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豆子想到的
来源:作者:紫秋居士时间:2012-11-23热度:0次
校园里有两小块地,路东和路西。大蒜起掉后,种上了大豆。豆子下种前泡胖了,西面一块比东面一块地早种一天。豆子种下没有落雨,天有些旱,种下的豆子出苗很慢,有的不浇水就出不了苗。看到这种情况,就浇水催苗。东面的一块地下种晚一天,浇水却早先一天。西面的一块地早下种一天,浇水却晚一天。不几天,看出东面的豆苗比西面的豆苗,出苗齐,长势旺。天一直旱着,西边的豆苗干巴巴的,比不上东面的豆苗水灵灵的,好像西面的豆苗经过了饥饿的年代,而东面的豆苗生长在富贵人家。地块的肥力,东面赶不上西面的,为何晚浇一天水,豆苗长势差别那么大呢?每天晚上,我端着饭碗蹲在豆苗地头,看着两块长势不同的豆苗思考着。
豆苗,抓住了它的适宜生长期,浇上了水,长势有着很大的差别,那么,孩子的教育呢,如果抓住孩子教育的适宜期,及时的得到很好的教育,也就是实施婴儿早期教育,孩子一定会成才的。其实,世界上一直有很多人因为接受过有效的早期教育而变得聪颖过人,比如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他于1 800年出生在哈勒附近一个叫洛肖的村庄。他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是该村的牧师。威特的父亲虽然身处乡村,却在培养孩子方面有着惊人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教育远见更令人钦佩。他一直抱有这样的信念:教育孩子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必须随着婴儿智力曙光的出现开始”,这样,即使天分普通的儿童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还没当父亲的时候就常说:“我要是有了孩子,就会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后来他有了一个孩子,但很快天折了。他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小威特。这个众所周知的天才在婴儿时期显得非常痴呆。老威特悲伤地说:“我犯了什么罪,上帝竟赐给我一个痴呆的儿子?”邻居们表面上劝慰他“想开点”,但私下里大家都认为小威特真的是个傻子。
然而,老威特并没有放弃,他仍坚持按自己的计划教育小威特。刚开始人们对此并不看好,连他的妻子也不赞成:“这样的孩子再怎么教都没有用,成不了什么材,只会浪费精力。”可是,就是这个痴呆儿,不久就使邻居们大吃一惊。小威特八九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是数学。9岁那年,他考入莱比锡大学。1 814年4月,不满l4岁的他就发表了自己的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l6岁的威特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在到柏林大学任教之前,他得到了普鲁士国王的一笔赐款,作为他留学意大利的费用。他在佛罗伦萨留学期间对但丁发生了兴趣,他发现,全世界包括意大利对但丁都存在着很多不公正的误解。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l823年发表了《但丁之误解》,指出了当时但丁学家们的许多谬误,为后世研究但丁重新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虽然他的专业是法学,但他在钻研法学的同时并没有丢掉研究但丁的爱好,后来,他成了但丁学权威。
1820年,威特从意大利回到自己的祖国。l821年,他受聘在布赖斯芬大学担任法学教授,并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ll年后,他应邀到哈勒大学做客座教授。1883年,83岁高龄的威特逝世了,但他的名字却依然为人们所深深铭记。他的一生,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还有一个杰出贡献就是作为早期教育的典范。威特的父亲由此写出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对威特进行早期教育的经过。
威特的教育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像老威特那样对婴儿实施早期教育,那么,天才就会更多的出现。
2012年6月23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