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时节话重阳
来源:作者:王国良时间:2012-10-24热度:0次
重阳节时节话重阳
汉中叶以后,儒家有自己的阴阳观,《易经》中有“六‘阴’九‘阳’”之说。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
古人认为“重九”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叫做“重阳节”。民间在在重阳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有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为证。
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就会在这一天祭奠亡去的先人并由此推及一些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亦称“大晦日”、除夕)、清(清明:太阳黄经15度时节)、盂(七月半、盂兰盆节、中元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应当是祭祖节,如今,由于祭祖就会推及老人,人们又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
追溯重阳的源头,可到先秦之前。秦时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季秋纪》有这样的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时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的活动,亦有祭祖,以谢天帝或祖先恩德的祭祀活动。
到了汉代,《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于是,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这一习俗其实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习俗的影响。人们在服食药物的同时还有大型的饮宴活动,后者则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中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朝时杜公瞻解释这一现象,说是:“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于是,人们求长寿及饮宴的活动,由此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有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为证:“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诗中可见食药、赏菊、祝寿、宴饮的情形。
重阳节其实跟火有关系,在成为重阳节之前曾经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期。
因为作为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会产生许多问题:人们是一向是以大火星作为生产生活的季节性标识的,大火星一消失,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人们就会失去了时间的坐标。于是,人们就在重阳大火星会消失的时候举行祭拜典礼,以此挽留“大火”星。
古人对于失去火失去火星有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这种祭仪的情形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式中去探寻一些古俗的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余痕。古人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代刘歆在他的《西京杂记》中说:“三月上巳,九月重阳,
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的出没为依据的。
人们最初以大火出没衡量节令,就形成了《火历》,虽然后来《火历》让位于《夏历》,九月祭火的仪式渐渐走向衰亡,但是,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寻火寻阳的古俗依旧传承了下来。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迎“大火”迎来茂盛的春节,重阳,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送走繁盛、“送火”的时节,所以民俗就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的说法。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谓之重阳,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因此,重阳节的习俗就比较多。一般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有着特殊的情愫。因此就出现了很多题咏重阳节的古诗,仅举两首诗为例:九日渡江 (李东阳):“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酬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有许多习俗,因地而异,总的来说,一般有这么些共同的习俗: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人们登高临远、送火求阳、健身祛病。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的习俗。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重阳节为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时有菊花大会,城乡人潮涌动、赴会赏菊。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初见于汉代。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中的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的句子,诗句说的就是采菊酿酒的事。直到明清的时候,菊花酒仍然盛行,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说: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可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祛邪的作用,并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效。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时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卜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河北典周县境内没有山,人们就会在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喜欢在重阳节时吃辣萝卜汤,当地有谚语说:“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过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古时,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山头,点上火把,谈天说地,待鸡鸣才回家。顺便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江苏南京,家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豫园总是在重阳节时举办菊花会,组委会总是以菊花外型的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来评定高下。
浙江绍兴,重阳节时,人们会互相拜访。桐庐县九月初九备猪羊祭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之处,没有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江西德兴县九月初九割晚稻。
安徽铜陵县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会上要削竹马为戏,据说此戏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这时所酿的酒最为清洌,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所有的人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长汀县重阳节时,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广东连川,重阳时童男童女都到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九月初九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要早起,大家聚在一起,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作求取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这一天,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初九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南溪县读书人旧时在这一天都上龙腾山的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初九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诗句。
河南开封自198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2006年3月,河南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12月4日,该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11年6月,上蔡县重阳文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