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风20111201

来源:作者:齐鲁风时间:2011-12-31热度:0

刊头照——泰安东平东平湖土山岛藏梅寺 峻岭/摄
刊头题字——王锐(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1——盛满书籍的纸箱
作者——冯连伟

 人到中年的我,搬过几次家后,缍拥有了一间书房,拥有了一个装满书籍的书橱。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时,总想起小时候老家里的那张一推三摇晃的破书桌和书桌上盛满书籍的旧纸箱。
 大哥比我大8岁,我还未上学的时候,哥哥已是一名中学生了,每每看着大哥背着书包去上学,便发自内心地羡慕,于是终于不到入学年龄就早早地进了学校的大门,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上小学时的三间教室就在村子里的大队部旁边。上课的课桌是土台子,坐着从自己家带的“板头”,我想之所以不叫用板凳就是因为土台子很矮,“板头”是由一块木板和四条短木腿构成的。教室虽旧,土台子虽矮,但教室的墙上却贴着几张名人格言,印象比较深的一幅是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另一幅是莎士比亚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长着长长胡子的两个外国人虽然不那么英俊,但他们说的话却成为在全世界被传播的格言,确实对刚刚跨进校门的学子有很大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家里姊妹只有大哥在上学。哥哥从上小学开始的所有课本都被娘收集起来放在一个纸箱里,从藏书的纸箱里能把小学一年级到中学各年级的课本全都找到。因此,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随着读中学的哥哥私下里不断给我开“小灶”,认的汉字不断增加,从最初的“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迅速地向百字、几百字的课文迈进。上一年级的时候,开始读哥哥二年级三年级的课本,到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读完了哥哥五年级的课本,那时哥哥已高中毕业成了本村小学的代课教师,本想让我直接跳级去和当年的五年级学生一起毕业去上初中,后来考虑到我年龄太小又打消了这一想法,只是他们照毕业照时,哥哥让我站在麦田边上照了张相,算是对我读书的奖励。
 盛书的纸箱除了收藏的课本外,还有较多的课外书,印象特别深的有《敌后武工队》、《上甘岭战役故事选》,后来哥哥给我买的《少年文艺》、《少年科学画报》以及冯德英的小说“三部曲”《山菊花》、《迎春花》、《苦菜花》等书籍让这个盛书的旧纸箱越来越充满了诱惑。
 上世纪七十年代,能够在课本外读到《敌后武工队》这样的书籍,对我来说确实是莫大的福分。这部长篇小说我读了很多遍,到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和伙伴们是到离家几里路的坊坞联中读书。我在伙伴们中间的诱惑力就是无论是上学还是回家的路上,能象农村说书的那样给伙伴们绘声绘色地讲《敌后武工队》的故事;在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的年代,我这个会讲故事的人,怎么会不受到“热捧”呢?!
 因为读书我挨过娘不少的“骂”。乡村的夏夜蚊子特别多,我从小就“娇惯”,冬天遇冷风皮肤就过敏,夏天蚊子一叮咬就是红红的一片,又麻又痒。煤油灯下,一把蒲扇是我驱热打蚊的工具,夏夜里我往往把脸盆里盛满水,把双脚浸到脸盆里,既降温又避蚊。外面是伙伴们欢快的打闹声,娘看着煤油灯下大汗淋漓的“书痴”,心疼得把油灯吹灭连拉带拽把我赶到河边乘凉。
 我感谢娘这个有心人,给我们兄弟积攒的精神食粮,也培养了我从小喜欢读书的习惯,直到今天,繁忙的工作之余,逛逛书店买上一抱书籍,回到家里洗上一盘水果,往沙发上一躺,随手拿上个水果吃着,读着一篇篇美文或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心中那份幸福又岂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呢?
 有一个故事叫《每天两小时》,说的是台湾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叫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记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而事实上,陈茂榜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学历的人,能够荣获名誉博士学位,主要凭他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一辈子坚持每天晚上不间断的自修。陈茂榜15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工作12个小时,但是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他养成了每晚至少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八年,也读了八年书。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是用的,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
 山外有山,学无止境。高尔基说过:“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小时候家中盛满书籍的纸箱胜过一个珠宝箱,因为黄金珠宝可以让人荣华富贵却不能让人增添知识。想想那盛满书籍的纸箱给我带来的幸福时光,感谢我的娘,感谢今天的好时光,有那么多好书可读,有那么多知识需要去学习掌握,我暗暗地下着决心,减少一些饭桌上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象陈茂榜那样,每天读书两小时,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几十年前盛满书籍的旧纸箱早已随着老屋的翻新找不到了踪影,那些曾启迪我人生的书籍也早散落在了时光的深处,但那盛满书籍的旧纸箱是年月深处散落在的内心碎片,每一次的想起,就如同回到了美丽旧日时光,打开了一扇久远的门……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

2——冬天来了
作者——王展龙

 雪花不期而遇的来了,就像是很长时间不见的朋友,一个电话也没有、一个短信也不见,却突然地来到你面前。其实,对于又一个新的节气—大雪的到来,我没有感到意外,也没有叹息时间车轮飞速旋转的不留情面,而我是平静的接受冬天的到来,就如每日的工作、读书、吃饭和睡觉一样,一日一日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走进冬天,给我的感觉不是寒冷,而是冬的娇美、希望、回忆,感觉季节的自然更迭,就像昨天是今天的递延一样,那种感觉就像大脑似乎还没有从过年的年画和鞭炮声中清醒出来,眼睛还仍留恋在春天的明媚柔光中,身体还似乎在炎炎夏日的酷热里,鞋上还沾着秋的露水,整个人却进了冬的门坎一样,一种依恋、一种回忆、一种不舍。试想:在冬天的童话里,有满天飞舞的雪花,有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有冻得小手红肿肿的小孩子堆做的圣诞老人慈祥和蔼的祝福,这是何等的美和情趣盎然呀!因此我常常认为,冬天相比于其它季节,是一个更值得留恋的季节,因为它是孕育种子的季节,也是带给人们憧憬美好未来的季节。
 回想曾经,我每每在走进冬天的日子里,就常常会叹息如梦的年华若烟似云飘过,也常会有对岁月转瞬即逝的感伤。岁月磋砣,追忆往事,我总觉得人仿佛还在昨天,还在夏天五月似火的绿荫下款款散步,还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流连往返,还在童年的小河边捡拾沙滩上美丽的石子。于是,在冬天的日子里,让我不能不想起流逝的往昔,不能不忆起那些难以忘怀的纯真画面,冬天是一个怀恋过去与畅想未来的季节。
 如果说春天因花的艳丽、芬芳带给人们美丽、清香、娇艳的话,那么冬天则因寒冷、洁白、孕育给人以思考、拚搏和对未来的期待。在最寒冷的冬天,当我期盼着能推窗眺望着窗外一片白雪茫茫时,当我的手被寒冷逼迫的不敢伸出时,也许我又会想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于是,一份期待与渴望就会在心海升腾。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冬天的后面是春天,原来不管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心中有希望,冬天也会变成温暖的海洋。冬天来了,已经走过的春夏秋变成了凝固的风景画,凝聚成了刻在心海里永远的记忆和珍藏。
 在冬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深刻地反省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所失所得,也会精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因为,冬天让我明白:只有经历了与严寒奋勇拚搏,就如那迎风傲雪怒放着的梅花一样威武不屈,才会让心灵不再迷茫,让梦想不再飘渺,更让未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会描绘出美好的人生诗篇。
 走进冬天,走进寒冷,也走进希望。聪明的,你说呢?
 (沂水县国土资源局)

3——残荷听雨
作者——王淑美

 残荷听雨该是一种绝美的震撼。想象一下,满池的碧荷随着那一声怜叹,在细雨声中香消翠叶残。细雨迷蒙,残叶凄凄,在季节的深处低吟着生命的起起落落。
 寒风萧萧,凄雨瑟瑟。不是那些远处慕名而来的游客,你很难把眼前的一切融入一个热闹喧嚣的世界中来。
 古城之南,运河北堤,绵延数里为你展现出的就是壮观而又凄美的残荷。我曾无数次地拜访这片荷塘,无论是在小荷才露时的惊喜,还是在轻轻碧荷时的迷恋,都抵不过面对这弥漫着烟雨的残荷。只是这般轻轻地一眼,便触动了内心那片如雨的心绪。不喜欢伤感,却无法拒绝看到和听到那些伤感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对着莲,这样静静地猜想莲是否也有如花般的心事……
 池塘里,一枝枝在寒风中左右摇摆晃动着的残荷,泛着枯黄的,瘦弱的身姿在雨中飘零得令人心碎。那愈来愈发瘪的直茎挣扎着举起脉络已通透的叶。偶有一片凋零的残叶,悄然滴落于水面上,轻荡起一圈涟漪,仿佛是她的独舞。是哀怨?是惆怅?是浓得化不开的烟雨尘事。是淡淡地丝丝地柔情和着深幽意长的韵律紧扣心扉。我是相信她们的生命没有停止的,她们坚忍的心底早已埋下了不屈的种子,只是期待着守候着在另一个季节吐露芬芳。残荷听雨的时候,耳畔应该回荡着那首老歌:“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花开花谢终是空,女人如花花似梦!试想晚唐的李商隐一生写出无数意蕴悠长的诗句,是面对残荷的一种偏爱,还是为了那份心中的期待与守候,留下了那声叹息:“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在无尘的世界里,静心听雨,聆听荷花的心语,在繁华褪尽那一刻,残荷细雨的相依相偎,坦然面对枯荣浮沉,更在生命的守望中愈来成熟而坚定。
 深深地长久地凝视着残荷,我又急切地想读懂她的苍凉,她的低语。站在她们面前,我仿佛是一个傻子,愚钝而未悟的红尘俗人妄想从这片静谧的世界里解读一个生命的轮回,显得尤为地浅显与无知了。其实,残荷听雨不是一个季节的告别,只是为了春之灼灼,夏之妖妖,秋之累累,在冬的起点里孕育希望之芽。人生四季不也如这残荷听雨的阐释吗!(枣庄国土资源局台儿庄分局)

4——爱就大声说出来
——冯连伟亲情散文读后感
作者——文峰


 连伟先生要把近年来所写的文学作品结集,嘱我写点东西。我却迟迟未能成文。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想说的话太多太多,总觉得不知从何说起。
 作为一名副刊编辑,7年来,我的邮箱里陆续收到连伟的近百篇稿件,有《离家求学二三事》、《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谁不说爱家乡好》等。但更多的还是写亲情的文字,如《我送儿子上大学》,《养儿更念父母恩》,《儿子生日娘苦日》,《爱是惟一的金子》;在这些写亲情的篇章里,一系列围绕母亲的“作文”,读来尤其让人惊心动魄、反思回味,隽永悠长。
 印象最深的是那篇《伺候母亲》。2008年4月9日,连伟近80岁的老娘突然患病住进医院,在当地抢救20多个小时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征得医生的同意,他果断转院,长途跋涉把昏迷的母亲送到济南的大医院治疗,三天后转危为安。得到消息,我们到医院探视,看到连伟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略露喜色的面容,我知道他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在此3年之前,他曾写过一篇《我为母亲梳梳头》的文章,这次在医院里,他为母亲梳头、洗脸,无微不至。并在病房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情:夜深人静,坐在病床前看着病中的母亲心里流血流泪。因为在自己眼前遭受疾病折磨的是自己的亲娘啊!她曾经是那样慈祥,她也曾经是那样年轻漂亮,她曾经为生病的我步行近20里路去赶集买我特别想吃的兔子肉,她曾经在送我远行的村口遥望我远去的背影……想起这些我怎不心如刀割泪如泉涌。母亲出院后,连伟写成稿子寄来,4月24日即见诸于报端。
 这两年,连伟写了大量以母亲为题的作品,《母亲的手机》、《母亲的生日》、《母亲的泪水》、《母亲的老屋》、《母亲的小院》、《母亲的快乐》、《母亲的心愿》、《母亲的爱》、《母亲忙年》等等,他说要写成一个系列,来记录和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文章不算长,均千字左右,可以说是字字句句思亲情、点点滴滴念母恩。因为工作,我知道连伟很忙很忙,但他说再忙,一周也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写一篇,主要靠清晨早起完成。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对亲情的体味、感情的奔流、恩情的升华!每一篇稿子,都能让人记住些什么,如点滴感人的细节,朴实无华的句子。
 今年春天,连伟把近年来所发文章的剪报本送给我。题目是《问问母亲缺什么》,另有副题——献给母亲的爱。里面有我编辑的,也有发表《临沂广播电视报》、《兰山大众》、《中国国土资源报》等报刊网站上的。我如获至宝,经常带在身边,包括盛夏去江西红色旅游。无论是独处旅馆,还是在疾驰的火车上,翻看一篇篇文字,反思自己的过去,犹如见到故乡的娘亲,似乎听见母亲在遥遥的召唤。情不自禁把一些句子用笔划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空白处。
 如:母亲的快乐来自于她的宽容大度和坚强。她一直教育我们要把“欺负”我们的人放到一边,不要去“冤冤相报”,但对于我们家有恩的人要记一辈子……;母亲已经80多岁了,从地里劳动回来的她脸上没有显出任何的疲劳神态,而是溢满了幸福之情……;娘是我们的支柱,是我们心中的山。母亲已经老了,但母亲的心依然像年轻时一样火热,用博大的母爱滋润着她的儿女……;因为母亲,我的心永远年轻,遇到委屈依然可以在母亲跟前流泪倾诉;因为母亲,我生命的前进之路无论多么艰难,我都有信心勇敢地走下去。
 在吉安去井冈山的长途车上,我读了《祝福母亲》后写道:读这些文字,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产生冲动,那就是要对母亲好,让温暖升腾起来。这是一曲母亲的颂歌,一曲孝子的浅唱。因为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每当回去看望母亲,陪着她老人家一起吃饭时,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无忧的童年。母亲是让我乘凉的树,母亲是给我挡风遮雨的伞,母爱无私,母爱伟大!”
 是啊,早就有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似乎母爱是天职。但孩子对待父母呢,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在人民翻身做主人、妇女翻身得解放,砸烂了过去的封建制度,儿女的命运不再是家长说了算的今天,世上有多少老年人被不孝之子无端遗弃、虐待,甚至有家不能回,无奈对簿公堂,这样的新闻,电视里、报纸上比比皆是,天天发生,这是为什么?古人教育儿女,常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来比喻,现代的年轻人那个还相信这一套?
 古今写母亲的文字很多,最有名的当属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此,连伟的文章在我报发表时,常冠以“游子吟”三字开栏。我注意到,临沂广播电视报的琅琊周刊,最常用的是“寸草心”,可以说是所见略同。每次去临沂,常听到一些人说起读了冯局长稿子的感受,语言和表情都是真挚的。
 以点滴的小事入题,细数母爱之伟大;以连绵的文字,记录感恩、爱母的情怀,写一篇容易,坚持写上百篇,相当了得。这些作品,让过去不曾孝敬母亲但良心未泯的人读后惭愧;这些作品,让以往怀恨母亲但事后理解母亲不易的人感到内疚;这些作品,偶尔也会让一些对父母有成见至今执迷不悟的人愤愤不平甚至气恼;更相信,这些作品,能让部分人转变对父母的态度,及时孝亲尊老,减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这是连伟所写亲情文字的魅力所在。
 百善孝为先。临沂人自古“孝亲”。“二十四孝”据说有六孝发生在临沂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其中的《王祥卧鱼》就发生在冯连伟所在单位管辖的兰山区白沙埠村上。古人的那种仁爱之举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所期盼的,也是每个子女当学习和传承的。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在国庆节放假期间,也是在九九重阳节里。我知道身为基层国土资源局长的冯连伟肯定很忙,也肯定忙里偷闲回到汤河边的老宅去陪一陪年逾八旬慈祥的母亲,在回来的路上肯定又会构思一篇“母爱”及“爱母”的文字,我想这篇稿子肯定很快就发到我的邮箱里!相信,今后这样的美文还会源源不断!
 有爱的就写下来,有爱就大声说出来吧!爱母亲,爱家人,爱生活,爱事业。给晚辈树立标杆,让读者分享幸福,为自己的心灵煲一碗暖暖的汤,快乐一生!


5——美在民间一双手
(歌词)
□魏修良


有一双巧手软又暖,
剪出的花儿春满园;
有一双泥手粗又颤,
捏出的娃娃喜开颜;
有一双茧手硬又宽,
画出的故事润心田。
啊--
美在民间一双手,
传统文化根不断。

出笼的蝈蝈瞪双眼,
冲破牢笼天地宽;
喜人的老虎呜呜叫,
三岁的娃娃会把玩;
勤快的小姑撑起伞,
贤惠的嫂子笑声甜。
啊--
美在民间一双手,
民族精神可擎天。
 
乡村的花儿红艳艳,
乡村的孩子欢又欢,
乡村的故事画不尽,
乡村的日子乐无边。
 高密市国土资源局


6——我心中的土地
□穆孝祥

小的时候
我觉得土地
就是自家的那一亩三分田
是祖祖辈辈世代耕耘的地方
那里有爹娘倾洒的辛勤汗水
有小伙伴们嬉戏的笑语欢声
也有鱼虫鸟兽的浅唱低吟

十八岁那个夏天的高考
让我从小山村迈进了大都市
象牙塔里四年的勤学苦读
改变了脑海中土地的模样
土地不只是躬耕之所
还可以是玉宇琼楼
是纵横阡陌
它是万物之本

而如今
我成了一名国土工作者
土地对于我又有了新的含义
我懂得了
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就必须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
要保持经济的长远发展
就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要维护好农民的权益
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的利益
就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

土地啊
我的母亲
任凭时光流转
不管沧海桑田
我对你的理解会变
对你的感情至死不渝
我将用我这颗国土人赤诚的心
为自己的母亲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为您的子民倾洒满腔的热血
 昌邑市国土资源局


7——大沽河,我的母亲河
——大沽河清点地上附着物有感
□仲丛明

静静的河水
流淌着山东半岛上千年的文明
泛红的秋叶重复着春秋的交替
展示大沽河美丽的风景
河滩的崎岖展示大沽河生命
崎岖而顽强的性格
果实重复着成熟
却记录着大姑河人民
由贫穷到温饱、到富裕的历史

今天
大沽河建成青岛的景观河流
又一次
展现大沽河最美丽的面孔
我们在期待
期待这一光辉时刻的到来
国土人的脚步
首先踏向这一方土地
脚步连着脚步
在大沽河滩上
留下一行行脚印
记录着大沽河两岸人民
辛勤汗水的结晶

杨树柳树刺槐……
苹果梨树板栗……
一方方的麦地菜地……
和大沽河两岸的人民一样
即将被改变命运

大沽河两岸的人民
有点恋恋不舍
却又用涌动着
对未来大沽河的新貌的憧憬
而义无反顾的姿态

明天的大沽河会更好
我们深信
我们国土人辛勤的脚步将和
一代代改变大沽河命运的
两岸人民一样
被河水磨平辛勤的脚印
但我们会站在明天的景观大道上
展示我们心中的自豪
莱西市国土资源局水集所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