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冬天,是一个冷冬。记得进入1968的新年,过了元旦,虽然是天天晴天,但是“打霜起扣”的寒冷,郊区的蔬菜和枯草上盖上一层如雪的白霜。还是让人们的生活慢了半步。8点多钟了,街上的行人还不多。当然天冷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文革”的形势。
到1967年的“文革”已经开展二年了。经过学习文件,宣传发动,各单位都成立了造反派组织,一时间五花八门名称的造反派组织到处都成立了。成员多的几十上百人的,甚至几百人的造反派组织都有。成员少的只有几十人或者十几几人,甚至不足十人。只要自己能邀请到人,起一个造反派组织名称,发一个成立声明贴在街上,再到老庄雕刻店里刻一个公章,你这个组织就算是成立了。当然有单位的人雕刻公章,打出组织旗帜以及以后印书面材料等的钱在单位都是可以报销的。后来造反派组织越来越多,于是乎出现联合趋势。这样以中学的学生为首的造反派组织组成了两个主要大组织,一个是“三红司”另一个是“联络站。“三红司”由红教师造反兵团,红卫兵造反兵团,还一个什么组织名称忘记了,这样就组成了“三红司”。另一个是“联络站。也是由几个造反派组织组成的,具体名称已记不清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派的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根据中央文革的布置,和全国各地的一样做法,铅山也来了“支左部队”。开始是6011和6012两个部队,后来局势紧张后又派来了6300部队,驻在粮食局,我们生活在一个院子里。据我当时观察,支左部队来的解放军人数并不多。大约是在1967年的7月份,支左部队召开群众大会,当场宣布“三红司”是左派组织,于以支持。那么不言而喻,另一派就是保皇派。当时三红司的头头是铅中学生廖某某,年龄可能只有15岁左右。
表态后的“联络站”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活动更加频繁急烈。自此以后,铅山的社会形势急剧变化,日益紧张:街上的大字报,游行队伍越来越多,街头辨论此起彼伏。终于有一天,“联络站”的头头和骨干成员离开铅山,有的说到了和他们观点一至的上饶818兵团,有的说在弋阳蛇纹石矿等地。
1968年的1月17日上午10点钟左右,街上的行人开始多起来。一辆小嘠斯货车正在商业局门前的街道上缷水果糖。用于春节食品供应。当时我正好在边上观看。四、五个搬运工人把一箱箱水果糖缷下装上平车,准备运入商业局仓库。忽然从街上传来一声大声的叫喊声:“联络站打回来了。”这一喊声,如同热油锅中突然倒入了一碗冷水,立刻就炸了锅,街上行人纷纷四处逃跑四散。搬运工人即刻将手中的水果糖箱子甩在地上也逃跑了。我被眼前的景象惊愕了,仅然没有跑,呆若木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撒在地上的水果糖和还在车上的,很快就引来街上许多人来哄抢,不一会儿,一车水果糖就被抢劫一空。我也抓了几把水果糖放进口袋子里,那是黑色的硬糖。后来我从商业局步行到粮食局约三百米路,并没有看到联络站的人员回来的情况。据说是全省最后开始武斗的县城,从这天起,开启了铅山县城武斗的序幕。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一个电话
下一篇: 岭上月、岭上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