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牛娃子的春天

来源:作者:姬灵芳时间:2017-08-02热度:0

                                                                  

牛娃子的春天

 (上)

过十字桥只需几步路,就可以到一个小院子,小院周围有几棵椽粗的树绕着两大间有点破损的门面房。一间住着当了多年村支书,现在在家照顾残疾老婆的老李,一间被原来在县城上班现退休回家的老冯赁了用做小卖部,院子用水泥倒了一张小石桌,上面刻了象棋盘。无事时,老李和老冯在院子里对弈,周围便有一堆围观者,牛娃子是来得是最勤的。

这天吃了下午晚,牛娃子又来闲逛,老李和老冯下着棋,老李连环炮杀向了老冯,直接瞄向了老冯的马,然后说:“镇上小学院墙外的吉存福家老婆昨天晚上点两点死了,是子宫癌,才四十九岁,你知道吗?”

“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哎!可怜的,老二女子今年才考上洛中初中班,娃没有了妈,咋办呀?”老冯虚晃一招,舍了一马,车马联合直接灭了老李一炮、一马。

“老李你说啥?不可能吧,前个月还和我坐班车来着!”牛娃子一脸悲戚,半天憋出了这些话,竟然还有了泪花。

“人家老婆死了,你紧张什么?”老李老冯杀得正欢,顾不上看牛娃子的表情,老冯有一句没一句地答话。

老李打趣说:“莫非和你好过?”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把人都想的和你们一样。”牛娃子瞪了一眼老李,气咻咻地起身就走。

老李头也不抬在后面喊着,“牛娃子,你今儿咋了,咋不识耍呢!”

牛娃子沿着村路往前走,不自觉就走向了吉存福家方向。

十一月的天气,只要不下雪,就不会感觉有多冷,今天的太阳特别好,晚上突然感觉有点闷闷的,可能是要变天了。

一路上,牛娃子满脑子都想地是:吉存福老婆这么好的人咋就走了呢,好人多遭难呀!自己在村里人见了都绕着走,只有吉存福老婆不这么看轻他,每次从她家门前经过,只要她看到了,总会给他拿些吃的,他不要,她都要让孩子跑多远硬给他,而且还把儿子以前只穿过一两水、半新的衣服送给他,说是扔了可惜的。

两个月前,自己到镇上去上集,准备回家买票坐车时,发现钱丢了,好在自己出门没有多余钱,只带了吃饭和坐车的钱,可是没有钱,怎么回去呢?在街道徘徊时,正好碰上在街道卖面皮的吉存福老婆,正在收拾准备回家,她做的面皮干净卫生,味道也好,镇上的干部都喜欢吃她的面皮,所以她的面皮卖的最快,现在天冷了,人都嫌冷,生意不是很好。问明原委后,二话不说就帮他买了车票,路上还和他说了许多话。

牛娃子很是感动,村子里,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自己,而吉存福老婆这么体面的人,居然对他好,不仅给他买票,一路上还和他聊天。

吉存福老婆虽然已经快五十岁了,但一点也不像这个年龄段的人,她给人的感觉属于那种很爱整洁的人,穿着打扮庄重而合体,把娃也培养得很有出息,就靠着在镇上卖面皮供给儿子上了西安交大,女儿考上了县上初中重点班,听说全县只收二百个娃,县城都没有多少娃能考上,这也是他们村的荣耀。

但是吉存福不是个东西,牛娃子回来后专门去给吉存福老婆还钱,碰上了吉存福,老婆说什么也不要,说是自己挣钱比较容易,让他快回去。但吉存福不这么说,骂骂咧咧说是牛娃子不安好心,老想和他老婆窜磨的多说话,牛娃子气得脸都黑了,不过,牛娃子本来脸就黑,加之没有肉,再黑点也看着也不是很明显。最可气的是,不停地骂老婆啥人都给钱,吉存福老婆什么都好,就是对于吉存福逆来顺受惯了,不管吉存福怎么骂,都不予理睬。牛娃子看看虽然只有一米七几的吉存福,自己站在人家跟前像个小孩一样,论身高、力量都悬殊很大。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把钱放在门前石头上,赶紧就跑,在吉存福的骂声中,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回应,“我也是文化人,不与你一般见识,轴什么,哼!你骂我就是骂你自己哩”。

这时一群顽皮的孩子跑来边蹦边喊:“牛娃子、低矬子,走路像个木鸭子。”

牛娃子气极抓起一把土扔过去,那群孩子转身就跑,跑远些时又喊一遍,然后做个鬼脸一溜烟跑了。

吉存福在村子里是没人见得的人,和别人赌钱,输了就砸场子,赌钱能看出人性,吉存福属于那种太小气,没人见得的人,爱赌钱的人就不愿意和他赌,他就在别人赌钱时候告了派出所,因此就与人结了梁子。

村上好多人栽培天麻和食用菌赚了钱,吉存福也买了天麻种子在房后埋了二十窝,培养天麻和下赌注一样,由于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行情,两年后才收,他就不敢多下,跑到山上砍些树也准备培育食用菌,毕竟食用菌当年就能效。刚砍了两棵就被人告到了镇上,被林警抓了关了四个月,村里人都笑话说,他吉存福那么“能”的人,怎么不到局子里横去呢。

 从十字桥到小学大概有七八里路,牛娃子一路上戚戚哀哀,胡思乱想着不觉就到了吉存福家附近。

起风了,风过处,落叶一片,因为走的路多,风吹来正好赶走热气,还比较舒服。

吉存福家院子里一堆穿着孝衣的人哭哭泣泣,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地上哭得拉不起来。和老太太同样哭得抑扬顿挫的是吉存福的小姨子。

“呜呜,你走了,把你娃留给谁呀,你让娃回来寻谁呀?”

一位戴眼镜的长得很帅气的男孩子和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左右拉着老人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那是吉存福的两个孩子。这种场面看者、听者无不动容。

听着哭声,牛娃子眼泪不自觉泪流地更多了,院子正中央搭了孝棚,挂着一张大幅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女人面貌很显年轻,鹅蛋脸,五官端正,有一对和蔼可亲的大眼睛。吉存福家弟兄四个,分别叫存金、存银、存福、存财。吉存福排行老三,老婆虽然年轻,但孝子也不少。因为害怕吉存福,牛娃子不敢到院子里去,就远远地站着,

吉存福老婆人好,也因为可怜孩子,来送纸钱帮忙的也就多些,但都不想和吉存福多说话。吉存福横归横,疼老婆那也是出名的,吉存福人勤快,干农活上是一把好手,他家的庄稼地是村里收成最好的,因为怕老婆晒黑了,累着了一般不让老婆下地,在家做饭就行了,镇上的面皮摊子,是吉存福特意给租的小间门面房,一般的重活吉存福干,老婆只负责技术活。所以他的老婆就比同龄人年轻。

村里人叹息着,念着吉存福老婆的好,流着同情的泪水。牛娃子大概听出了吉存福老婆得病前后的事情。

其实最伤心地还是吉存福,没有了老婆,就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不能按时吃上一口热乎饭了而且家里一切都得他照应,他只能把泪流在心里。

老婆查出病后,吉存福花光了全部积蓄,因为娃上大学费用大,他本来就积蓄不多,就借了些债,甚至还到文显山、兑山只要人说比较应的庙,他都去求了神,没想到病发展地太快,手术虽然做了,还化疗了两次,过了两个月人还是走了。

牛娃子在路边找了块可以坐的石头,边休息边想着自己的境遇。两岁多就没了娘,自己都想不起母亲长什么样,应该是像吉存福老婆这样模样整齐,又很慈祥的样子吧。父亲很勤劳,跟着父亲过,牛娃子至少没饿过肚子,父亲送他去房后面的小学上学,先生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闫学斌,意思是让他成为有知识、懂礼仪的人。牛娃子上四年级的第二学期,由于想念母亲,父亲也积劳成疾,追随母亲去了。闫学斌这个名字便没有人给他叫了,就叫成了牛娃子。可怜的牛娃子,没有了双亲,只好就跟着去了姨家,牛娃子的姨家在另一个镇,家里娃多,日子也不好过,他就跟着姨父一起劳动了,于是他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起了担子。在长个子的时期,由于过早地劳动和饥饿,使他的个子停留在了七八岁的阶段,再也没有长起来,而且还留下了咳喘的毛病,一遇天冷就咳嗽不断。姨死后,他就被当成了吃闲饭的。于是他离开了姨家,回到了原来住的地方,种了一块地养活自己,长大后,也想着多存些粮食存些钱娶个媳妇回来,可是他的身高,出去打工没有人敢要,怕被说成雇佣童工。而且村里媒人给介绍的姑娘来看了他的个子和房子,不说话直接就走了,他就这样慢慢地混着年龄。

看到哭的场面,想着自己的命运,牛娃子不自觉地长叹一声,嚎啕大哭起来。

所有人都向牛娃子看来,不知道他哭什么?

正在伤心的吉存福,看到了牛娃子火冒三丈,“你个狗日的牛娃子,来做啥,来显摆你的外星人相吗,人长的碎,心还龌龊。存财、存财,你还不把喔怂牛娃子赶走”。

存财顺手拿了一把铣,跑来,嘴里嚷嚷着“嚎啥嚎,你个疯子?”

“你还不跑?”有人拉了牛娃子一把,牛娃子赶紧起来抱头转身就跑,边跑边小声说“有本事,别拿武器,我是有文化的人,才不和你一般见识。”

跑了一会感觉没有人撵来,再加上开始喘了,就慢下步来歇一会儿,不然一会该喘不上来气了。

心里顿时愤愤然起来,“奶奶地,我会怕他个死逑存财,上了两年学和没上一样,成天气老师被学校开除了,仗着自己在家老小啥都不干,四十多了还不是娶不上媳妇,还想欺负我,该叫我叔哩,对我还不尊,还拿上武器,哼!”

也怪自己怎么还就跑上了,哎!

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人家个子高,力量大,跑了也是正确地,他跑不过咱,这样想着,心里就平衡了,也没有了悲戚之情。

十一月的天气,反复的像孩子的脸,阴晴难以琢磨,中午那么红的太阳,现在风却刮地紧了。

北风扛着凛冽的战旗把大地一扫而光,草们抓紧底部仅有的希望相互取暖,庄稼地里散乱堆着的玉米杆也被吹得飘起来,与树叶一起飞舞,与浪漫划清界线,一场狂风与枯杆、叶子的对决僵持着,蹂躏在所难免。

开始飘雪花了,牛娃子的心情也跟着暗淡起来。风裹着雪花直钻入衣领,好冷,牛娃子打了一个冷颤,喉咙有点痒,开始咳嗽了,牛娃子紧了紧衣服,走在寒冷的风里,感觉路好长,怎么也走不到家,最害怕的冬天天来了,自己该怎么过?

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晚上出去的时间太长忘记烧水了,心情不好,直接上床睡了,半夜里梦到了娘,真的是像吉存福老婆的模样。

在咳嗽中醒来,感觉好冷,看着冰冷的墙,咳嗽无眠到天亮。吉存福老婆今天下葬,该去送送吧,远远地看着也行。

坐起来感觉浑身好疼,头像炸了一样疼,可能是吉存福老婆不想让他去吧。

算了,还是不去了吧。

                                                                          (中)

秋叶未落尽,冬雪迎晨新。刚刚立了冬,这儿就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片纷飞,寒气袭人。

郝子建站在村委会门前看着那一片白茫茫,心里一片惆怅。虽然他很喜欢雪,但此刻的他却没有心情欣赏。

他自小生长在陕南城镇郊区的小村,也算是城里人。他的父亲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的把他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希望他能喜欢文学,并有所成就,可是他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草滩钻,捉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粘知了,贪吃贪玩。那时的生活多么快乐呀!上了高中以后,他没有如父亲所愿喜欢文学,但文学水平也不错,他的理科成绩特别好,就选择了学理,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读了研,原以为自己可以在大城市里工作,没想到招聘会上签约到了小县城的事业单位,而且还被派来扶贫,想到这里,他很烦乱,刚好地上有一个矿泉水瓶子,他伸出脚一下子踢得老远,仿佛这样是最好的发泄方式。

来到院子他仰起头,雪花刚好落在嘴里,他感觉那凉凉的雪,一直凉到了心底里。看着飞舞的雪,心很乱。

飞雪带风舞,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萧瑟在桥东。

看着雪,他心里就有了诗,尽管很苍凉。他感觉这场雪掩盖了世界的荒芜,却掩饰不住自己的苍白冰冷。他本来很喜欢雪,喜欢雪的纯净。但此刻一切都让人生厌。村委会条件真的不怎么样,房子因为是新房,房间里比较阴冷,被褥也比较潮,两天就要晒一次,距离镇上比较远,买东西很不方便,他原来在家都是母亲做好了叫他去吃,在单位是在廉政灶上交了钱吃饭的。在这儿虽然单位把一切都买的一应俱全,但是他不会做饭,而且没地方买菜,当初,单位说是他们这一批招聘的研究生是单位的中坚力量,要好好培养,需要到基层锻炼半年,多积累基层经验,做为以后提拔重用的依据。他没有想什么被提拔,他只是不想把青春浪费在时间的消磨里,让自己的梦想一天天湮灭。

才上午九点,村支书王利民来了,手上提着一台崭新的电暖器。

“子建,昨天没有睡好吧,冷不冷,把这个用上人还能坐住。”

插好了电暖器,打开,屋子里立刻暖和起来。

“走,到我家吃点早饭去,你嫂子烙了一个大锅盔,很香的。”

尽管肚子已经饿了,子建还是不想去,因为来到这儿2个月,多数都在支书家吃饭,很不好意思,又没做什么具体事,监委会主任老冯也来了,也是叫他去吃饭的。

在支书的再三邀请下,郝子建尽管很不好意思,但也是真的饿了,就到了支书家,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暖风,好温暖。支书把炉子架起来了,是那种专门取暖,还能烤馒头的。炉子上放着水壶,蓝色的火苗舔着壶底,水快开了,发出滋滋的声音,支书摆好小桌,支书老婆端来了掰成4块的锅盔,冒着白气,看来是刚出锅的,一块递给子建,一块递给支书,其他的放到桌子上,然后说:“子建,你肯定饿了,赶紧趁热吃,我去端菜舀饭。”子建接过锅盔馍,特有的馍香扑鼻而来,直接勾起了人的食欲,舒展了味蕾,子建感觉心里暖暖的。

吃过饭,支书说:“子建,你是研究生到我们这儿委屈你了,这里环境比较差些,天冷了,以后叫你吃饭就直接来,不要再推辞了。”

子建再三谢过,回到村委会。想着这儿的人淳朴而热情,这是他唯一能留住的理由,他得有个计划,为村里做些事,这样他心里才能得到安慰。

牛娃子烧了一壶水,吃了些感冒药,蒙着被子睡了一会,发了些汗,感觉好多了,起来随便做了稀饭吃了。打开门,一阵冷风袭来,他赶紧关上门,找到了吉存福老婆送给他的棉衣穿上,人家吉航宇穿上是短袄,他穿上就成了大衣了。牛娃子心里美美的,他穿的是大学生穿过的,好像他也成了大学生一样,嘴里念叨着,“我是文化人”。穿好棉衣他又想起了对他好的人,眼泪不自觉下来了,以后再没有像这样对她好的人了,她今天下葬,不管怎样,真的该去呢!

出了门,咳嗽还在继续,只是稍少一点。刚下了台阶,他的本家闫根才来了。

“吉存福老婆11点下葬,村里人都去帮忙了,帮忙抬的每人50元,你去不?”

“我忘了,你就不是劳力”闫根才大笑道。

牛娃子生气地说:“你也配笑话人,满脸白癜风,瘦地像个鬼,人家怕也不要你吧!”

闫根才准备伸手推牛娃子,牛娃子突然咳嗽不止,闫根才就停下了,说:“你感冒了?那你还去不?凑凑热闹。”

“走,她是好人,我一定要去送送的!”两人一前一后向吉存福家走去。

院子里已经腾开一条道,孝子们已经吃过饭,准备出灵了,在农村,送葬的是不空腹送葬的。孝子们系上了草绳,拿好了哭丧棒准备出发,司仪拿着话筒说了一段子送别辞,然后喊:“烧纸,出灵”,一时间吹鼓手吹起凄凄哀哀的音乐,哭声一片。

司仪一一点名送葬的人,都到了,就是没有见提“捏食馍”(在农村下葬时专门准备给小孩子吃的切成小块的馍)的人。提“捏食馍”的人必须是没有老婆的年龄大的人。

司仪问掌事的,掌事的急了,叫了两个人,都不愿意去,看到刚晃到掌事跟前的闫根才,就准备让去,闫根才说:“有好事咋不叫我呢?我才四十,将来还要找老婆,我不去”。掌事的就说:“那你咋没找下呢,谁看上跟你呀。”闫根才气咻咻地站到一边。

“我来吧!”牛娃子走到掌事地跟前说。

“我就是找不下人也不要他”。吉存福气呼呼地说。

这时吉存福老丈人发话了,“那你给找个合适的人先,不能误了时辰。”

“是呀,掏钱难买我愿意,不敢误了时辰,何况下雪天路难走”。掌事地看着吉福存也应声到。

吉存福不做声了。一切照常进行,长长的送葬队伍向后山行进。

一切顺利,吉存福老婆安然下葬。

回来时替吉存福老婆在“阴司”挨打的白公鸡被扔到了路上。那白公鸡真的像是被打过了,耷拉着脑袋,翅膀下沉拉在地上,卧在地上痴呆呆的,它在得意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的。

往回走的不论是帮忙的还是孝子好像都很累的样子,也没有人看那只公鸡,这时,闫根才看没有人注意,就走在最后,等人走完了,拎起公鸡就回家了。

从坟地回来,洗了手准备吃饭时,吉航宇端了一碗饭给牛娃子,说:“叔,刚才谢谢你了,你赶紧吃点饭吧!”

“不…不吃,娃…你自己吃吧!”牛娃子受宠若惊,啜嘘着说。

吉存福看到了,吼到“叫你吃,你就吃,你不就是来混饭的吗,做假给谁看?”

牛娃子吓得一哆嗦,赶忙接住碗。但是他不喜欢吉存福的这句话,他是真心实意来帮忙的,不是为了他吉存福,更不是来混饭的,他是有自尊的。这样想着就把饭放下了。

吉航宇又把饭端起来双手递给他,说:“叔,吃吧,不用听我爸的话。”看着吉航宇真诚的眼睛,这是大学生递给他的,一定得接着,不能扫了娃的面子。

郝子建觉得自己再不能这样无所事事了,他把全村的村民档案翻出来,认真研究、记录,他想一定要先把全村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往后的工作才好做。

忙了一上午,他终于整理出来了:全村共有户数三百五十一户,人口一千二百八十七人,去年贫困户识别规模一百一十八户四百二十人,今年贫困户口规模一百户三百四十作废人,净脱贫十七户六十七人,贫困发生率百分之二十七点四。

子建伸伸懒腰,来到院子里。天晴了,太阳出来了,照耀在洁白的雪地上,照得人眼睛发花。麦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子,一群孩子在路边打雪仗。

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来叫子建去他家吃饭,看到他整理的数据,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错吗!居然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全村的情况搞清楚。走,到吃饭时间了,去我家吃饭吧!”

都在热情地拉他的手,他实在是不好意思,他们同时说:“来我家吧,我们家有人做饭,只不过是多添一碗水的事”。

村主任对支书说,“早上去你家了,下午就到我家吧!”

“好吧!”支书同意了。

于是子建就去村主任家了。路上村主任告诉子建,监委会主任家里出事了,招的上门女婿在河南一矿上打工,得矽肺病死了。他们一会准备去一下,让子建也同去。

饭后,子建同村支书、村主任一起来到了老冯家。院子里早来了一大堆人,乱轰轰的。河南矿山方面来了五个人。因为老冯家的女婿是外县人,他家只有一个比较老实的哥哥,也拿不了事,事情就在老冯家进行处理了。

老冯的老婆、二女儿和两个孩子只是一味地哭。老冯是双女户,大女儿出嫁了,二女儿招的上门女婿,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上幼儿园。老冯的大女儿也许是帮老冯操持家习惯了,就和老冯一起与对方谈判,言辞激烈。见到支书、村主任来了,赶忙让开并端来一张条凳。

经过两天的谈判,对方说这是一种职业病,他们矿山上几乎每个人都有,当初是签了合同,才用的人,鉴于他们家情况特殊,就多给付一个月工资,再给点丧葬费,总共一万二千六百元。

子建仔细地看了合同,上面确实明确写着: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后果,个人应慎重。对方还出示了职业病防治的规章、标准和操作规程。没有办法,对方是有备而来的,只能放人家走了。

  子建心里很难受,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停止了,又一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帮忙老冯家处理完了后事,子建决定把全村的各户都调查一下,全面了解情况。支书说村子大,太浪费时间,全村的情况他都了解,有什么问题问他就好了。见子建态度很坚决,就派了会计陪同他。

    牛娃子的感冒没完全好,再加上参加葬礼时在冷风中时间太长,感冒更厉害了,一回家就赶紧睡下了。

第二天晌午饭过了,闫根才也没看到牛娃子出来,他很想告诉牛娃子他的美餐,就一路小跑到牛娃子家,敲了好久牛娃子才来开门,正准备骂呢,一看牛娃子的脸黑红黑红,趴在门上快要倒的样子,快紧扶了到床上,感觉他的胳膊手热地厉害,到头上试了下,很烫,哎呀!发烧了,就说要给找医生,牛娃子不让,说他没有那么贵气,喝点感冒药就好了,闫根才给烧了一壶水灌了,给拿了药看着服了就走了。

第二天再来时,给牛娃子端了鸡汤。牛娃子很是感激,喝了一点,问他怎么还有鸡肉吃,闫根才很是得意的说了鸡的来由,然后说鸡肉有多么地香,多么好吃,没等闫根才说完,牛娃子只觉一阵上反,喝下的鸡汤全吐了,并用手指着闫根才:“你快滚!你会遭报应的。”

“不就一只鸡吗,至于那么大反应,好心当了驴肝肺!”闫根才悻悻地出门,他不知道牛娃子为何那么大火气。

牛娃子的感冒终于好了,但咳嗽总不见好,他用了许多土方子,只要不出门,还好一点,一出门遇冷风就严重,这是他每年冬天的一个坎,所以他就不敢出门成天呆在家里。天气好的时候,偶尔出去活动下。

当你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点。往前走,别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你就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郝子建忙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了方向。每天入户调查他都觉得心情沉重,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郝子建了解各户情况的事,单位派驻的第一支书向单位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很高兴又给他派了一名同志进行协助。经过一个月的调查,他把村里所有户的情况都基本摸清了,形成了长达一万字的调查报告。报告里有关于贫困户贫困原因的分析,和他的想法。领导看完后很赞赏,在职工会大会上表扬了他,说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发挥的作用就是不一样,还表示要全力协助包扶村脱贫致富。

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成功了!

快到年关了,郝子建在想着他明年的工作计划。

                                                                            (下)

   今年的冬天出奇的冷,牛娃子咳嗽得喘不过气来,这是少年落下的时的病根,到现在成了哮喘,天冷时更严重。当村支书领着镇上领导、包扶单位领导来慰问时,他正喘得厉害,开个门甚至都开不了。

只见他直僵僵地镶在门框里,不停地喘,面色黑灰,两只眼上好像蒙着一层翳,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甚至像那骷髅上绷着一层黑黄皮的僵尸,似乎撞一下就能成为一堆白骨。大家都很惊奇,他怎么会瘦成这样。 

“哎呀,牛娃子,你咋成这样了?”村支书王利民惊奇地都忘记了介绍前来慰问的人,赶紧把牛娃子搀扶到床上,那是一张怎样的床呀,久病的人没力气收拾,凌乱而冰冷。

“我…恐怕…过不了…年了”一句话费了好大劲用了好长时间才说完。

“赶紧把人送医院吧!”几乎是异口同声,镇上和县包扶部门的领导说。然后把带来的棉被、米、面、油和每人300元的慰问金放在屋里小桌上。镇长叮嘱村支书,就用他的车赶紧送到县医院去先住上,随后镇上按相关政策给解决住院费用。

住了20多天医院,牛娃子终于不喘了,回来的时候镇上派车接回来的,村里人都来看望他,这家送几个鸡蛋,那家送点饭菜,都觉得牛娃子这回是捡了一条命,但也确实“牛”了一回,是镇上车送去接来的。

镇上办理健康扶贫的小朱是县上扶贫局招聘的研究生,在镇上挂职锻炼,郝子建带领她来到牛娃子家完善合疗报销及大病救助保险等相关手续,需要牛娃子签字时,都以为牛娃子不识字,就说不会写按手印就行。牛娃子自豪地说:“我是文化人,我的衣服是大学生穿过的,带着文化气质呢!父亲在时,我上过四年学”。

因为要签的字多,签字时牛娃子很认真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并解释说:“斌”有两种写法,可写为“斌”,也可写为“彬”,意思都是文质兼备的,所以签名时写了几个闫学斌后就又写成闫学彬,小朱哭笑不得,解释说要和身份证一致的,不然不能证明是同一个人。

二月,春风吻融了冻土,沉睡一冬的小草在立春的节气里苏醒,揉着惺忪的眼睛,悄悄地把头探出地面,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默默地诠释生命力的坚韧与强大。用绿意把杨柳冬装的灰褐色一点点褪去,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把鹅黄洒上枝头。

在二月的春风里,牛娃子也慢慢活泛过来,只要天气暖和,他依然每天都要到老李家的小院里坐一会,感受“杀棋”的气氛。他几乎每天都能见闫根才,但是不想正眼瞧他。

而子建和小朱就是在二月的春风里相识相知了,小朱是从镇上评的优秀扶贫干部名册上看到子建名字的,而子建完全是因为带领小朱来牛娃子家,而对这个身材高挑,活泼爱笑的姑娘有好感的,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也许是性质相近的工作,彼此都觉得有说不完的话,于是互相加了微信。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春风也更温暖和煦。

郝子建把列为贫困户的家庭又一次进行了调查,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比如有的至少十户贫困户不是真正的贫困户,人住在旧房却在新房搞产业的、在外做生意赚钱,让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的等等。而有的家庭因为主要劳力出事故的或是家里有人得大病在治病中借了许多债务而导致家庭贫困的等等,而这些人却没有登记到贫困户里。村里人为那十户假贫困户产生了很大争议。他把这些问题与村委会的同志进行了讨论,讨论的结果是,那十户是准备今年脱贫的,应该不存在问题,新增的贫困户,随后统计时将会列入贫困户。

郝子建就把这些问题又重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农村贫困户家庭存在问题的思考》的调研报告投到了县扶贫局和省级刊物,被采用刊发,他提到和问题,也得到了上级的重视。

郝子建的单位为村里送来了一百箱蜂做为产业扶持,再加上贫困户可享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帮扶政策。这一下问题来了,村里像炸了锅,大家都来说自己是贫困户,每天都有人到村委会来说自己如何贫困,为什么不能列入贫困户行列,村委会每天都得讲政策,疲于应付。郝子建告诉村民们,这些问题各地都存在的,他也把这些问题写在调研报告里,已经刊发,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相信不久就会解决。村民们都很信任郝子建,就不再闹了。闫根才、吉存材也跑来凑热闹,牛娃子本来讨厌他们俩人,现在更鄙视他俩了。郝子建他们多不容易,想让全村生活贫困的人提高质量,闫根才根本不缺钱,他平时在附近打个零工就能挣到钱。而吉存材更不用说,小时候上学不积极,只贪耍,上到二年级时,老师给布置的作业,不想写,全写上“人不知道狗来问”,狗字不会写,用个“×”代替,就被老师赶走了,到现在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人品还不好,有力气不在正道上使,看到他喜欢的女人,就帮人家干活,干着干着就干到人家家里去了,挣的钱全送给别的女人了,活该他们成不了家。

过了烟花三月,春光一泻千里,四月的脚步就迫不及待地来了。农村的春天是最美的,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田野里到处是春耕的身影。四月也是思念的季节,小朱和子建每天在工作之余,聊工作、梦想、人生,越来越喜欢对方。可是一个在镇上忙,一个在村上忙,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当别的年轻人手挽手在花前月下时,他们俩只能通过微信或视频来寄托彼此的思念。

听说在国家检查扶贫工作时陕西在贫困户的认定上出了问题,全省上下更加重视扶贫工作了,要求重新做好贫困户的清洗工作。市政府要求各县把扶贫攻坚工作当作今年的首要任务来抓。县上更是把精准扶贫当做目标任务考核的重点,一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检查督查结果进行通报。郝子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被县上领导看中抽调到县扶贫局的。说实话,在刚到这儿时由于不适应环境,郝子建很想离开这里,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郝子建却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他的工作刚刚有了起色,他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儿的村民都很喜欢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都以能叫到他去家里吃饭为荣。而且这里还有他所牵挂的人。他发微信把他要调走的消息告诉给小朱,小朱很高兴,告诉他说6月份她的挂职时间就到了,就回县上了,他们俩就可以在一起了。她告诉子建,基层是最具体的工作,而县里的舞台更大,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再说短暂的分开,是为了长久的在一起。

各单位的扶贫工作队进驻了扶贫村,郝子建单位的扶贫工作队也不例外。领导亲自带领干部进村入户访贫识贫,走访,调研,开展贫困户清洗工作,村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县上干部忙碌的身影,甚至能看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谈,询问收成和生产生活,多么感人的画面呀!

经过详细地入户调查核查和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贫困户条件筛选,确定了九十九户村民为贫困户,召开全村村民主评议会进行评议并进行公示。失去了主要劳力的吉存福、老冯家等被列进了贫困户;得了严重肺病,做了大手术的老田家和老李家也被列进了贫困户,闫学斌年龄到了六十岁被列为五保兜底户,吉存财和闫根才列为一般贫困户。对于吉存财和闫根才被列为贫困户,牛娃子一直不高兴,要是自己像他们的年龄,就自己种些庄稼够吃,再养上猪、羊,绝对不去当贫困户。只是自己现在身体不行了,干不动了。唯一让他高兴和自豪的事是,终于有人叫自己闫学斌的“官名”了,而且还可以多签几次名字,而吉存财和闫根才是不会签的,这只能按个手印,这就是文化人的区别,这样想着,他心里就平衡了。

村民王中有夫妻俩在外做饮食生意,收入不错,让老人在家照看孩子,听说自家在清洗中按条件被退出了贫困户,心中很不平,就跑回来到村上去闹,没有结果。王中有是一个脾气暴躁、脑子简单的人,一大早就喝了点酒,拿了一把尖刀到镇政府去闹,扬言说不给解决问题他就让镇上不得安宁,镇派出所把他带走后,妻子停了生意回来看他,他立马就后悔了,放着好好的生意争什么贫困户呀!

自从村上来了工作队,牛娃子觉得自己很忙,每天要去两个地方转转。先到村委会绕一圈,看看是不是需要他签名字,再就是到老李家的小院坐一坐,感受一下快乐气氛,同时能看到村委会忙忙碌碌的人们。他还在自己房后面开了一小片地,准备种上时令蔬菜,送给扶贫工作队的人吃。

村上成立了中药材、食用菌和中华蜂三个合作社、帮助村民发展产业,牛娃子去看了下热闹,可惜自己身体不行了,要是能再年轻些就好了。

镇上实行易地搬迁政策,牛娃子不想搬迁,不想住楼房,他喜欢这个与与仙有关联的村子,喜欢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豫陕红军会师曾经驻扎的地方。这儿虽然比较偏,但依山傍水,风景怡人,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站在门口,村口的一切尽收眼底,那一片一片连着的带着浓浓的泥土味的庄稼地和那绿油油的庄稼,看着就亲切;十字桥边一朵朵五彩缤纷、香醇而美丽的花儿,朴素中带着华丽,村舍和袅袅青烟相映成趣,小桥前的高树、低竹俯仰生姿,一条潺潺小溪顺着村边小路,叮叮咚咚一直流到村外,那优美自然的声音,展示着村子的山清水秀、淳朴民风。

村口庄稼地里的两株大柳树昂杨而风情万种,那柳树在牛娃子心里就像是他喜欢的女人一样。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美好,美好的像一首抒情诗。

  六月里,牛娃子领到了两千六百五十元的低保金,牛娃子开心地笑了。

(完)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口吃”情缘

下一篇: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