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土地诗的创作认识

来源:作者:杨玉贵时间:2012-02-27热度:0

我对土地诗的创作认识
文/杨玉贵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在我国,为了土地的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成立了国土资源部。于是,也有了我们这些国土兵。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土地的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
  也许是我出身在农村,从小就在土地上随庄稼而起舞、随野花而陶醉、随雨滴而聆听,土地给了我心灵间的慰籍和感悟,虽不象诗坛前辈艾青那样:“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热泪,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但土地上的每一株小草、每一个记忆、每一滴水珠、每一片庄稼都让我涌动。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叫,不要因为大狗叫,小狗就不叫了”,今天,我又成为土地的守护者,土地上动态巡查的脚步,就是写给土地的一首首情诗。今天的土地,有欢乐、也有沉重。土地上的景物、乡村里的疼痛,总是让我梦魂牵绕。为了把爱溶入实际工作中,我尝试用文字以诗的形式来延续,这就是我的土地诗。
                 
  我对土地诗的体悟
                 
  什么叫土地诗?我的认识是:土地诗是乡土诗的延伸,土地诗是国土人写出的行业诗、是热爱土地的人写出的事关土地的一切有关的诗,或站在土地的角度用心灵的语言表达体悟后的当代思维的诗。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作家写作需要三个条件:经验、观察、想象。我认为还要再加一个条件:就是积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自身的艺术造旨。诗歌写作尤其如此。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而热爱诗歌就等于热爱生命。对土地诗来说:我认为只有热爱土地,走近土地、了解土地,从而才有创作的源泉。因为一切的文学都始于土地。心中有诗便是诗,我个人认为一首好诗的创作是生活、经历、观察、反映、记录、提炼的结果。
  当今时代,是个浮躁的时代。有人说写诗的比读诗的多,对此我比较茫然。我是一名国土资源管理者,土地养育了我,也养育了我的文字。如何写土地诗,如何写好土地诗,我认为说到底还是要抑制单向自我的抒情姿势,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可变性,在诗中自觉地涉入追问、沉思等一些类因素。以我的理解,诗歌可以分为情感和经验写作,古人抒兴遣怀多,而“思考”不足。现在我们大多数(当然也包括我)诗歌写作者也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沉溺于个人情感,对外部世界关注不够,写出的作品没有什么生命力,让人有种读过了就读过了的感觉。
  创作土地诗,首先要把自己的创作热情与土地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心中就要装着土地上的人和事,再把土地上的人和事用经验与体悟的诗意来表达。否则,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不同的生活体验给人以不同的生活感受,升华到文学作品就是不同的内容和精神。只要我们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去挖掘和提炼,所创作的作品我想一定会独具特色。
  “体悟”永远是创作之魂,但作为语言中的语言艺术,新形势下的土地诗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比如语言的难度、精神的高度、诗意的深度等等。都有要我们去探索、去开拓。我是一名国土兵,是立足大地食人间烟火的国土兵,我写的土地诗同样也在立足大地食人间烟火。工作中多体悟土地上最真实的情感、体悟土地上最实在的凡人万象、山水景物,诚挚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
                 
  系统内朋友的评品
                 
  我的《脚步,是写给土地的情诗》,是我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写的行业诗。即是我对自己的工作体悟。
  河北国土系统内的一位作家读过这组土地诗后写出了这样的诗评:《土地,沉重的诗歌》——读《脚步,是写给土地的情诗(组诗)》热爱土地的人越来越少了,热爱土地的诗人越来越少了。
  “这个叫耕地的女人”,其实早就离开耕地去城里坐台了。耕地上,留下的只有一串串有气无力的口号。
  “我们这些在18亿红线上行走的人”,虽然不乏“充满激情的国土卫士”,虽然“没有时间认真地对自己哭泣一次”,但沉重的现实,总是让我们感到太多的无奈……
  不真正了解乡村的人,不真正理解土地的人,是写不出真情实感文字的,即使用尽华丽的辞藻,勾画出一幅美妙的乡村图,也是“伪乡村情结”,“伪乡村文学”。
  其实,乡村真的很沉重,土地真的很沉重,而做为从事基层土地管理的守护者,“也许是心情沉重/我们的双腿灌满了铅/眼眶里的泪水/总在涌动着窝囊”,这应该是最真实的写照。
  想想看,如今的农村在田地里劳作的是都是些什么人?大片大片的良田被无情的侵占,谁又是主要违法者?在执法与违法的较量中,“我们必须排除腿内所有的铅/因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网上认识诗人杨玉贵,有两年多时间了。他的诗一直深深根植在土地上,是典型的乡村派诗人。无情无诗,大情大诗。杨玉贵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同于时下某些喜欢“手淫”的诗人死去活来、恩怨不清的自我呻吟,不同于某些“狂躁”的诗人指天骂地、疯狂的像发情的狗一样喜欢裸奔,不同于某些喜欢虚情假意的诗人整天把诗歌当标语书写。杨玉贵的情是对土地真正的热爱,这种热爱发自肺腑,没有一丝做作的痕迹。
  “一扇窗户总是朝外开着\一盏灯永远在心坎亮着\在无数理解和满足回归之后\有一支笔开始失眠了”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虚伪的时代。在急功近利的呐喊声中,一个个官员升迁了,一个个官员倒下了;一片片耕地消失了,一座座工厂起来了。做为一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诗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不计后果的文明/在这个女人的胴体上/留下了疮痍/血脉中不停地喧嚣着/苦难和忧伤”。
  虽然话题很沉重,诗歌很沉重,心情很沉重,但诗人并没有失望和沉沦。他和他的同事们,“全不顾身后涌来云耳旁呼啸风/把时间铸就成一块块基本农田保护牌/牢固地竖在通往粮食的路上”。
                 
  诗歌界朋友的评品
                 
  我还有一组体悟乡村的土地诗《灼热的田野》。
  河南省作协有个叫周莲的诗人在看了我的诗后,写出了这样的诗评:“风逃遁了/汗的咸涩钻进眼睛和口腔/钻进生命的每一道孔隙……”。一读杨玉贵先生的《灼热的田野》,不由眼前一亮。朴素,动态稍带灵性的语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树,无声无息,叶子们,再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水份”,开宗明义,夏天炎热而干燥的景象自然展开。接下来会如何呢?作者通过“锄头,土壤,高粱,大豆”这些极平常的物件,进一步烘托夏天的酷热。“每一粒土壤,都成了渴死的石头”,土地因为干燥而硬化的情景一目了然。“所有的视线都在为一滴水奔走”无疑干燥的程度是严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肯定是焦燥的、难耐的。“痉挛与激昂共同在注释/生命的深度,所有存在的一切/都以血,浸染胸膛”,这是处此状况下人的必然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人们尽管在灼热中度日如年,但毕竟时间在一点点流失,所以最后“秋天的队列,提前成熟”。《灼热的田野》从描写夏季的风开始,逐步展开,意象层层递进,语气越来越紧迫,将夏天那种酷热由表及里艺术性地表现出来,诗意通俗易懂,语言朴素而不落俗套。
  重庆诗人李哲夫曾为杨玉贵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故土与亲人的题材,总是让我们梦魂牵绕,那些久远的记忆,至今依然怀念与怀想,爱,在这样的文字里被延续。被深刻,由此我们被感动。”我想李哲夫先生是读懂了他的诗了。我也深有此感。“生在乡村/田垄便是生命的棋盘”,杨玉贵先生的《乡村棋手》一开头就勾起了对于乡村的联想:房舍参差,阡陌纵横。那一方方田土,不正是一幅匿大的棋盘,而我们的乡亲不正是在田野上下棋的弈手吗?“一手伸于庄稼把雄心变为烈马/用车炮进逼的姿态”,作者将象棋用语巧妙地用于乡亲的具体行为上,比喻贴切而鲜活。“为了一盘下与未下的棋/祖先的祭祀造就多少欲望的灵堂/在他们累死的地方/继续着数不尽的虚步实招”,难道不是如此吗?从乡亲们的祖辈的祖辈开始,一直在田野上滚打耕作,为了其丰衣足食的梦想追求而日出而作,日入而憩,直至自己化成一棒黄土。“耕种土地,也是生命与自然的博弈”。一句话,就将乡亲们对于田野的热爱刻画得入木三分。此诗虽然是说乡亲们与土地的关系,但不见一个所谓描述如何耕种的字眼,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象棋术语来表达这种依存、依恋关系,表达方式独特、描写手段巧妙、语言格调高雅、艺术风格纯熟。我想,作者一定也是一位象棋高手。
  《父亲老了》与作者前两首诗一样,诗歌一开头就直奔主题,不骄柔造作,不拖泥带水。“土地打磨得你/又黑又瘦又硬的身体开始渐渐缩小/脸布满沟壑/牙齿掉落眼神散光”。父亲老了,因为土地;父亲老了,身材瘦小、满脸皱纹、牙齿松动、眼睛混浊。其后,因为老了,父亲有了许多毛病,对于农活也不得心应手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父亲老了,当然对于土地就越来越热爱了,于是就有了许多担忧、许多叮嘱。所以“阳光下暴露的青筋/再也不能释放体内最拿手的农事”,所以“昏昏欲睡的双眼/月光下总怕家中的灯火被风吹瘦”,所以“斑驳的记忆里苦苦地辨认/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呆呆地叨唠着”。诸如此种,入情入理,贴切自然。《父亲老了》注入了作者深深的爱,同时也歌颂了一个老农民对于土地的虔诚与崇拜。
  杨玉贵先生是熟悉农村生活的,因此这一组诗具有浓郁的亲切的乡土气息,读来倍感亲切,尤其是很能打动我们这些出身于农家的子弟的心。杨玉贵先生对于诗歌的领悟力也是较高的,将替代、比喻、兴与赋等艺术手段很好在运用在诗歌中,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同时杨玉贵先生运用语言的技巧也是很好的,善于用朴实、鲜活、熟悉的语言架构不一般的语境,干净、自然、节制。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乡村、对土地的体悟。
                 
  土地诗的魅力所在
                 
  其实,我的诗永远没有他们说得那样好,但我用真情去对土地体悟,而且永远这样走下去。都说文字是个人生活、内心情感的反映,只有真实去体悟才能传承土地文化血脉,守护乡村心底泥味。体悟让生活在乡村的我,觅到更加深邃的创作源泉,我愿永远坚守脚下的土地,力争写出更为动人的土地诗歌。
  在诗的国度,我看到土地诗的汗水在土地里流淌,细小的盐分把一颗颗埋在土地里的种子拥抱;在田埂间,我听到种子欢快的呼吸声,看见土地诗一起一伏散发出黝黑色光泽的心胸。在诗的国度,土地诗也许还是个不谙世事、懵懵懂懂的孩子,用真情实感,一次次记录着对生养我们的土地的感激之情与歉意。土地诗就像土地上微弱的静止的那滴露珠,不像我们的父辈脊背上的汗珠滴入土地,能随意停留在土地某个部位上温润泥土,土地诗用自己的方式,让汗水浸入泥土。乡村的蟋蟀、蚱蜢总是把回味绊倒在童年的时代。泥土之于土地诗来说,脚步下永远带着韧性的骨肉,里面蕴藏着大地的深情。因此,我作为一个国土人有责任在土地上不停地弯曲自己,给土地无限的虔诚和钟爱,让自己更贴近父辈,贴近土地。我坚信:土地诗永远是国土资源人在动态巡查、巡回监察时滚落的汗珠,一定有着玉米喜欢的姿态,一定有着小麦扬花的芳香。天空、大地、庄稼、土地上耕作的人们给予我们无限的意象,我的诗,和庄稼一起幻想爱情的秘密、阳光的灿烂、泥土的芬芳。像庄稼一样吸附着土地的箴言,让自己骨骼坚实地在土地上行走。
  帷幕已经开启,请随我和我的土地诗一起开始一场乡村土地的旅程吧!


                 
该文系作者在新山水文学QQ群召开的“从田园诗到土地诗神仙会”上的发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