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番呼唤分配公平

来源:作者:刘少峰时间:2012-12-04热度: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三万余字,“人民”一词就出现过154次,彰显殷殷为民之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
    2012年注定是一个新的节点,开启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它的量化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把经济总量同居民的收入增长挂钩,承载着13亿人的热切期待。
    八年的时间,如过隙白驹;然而,实现目标的真正挑战还不是时间,而是面对新一轮转型的攻坚克难,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两个翻番”,就是要把“蛋糕”继续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衰减,经济规律决定的增速趋缓以及增长质量要求的约束,都很难再现总量持续的高速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又绝非各自在现有基础上加一倍那么简单;否则,富人和穷人都各自增长一倍,只会是比现在更加扩大了的贫富差距。
     比较而言,如何把做大的“蛋糕”分好,更富挑战性。“十八大”之前,“中青报”曾以“你最担心哪些问题会阻碍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为题,进行了万民调查,有74.5%的人选择“贫富分化严重”作答,使之在九个选项中排列第一,反映了公众的最大关切。公众对收入翻番的期待,不啻对“分配公平”的企盼。如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当初启动发展的务实选择,在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公众已不再容忍未来共同创造的或利用共有资源新增的社会财富,很大一部分被极少数人占有。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此言曾被当作“平均主义”的典型备受批判,其实,他是在为当时的统治者“建言献策”:分配公平,才会社会安定。不丹国王也很懂这个道理,让一个经济还很落后的小国,国民的“幸福感”却高居世界前列。
    真理都是朴素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言简意赅。“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就会出乱子”,振聋发聩。说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让经济成果共同分享。
    在过去的十年经济总量又较前翻了一番之后,实现共同富裕有了充分的条件,也有了充分的理由。“共同富裕”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引起广泛的关注。人民欣喜的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展示的坚定不移;如果“两个翻番”是其定量的的要求,“共同富裕”就“必须”是其定性的要求。
    分配公平,共同富裕,都强力的呼唤分配制度改革。
    如果改革是过去“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欲实现今后的目标,深化改革仍然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分配制度改革应该是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突破口”。
    选择这样的“突破口”,就是选择了“攻坚克难”。这项改革从酝酿到准备方案已历时八年,至今仍“犹抱琵琶半遮面”,足见其难。历史上的改革,鲜见一帆风顺。三十年来的改革都是不断冲破阻力实现的。改革初期的阻力来自旧的观念,现在的改革大多要改变固有的利益格局,则受利益博弈掣肘,既得利益群体将利用他们已经占据的有利地位进行顽强的抵制。如分配制度改革能有实质性进展,将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
    选择这样的“突破口”,就是选择了相关制度改革的联动。“提低,扩中,限高”在初次分配中就要有所体现,在提高中低收入者劳动报酬的同时,对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高管的薪酬增长和标准确立权限实行“硬约束”,这需要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二次分配的核心是政府让利于民和“截”富济贫,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和让城乡居民享有优质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需要改革财税和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财产性收入,这需要改革金融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如果分配制度改革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制度保证,它能否到位,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腐败和垄断,一语中的。每年高达数千亿的“三公”开支可谓世界之最,这种不受监督的“职务消费”,挥霍的可都是纳税人的钱;腐败份子以权敛财,也都是吸的老百姓身上的血;利用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运营的垄断行业,其高管竟可以自己决定获得高于普通劳动者甚至上千倍的薪酬。这些引起老百姓强烈不满的现象,要靠“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改革国企高管任用监管制度等这样一些举措才能解决。
    选择这样的“突破口”,就是选择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如果分配制度改革成功推进,实现以收入中位数水平大幅提高为着力点的居民收入翻番,就有了良性消费予期的物质条件,全社会将释放巨大的消费和民间投资潜能。有专家予测,如果目标实现,到2020年,消费规模将达50万亿,比去年全国GDP还高出3万亿。这是何等巨大的能量!届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将步入内需拉动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民富则国强,则长治久安。

                                                刘 少 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