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光荣传统的火把,点旺地质文化的遍地篝火
常江
――――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95年的庆典时的演讲
什么是地质文化?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会有不同的说法,我不想多说;至于地质文化、地勘文化、地学文化、地球文化,有什么不同?地质文化有那些分支?地质文化对于地质工作、地质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都需要专题研究,我也不讲。我要讲的是,地质文化的昨天和明天,题目叫做《举起光荣传统的火把,点旺地质文化的遍地篝火》。今天怎么不讲?今天太短暂,只能穿插着看看现实。
先讲“光荣传统的火把”。
用两句话概括地质文化传统的特点。
第一句话,人类在高举地学旗帜的同时,也高举起文化的旗帜。
人类一开始直立行走,就探头探脑,昂首观天,俯首看地,心中充满数不清的谜团。于是,有一些智者、慧者、先行者,试图释天释地,释山释水,时而唯心,时而唯物,脚踏实地者有之,说玄弄巧者有之。无论怎样,他们开创了自然科学,开始解谜;这解谜的过程,就是人类创建文化、呼唤文明的过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地学都是自然科学中最出色的骄子。近代地质学出现之前,地学遍布于地理学、堪舆学、风水学、医药学以及神话、炼丹术、冶金技术之中,更集中表现为玉石文化、青铜文化、铁文化……
科学家的素质,决定这一学科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古今著名的地学家,都是著名的文学家。这一基本事实是,地学界普遍认同的古代几位大地学家,居然都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有传。在这些人中,首推东汉张衡。张衡的主要科学成就,是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写出《灵宪》、《玄图》,完全可以称他为地球科学家,简称为地学家。张衡作为一代科学大师,是中国的骄傲,他像阿基米德、牛顿、罗蒙诺索夫一样,不仅是科学家,而且是大文豪。他的诗歌,以《四愁诗》为代表;他的文赋,以《西京赋》(长安)、《东京赋》(洛阳)和《南都赋》(南阳)为代表;他的文论,以《七辨》为代表;他的艺术,以绘制地形图和绘画为代表。
像张衡这样,地学家也兼做文学家的,是普遍现象:西晋葛洪,长于炼丹术,矿物学家。他有《抱朴子》等书以及诗文,共六百卷。
北魏郦道元,地理学家。汉代桑钦著有《水经》,记叙水道137条,郦道元写出《水经注》40卷,记叙水道1252条。他考察精细,描写生动,比如关于长江三峡的介绍,已经成为古代散文的典范。
北宋沈括,地质学家。他最早提出了“石油”的概念,写出石油诗,有《长兴集》41卷。他的《梦溪笔谈》,不但有关于天文、地理、地质、气象、冶金这样一些地球科学的论述,而且广泛涉及历史、诗文、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
明代徐霞客,地理学家、地质学家。他一生游历,十分辛劳,他所受的磨难,绝不亚于一名地质工作者。他的记录,由后人整理出《徐霞客游记》12卷,是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高峰。
扫描近现当代的地学界,事实依然这样“神奇”:鲁迅先生,是矿务铁路学堂毕业的,与人合作著有《中国矿产志》,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李四光先生,写过小说。
杨钟健先生,有《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两部文学著作。
黄汲清先生,有散文集《天山之旅》。
冯景兰、关士聪、王鸿祯、刘光鼎等一大批老地质学家,都堪称我们的文学表率。
可以肯定地说,在人类科学的矿族群里,地学与文学,是共生的晶簇,它们相互支撑,亲密发展。了解地质文化产生的过程、与地学无法分割的历史,我们就会明白,发展地质文化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一种负担,那是地质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说地质科学与地质文化是“与生俱来”的一家人,并不是说,地质文化可以完完全全地自然产生,自发萌动;也不是说,它们一直是同步前进,形影相随。地质科学家的文化潜质需要激发,地质工作的行业精神需要认同,地质队伍的全面素质需要提升,好的外部环境、社会舆论,是地质文化得以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句话,我们在发展地质工作的同时,也发展着地质文化。
近代地质学出现,以其巨大的应用效力,迅速成为科学的领军力量,这种应用效力,就是实践,就是找矿,就是组成了团队。于是,地质工作、地质科学、地质行业、地质事业,达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人们对地质到底是科研型的还是应用型行业,长期以争论而没有结论,原因就在这里。这样,地质文化和地质科学便同步地进入更广阔的领域。
当五六十年代地质工作大发展时,地质文化掀起第一次高潮:长纪录片《深山探宝》展现了地质队员的形象,歌曲《勘探队员之歌》在几代人的汗水与泪水中传唱至今,以地质生活为背景的《年青的一代》塑造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肖继业的形象,地质文工团走向山野、走向机台,在以“石油诗人”李季为代表的诗人们的笔下,地质队员真是最可爱的人,地质工作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当“文革”之后随着地质队进城再次出现地质工作大发展时,地质文化也掀起第二次高潮:在孙大光部长直接指挥之下,我们在产业部门中,率先成立了文联,成立了作协,创办了《山野文学》和《新生界》,成立了文学创作室,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全国的作家纷纷要求来体验生活,评论家们也常来这里参加作品研讨会,“三光荣”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精神力量和价值体系。
相反,当地质工作无奈地走进低谷的时候,地质文化也随之偃旗息鼓,文联、体协、思想政治研究会顷刻解散,文学刊物立即停办,文化人才大量外流,只剩下一个作协,还被赶出部里,成了“北漂”。
中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使地质事业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地质部门的日子好过了,心情舒畅了,文化也回归了,地质文化的大繁荣已经初见端倪,随着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地质文化必然出现第三次高潮。
为这个高潮做准备,我们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很好的条件:一个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2005年,在贵州铜仁举行第三届宝石文学奖颁奖大会,孟宪来局长代表孙部长到会讲话。原定坐一天一班从贵阳到铜仁的班机,正赶上大雾停飞,连续三天不能起飞,我们十分着急。按说这种情况,把讲话稿传过来请人在会上宣读,也有情可原,可孟局硬是坐10多个小时汽车夜里赶到铜仁,第二天讲完话又赶回贵阳,去参加桂林的一个会议,也就是说,34个小时中,坐了20个小时汽车,那时没有高速公路,一路辛苦可想而知。对此,我们永远心存感激。部局领导高度重视,把成了十二年“北漂”的国土资源作协重新收回部里,给第四届宝石文学奖得主发了奖金。各省厅局和基层领导也不断转变观念,支持文化工作。长期以来,有些领导对业余写点什么、画点什么的,叫做“不务正业”,他们批评人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把业余写东西的时间用到工作上岂不更好?可这些同志是利用别人打牌、打麻将的时间写东西的呀!现在,这个状况开始扭转,业余作者的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在组织大型报告文学集《大光》、《先行颂》、《一级响应》时,为作家们请假,所有的单位都是绿灯放行。听说,有个省地勘局研究是否提拔一位文笔很好的年轻干部,领导态度很鲜明,说了一番令人起敬的话:这位同志的文章写得很好,文如其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人品,从他的文章结构,使用语言,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这件事,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个是各地有一批典型引路。贵州地矿局是个典型,20多年来,他们通过办《杜鹃花》杂志、举行笔会、请进来、走出去,在培养文学人才上,成绩极为突出,被称为“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成绩可用几个数字概括:在今年的贵州作协代表大会上,贵州局有10名代表;他们培养的作家,有4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作协八代会上,有两个人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在全国43个省级作家协会中,有两个协会的主席是从贵州局出来的,一个是陈国栋,一个是欧阳黔森。他们培养作家,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动真格的。有两个业余作者,很有潜力,但在地质队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他们更不好过。于是,局里出钱给队上,把他们养起来,为创作请假不许扣工资,出差要给报销。其中的一个人就是欧阳黔森。他是103地质队的职工后代,被队上招了工,在野外实践中对文学产生兴趣,最终步入作家队伍。他的几部大型电视剧都是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奢香夫人》、《雄关漫道》、《绝地逢生》。
一个是进行了人才培养和储备。从全国来讲,国土资源作协队伍不断壮大,现在有会员739人,大约有350人是地勘部门的。这是一支思想过硬、富有文采、充满激情、机动灵活的创作队伍,可以随时拉出去完成紧急任务,像2008年汶川地震那样。我们还有一批新闻记者,从北京的报社到各地的记者站,这是一支机构健全、岗位固定、熟悉情况、行动迅速的队伍。
再讲“点旺地质文化的遍地篝火”。
怎样点旺地质文化之火,我有六点想法,六句话。
第一句:动员起来。
文化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一个单位,文化不只是分管领导的事,每一个领导都要负起责任。
动员大家做什么?不是要求人人都会写诗,也不要求人人都会唱歌,而是要总结、认识什么是地质工作的本质,什么是地质队伍的精神,什么是地质人的灵魂。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光荣”、“四特别”的传统继续发扬,对于培育新型地质队伍,起到了包括金钱在内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过穷日子的时候,我们不散;在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们不贪,既然是“特别能吃苦”,就不会“特别能吃喝”;既然是“特别能奉献”,就不会“特别能腐败”。
大家怎样做呢?可以有多种办法。
一种是让大家重新界定“三光荣”的内容,并把“以什么为荣”的主观性,改为“什么光荣”的客观性。
一种是让大家总结、评选、认定能代表地质精神的表述语,无论两个字的,还是四个字的,无论是事先给定一批,还是自己提出来,都是一个思考人生、思考地质的过程。
评选之后,要有一系列的后续活动——征文,征联。
出书,出刊。
演讲,宣讲。
举办诗歌朗诵会,大型晚会。
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在全社会掀起宣传地质工作的新高潮,点旺地质文化的遍地篝火。我们不要搞跟风,处处评,层层平,这里八个字,那里十六个字,搞形式化,都不知自己该怎么办了。也不要一哄而起,要保持常态,就是把地质精神落实,延伸,到岗位培训,新人上岗之前进行地质精神的教育,这样,才有了传承。
还有一点很重要,别总是高瞻远瞩,忘了眼前,要动员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文化尝试,从而推出有特色的地质文化的分支:水文化、土文化、宝玉石文化、观赏石文化、旅游文化,等等。
第二句:组织起来。
我们做一件事情,把人聚起来很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散摊子却是很容易的事,忽剌剌似大厦倾,落得个白茫茫大地干净。我刚接手当作协主席的时候,只有200人的名单,通过活动,通过联络,通过影响,现在成了七八百人的队伍。这很不容易,然而又是必须做的,只有组织起来,才有队伍,才有人气,才有力量,也才有发展。
首先,整个部要有个文化建设的指挥中心,它的任务是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划拨经费,整合资源,协调关系,对外交流。这个指挥中心,叫什么名字,可能并不重要——当然,叫文化宣传司最好了——一定要有权威,有经费。
其次,在部局和各省厅局一级,组织起像文联、作协这样的人民团体,组织起各种文化社团。现在,仅有地调局和江西、河南、湖北两省有相当于文联的组织,要发挥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地方学习和借鉴。
再其次,基层要大力发展兴趣小组。通过工会、离退休人员管理部门,把不同兴趣的人组织起来,做些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组织的另一种途径,就是办刊办报,给文艺家、爱好者们有出版、发表的机会。现在,我们文化的刊物太少了,原有的一两种也都被挪用了。清朝的李渔,有感于山上全是寺庙,没有道家的地盘,做了一副对联,上联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我们是部里刊物房地产占多,也该留一两本给我文化。这样的事,需要部里进行调查研究,统一调剂,按需分配。
第三句:表彰一批。
胡锦涛总书记在刚结束不久的文代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为人民奉献了大量思想内涵丰富、艺术品质上乘的精神食粮,进一步巩固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特别是这些年来,在党和国家举办一系列大事喜事、应对一系列难事急事的过程中,总有文艺工作者辛勤奔忙的身影,总有文艺工作者创新前进的足迹,总有文艺工作者倾心奏响的时代乐章。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以昂扬的精神、奔放的激情吸引和感染着亿万人民,对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让与会者非常感动。在我们部局系统,许多地质人做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工作,许多文化人做了许多不可替代的地质工作,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的第四纪研究专家刘兴诗教授,是我们著名的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勤奋写作,今年80岁了,到8月为止,出版了215本著作,获奖139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急急忙忙从外地赶回四川,在飞机上为去救灾的队伍讲解地震知识和防护救援方法。
正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一批自己的作家,受命奔赴第一线,和各省救援队伍一起出征。他们历经艰难,历经危险,有一次滚落的石头把车头都砸瘪了一块。这次行动,体现了“四特别”精神在急难环境中闪现的光芒。采访后,连续作战,一鼓作气写出一批有血有泪的报告文学,结集《一级响应》出版。在各行各业、各部委都上汶川之后,能留下庄重记录的不多,我们这本有可能是唯一的一本有分量的作品。
原地矿部办公厅、文联负责人李长青,是参与提出“三光荣”口号的人,为地质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今年81岁了,始终不离地质文化,近几年,又倾尽心力组织部老年乐队,成为老同志的榜样。
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是五六十年代就致力于科普的老作家,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地质地理卷,影响了几代人。
原地科院院长赵逊,是国际知名的地学家,他后来致力于中国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几乎所有的地质公园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每一次申报成功,都记录着他的智慧,因此,他被称为“地质公园之父”。
江西省地勘局老宣传处长周志兴,固守宣传工作者的职责,近些年,在省内各地宣讲“三光荣”,有三十多场。
古生物及化石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单华春,出身于地质世家,她第一次投资800万,启动基金会,致力于这项功在千秋的事业。
广东地质学会胡红拴,学医的,现在是诗人、美术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一年以前他策划了广东地质文化讲坛。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他们应当受到鼓励,受到表彰,受到奖励。我们应该建立一些机制,制定一些办法,召开一些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让全社会都知道,在我们这里,搞地质文化,和找矿立功一样光荣。
第四句:培养一批。
地质文化是和地质科学共生的,但是,文化仍然需要建设,如同地质学家不是天生的文学家一样,有一个发现、培养的过程。
为了使地质文化保存下来,传承下去,需要大量的人才。很有必要在全国进行一次文化普查,统计成果,看到成绩,摸清家底,发现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多年来的文化成果,汇总到地质图书馆,馆里有建设地质文化资料库的设想,关键是有东西。人才,文学方面的,请向作协推荐,艺术方面的,在我们自己的文联成立之前,请向省市县各级文联推荐,总之,不要埋没了。
人才是需要创造成长条件的,重要的是,进行培训。我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为文化新人创造当面聆听前辈教诲的机会。培训要有不同层次:全国的有鲁迅文学院,一年只能有一位有成绩的中青年作家去;可以鼓励在职接受文化方面的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函授教育,对于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才,要在工资、生活待遇方面给予照顾,至少不要克扣。
重点培训放在省里,方便,快捷,熟悉,便于了解和考察,解决问题。如有需要,条件成熟,可以上下联合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有培训基地。
第五句:眼界宽点。
我们的地质工作,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到经济活动自始到终的全部过程,我们的文化也不能自闭在狭小的地质圈子里,而是要在整个文化领域争得地质人的话语权。事实上,我们地质队伍中的文化人,更可敬之处是,他们不但醉心于地质工作,全身心投入这无尚光荣的事业,而且关心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并取得为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古今地质人中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怪才”、“奇才”。
且不说张衡的绘画为东汉六大画家之首,那太遥远了;也不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这三位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能诗能文,有的还是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就当代来讲,有很多实例——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袁复礼先生,是最早搜集出版西北民歌“花儿”的学者;石油学家朱夏先生有家学渊源,是诗词大家,他的一个新奇创意,是用西湖十景的名字命名东海油田的各个采油区;区域地质矿产学家、地质学史专家夏湘蓉先生,被人称为“金石书画,诗词歌赋,哲学史论,红学柳传,无所不窥。”
地质队员出身的省长张文岳,还是一位高水平的京剧票友,据说,他到辽宁省京剧院讲话,讲的是四大名旦兰花手指的演变,令演员们听得如醉如痴。
后辈之中,“老地质”王曙把深奥的唐诗宋词非同寻常地“故事化”,展开传播古典诗词的独特风景,他的“唐诗故事”在大陆和台湾保持了很高的发行量;河南地质人庞中华创立硬笔书法,在书法艺术的实用与普及上别开生面。
如果把我三十年来创建中国楹联学会使得对联文化得以振兴,也算进去,我也会感到荣幸和安慰。因为上世纪90年代三次上报领取国务院特殊津贴,都屡次被驳回,理由大约是“贡献很大,但与地质无关”。
从大文化眼光来看,我们这支队伍中已有的成绩,正是地质文化向社会扩展的结果。
地质科学家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广泛结合,是非常有益的传统。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高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创造力。我们常常慨叹地质学界出不了大师,连出大家都很难,原因固然很多,学识过度专业化、缺失文化思想的张力,是不可忽视的软肋。
第六句:步子大点。
古往今来,大多地学家都可以兼做文学家,或者说,能称得上文学家的科学家多为地学家。这个命题,还可以这样表述:除了地学家,其他科学家中,能称得上文学家的很少。
作为古代大科学家,我们还可以数出这样一些名字:汉代水利学家李冰,唐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历法学家一行,元代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明代农学家、历法学家徐光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这些人是科学家,不是地学家,也不是文学家,《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没有他们的传记。有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祖冲之,南朝宋的数学家,著有哲学和志怪类的笔记,沾文学的边。我无意褒贬历史人物,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至少它告诉我们,比起抽象的、理性的、实验室内的研究来,地学有丰富的文学宝藏。
这是因为,地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天体、大地、海洋,大地;大地上又有高山、平原、雪域、沙漠。色彩斑斓,复杂多变,包容万物,通贯古今,这就给地质文化的成长留下了非常广阔的天地。
这是因为,地学的研究领域极为博大,几乎与所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又总是与前沿科学并进,这给地质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全面的营养。
这是因为,地学的研究环境极为特殊,其主要活动场所、有效的活动空间,是在野外,条件艰苦,环境多变,经历奇特,不断受到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有其他行业的人无法比拟的厚势。
这是因为,地学的研究者们来自各不相同的地域,有各不相同的经历,有各不相同的气质与性格,给文学艺术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典型和素材。
这是地质文化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无人可比的长处,无可争议的特点,因此,我们无论把文化重视到何种程度,提升到何种高度,步子迈得多么大、多么快,都不过分,都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文工团?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影视中心?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文化书院?可不可以在厅局长会议上谈谈文化?可不可以给突出的文化人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要不要把老地质徽志挂得高高的,把“山水”二字叫得响响的,做成行业品牌,让“山水宾馆”、“山水旅行社”成为地质人之家?能不能集中一些尖子人才办大事,像孙大光部长所说的,“这么大的一个部,养几个作家算什么?”能不能重新考虑创作假制度,让所有的业余文艺骨干都能享受发展文化事业带来的喜悦?(当年我们的这一措施在各部委中,产生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影响)中国地质图书馆能不能利用自己的技术和文献优势,和有关部门商议,建设数字化的海洋分馆、测绘分馆、地震分馆,有时在行政管理方面难以办到的事情,文化轨道却可以畅通无阻。
我们庆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赶上了地质工作大发展的年代,也赶上了地质文化大繁荣的大好春光。
现在,新时期地质工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贯穿于经济生活的全部过程,地质文化的高潮,一定会呼啸而起,怒卷千堆雪,并保持在较高的层面上运行,势惊万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