从此在一段长的日子里将失去舞动的色彩,无助的与严寒搏斗。
大街上人流如织,夏日里五彩缤纷的色彩被单调的秋衣包裹着。偶有几位不怕冷的姑娘穿着蕾丝长袜和裙子吸引着秋日里人们的眼球。街道旁的商店大都挂着换季大甩卖的横幅,行人驻足观望很少有人出手,是人们的消费理念变了,不管是真的甩卖,还是打着换季的幌子,用不着就不买。随风一阵香味飘入我的鼻孔,刺着我的嗅觉,嗅觉很快给出答案,那是烤地瓜的香味,那香味带着泥土的芬芳,使人只想流口水。我深深地吸了几口,香味越来越浓,在我前面的巷口有一位穿着干净利索、戴着一双线手套的大娘在熟练地烤着地瓜。在我居住的城市里秋天一般烤地瓜的很少,冬天里比较多。我选了一个烤地瓜过完秤交完钱,手拿着滚烫的烤地瓜慢慢地剥掉皮,露出黄黄的肉,吃上一口香甜香甜的。
我毫无目的走着,不知不觉走到城外。烦人的噪音、冰冷的街道和那毫无表情甚至令人都不愿多看一眼的高楼大厦被我毫无目的脚步甩在身后。身边安静极了,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挂在瓦蓝的天空上,远处的山上松树在满眼金黄中显得格外翠绿,山脚下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秋天的阳光里显得分外诱人,田野里稀稀拉拉一些老人和小孩子在忙碌着,在收获着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培养出的果实,这些忙碌本应由他们儿女劳作,然而城里那较高的打工收益,更好地改善生活的希望诱惑着他们的儿女,秋收时节也没回到地头,他们共同期盼着心中那一个个梦的实现。田埂上几条家养的狗懒洋洋地趴着,看着几个小伙伴在田野里撒欢。我驻足观望着,突然眼前出现了幻觉,眼前的小伙伴仿佛是我儿时的伙伴。
在我的记忆中,秋天是我儿时那个年代丰硕的大餐,可以甩开腮帮子敞开肚子吃。记得秋天里放学后伙伴们一改往日里在放学路上打闹的慢节奏,一路小跑往家赶,到家放下书包提上篮子拿上小锄头往田野奔,去大人刨过的地里寻找遗漏的花生和地瓜,先是刨到什么吃什么,等肚子填饱了,剩下的放到篮子里,每天收获都不少。有时小伙伴把刨来的花生和地瓜烤熟了吃,烤地瓜是小伙伴们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大家把刨来的地瓜集中放在一起,然后在田埂上找树枝和柴禾,把拾来的柴禾堆成一堆把地瓜放入点着火,我们就不管了,各自又去继续寻找收获,当田野飘动着丝丝香味,只要有一个小伙伴喊一声地瓜烤熟了,小伙伴们从不同方向奔向火堆用小锄头小心翼翼把地瓜取出,地瓜被烤得黑里透红,大家一个个席地而坐围着火堆美美地吃着,不时有几只小鸟掠过我们头顶吱吱哑哑而去。吃完了大家相互望着黑黑的手和黑黑嘴不约而同的用手指着对方哈哈大笑着,笑声惊动了田野里的蚂蚱跳来跳去,笑声震荡着秋的原野,久久地回荡着,沉淀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那声音充满着满足、天真和舒畅。
在田野撒欢的小伙伴被老人们的喊声喊散了,也把我从久远的笑声中拉回到眼前。眼前老人们很吃力的把装好袋子的地瓜往小推车上搬,他们就要收工了。趴在田埂上的狗似乎明白主人要收工回家了,一个个爬起来先是前后伸伸身子,后又使劲地抖动着,摇着尾巴欢快地跑向各自主人,使劲地摇着尾巴讨好着自己的主人。老人们装好车,小伙伴们用绳子套在小推车车环上,准备帮老人拉车,一切准备妥当,一支支老少组成的秋收“大军”踏上了回村庄的路。小狗走在前面,男老人双手推着车子,小伙伴用力拉着,女老人手拿着工具一起朝晚霞走去。眼里仿佛是一幅油画,当这幅画我不愿去品味,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远处的山模糊了,村庄冒着炊烟像一团团被拉直的线团呈现在我的眼前,寂静的田野静得一根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声音,被刨开的泥土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不知何时硕大的月亮挂上了天空,发出柔美的光和丝丝寒意,撒在山上,撒在田野,撒在我身上。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像调皮的孩子,我慢慢地行走在田埂上,行走在秋天里,慢慢的走着,我多么想就这样走下去。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天桥分局)
2——灵感源于大地和母亲的爱
——两次听莫言先生谈文学创作
作者——张康宁
我两次有幸见到莫言先生,并现场聆听先生谈文学创作。亲身体味到他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感受到他作为游子对于母亲的拳拳爱心,而大地和母亲正是他文学创作的不竭之源。
第一次见到莫言是在2010年6月,莫言先生受意大利米兰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来进行学术交流。我在米兰理工大学求学,又是莫言的“粉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交流会的前一天,米兰文化交流中心放映意大利语版电影《红高粱》,电影播放前,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见面会.与会的都是意大利的莫言迷以及热爱莫言的中国留学生。莫言在见面会上讲了《红高粱》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包括为了拍电影,村民们种植了大片高粱等等!随后莫言即离开,电影开始。
第二天,学术交流会在米兰大学主校区的一个小礼堂举行。因为想寻找与莫言单独见面的机会,我去得比较早,恰好莫言夫妇去得也很早,于是就与他们攀谈起来!说到都是潍坊老乡,又得知是他的忠实爱好者,莫言十分激动,提笔为我写下“他乡遇老乡,此人生一大幸事也”。莫言的书法潇洒流畅,饱蘸激情,成为我珍贵的收藏品。
期间,我与莫言谈论了一番《生死疲劳》《檀香刑》里面的故事,谈了我个人几点粗浅的见解;莫言和夫人介绍了莫言文学创作中的一些经历,提到莫言四十多天写成《生死疲劳》这件事,莫言夫人有些激动,说莫言写《生死疲劳》的时候真地到了闭门谢客、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候想起一些片段来马上开始动笔,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谈到莫言作品中的故事,莫言说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大部分写的都是自己的家乡(“高密东北乡”),里面浸透着浓浓的“乡情”和“乡怨”。莫言引用了艾青的一句诗来表白自己的心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随后与莫言谈到了莫言所有文学作品的主线——大地和母亲!莫言说:大地和母亲可以看作一条线。大地和母亲一样,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和无限的包容。我们离不开母亲就像离不开大地一样。之所以选择大地和母亲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基调,那是因为大地和母亲都是万物生灵最根本所在,是他们生长的根基!可以通过她们来窥视人们的本性和欲望!
第二次见到莫言是2011年8月。那时,我正回到昌邑休伏假。听在昌邑作家协会兼职的父亲说,他们将去潍坊参加“潍坊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学征文颁奖暨莫言文学报告会”。真是喜从天降,我赶紧冲洗了一张与莫言在米兰的合影照片,与父亲一同前往。
会议在潍坊市级机关大楼会议室举行。莫言出席了颁奖仪式,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合影后,我快步上前,把带来的照片送给了莫言,莫言先是一惊,随后就想起了在意大利遇到的“小老乡”,脸上露出了笑容。
莫言的报告会有一百多人参加,莫言主要介绍了他早期的创作经历,介绍了农村生活的感悟及对创作的影响,他总结自己的体会说: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深入观察了解生活,广泛阅读汲取营养。这也许就是莫言在“乡土文学”创作道路上成功的秘诀。
有了与莫言的两次见面,我更加关注莫言和莫言的作品,心中对他有一种无名的祈盼。之后,好消息接连不断,莫言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的《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扎根于大地和母亲的莫言文学,终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3——美丽大中国
□ 李增
五千风雨从头飘过,
五十六个民族奋进高歌。
东方神韵旭日喷薄,
征程希望走向收获。
大江南北富饶辽阔,
秦砖汉瓦古香古色。
都市乡村繁荣祥和,
福康家园兴旺和谐。
世界目光投向中国,
神圣使命和平称诺。
改革开放旗帜特色,
美丽中国朝气蓬勃。
邹平县国土资源局
4——落 雪
□ 王晶
稀稀落落
地上白色的光
这深冬的夜
静的让人心痛
来,去
车流中
默默地
映着长长的影子
深深浓厚的夜
化不开的冰冷
穿不透的深邃
怀念云遮的月
绣在帷幕上的群星
却也冻透这寒冷
留下冰样纯净
孕育多姿的春柳
从来年
悄悄潜入冬的梦里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5——雪如梨花
□ 臧艳成
下雪了
片片雪花
漫天飞扬
带来了
春的思念
花的芬芳
枝头上
点点雪絮
含苞吐蕾
风起时
随风飘下
梨花般开放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
6——走进潍坊de地质公园
□本报记者 吴文峰 特约记者 鞠春彤 摄/文
潍坊市拥有临朐山旺、诸城恐龙、山东青州三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数量之多目前居国内之首。另有昌乐火山等省级地质公园两处。2012年11月10日—11日,记者随同“大地采风——走进潍坊”采访团一行,到昌乐、青州、诸城等地采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潍坊地质公园建设的成果,体验了生态潍坊带给人们的美丽与享受。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