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来源:作者:常栋芍时间:2012-05-21热度:0

    知道于丹,源于百家讲坛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讲座,因时间原因没能坚持每期都看。中华书局出版《于丹〈论语〉心得》,自己第一时间购得,细细品读,此后又购买了《于丹〈庄子〉心得》。 去年给各分工会配备流动书箱,我首推了《于丹〈论语〉感悟》。我觉得,这三本书都值得我们一读。
    《于丹〈论语〉感悟》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就是这朴素的起点”。我喜欢书中这精辟词句和诙谐幽默、朴实无华的语言,尤其是例举的从古圣先贤到当今社会一个个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透彻而又入木三分地作了通俗易懂的解析和经典的诠释。
    于丹在《论语感悟――孝敬之道》里提出: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呢?更值得人们深思。
    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有弟子曾经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于丹教授的释义是: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是真正的孝吗?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孝敬,“孝”和“敬”是连在一起的,关键是我们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书中说“孝为行,敬为心。”我觉得这句话甚好。“行”说的就是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常抽时间回家看看,陪陪自己的父母,陪他们聊聊家长里短,陪他们散散步,想他们所想,行他们所行;“心”则是要从心底尊重父母。年幼时父母在我们眼中是高大的一个形象,可是随着我们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父母那种高大的形象渐渐消失了,有时甚至为了一些生活上的习惯和父母发生分歧。总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看不惯他们这也舍不得扔、那也舍不得丢的过分节俭,想让他们改掉一些“陋习”,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敬吗?不是。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带着历史的烙印,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的习惯铸就的。如果没有老太太攒瓶瓶罐罐那段岁月,也许就没有儿女今天的生活;没有老爸蹲在墙角吃面条的那种节俭,也许你就不会从那个村庄走出来,就没有今天能住在高大宽敞的楼房里。我们的认知和父母产生分歧时,我们不应强让父母认同我们,而是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习惯。只有我们把“行”和“心”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孝敬。
    书中对孝敬之道由浅至深进一步阐述:真正的孝敬,是一个人用对自己长辈的心推及到社会上。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不仅是孝,而且是仁爱了。每一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心去做事,那就好了。试想,一个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长辈不敬的人,能对朋友守信吗,能对事业尽忠吗?如果一个人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这样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我们静心而思,考虑什么是我们的核心道德,那么就会发现,一个人在处理自己跟亲人的关系上真正做好,也许不经意间会对整个社会都可以辐射出一种强大的力量。
    让我们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感受亲情的无所不在,获得直抵心灵深处的力量,为和谐社会建设尽智添彩!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科比累了

下一篇: 夸宝(快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