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盘沟那面红旗

来源:作者:郝殿华时间:2019-11-07热度:0

八盘沟那面红旗(报告文学

郝殿华

引子

        八盘沟,辽西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却有一个显赫的名字。1964年秋,被国务院授予"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荣誉称号。

       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八盘沟美丽、富饶,已成为"树绕青山翠,清泉壑中流,梯田环山绕,梨果满枝头,粮食年年获丰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里除了连片的石砌民居,还保存着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800亩石砌梯田,在为当地村民创造着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的同时,也成为乡村中一道别有韵味的景观,以她古朴、丰硕、祥和的独特魅力,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时光飞逝,当初的年轻人己到了垂垂暮年。每当人们提起八盘沟人治山治水,艰苦创业的豪迈气魄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他们当年的带头人一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八盘沟大队原党支部书记曲振生。

       2018年6月24日上午,我和文友付久江因公干自驾车去八盘沟。车行进在朝青公路上。车窗外阳光明媚,柔和的暖风吹拂着辽西的山野,我一边捕捉着时而闪过的路旁景色,一边反复的想象着要去的那个山沟小村八盘沟。

      八盘沟坐落在柏山山脉脚下,滚龙河畔,离朝阳市区约50公里。大约行程一个小时,车减速驶下公路,路过一座小桥之后,沿着乡间小路,进入了八盘沟。

      在八盘沟,我们见到了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曲树山他个子不高,身体消瘦,笑容可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仁慈的宽厚与善良。在他家稍坐片刻后,年已60多岁的曲树山便在前面引路,把我们带到离村子不远的山根下。我们开始向山上跋涉。山路曲折蜿蜒,我们盘旋而上,累得气喘吁吁。当登上观景台时,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曲树山简要介绍了父亲曲振生带领乡亲们治山治水、穷则思变、改变家乡面貌的一些往事,让我心生感叹。此时,眺望这一层层梯田、一道道石坝、一座座谷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和树木,让我情不自禁的在心里暗暗思忖:这不就是我们朝阳的大寨吗?

从八盘沟回来,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曲振生的事迹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挥之不去。人们赞誉曲振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不是曲树山用几句话就能表述完的,这背后肯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感人肺腑的故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能得到这样的素材,绝不亚于淘金者发现一座金矿。正是这种感动,一个种想法在我头脑中蓦然而生——我要把曲振生的事迹和创造的经验写出来,通过追忆曲振生的成长轨迹、思想脉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这位共产党员走过的心路历程和不朽的精神。之后我又两次前往八盘沟,8次在电话中采访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与曲振生共过事的徐永廷和李春青、受曲振生影响的胡毓秀等老人。他们在慢慢的回忆中,满怀深情地讲述起沉睡在头脑中已经半个多世纪关于曲振生一心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无私奉献的历史片段。

是个好“苗子”

        1925年4月,曲振生出生在八盘沟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只有十六户人家,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村子在四面群山包围之中,有“八沟十三岔”之称。山高坡陡,沟深路窄,岩体裸露,怪石嶙峋、一片荒芜悲凉的景象。当时,户户做长工、打短工。他们中,靠讨饭的就有五户,三、四十岁的光棍有七个,全家没有一床被褥的就有九户,四十岁以上几乎没上过几天学,长期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

       曲振生小的时候,父亲曲海经常给他讲述的那些爷爷曲友恩生前与穷山、与天灾、与河坝斗争不息的壮烈往事,在曲振生的心灵里留下很深的烙印。他跃跃欲试,总想尽早做成些事。由于家境贫寒,曲振生带带拉拉、断断续续读了不到两年的书。当时弟弟小,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从十三、四岁开始去地主家扛活,打短工,挑起维持家中生活的大梁。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曲振生的父亲四十刚出头就过世了,家中的重担全都压在曲振生的肩上。

       曲振生当时虽然岁数小,但很懂事。为了不让父母担惊受怕,在地主家干活儿从不偷懒耍滑。他认准一个理:虽然劳动繁重,但这是维持家中生活的唯一出路。那个社会状态,自己小小年纪是无法抗拒和改变的。也正是这种饱尝饥饿、吃苦挨累的经历和磨砺,铸就了曲振生的刚强性格和坚韧的耐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振生和乡亲们摆脱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加入合作社后,真正感爱到翻身作了主人的滋味。往日的压抑从内心深处得到了释放,活力在他体内得到焕发,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他眼里不仅有活儿,而且还脏活、累活处处干在前头,勤快、主动,踏踏实实,从无怨言。乡亲们说:振生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认输,干什么活儿总是要争第一,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而曲振生也有一句口头禅:“干啥,就要干好啥”。他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成为了合作社的骨干,让一些青年人很羡慕。由于曲振生劳动态度好,工作出色,多次立功受到表彰。当时的奖品虽然只是本小人书和画册,但在曲振生的眼里和心中溢露出的是欣慰和感动。夜深人静,家人已经进入梦乡,曲振生无法入睡,在静静地浮想:奖励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是一种鞭策。在那一刻,曲振生对自己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信心和由衷的向往。

      有人说: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也有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苦难的经历,让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曲振生崭露头角。唐杖子大队党支部慧眼识珠,认为曲振生是可塑之材,有培养前途,任命他为唐杖子大队民兵连长。1955年,为实现农业合作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级领导决定把曲振生从合作社派回生产队,推选他担任八盘沟生产队队长。就这样,曲振生怀揣着改变山区面貌的赤子情结和造福八盘沟人民的强烈愿望,踏上了自己人生又一个新的征程。

 

向穷山恶水开战

      自然环境的恶劣是可以通过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改变的,而可怕的是贫穷的文化心态、不思进取的散懒和得不到转变的旧观念,将长期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贫穷面貌改变和乡亲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才是一场悲剧。

      五十年代初、中期的八盘沟,少有的耕地瓢一块、碗一块的分散在八沟十三岔之中。山上是夏天不见青,到处灰溜溜。沟内是坝无一座,地不成垅。坡地上,仅有一些豁牙露齿的小坝沿,地不是“罗锅子”就是“钱搭子”,不蓄水,不保墒,十年九旱。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针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困宭,乡亲们形象的编出了顺口溜:

       进入八盘沟,步步踩石头。

    拔着腰板走,越走越弯钩。

    山像和尚头,滴水往下流。

    雨来山洪如猛兽,水过一片乱石头。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根,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在八盘沟那点贫瘠的土地上,即使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也没有好收成,一山坡的庄稼一马车就拉下山了。粮食不够吃,只能用野菜和树叶充饥。乡亲们又用两个顺口溜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出门就爬坡,石头比土多。

    地无三尺平,种啥啥不行。

    种一坡,拉一车,打扒打扒煮一锅。

    一年糠菜半年粮,山上树叶撸净光。

       生产队长在农村是最小的官,可曲振生却觉得身上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谁告诉的,而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土生土长的曲振生清醒的认识到:八盘沟贫困,是穷在山上,灾在水上。要想改变贫穷面貌,走上富裕路,必须下决心治山治水,改变土地生产条件。

       上任伊始,曲振生满脑子装的都是治理八盘沟的宏伟蓝图。为了这幅蓝图的绘制,他跑遍了八盘沟的山山岔岔,盘算着如何根据山头高低、山坡徒缓的特点修梯田,结合山沟流水方向、大小的实际筑土坝、修谷坊,不知苦苦思索多少次。这些费神累心、枯燥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规划,他亲临实地丈量,每天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有时得一步一步向前攀爬,稍有不慎,脚下打滑,危险随时都会发生。

      1955年冬,曲振生带领乡亲们破除了传统的“猫冬”习惯,冒着寒风,拉开了治理穷山恶水的战线。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虽然成立了初级合作社,生产队仍然是底子薄、力量小,单靠乡亲们的满腔热情,还难以对付这数不清的荒山穷沟,只能因地制宜,搞些现得利的小型工程,断断续续地打些小股游击战。在实行合作化的两年中,这些零零碎碎、修修补补的小工程,使粮食产量有一定提高,乡亲们的生活也就有所改善,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让乡亲们摆脱贫穷。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一定意义开始了真正的治山治水,大队党支部提出向穷山恶水全面开战。一些人认为,山那么高,沟那么深,凭咱们这套人马刀枪能拱得动。有些好心人主张,搂搂石头,挡挡坝墙,多上点粪,对付着干。有些人情绪低沉,竟消极地说:“共产党瞎胡闹,一心想修乱河套,下雨一场空,全得白搭工。”,使乡亲们的思想一度产生动摇。

       为了支持和配合大队党支部的工作,统一乡亲们的意志,曲振生在社员中开展了回忆、对比等教育活动。曲振生说:康德二年,沟外地主领着三十多个鬼子骑兵进入八盘沟,放把火烧了全沟的房屋,把人撵出沟来。刘品三的父亲刘起,因为在八盘沟开山,经常受地主欺侮和自然灾害的戏弄,一气之下撇儿弃女,跑到“华严寺”当了和尚。曲振生说:“山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治不了的山,踩不出的道 。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与山斗、与水斗,决不向穷山恶水低头。”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讲述了历史事件、诉苦激仇,转变了社员的思想认识,增添了治山治水的热情。

       当时是数九隆冬,大雪漫山。经过通盘考虑,曲振生决定先从南天门沟口开始开山劈石、闸沟垒坝,垫土造地,积少成多,修建成一块块梯田,然后再由外向里拓延。之所以选择南天门沟为突破口,是因为南天门沟离村子近,也是全村整体治理的关键。那时候,生产队没有电,早、晚做饭都点着煤油灯。家家也没有有线广播的小喇叭,凌晨天漆黑,还没有亮,社员睡意正浓,曲振生就站在村前面山岗上,高喊“开工了!开工了!”中午简单地吃口饭,带领社员接着干,晚上天黑时才下山。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劳动,首战南天门沟告捷。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修建成的梯田,社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而也坚定了治山治水的信心。

       南天门沟口工程结束后,曲振生带领社员开始向南天门沟里延深。从沟口到沟终端,大约有10华里长,面积范围大,工程量大,是当时治理难度最大的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曲振生决定先垒大坝,然后造地。但运输是个大问题,村里只有两辆马车,根本不够用。他就带领社员扬镐挥锨、手推肩抬、驴驮马拉。有的石块小的就装入粪箕子里拎走,有的石头块能抬动,就用四根绳子系在一起,拴上自己制作的铁钩,用铁钩从四个角度钩住石头,两个人用扁担挑起往山下抬。石头块大的抬不动,就用木杠撬起让石头利用惯性往山下滚。当时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有时坐在地上稍休息一会儿,就不愿再起来。有的社员累病了,有的累吐了血,当看到曲振生每天忙前跑后的,还处处干在头前,社员们没有人喊苦叫累,没有人退缩,并喊出了响亮的口号:“雪下三尺不下山,地冻三尺不停镐。正是靠这种艰苦劳动的精神,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冬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还时常搞夜间大会战。经过五、六年的奋战,投工一万多,动用土石方二万多立方米,六沟四洼十三岔修建两千一百道大坝,造地八百多亩,修梯田近千亩。八盘沟实现了沟沟有谷坊,岔岔有石坝,环山皆田,无沟不堰,粮食和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劳动日值增加,社员的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八盘沟的面貌初步得到改变!

       由于坚持不断的治山治水,到1963年,唐杖子大队山水治理已经初具规模,各沟庄稼长势喜人,社员们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愉悦。可是,谁也不愿想到和看到的灾难却残酷来临。七月,一场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造成空前的灾害,乡亲们六年来苦心建设的梯田冲得扒皮露骨;河滩地及沟中台田,泥沙横贯,乱石翻滚。数年艰苦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付之东流。让人最为注目的是冲的更为惨重的六沟、四漥、十三岔,工程大半被冲毁,号称粮仓的大棒槌沟也变成了乱河滩,不仅冲走了六十多亩地的庄稼,而且还泡倒三间畜棚,砸死八条耕牛。吃够了多年苦头的八盘沟人,刚刚看到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场无情的大雨浇灭了。

       此时的八盘沟受灾严重、日子难熬,灾后社员情绪低落,思想动摇,有的人暗暗下定决心准备去黑龙江。在天灾逼人,民心不稳的情况下,大队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大水冲垮的,重新垒起来,天灾夺走的,靠人力要回来”的口号,支委包队、党员包组,党支部书记曲振铎赶到八盘沟,帮助发动群众和领导社员抗灾。在大灾和考验面前,曲振生没有丝毫退却,在山头上他一边向支部书记汇报社员思想,一边把话题转到二十年前他爷爷说的那句铿锵有力的话:“冲了再修,越冲越修。”先人的硬骨头气概,壮了后人胆,激起了后人的雄心斗志。曲振生向支部书记表示:一定要学习老一辈那种不服输、不泄气的硬劲。过去一家一户都能顶七灾八难,现在有集体,有大家的支持,倒了几道坝,死了几头牛,就能把共产党员吓住吗?不能,坚决不能!他们立即分头下山发动群众,做思想工作。开始社员都耸拉着脑袋,提不起起精神。曲振生就现身说法,介绍了他们曲家祖孙三代和地主耿文阁斗争的治山史,介绍了日寇倂户时,夜间进沟,饿着肚子,冒着生死危险治山开地的特殊经历。曲振生把手握成拳头举起来,动情地说:“过去曲家三代没有向穷山恶水低过头,八盘沟人没有向日寇恶霸告过饶,现在凭着集体大家庭的力量,能向天灾服输服软吗?”社员们被曲振生昂扬的斗志所打动,被曲振生充满激情的话语所感染,思想疙瘩解开了,搬家出走的念头打消了。纷纷表示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能只想着把冲垮的修上,还要修好,非让修上的工程抗住通破天的大雨冲击才行。  

      看到社员们群情激奋,士气高涨,曲振生的心里不仅仅是感动,更觉得社员们的力量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曲振生性格直率、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但他也是一个善于思考、好琢磨事的人。在带领社员边修边查找教训时,他发现队部房后的十三条大坝剩下三道没有被冲垮,分析原因是:地基深、石头大、水口大、坡度大。这一发现,让曲振生显得格外高兴。他心里在想:我虽然是八盘沟生产队小队长,但不能只想到自己小队的利益,要做一个想整体、顾大局的人。曲振生将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八盘沟村周围的各小队,使各小队新修的工程都加深了地基,变单墙为双墙,改“三小”为“三大”,进而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人生是阔大而丰盈的,是精美无悔的。一个有宽广的胸怀的人,就不会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打小算盘。曲振生的做法,赢得了周围各小队社员们的赞誉,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1964年,中共朝阳县委发出了学大寨、赶大寨的号召。这年春天,曲振生到大寨参观学习,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对社员们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前总认为我们八盘沟与左邻右舍的生产队相比,做的已经不错了,可与大寨一比,差距太大了。工程不如人家硬;质量不如人家高;劲头不如人家足;产量不如人家多;贡献不如人家大。”这“五不足”犹如一顶不光彩的帽子扣在了八盘沟人的头上,大多数社员一听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决心,一定要摘掉这“五不足”的帽子。

       大队党支部做出决定:在八盘沟进行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试点。但由于修建工程有难度,个别社员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从思想上一时还转不过弯,认为搞这玩艺,有点像扎花云子似的,得哪辈子才能搞出来。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桥梁,信心是永远前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就等于没有了呼吸。曲振生引导社员说:治山治水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提高修建标准是长远大计,我们的思想不能动摇,要充满信心。想学大寨就要实心实意,不能搞花架子,要在行动上动真格的。曲振生耐心的做工作,讲解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的重要性,统一了全队社员的思想。在大队青年突击队支援下,曲振生带领社员大干七天,一鼓作气就修建起八十二道坝墙子,至此,一个向高标准进军,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高潮在八盘沟再次掀起。

       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庄稼收成看秋后。过去一亩地只打粮食一百斤,修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后,这一年八盘沟玉米亩产达到五百二十七斤,不仅一举突破了“纲要”,而且还超过了“黄河”,社员们尝到了甜头,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也变成了自觉行动,大队党支部及时总结了八盘沟的经验。

       曲振生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望,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硬骨头的意志带领乡亲们在改变家乡面貌的征程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让八盘沟充满了希望。曲振生改变家乡面貌实干精神得到了上级的好评。1963年,他当选为朝阳市劳动模范,参加了朝阳市第一届农业代表先进单位劳动模范会议;1964年秋,国务院命名八盘沟村为“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 

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1964年冬季,在全国农村调整大、小队规模时,八盘沟从生产队变成大队,曲振生被任命为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担子重了,责任大了,曲振生深感肩膀上的压力,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权力是组织和乡亲们授给的,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是曲振生一生不懈追求,也是为自己前行的道路上确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短期看的是目标,长远看的是愿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早日让八盘沟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曲振生不知动了多少脑筋,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有时,社员收工下山了,曲振生索性不回家,在山间地头久久地坐着,望着周围环绕的群峰,看着山坡上裸露的乱石,一个一个的问号如一个一个漩涡打着圆圈在脑海中搅动着。他从山区自然条件表层分析,从根本上治理的效果思考,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打算……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年开春缺雨,在抗旱播种中,曲振生有些犯心思:人吃水还得驴驮,地用水怎么办呢?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找到种植经验丰富老顾问姚国义商量,认为梯田坝基底部土层厚,墒情好,还是熟土。可以挖出来,运到土层薄、墒情差的地方,既可以肥田,又能保墒。办法一提出,得到社员的支持,都说这个办法好!就这样,八盘沟二百多亩玉米地,在天旱不下雨缺水的情况下保证了出全苗。

       八盘沟大队下设八盘沟、水库下面、雹神庙三个小队。曲振生作为带头人,不仅要下达和安排生产和工程任务,而且还要检查各小队工程质量和督战工程进度,忙得脚打后脑勺。当时第三小队的雹神庙修梯田的进度缓慢,曲振生心里着急,安排好其它现场工程后,为了减少往返时间,他从家里带上一袋粮食和行李,防止打扰拉家带口的社员,他和光棍汉孙朝臣吃住在一起,晚上不回家,带领社员争时间、抢进度,一干就是半个月。在一年多时间里,就这样来来去去,往返雹神庙不知多少趟。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饿、忍受多少累、流了多少汗,只有他自己清楚。看到他的辛苦与劳累,社员们的心都酸酸的。他们没有能力劝说曲振生,只能是又心疼又很无耐,给他起个绰号:“曲老凿”。这是社员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的贴切评价。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这是 《宋书檀道济传》中的一句话,用在曲振生身上恰如其分。曲振生不仅说,而且还带头做,有急、难、险时,总是以身作则、冲在群众前面。在突击一百五十丈长的顺水坝和十二道丁字坝的工程时,天气突变,雪花纷飞,挖了三天挖不到坝基。地面将要封冻,势必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当时天气渐冷,河套半冰半水,浸入筋骨浑身打冷颤,在社员们犹豫不定的时候,曲振生第一个脱下鞋袜,跳入冰水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曲振生纵身一跳,感染着四十多名社员也跟着跳下去,经过苦战,保证了工程进度。    

 六十年代后期,修建八盘沟水库时,曲振生与水利部门技术人员一起选址,设计方案。根据季节决定署期测量,冬季挖沟。测量时,他帮助水利部门的同志扛杆、跑尺,忙碌不停。第一年挖坝基槽、填坝基坝身土,第二年用石头砌衬护坡,进行边底加固。当时运土、运石头不用筐挑,改用手推车。曲振生的推车装的土和石头比谁都多,走的比谁都快。用曲振生的话说:这叫多拉快跑,为的是抢时间、争速度,早日把水库建设好。整个水库工程建设靠的是八盘沟人自力更生,凭仅有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克服了资金、按季节条件施工等诸多困难。当时,有些社员提出,我们经济实力差、底子薄,应该向上级申请些钱资助一下。曲振生耐心与社员说:我们这些困难算个啥呀,国家这么大,上级也有困难,上级更需要钱,有更大的事需要干,我们不能向上级伸手。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战,水库建成后,贮存山上下来的洪水十三万立方米,不仅解决村里庄稼和社员家蔬菜的浇灌,而且还养了鱼,改善了全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看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前景。后来社员才知道,当时上级要给一些资金,支援八盘沟水库建设,但曲振生没有接受。修建水库给八盘沟社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员们从内心里理解了当初曲振生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是曲振生发自内心的不懈追求。有人说:美的境界在事物过程本身,美在于不断追求,不在占有。也有人说:追求往往比占有更使人感到幸福,充满希望的追求比达到目的地更有吸引力。曲振生和八盘沟的社员们也有着自己的表述方法:过去八盘沟是亩产两斗半,不够半年饭。现在八盘沟是沟壑梯田层层绿,坡上果树绿油油,山上裸岩披林草,田地粮食大丰收。从1955年起到1970年间,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垒起了三千七百多道石坝,建起三千五百多座大、小谷坊,动用土石方十四万立方米,造出上千亩水平梯田。从1971年以后,又打了三眼大井,建起一座小型水库,挖好四座方塘,在山上栽松树三千多亩,刺槐五百多亩,种植山杏一千多亩,河滩栽杨柳二百多亩,荒坡建苹果园和梨园各一处八百多亩,使森林覆被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多年的山区农田建设,八盘沟的荒山干河变成了青山绿水,瘠土变成了肥田,低产变成了高产,穷沟变成了富村,真正走上了以粮为主、多业并举的的致富路。

 一个人靠的是思想站立,一支队伍要把带头人具有的精神作为灵魂来支撑行动。苦熬没个尽头,苦干实干才有出路。八盘沟人在曲振生带领下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新编的顺口溜着实让八盘沟人扬眉吐气,充满自豪:

     走进八盘沟,美景不胜收。

    昔日茅草屋,今日北京平。

    山头松柏翠,山间截龙头。

    梯田绕山转,渠水围山走。

    粮食堆满仓,梨果挂枝头。

    村民喜洋洋,幸福乐悠悠。

 “治沟法”在实践中诞生

       在曲振生的大脑里,始终有一座警钟,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他:治山治水工程不能务虚名、图虚荣、做虚功,要用心用力的抓实,抓出成效,真正用付出的劳累和辛苦才能彻底改变山区面貌。这种理念的确立和坚守,让曲振生带领社员在失败时,敢于面对困难查找教训,在成功时不骄不燥、从容、淡定的总结经验,终于用他的切身实践创造出“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这些文字和数字,现在看似是生硬的,是枯燥的,但它在当时的历史年代体现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一笔财富,也犹如一部教科书,指导了全公社、全县治山治水的理论与实践。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人们会问:“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具体的内容有哪些?曲振生带领社员是如何摸索出来的?它会发挥什么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效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在采访曲树山的同时,也查阅了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朝阳县人民委员会水利科在1965年12月合编的《山区建设经验汇编》有关八盘沟治山治水的文字记载:

       先说“三先三后”,就是先治山上,后治山下;先治毛沟,后治主沟;先骨干,后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曲振生认为:治山与治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治山是最根本的,不治山就不能根本解决治沟的问题。于是,他带领社员开展封山育草,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采取了山上封,封造结合;坡地蓄,蓄排结合;沟里闸,闸用结合的办法,每逢降雨都是清水缓流,减弱了雨水的冲刷力和地表径流量。与此同时全面开展闸沟造地工程,在施工顺序上采用从上往下,做到节节拦截,道道落淤,不淤就垫塾,淤垫并举,这样做,实现当年治理当年就可以种植。

       先治毛沟,后治主沟,采取一个岔一个岔,一条沟一条沟的集中治理,对那些侵蚀严重的沟,要优先治理,较稳定的侵蚀沟后治理,不仅能够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避免洪水集中下流,这是曲振生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并在修建毛沟谷坊实践中得到验证。1964年,水土流失严重的凤岭沟,遇到一次连续降雨达一百五十六毫米,毛沟修建的二十五座谷坊,拦截泥沙达六十立方米。雨后天晴,社员们高兴的说:如果不修凤岭沟上的毛沟谷坊,这些泥沙是无法控制的。

       曲振生认为:治山治水不能盲干、蛮干、要讲科学。在具体治理每一条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沟长、沟宽、比降、控制面积和泥沙量,然后确定布局和材料来源。在工程布局上,有骨干,有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骨干工程设在水流集中的地方,在险要地方连续设,沙石较多的沟顶也要设,每隔一定距离要修筑一定数量的一般工程。所谓一般工程就是比骨干工程少,也起拦截泥沙、减缓流速、流量的作用,是淤地造田必不可少的工程。要因材施教,沟壑比降大的多设,比降小的少设。一般的支沟谷坊距离是五到十米一道 ,主沟是二十到五十米一道 。而且第一年修筑时不能过高,因为过高是不安全的,必须逐年淤起,逐年加高。实践证明,这种布置方法控制水土流失是最有效的。同时,要结合过去沟膛地经常受到由沟顶上部冲下来的许多沙石的冲压的实际情况,在沟顶沙石较多的地方设置沟顶拦沙坝,沙石多的地方连续设几个,沙石少的设一个。比如在小棒槌沟沟顶设有拦沙坝六道,其中较大的三道,坝长二十米(即坝宽)、坝高一点五米,顶宽一米,控制一千五百平方米的集雨面积。每逢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拦截泥沙的效果明显,顶上第一道坝全部被泥沙淤平,还有二道坝拦截,顶部淤起泥沙石沙根本进不了台田,真正走到了拦沙、固沟、保田的作用。

       再说“四大一宽”,即石头大、双墙;基础大、宽、深;坝坡大;护底大;溢流口宽。八盘沟是石质山区,采石方便,一般骨干谷坊工程都是用大石头,抗冲力强,谷坊砌双墙可以增加墙的稳定必,结构结实。施工时,要把骨干工程的基础挖的深而宽;到岩石,把岩石的光面击掉或者开个小槽,再进行砌筑,这样做会增强坝基的稳定和抗滑性。砌石要采取了三比一的坝坡,而且采用双墙,避免由于没有斜坡而被水冲倒,或者由于坝基不稳和坝后土石压力的影响,而出现“鼓包”,一遇降水艰即易坍塌。同时护底不能短而浅,否则容易被溢流水冲毁,导致淘刷坝基,使坝倒坍。再有就是溢流口要宽,这是拦蓄工程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曲振生认为:以前修的谷坊工程很少有溢流口,有过教训吃过亏。宽窄是关系到工程安全与否的大问题,如果溢流口小来水量大渲泄不了,从坝顶溢水直接威胁坝的安全;口大会减少防洪拦沙的作用。闸沟造地,保水保土,扩大农田面积是好事,但雨水变化是无法控制的,山上降水会往沟里流,因此谷坊上边必须留出适当的溢流口。曲振生提出:骨干工程溢流口宽五至十米,深零点五米至一米;一般工程溢流口三至五米,深零点三米至零点六米。在位置的布局上,一般都没在岩石的一面;两旁是土坡的沟壑,溢流口设在中间。实践证明,这样做即抗冲又防冲。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曲振生带领八盘沟社员把总长二十四华里的七条大沟,十三道大岔和数不清的毛沟毛岔,从山顶到沟口,从支沟到主沟,闸起一千四百座谷坊,淤起了一百六十八亩川台地。这些川台地,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人平均增加六分七厘土地,成为八盘沟的产粮基地。1964年各沟土地平均亩产粮食六百五十四斤,其中最好的小棒槌沟亩产粮食达到八百零二斤。川平地的亩产等于一般坡地的四倍。社员们深情地说:“宁种山沟一坝窝,不种山地一大坡”。过去,每当雨季来临,社员们总是提心吊胆,因为往往一场大雨,工程被冲毁,夺去了快要到手的粮食,一年的劳动化为乌有。自从采用“三先三后,四大一宽”的方法进行治沟,并对原有的谷坊进行改修后,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农田的稳产高产。

       北四家子公社是纯山区,有大小沟壑数千条,每年雨季,都有无数的良田被冲毁吞没。因此,治沟造地是改变北四家子公社贫困面貌的方向。八盘沟生产队治沟法得到北四家子公社党委的高度重视,1963年在全公社掀起了学习八盘沟生产队“三先三后,四大一宽”治沟法的推广运动。沟门子公社沟门子大队等单位也先后来八盘沟参观学习。1964年,北四家子公社用闸沟法闸了七条较大的冲沟。1965年,一场大雨来临,降雨量达一百二十毫米,改修过谷坊良田安然无恙,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1972年1月,朝阳县委扩大会议提出“远学大寨,近学八盘沟”的号召,带动了全县的山区建设。

公而忘私只为民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从1955年至1970年间,是曲振生想事想的最多的时候,也是他没白天没黑夜最忙最苦最累的时候。那些年,曲振生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造成神经衰弱,导致他经常失眠,晚上睡不着觉,只能靠吃安眠药后才能入睡。有一次,他安眠药吃多了,儿子曲树山发现与往前不对劲,连推带搡地喊叫了两个多小时,曲振生才慢慢醒了过来,着实让全家人后怕啊!

      曲振生以队为家,忘我的工作,他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家人难道真的没有意见吗?在采访时,曲树山不止一次地讲:队里的事和外面的事,我父亲都操心地去管,可家中的大小事啥也不管,真是个甩手掌柜,回到家里像个住店的。有一年,他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晚上,过年的东西啥也没准备。家里人埋怨他时,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只有这样干,群众才信任咱,喊一嗓子才能有号召力。

       今年已经七十三岁的徐永廷老人回忆说:我小时候能记事时,就经常听父母经常讲生产队长曲振生大叔带领他们苦干实干的事,让我羡慕又敬佩,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1961年冬季,我在八盘沟小学五年级读书时,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 《心中最可爱的人》。当同学们都选择写自己爸爸、母亲和亲戚的时候,我毅然决定写《生产队长曲振生》。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跑到修大坝工地现场进行观察。当时曲振生大叔正带领社员在村西头山沟修大坝,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我到工地时,看到社员们正在吃力的撬几块大石头,只见曲振生大叔脱下棉袄,往旁边一扔,走过去跟着撬石头。寒冷的冬天,可他身上却冒着热气,贴身的单衣服完全湿透了,汗水从胸口往下流。撬完几块大石头后,进行场地清理,然后社员们开始挑石渣子。曲振生大叔和社员的肩膀上都没有肩垫带,两挑筐装满石渣,曲振生担起就走......曲振生大叔他个子高,身材魁梧,力量也大。看到这一劳动情景,让我从内心非常感动。听说我要写作文,他说:你别写我,写写大伙儿。这篇作文有实景有实感,班主任老师把它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宣讲后,又推荐给学校,并刊登在学校宣传墙板上。

       徐永廷说:曲振生大叔真是个实干家,不管是垒大坝、建谷坊,还是修梯田,他总是说在前,干在前,当时劳动强度大,他处处做表率的行为无时不在感染着全体社员。只要他不说休息,社员们谁也不会把手中的活儿扔下歇着。不夸张的说,当时我看他手上的茧子有大钱厚。1964年冬季,我在羊山中学读书已经三年级了。要放寒假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心中最尊敬的人》,并告诉同学们要抓住人物思想道德品质,找好角度,写出特点。学校放寒假我回到家中,心里一直想着如何写好这篇作文。此时曲振生大叔已经是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在心里琢磨:曲振生大叔是治山治水的带头人,也是朝阳市一名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他家中是什么样子?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在腊月二十四那一天上午,我去了曲振生书记家,一进院,眼前看到的一切,让我感到很震惊:院子里没有成捆的柴火。破旧的房子,门窗经过常年的风吹雨淋,都有缝隙。柜厨里仅有几个碗和几双筷子,连个碟子都没有。曲振生老伴由于患重感冒,正躺在炕上,不时发出呻吟.....

       徐永廷对我说,他做梦也没想到,在外面生龙活虎般带领社员致力于山区建设曲振生书记家住的这样简陋,生活的这样贫寒。曲振生书记心里只装着村里那些事儿。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的精神、简朴的生活品质让我深受感动。

      七十七岁的李春青是北四家子和平大队人,说起曲振生。他连声说:他可是个好人、是个好官,还帮助我这小百姓办事。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李春青与邻居赶着马车去北四家子供销社购买化肥。当时供销社用大缸搅拌农药买给社员,可能是搅拌时不小心,将搅拌的农药流撒在地面的谷草上。购买完化肥走出供销社时,马倒下了。李春青和邻居分析是吃了有农药的谷草。李春青家靠马耕地,靠马拉车运输,没有马,今后的日子可咋过?李春青说:咱是庄稼人,但实成讲理数,没有那些弯道道儿。马吃了带农药谷草,是咱自己没有看管好牲口,也不能赖人家供销社讶。

马死了,很多人围到跟前看热闹。就在我皱着眉头,一脸哭丧的时候,从人群挤进一个人,大个儿。我一看,这不是以前见过面的曲书记吗?我急忙说:曲书记这可咋整啊!曲书记问清情况后说:老乡,你别急,马刚吃完谷草,农药没有外流,赶紧把马杀了,把肚子扔掉深埋,马肉可以吃。说着帮助找来人杀马。他不仅自己带头购买马肉,而且还劝说围观社员买,减少我的损失。马肉共买了近四百元钱。这四百元钱,对现在的家庭不算什么,可在四十年前,给我家解决了大难题。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经常在想,我与曲振生书记无亲无故,过去他去过我们大队,他不认识我,可他却把我这小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现在的社会多么需要这样的干部啊!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虽然事不大,但在李春青老人的脑里却记忆犹新,始终没有忘掉。

谈到曲振生的特点,村民这样评价他:“曲振生是非分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是个硬汉子。”也有的村民说:曲振生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做事心里有数,有话直说,表达方式不圆滑,不会拐弯抹角,容易得罪领导。”那时候上级经常派人下来检查工作,因为不了解、不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形容造成所谓的“乱指挥”。对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曲振生方法简单,不善于沟通和商量,一股道跑到黑,从不考虑后果,坚决顶着不办。70年代初期,八盘沟村苹果年年获丰收。有一次,县里一部门领导找到曲振生说:给县里拉一车苹果,让政府机关的干部尝尝鲜。可曲振生却说道:我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不会拿集体的利益送人情。此言行让这位领导很尴尬,说曲振生这个人不识人间烟火,不尽人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小家,如何对待大家,如何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并从一点一滴中无时不在的观察和监督着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

在宋任穷居住的日子里

       在采访中,我向曲树山打听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被下放到八盘沟大队一事。曲树山回忆说:我父亲当时任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很慎重地把宋书记安排在我四奶奶李勇娴家住。我父亲曾说:在宋书记的领导下,东北三省这几年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强,已经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其实我们当子女的也知道上,父亲在公开场合嘴上不说,背地里也在犯嘀咕:这样的领导有何罪?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父亲觉得我奶奶为人善良正直、思想觉悟高、在政治上也可靠,让宋书记住在我奶奶家我父亲也比较放心。说到这,曲树山停了一下有些深思,好像想起了四奶奶。他接着说:我四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原来住的是三间土房,陈旧失修,破烂不堪,条件好转了,就将三间土房翻盖成五间新房。当我父亲与她商量说让宋书记来她家住,她没有犹豫,欣然答应,并立即着手腾出两间半东屋给宋书记及随行人员居住和使用。多少年过去之后,四奶奶才自豪对外人说,宋书记离开八盘沟时,给她留有一张照片,她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了。

       曲树山说: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才十三、四岁,是非颠倒,让人难以捉摸。当时,一些比我大的青年人,戴着红卫兵的袖标,喊着打倒“走资派”口号,要冲击四奶奶家批判宋书记。父亲当时很气愤,对他们说:宋书记是开国上将,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历史功勋。没有他们的过去有我们和你们今天吗?小小年纪跟着瞎闹,懂地各啥!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父亲这样说很容易被扣上“保皇派”的帽子遭到批判,可他全然不顾。也可能是父亲说辞和个人震慑力起了作用,宋书记在四奶奶家居住期间,没有遭受任何冲击和伤害。回头想一想,父亲当时敢这样保护宋书记,不仅体现出对一位老革命的敬重,而且也需要一种胆量和坚定的信念,也让乡亲们再一次看到了父亲刚正不阿的性格。

       接着曲树山又向我讲述了另外一件事:那是1971 年 1 月,我父亲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当时,一些老干部被打成党内“走资派”,批判之风浓烈,让人不知所措。在一次开会时,一位领导找到我父亲,暗示他要带头批判一位老干部,我父亲没有答应,以自己在基层不了解上头情况而推辞。其实,在我父亲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忠诚,不说假话,不搞栽赃陷害、违心批判老干部他做不到 。曲树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脾气和忠直秉性,也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身正气的品格。

                   从严律己传家久

     “公生明,廉生威”是明清官吏用以修身自省的座右铭,讲的是只有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廉洁自律才能树立威信。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曲振生很自律,在当生产队队长和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自己也定了一条没有成文的规矩:亲戚家的饭不吃,社员家的饭不吃。他说,做人不能黏抓的,要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在修建双山子水库时,他多次告诫食堂管理员,我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伙食上每天每顿一饭一菜,我们干部和社员一个样,任何人不能搞特殊。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曲振生严格要求自己无可非议,但对于子女过于刻苛,甚至不讲情理不公正对待曾让儿子曲树山心里很不愉快。在采访时,几次讲到父亲曲振生缺少对他们子女的培养。

      1976年,曲树山念完10年一贯制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农业劳动。次年,县里劳动部门,考虑到曲振生家中子女多、年纪都小,老伴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等实际的困难,决定安排他儿子曲树山到县里一个单位工作,可曲振生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家有困难能照顾,别人家也有困难你们也能照顾吗?县里的同志看到他拒绝他们的好意,难以理解地说:那好吧,就按你说的做。 

       曲树山说:我家兄弟子妹五个,我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子,全在家乡务农。后来,县畜牧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我自己偷偷的报了名,在100多人参加的考试中,我算是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然而却遭到父亲的反对。我反驳说:上次我不能去县里工作,我认了。而这次是畜牧局公开招聘,我有文化、有知识,是通过考试被录用,又不是凭你的关系走的后门,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啊!这对我公平吗?我以事论理,说的父亲闭口无言,父亲感到自己理亏,最后只好做出让步。后来,我虽然去县里上班,但把家还是安在了八盘沟,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难到曲振生不希望他自己的孩子走出这偏避的山沟,有个体面的工作,但曲振生经常警醒自己:我不能搞特殊化,那样做在群众中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再刚强、豁达的人有时也会跌入感情的深渊,曲振生只能把自己对子女的那份爱埋在心底。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件事的阴影在儿子曲树山眼里逐渐隐退,虽然理解了父亲当时的做法,但每提起这件事,在曲树山的内心深处还是留下了一丝不悦:我父亲当过村、大队、公社、县的领导,也算是有职有权的人,但从来没有为我们家办一件私事,我们当子女的也没有借过他的什么光。

       其实,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子女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他深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道理。曲振生对子女的思维方法和教育之说多少年之后曲树山才知道其中的奥秘,这得益于曲振生与孙女曲晓飞的一次交谈。

       曲树山的女儿曲晓飞, 1986年生,2011年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孙女即将进入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曲振生与孙女交谈时说:“人的一生很不容易,道路漫长,能不能成才无非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用管也能成人;第二种是管一管就能成人;第三种是管死也成不了人”。孙女说:这么多年,大、小事你也没有管过我爸爸,我爸爸就是您说的第一种人呗。曲振生欣慰的笑了。也许是这种引导子女悟性的教育方法,让曲振生的儿子和孙女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自觉和自律。

       曲晓飞没有忘记爷爷嘱咐,她现就职于朝阳县柳城高中任书法老师,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参加2013年、2014年2015年“大美朝阳”美术、书法作品展和2014年辽宁省书法基地展、入选2015年辽宁省妇女书法展和2015年辽宁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18年又获得纪念“赵尚志诞辰110周年书法展”二等奖。

       曲树山从小就爱学习,如今年逾古稀,在家中帮助老伴侍弄承包地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书学习并记写笔记和体会。有一次,他阅读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郑文革的散文集《自在飞花轻似梦》时,看见“世人只知枫叶红,不知杏叶胜红枫”的诗句,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女儿曲晓飞看到后感到不解,就问:为什么只记这句啊?曲树山很得意地说:这句诗我有特殊的理解和感悟,因为咱们家后山上有一片片杏树,在秋天时,那通红叶子不正是作家比喻和描写的真情实景吗?

                       毛主席的客人

       不为名扰,不为利忧。曲振生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人生的荣耀和辉煌,他只是一门心思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曲振生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荣誉:1965年,曲振生被命名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并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荣幸地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了发挥曲振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党和政府也让他挑起更重的担子:1971 年 1 月,曲振生参加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四届省委委员; 1973年,曲振生任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5年,当选为朝阳县县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管林业工作;1977年12月,参加了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聘任为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顾问。

       曲振生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每当人们谈起这些辉煌功绩,他总是平静地说:“我个人的作用小,是集体的力量大。”漫漫人生路,淡看人间得失。曲振生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荣誉给他带来是不安和压力。他没有把荣誉作为标牌来扛,也没有把荣誉当成资本来炫耀。在他的内心只认准一个理:一个人做了好事,可以让人感动和怀想,但真正能够激励或者给人们留下的应该是一种精神。

       曲振生多次接受省、市记者采访,参加过多次表彰会和山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先后四次作为辽宁省的劳模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回来后只对乡亲们讲述过一次:

    那是1969年9月下旬,曲振生收到国庆节筹备领导小组寄给辽宁省的号码为1178号紧急件,内容是邀请他参加建国二十年国庆观礼。有机会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上观礼,让曲振生激动不已。从10月1日上午9时30分持续至11时,曲振生和其它劳动模范、各地的观礼代表同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群众庆祝游行,并荣幸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亲切接见。此刻,曲振生的心情是不可名状的。在这期间,多数代表和劳动模范都住进北京西单宾馆,曲振生有幸被应邀进入中南海,并与其它七位全国劳模代表一起,住在毛主席的附近。当时他们原以为与毛主席一起吃饭,伙食肯定比北京西单宾馆的伙食好,没想到毛主席用餐简单、朴实,并没有搞特殊化,与他们一起吃很普通的四菜一汤。在与毛主席共同用餐时,毛主席说:“你们都是我请来的客人。”毛主席和蔼可亲的一句话,打消了曲振生他们的紧张,心里感到暖乎乎的。一次用餐后,毛主席还请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当曲振生看到毛主席睡的是硬板床时,感到格外惊讶,眼睛里溢满泪水。曲振生说:毛主席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官,可用餐简单、卧室简陋、生活简朴,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曲振生在中南海住了八天,不仅近距离见到毛主席,聆听他老人家教诲,而且还听取了珍宝岛战斗英雄冷鹏飞,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郭凤莲,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等在代表团内部作的精彩报告,他认为学习到别人好的经验,会永远激励他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更好地为八盘沟人民多做贡献。

       曲树山说:这次特殊的经历,我父亲感触颇深,震动极大,让他一生难以忘怀。他能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乡亲们,我们当子女的知道他的用心良苦,也知道今后如何做,父亲更是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什么名啊利啊,在他眼里都不重要,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因如此,他在1986年退休离职时,组织部门派人找他填表办理副县级待遇手续时,他回绝说:算了吧,我现在已经是非农业户口,这就挺好了。

                       无悔的人生

 家乡,是一个温暖的名字,是每个人出生的地方,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也是安放灵魂的地方,要永远的守护。

       1986年,曲振生离开县领导岗位又回到了八盘沟。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当他再次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时,他的内心是那么安然;当他呼吸家乡的空气时是那么酣畅......他的根已经深深扎入家乡的热土,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八盘沟人。

       退休后的曲振生,本应在家过着清闲自在的晚年生活,但因为他对八盘沟感情笃厚,爱之弥深,每年在春、夏、秋的关键时节,他都要坚持走出村外到山上走一走,转一转,心里放不下他带领社员亲手修建的那些梯田、石坝、谷坊。看一看有没有损毁渗漏,他还要看一看他亲手栽植的树长得怎么样,有没有被盗伐。退休后,他依旧关心着八盘沟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他经常与村民说:要爱护土地、珍惜植被和树木,不能乱建庙、乱埋坟,鸡圈、羊圈要建在山上,保证村里有良好的空气质量。看到到处打水井,他就呼吁:不能乱打井,科学规划,要保护水资源,不能浪费水资源。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他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情怀,他心里想的还是集体,想的还是大家的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八盘沟村与全国农村一样,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按包产到户的相关政策规定,曲振生老伴分到一亩半地。闲不住的曲振生看到自家地旁边还有一些荒地在搁置,就下决心要把它开垦出来。家里人劝他说:现在条件好了,粮食也够吃了,你不用再挨那份累了。可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老话说,一寸土地,万两黄金。作为农民,不能忘记过去苦熬看不出尽头的日子,土地是历代农民生存的根本,这是不变的理。退休了,但过去的那种精神不能丢。有了地,才能多打粮,自己吃不了,剩下的卖出去也是为国家减轻粮食负担,也是作贡献。现在人能动,总不能坐着吃空饷。正是这信念,支撑着曲振生在自家承包地边的荒甸上开垦出三亩多地,种上了玉米和谷子。

       回忆起久远的岁月和父亲当年的开垦荒地情景,曲树山深情地说:父亲开垦出这三亩多荒地,每年种玉米亩产可达八百斤,种谷子亩产可达六百斤。在当时,这不是什么壮举,但现在看,是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2012年11月起,耄耄之年的曲振生时常出现迷糊,家里人劝他去朝阳市内大医院全面检查一下,他总是挺着说:没啥大毛病,到附近诊所打打针、吃点药就好了。到了2013年4月初,曲振生的病情越来越重。4月9日,在家人极力的劝说下,曲振生才同意儿女们将他送到朝阳第二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对曲树山说:是脑梗,你们来的太晚了。此时,曲振生的病情不断恶化,头脑看似清醒,却说不出话来,这让亲人们爱莫无助,但仍报着一丝希望,又把他送到朝阳中心医院,得到的是同朝阳第二医院医生同样的回答:你们来治疗的太晚了。

       那一刻儿,钻心的痛楚压得曲树山喘不过气来,他和弟弟及妹夫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只想通过住院治疗,来延长老人的生命。可当时正赶上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高峰期,已经没有床位,只好在走廊搭上临时床位让老人躺下休息。医生虽然尽力的治疗抢救,但也无力回天。4月10日上午8时许,曲振生与世长辞。这位为了家乡那片热土奋斗了一生的刚强老人,在医院走廊里度过了漫长煎熬的一夜,静静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场面,让人心酸、让人阵痛、让人感慨,让亲人悲痛欲绝。医生、护士、患者没人知道这位老人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曾四次参加国庆观礼见到毛主席。家人没有向医院提出过分的治疗要求,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不是对老人的孝敬,那样做会有损于父亲一生的形象,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

       2013年4月12日,家人低调、简朴、深情地将曲振生安葬在小棒槌沟门自家承包地上,让他躺在这里静静的守护着这片熟悉、为之奋斗一生的家乡热土。

       感情,有时会使人难以接受现实。曲振生走了他的家人没有通知曲振生在县委工作时的同事;没有告诉与曲振生共过事和接触过的县、市领导。在安葬曲振生时,没有人为他主持最后的仪式,也没有人宣读他生平简介。只有他的家人、亲属和八盘沟村一百多名村民在他的坟前,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坟前摆放着家人、亲属、村民敬献的花圈,淡淡的色彩正如他令人怀念的一生。

       为了这方热土,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此时,这些带着致富欲望,跟随他治山治水,共同改变山村面貌的村民们才感到,失去了这位无私无畏、可敬可亲的带头人时,那深深的怀念和痛苦的哀思,在心中产生的撞击是那样的强烈。曲振生平易近人的微笑、谆谆的教诲和对八盘沟未来的期望,在他们的脑海中印得太深、太深……

      有村民说:曲振生有一身硬骨头,一生只知道干。有村民说:他不像领导,倒像个“好长工”。曲振生一生凿劲不改,乡亲们叫他“老凿”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曲振生悄悄走了,他的一生,业绩功耀干秋,付出的太多太多,给八盘沟村人留下的太多太多。而生前给自己只留下了《山区建设经验汇编(第一辑)》和《株洲县林业生产简介》两本书,没再留下可供追思他的文字和各级政府授予他的荣誉证书,甚至在安葬他时,坟前连块墓碑都没有立。

榜样的力量

       曲振生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辽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可谓是沧海一粟,但他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奉献。也许有些人已经逐渐把他淡忘了,也许有人怀疑是否真有那样无私奉献的人;也许有人甚至怀疑共产党员是否真能做到那样公而忘私。而我想说:曲振生反映的是整整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胜利;有了这样的人,才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仅能影响周围的人,而且也会影响后辈的人生追求。人们不但没有忘记曲振生,反而一直被他的精神激励着、鞭策着......

我与李春青老人交谈后,没有过几天,我又遇到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的退休干部胡毓秀,听说我在采写曲振生事迹,他对我说:曲振生的名字,我们这代人都记得,在五、六十年代他带领八盘沟社员治山治水,在我们朝阳县当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胡毓秀回忆说:我是1942年出生在朝阳县西五家乡,十七岁之前一直务农,小时候经常听家中有线小喇叭广播中介绍北四家子公社曲振生和六家子公社朱德才的事迹。我离开农村后先到电力系统工作,后来调入地质部门,是他们的劳模精神在激励着我。我就是在曲振生他们那代人那种精神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我第三次去八盘沟时,徐永廷老人讲述完上小学和中学有两篇作文写的都是曲振生时动情地说:“老书记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一生。”1965年,徐永廷中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因为年纪小,生产队先后让他放牛、担任水库工地食堂管理员,与曲振生有更多的接触,之后又被调到乡里办的石棉矿和锰矿采矿多年。不管干什么,徐永廷总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1986年,北四家子乡中心小学领导与八盘沟村干部商量决定,调徐永廷到八盘沟小学任教师。他始终以曲振生为榜样,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处处影响着学生。由于业绩突出,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90年担任了八盘沟小学校长。

       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在青石板上创高产,从原来吃返销粮到每年向国家卖余粮十五万公斤,他们向国家送公粮的场面,造就了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魏显忠最得意之作——驰名于国内外乐坛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2014年第5期《辽西文学》刊登了国家一级编剧、作家刘家声撰写的《(扬鞭催马运粮忙)从朝阳飞出》一文,讲述了魏显忠在八盘沟的创作过程:那是六十年代后期,辽宁歌舞团民族乐队队长魏显忠下乡锻炼在八盘沟大队,与社员们一起在这块土地流血、流汗奉献青春,体验着农村生活。当年的金色十月,八盘沟处处呈现出社员们收割庄稼、运送公粮的喜人景色,魏显忠的内心被火红的生活所打动。他看见:长长的马车队伍,装满玉米高粱,在山路上奔跑;他听见:人欢笑,马嘶鸣,鞭声炸响,车轮滚滚声...... 这扬鞭催马的场面,喜气洋洋、气势磅礴,抒发了乡亲们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的喜悦;这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声音,汇成了一曲时代交响乐。是八盘沟火热的生活,让魏显忠产生了灵感和冲动。晚上,在火苗弱弱的油灯下,他趴在土炕上开始了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最初的雏形创作……

1972 年 5 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东北,在沈阳听到魏显忠演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后,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长时间地鼓掌。后来,《扬鞭催马运粮忙》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后,传遍国内外。

                     红旗仍在飘扬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大小队规模调整,八盘沟村曾在60年代由朝阳县北四家子公社唐杖子大队的生产小队改为八盘沟大队。80年代初。八盘沟又以生产小队、村民组的组织形式归属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管理至今,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村级治理模式和基本核算单位,但八盘沟人从来没有停止奋勇前行的脚步,正以新时代的步伐走向未来。

不朽的是精神,传承才是永恒。

忆往昔,峥嵘岁月,励精图治。是老书记曲振生带领乡亲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无所畏惧的信念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满腔的热血和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八盘沟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走上了幸福路,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土地、树木、旅游等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看今朝,富饶村庄,生机盎然。是新书记李春军,在老书记曲振生和老一辈八盘沟人的精神感召下,带领新一代八盘沟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用新的方式和理念、新的发展战略,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种植业和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文化建设,带领乡亲们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如今的八盘沟,一年四季皆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三月,满山的杏花、桃花盛开,好似一幅清淡的水彩画。六月,在八盘沟入口处,一大片生长在梯田里的油菜花,摇曳着黄灿灿的花容,丰满娇艳。九月,梯田上向日葵有层次的逐着梯田,绕山而行。金秋十月,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八盘沟呈现出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棒子剥下层层薄纱,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谷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笑弯了腰;油葵迎着太阳妖娆绽放,以特有的姿色,仿佛炫耀,又让人陶醉其中。

如今的八盘沟,依旧保持着上个世纪房屋、院墙多为石头砌成的风貌,与道道石砌梯田风格一致。村内的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依然保留着古朴遗风;还有南天门、老子讲学石、大棒槌山、小棒槌山、盼君石等天然景观。八盘沟山上的红蘑、松蘑,俯拾皆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土地孕一处果。在大田种植玉米、谷子的同时,李春军以获得世博会铜奖水蜜桃为品牌,流转土地700多亩,又栽了3.5万棵水蜜桃树苗,使村子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水蜜桃产区。水蜜桃的生产也带动了苹果种植,“柏山牌”苹果方圆四十公里无污染企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色艳汁多,是无公害最佳生产基地,也是朝阳市最优质果区之一。同时,村民在这些流转的土地上发展林下经济,种地瓜、黄豆、谷子。此外,大力发展养殖业,引进大连庄河大骨鸡,为村民生活富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多方式、多产业增加收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发展种植业、果业、养殖业的同时,李春军提出以“文艺兴村、旅游富村”为发展理念,先后在八盘沟重点景区举办“八盘沟文化旅游节”、“柏山群众文化艺术节”、“采摘节”“桃花节“,打造旅游产业特色品牌,村民也以农家院、农家饭的形式,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李春军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不忘乡村文化建设,带领村民连续多年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的举办农民春晚,并被授予“朝阳县法治文化创作演出基地”。一台台春晚,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村里的文化软实力;一个个节目,犹如一缕春风吹进村民的心田,提高了村民的精、气、神。李春军先后获得“感动朝阳”十大人物、“辽宁省十大杰出农民”“中国艺术节的群文之星”等荣誉称号,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首席夜话》《向幸福出发》等节目接受访谈,扩大了家乡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辈创业垂千古,长征接力待后生。八盘沟人用自己的行动,让这面红旗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也告慰了老书记的在天之灵。如今,当你登上八盘沟的最高山顶时,领略八盘沟山村的新面貌、看到八盘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味到曲振生不朽精神的深邃和价值。

壮哉,曲振生!

壮哉,八盘沟人!

尾 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

从八盘沟采访回来,我一直在反问自己:几十年前的劳动模范,今天再写没有现实意义?曲振生的事迹在我心里酝酿一个多月时间才开始动笔写,有时是一边写一边眼睛湿润。退休五年多时间,我已经习惯了清静的晚年生活,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予的丰衣足食的幸福。我之所以把曲振生的事迹写出来,就是想通过追忆他的奉献精神、重现他的光辉形象,让大家看看那一代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

       一次采写是一次灵魂上的洗涤,一次倾听是一次心灵上的教育和鞭策啊!

建国以来,涌现出成千上万像曲振生那样的劳动模范,尽管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文稿完成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一句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让我欣慰的是:后人记下了曲振生的名字,记下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穷则思变、无私奉献”的不朽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曲振生那面红旗仍然在八盘沟上空飘扬,正在激励着新一代八盘沟人在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发展……

八盘沟那面红旗(报告文学

郝殿华

引子

    八盘沟,辽西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却有一个显赫的名字。1964年秋,被国务院授予"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荣誉称号。

    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八盘沟美丽、富饶,已成为"树绕青山翠,清泉壑中流,梯田环山绕,梨果满枝头,粮食年年获丰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里除了连片的石砌民居,还保存着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800亩石砌梯田,在为当地村民创造着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的同时,也成为乡村中一道别有韵味的景观,以她古朴、丰硕、祥和的独特魅力,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时光飞逝,当初的年轻人己到了垂垂暮年。每当人们提起八盘沟人治山治水,艰苦创业的豪迈气魄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他们当年的带头人一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八盘沟大队原党支部书记曲振生。

    2018年6月24日上午,我和文友付久江因公干自驾车去八盘沟。车行进在朝青公路上。车窗外阳光明媚,柔和的暖风吹拂着辽西的山野,我一边捕捉着时而闪过的路旁景色,一边反复的想象着要去的那个山沟小村八盘沟。

    八盘沟坐落在柏山山脉脚下,滚龙河畔,离朝阳市区约50公里。大约行程一个小时,车减速驶下公路,路过一座小桥之后,沿着乡间小路,进入了八盘沟。

    在八盘沟,我们见到了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曲树山他个子不高,身体消瘦,笑容可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仁慈的宽厚与善良。在他家稍坐片刻后,年已60多岁的曲树山便在前面引路,把我们带到离村子不远的山根下。我们开始向山上跋涉。山路曲折蜿蜒,我们盘旋而上,累得气喘吁吁。当登上观景台时,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曲树山简要介绍了父亲曲振生带领乡亲们治山治水、穷则思变、改变家乡面貌的一些往事,让我心生感叹。此时,眺望这一层层梯田、一道道石坝、一座座谷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和树木,让我情不自禁的在心里暗暗思忖:这不就是我们朝阳的大寨吗?

从八盘沟回来,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曲振生的事迹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挥之不去。人们赞誉曲振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不是曲树山用几句话就能表述完的,这背后肯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感人肺腑的故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能得到这样的素材,绝不亚于淘金者发现一座金矿。正是这种感动,一个种想法在我头脑中蓦然而生——我要把曲振生的事迹和创造的经验写出来,通过追忆曲振生的成长轨迹、思想脉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这位共产党员走过的心路历程和不朽的精神。之后我又两次前往八盘沟,8次在电话中采访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与曲振生共过事的徐永廷和李春青、受曲振生影响的胡毓秀等老人。他们在慢慢的回忆中,满怀深情地讲述起沉睡在头脑中已经半个多世纪关于曲振生一心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无私奉献的历史片段。

是个好“苗子”

    1925年4月,曲振生出生在八盘沟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只有十六户人家,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村子在四面群山包围之中,有“八沟十三岔”之称。山高坡陡,沟深路窄,岩体裸露,怪石嶙峋、一片荒芜悲凉的景象。当时,户户做长工、打短工。他们中,靠讨饭的就有五户,三、四十岁的光棍有七个,全家没有一床被褥的就有九户,四十岁以上几乎没上过几天学,长期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

    曲振生小的时候,父亲曲海经常给他讲述的那些爷爷曲友恩生前与穷山、与天灾、与河坝斗争不息的壮烈往事,在曲振生的心灵里留下很深的烙印。他跃跃欲试,总想尽早做成些事。由于家境贫寒,曲振生带带拉拉、断断续续读了不到两年的书。当时弟弟小,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从十三、四岁开始去地主家扛活,打短工,挑起维持家中生活的大梁。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曲振生的父亲四十刚出头就过世了,家中的重担全都压在曲振生的肩上。

    曲振生当时虽然岁数小,但很懂事。为了不让父母担惊受怕,在地主家干活儿从不偷懒耍滑。他认准一个理:虽然劳动繁重,但这是维持家中生活的唯一出路。那个社会状态,自己小小年纪是无法抗拒和改变的。也正是这种饱尝饥饿、吃苦挨累的经历和磨砺,铸就了曲振生的刚强性格和坚韧的耐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振生和乡亲们摆脱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加入合作社后,真正感爱到翻身作了主人的滋味。往日的压抑从内心深处得到了释放,活力在他体内得到焕发,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他眼里不仅有活儿,而且还脏活、累活处处干在前头,勤快、主动,踏踏实实,从无怨言。乡亲们说:振生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认输,干什么活儿总是要争第一,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而曲振生也有一句口头禅:“干啥,就要干好啥”。他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成为了合作社的骨干,让一些青年人很羡慕。由于曲振生劳动态度好,工作出色,多次立功受到表彰。当时的奖品虽然只是本小人书和画册,但在曲振生的眼里和心中溢露出的是欣慰和感动。夜深人静,家人已经进入梦乡,曲振生无法入睡,在静静地浮想:奖励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是一种鞭策。在那一刻,曲振生对自己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信心和由衷的向往。

    有人说: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也有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苦难的经历,让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曲振生崭露头角。唐杖子大队党支部慧眼识珠,认为曲振生是可塑之材,有培养前途,任命他为唐杖子大队民兵连长。1955年,为实现农业合作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级领导决定把曲振生从合作社派回生产队,推选他担任八盘沟生产队队长。就这样,曲振生怀揣着改变山区面貌的赤子情结和造福八盘沟人民的强烈愿望,踏上了自己人生又一个新的征程。

 

向穷山恶水开战

    自然环境的恶劣是可以通过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改变的,而可怕的是贫穷的文化心态、不思进取的散懒和得不到转变的旧观念,将长期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贫穷面貌改变和乡亲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才是一场悲剧。

    五十年代初、中期的八盘沟,少有的耕地瓢一块、碗一块的分散在八沟十三岔之中。山上是夏天不见青,到处灰溜溜。沟内是坝无一座,地不成垅。坡地上,仅有一些豁牙露齿的小坝沿,地不是“罗锅子”就是“钱搭子”,不蓄水,不保墒,十年九旱。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针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困宭,乡亲们形象的编出了顺口溜:

    进入八盘沟,步步踩石头。

    拔着腰板走,越走越弯钩。

    山像和尚头,滴水往下流。

    雨来山洪如猛兽,水过一片乱石头。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根,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在八盘沟那点贫瘠的土地上,即使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也没有好收成,一山坡的庄稼一马车就拉下山了。粮食不够吃,只能用野菜和树叶充饥。乡亲们又用两个顺口溜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出门就爬坡,石头比土多。

    地无三尺平,种啥啥不行。

    种一坡,拉一车,打扒打扒煮一锅。

    一年糠菜半年粮,山上树叶撸净光。

    生产队长在农村是最小的官,可曲振生却觉得身上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谁告诉的,而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土生土长的曲振生清醒的认识到:八盘沟贫困,是穷在山上,灾在水上。要想改变贫穷面貌,走上富裕路,必须下决心治山治水,改变土地生产条件。

    上任伊始,曲振生满脑子装的都是治理八盘沟的宏伟蓝图。为了这幅蓝图的绘制,他跑遍了八盘沟的山山岔岔,盘算着如何根据山头高低、山坡徒缓的特点修梯田,结合山沟流水方向、大小的实际筑土坝、修谷坊,不知苦苦思索多少次。这些费神累心、枯燥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规划,他亲临实地丈量,每天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有时得一步一步向前攀爬,稍有不慎,脚下打滑,危险随时都会发生。

    1955年冬,曲振生带领乡亲们破除了传统的“猫冬”习惯,冒着寒风,拉开了治理穷山恶水的战线。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虽然成立了初级合作社,生产队仍然是底子薄、力量小,单靠乡亲们的满腔热情,还难以对付这数不清的荒山穷沟,只能因地制宜,搞些现得利的小型工程,断断续续地打些小股游击战。在实行合作化的两年中,这些零零碎碎、修修补补的小工程,使粮食产量有一定提高,乡亲们的生活也就有所改善,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让乡亲们摆脱贫穷。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一定意义开始了真正的治山治水,大队党支部提出向穷山恶水全面开战。一些人认为,山那么高,沟那么深,凭咱们这套人马刀枪能拱得动。有些好心人主张,搂搂石头,挡挡坝墙,多上点粪,对付着干。有些人情绪低沉,竟消极地说:“共产党瞎胡闹,一心想修乱河套,下雨一场空,全得白搭工。”,使乡亲们的思想一度产生动摇。

    为了支持和配合大队党支部的工作,统一乡亲们的意志,曲振生在社员中开展了回忆、对比等教育活动。曲振生说:康德二年,沟外地主领着三十多个鬼子骑兵进入八盘沟,放把火烧了全沟的房屋,把人撵出沟来。刘品三的父亲刘起,因为在八盘沟开山,经常受地主欺侮和自然灾害的戏弄,一气之下撇儿弃女,跑到“华严寺”当了和尚。曲振生说:“山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治不了的山,踩不出的道 。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与山斗、与水斗,决不向穷山恶水低头。”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讲述了历史事件、诉苦激仇,转变了社员的思想认识,增添了治山治水的热情。

    当时是数九隆冬,大雪漫山。经过通盘考虑,曲振生决定先从南天门沟口开始开山劈石、闸沟垒坝,垫土造地,积少成多,修建成一块块梯田,然后再由外向里拓延。之所以选择南天门沟为突破口,是因为南天门沟离村子近,也是全村整体治理的关键。那时候,生产队没有电,早、晚做饭都点着煤油灯。家家也没有有线广播的小喇叭,凌晨天漆黑,还没有亮,社员睡意正浓,曲振生就站在村前面山岗上,高喊“开工了!开工了!”中午简单地吃口饭,带领社员接着干,晚上天黑时才下山。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劳动,首战南天门沟告捷。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修建成的梯田,社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而也坚定了治山治水的信心。

    南天门沟口工程结束后,曲振生带领社员开始向南天门沟里延深。从沟口到沟终端,大约有10华里长,面积范围大,工程量大,是当时治理难度最大的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曲振生决定先垒大坝,然后造地。但运输是个大问题,村里只有两辆马车,根本不够用。他就带领社员扬镐挥锨、手推肩抬、驴驮马拉。有的石块小的就装入粪箕子里拎走,有的石头块能抬动,就用四根绳子系在一起,拴上自己制作的铁钩,用铁钩从四个角度钩住石头,两个人用扁担挑起往山下抬。石头块大的抬不动,就用木杠撬起让石头利用惯性往山下滚。当时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有时坐在地上稍休息一会儿,就不愿再起来。有的社员累病了,有的累吐了血,当看到曲振生每天忙前跑后的,还处处干在头前,社员们没有人喊苦叫累,没有人退缩,并喊出了响亮的口号:“雪下三尺不下山,地冻三尺不停镐。正是靠这种艰苦劳动的精神,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冬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还时常搞夜间大会战。经过五、六年的奋战,投工一万多,动用土石方二万多立方米,六沟四洼十三岔修建两千一百道大坝,造地八百多亩,修梯田近千亩。八盘沟实现了沟沟有谷坊,岔岔有石坝,环山皆田,无沟不堰,粮食和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劳动日值增加,社员的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八盘沟的面貌初步得到改变!

    由于坚持不断的治山治水,到1963年,唐杖子大队山水治理已经初具规模,各沟庄稼长势喜人,社员们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愉悦。可是,谁也不愿想到和看到的灾难却残酷来临。七月,一场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造成空前的灾害,乡亲们六年来苦心建设的梯田冲得扒皮露骨;河滩地及沟中台田,泥沙横贯,乱石翻滚。数年艰苦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付之东流。让人最为注目的是冲的更为惨重的六沟、四漥、十三岔,工程大半被冲毁,号称粮仓的大棒槌沟也变成了乱河滩,不仅冲走了六十多亩地的庄稼,而且还泡倒三间畜棚,砸死八条耕牛。吃够了多年苦头的八盘沟人,刚刚看到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场无情的大雨浇灭了。

    此时的八盘沟受灾严重、日子难熬,灾后社员情绪低落,思想动摇,有的人暗暗下定决心准备去黑龙江。在天灾逼人,民心不稳的情况下,大队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大水冲垮的,重新垒起来,天灾夺走的,靠人力要回来”的口号,支委包队、党员包组,党支部书记曲振铎赶到八盘沟,帮助发动群众和领导社员抗灾。在大灾和考验面前,曲振生没有丝毫退却,在山头上他一边向支部书记汇报社员思想,一边把话题转到二十年前他爷爷说的那句铿锵有力的话:“冲了再修,越冲越修。”先人的硬骨头气概,壮了后人胆,激起了后人的雄心斗志。曲振生向支部书记表示:一定要学习老一辈那种不服输、不泄气的硬劲。过去一家一户都能顶七灾八难,现在有集体,有大家的支持,倒了几道坝,死了几头牛,就能把共产党员吓住吗?不能,坚决不能!他们立即分头下山发动群众,做思想工作。开始社员都耸拉着脑袋,提不起起精神。曲振生就现身说法,介绍了他们曲家祖孙三代和地主耿文阁斗争的治山史,介绍了日寇倂户时,夜间进沟,饿着肚子,冒着生死危险治山开地的特殊经历。曲振生把手握成拳头举起来,动情地说:“过去曲家三代没有向穷山恶水低过头,八盘沟人没有向日寇恶霸告过饶,现在凭着集体大家庭的力量,能向天灾服输服软吗?”社员们被曲振生昂扬的斗志所打动,被曲振生充满激情的话语所感染,思想疙瘩解开了,搬家出走的念头打消了。纷纷表示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能只想着把冲垮的修上,还要修好,非让修上的工程抗住通破天的大雨冲击才行。  

    看到社员们群情激奋,士气高涨,曲振生的心里不仅仅是感动,更觉得社员们的力量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曲振生性格直率、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但他也是一个善于思考、好琢磨事的人。在带领社员边修边查找教训时,他发现队部房后的十三条大坝剩下三道没有被冲垮,分析原因是:地基深、石头大、水口大、坡度大。这一发现,让曲振生显得格外高兴。他心里在想:我虽然是八盘沟生产队小队长,但不能只想到自己小队的利益,要做一个想整体、顾大局的人。曲振生将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八盘沟村周围的各小队,使各小队新修的工程都加深了地基,变单墙为双墙,改“三小”为“三大”,进而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人生是阔大而丰盈的,是精美无悔的。一个有宽广的胸怀的人,就不会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打小算盘。曲振生的做法,赢得了周围各小队社员们的赞誉,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1964年,中共朝阳县委发出了学大寨、赶大寨的号召。这年春天,曲振生到大寨参观学习,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对社员们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前总认为我们八盘沟与左邻右舍的生产队相比,做的已经不错了,可与大寨一比,差距太大了。工程不如人家硬;质量不如人家高;劲头不如人家足;产量不如人家多;贡献不如人家大。”这“五不足”犹如一顶不光彩的帽子扣在了八盘沟人的头上,大多数社员一听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决心,一定要摘掉这“五不足”的帽子。

    大队党支部做出决定:在八盘沟进行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试点。但由于修建工程有难度,个别社员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从思想上一时还转不过弯,认为搞这玩艺,有点像扎花云子似的,得哪辈子才能搞出来。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桥梁,信心是永远前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就等于没有了呼吸。曲振生引导社员说:治山治水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提高修建标准是长远大计,我们的思想不能动摇,要充满信心。想学大寨就要实心实意,不能搞花架子,要在行动上动真格的。曲振生耐心的做工作,讲解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的重要性,统一了全队社员的思想。在大队青年突击队支援下,曲振生带领社员大干七天,一鼓作气就修建起八十二道坝墙子,至此,一个向高标准进军,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高潮在八盘沟再次掀起。

    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庄稼收成看秋后。过去一亩地只打粮食一百斤,修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后,这一年八盘沟玉米亩产达到五百二十七斤,不仅一举突破了“纲要”,而且还超过了“黄河”,社员们尝到了甜头,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也变成了自觉行动,大队党支部及时总结了八盘沟的经验。

    曲振生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望,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硬骨头的意志带领乡亲们在改变家乡面貌的征程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让八盘沟充满了希望。曲振生改变家乡面貌实干精神得到了上级的好评。1963年,他当选为朝阳市劳动模范,参加了朝阳市第一届农业代表先进单位劳动模范会议;1964年秋,国务院命名八盘沟村为“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 

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1964年冬季,在全国农村调整大、小队规模时,八盘沟从生产队变成大队,曲振生被任命为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担子重了,责任大了,曲振生深感肩膀上的压力,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权力是组织和乡亲们授给的,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是曲振生一生不懈追求,也是为自己前行的道路上确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短期看的是目标,长远看的是愿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早日让八盘沟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曲振生不知动了多少脑筋,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有时,社员收工下山了,曲振生索性不回家,在山间地头久久地坐着,望着周围环绕的群峰,看着山坡上裸露的乱石,一个一个的问号如一个一个漩涡打着圆圈在脑海中搅动着。他从山区自然条件表层分析,从根本上治理的效果思考,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打算……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年开春缺雨,在抗旱播种中,曲振生有些犯心思:人吃水还得驴驮,地用水怎么办呢?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找到种植经验丰富老顾问姚国义商量,认为梯田坝基底部土层厚,墒情好,还是熟土。可以挖出来,运到土层薄、墒情差的地方,既可以肥田,又能保墒。办法一提出,得到社员的支持,都说这个办法好!就这样,八盘沟二百多亩玉米地,在天旱不下雨缺水的情况下保证了出全苗。

    八盘沟大队下设八盘沟、水库下面、雹神庙三个小队。曲振生作为带头人,不仅要下达和安排生产和工程任务,而且还要检查各小队工程质量和督战工程进度,忙得脚打后脑勺。当时第三小队的雹神庙修梯田的进度缓慢,曲振生心里着急,安排好其它现场工程后,为了减少往返时间,他从家里带上一袋粮食和行李,防止打扰拉家带口的社员,他和光棍汉孙朝臣吃住在一起,晚上不回家,带领社员争时间、抢进度,一干就是半个月。在一年多时间里,就这样来来去去,往返雹神庙不知多少趟。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饿、忍受多少累、流了多少汗,只有他自己清楚。看到他的辛苦与劳累,社员们的心都酸酸的。他们没有能力劝说曲振生,只能是又心疼又很无耐,给他起个绰号:“曲老凿”。这是社员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的贴切评价。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这是 《宋书檀道济传》中的一句话,用在曲振生身上恰如其分。曲振生不仅说,而且还带头做,有急、难、险时,总是以身作则、冲在群众前面。在突击一百五十丈长的顺水坝和十二道丁字坝的工程时,天气突变,雪花纷飞,挖了三天挖不到坝基。地面将要封冻,势必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当时天气渐冷,河套半冰半水,浸入筋骨浑身打冷颤,在社员们犹豫不定的时候,曲振生第一个脱下鞋袜,跳入冰水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曲振生纵身一跳,感染着四十多名社员也跟着跳下去,经过苦战,保证了工程进度。    

六十年代后期,修建八盘沟水库时,曲振生与水利部门技术人员一起选址,设计方案。根据季节决定署期测量,冬季挖沟。测量时,他帮助水利部门的同志扛杆、跑尺,忙碌不停。第一年挖坝基槽、填坝基坝身土,第二年用石头砌衬护坡,进行边底加固。当时运土、运石头不用筐挑,改用手推车。曲振生的推车装的土和石头比谁都多,走的比谁都快。用曲振生的话说:这叫多拉快跑,为的是抢时间、争速度,早日把水库建设好。整个水库工程建设靠的是八盘沟人自力更生,凭仅有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克服了资金、按季节条件施工等诸多困难。当时,有些社员提出,我们经济实力差、底子薄,应该向上级申请些钱资助一下。曲振生耐心与社员说:我们这些困难算个啥呀,国家这么大,上级也有困难,上级更需要钱,有更大的事需要干,我们不能向上级伸手。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战,水库建成后,贮存山上下来的洪水十三万立方米,不仅解决村里庄稼和社员家蔬菜的浇灌,而且还养了鱼,改善了全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看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前景。后来社员才知道,当时上级要给一些资金,支援八盘沟水库建设,但曲振生没有接受。修建水库给八盘沟社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员们从内心里理解了当初曲振生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是曲振生发自内心的不懈追求。有人说:美的境界在事物过程本身,美在于不断追求,不在占有。也有人说:追求往往比占有更使人感到幸福,充满希望的追求比达到目的地更有吸引力。曲振生和八盘沟的社员们也有着自己的表述方法:过去八盘沟是亩产两斗半,不够半年饭。现在八盘沟是沟壑梯田层层绿,坡上果树绿油油,山上裸岩披林草,田地粮食大丰收。从1955年起到1970年间,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垒起了三千七百多道石坝,建起三千五百多座大、小谷坊,动用土石方十四万立方米,造出上千亩水平梯田。从1971年以后,又打了三眼大井,建起一座小型水库,挖好四座方塘,在山上栽松树三千多亩,刺槐五百多亩,种植山杏一千多亩,河滩栽杨柳二百多亩,荒坡建苹果园和梨园各一处八百多亩,使森林覆被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多年的山区农田建设,八盘沟的荒山干河变成了青山绿水,瘠土变成了肥田,低产变成了高产,穷沟变成了富村,真正走上了以粮为主、多业并举的的致富路。

一个人靠的是思想站立,一支队伍要把带头人具有的精神作为灵魂来支撑行动。苦熬没个尽头,苦干实干才有出路。八盘沟人在曲振生带领下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新编的顺口溜着实让八盘沟人扬眉吐气,充满自豪:

    走进八盘沟,美景不胜收。

    昔日茅草屋,今日北京平。

    山头松柏翠,山间截龙头。

    梯田绕山转,渠水围山走。

    粮食堆满仓,梨果挂枝头。

    村民喜洋洋,幸福乐悠悠。

 “治沟法”在实践中诞生

    在曲振生的大脑里,始终有一座警钟,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他:治山治水工程不能务虚名、图虚荣、做虚功,要用心用力的抓实,抓出成效,真正用付出的劳累和辛苦才能彻底改变山区面貌。这种理念的确立和坚守,让曲振生带领社员在失败时,敢于面对困难查找教训,在成功时不骄不燥、从容、淡定的总结经验,终于用他的切身实践创造出“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这些文字和数字,现在看似是生硬的,是枯燥的,但它在当时的历史年代体现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一笔财富,也犹如一部教科书,指导了全公社、全县治山治水的理论与实践。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人们会问:“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具体的内容有哪些?曲振生带领社员是如何摸索出来的?它会发挥什么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效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在采访曲树山的同时,也查阅了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朝阳县人民委员会水利科在1965年12月合编的《山区建设经验汇编》有关八盘沟治山治水的文字记载:

    先说“三先三后”,就是先治山上,后治山下;先治毛沟,后治主沟;先骨干,后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曲振生认为:治山与治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治山是最根本的,不治山就不能根本解决治沟的问题。于是,他带领社员开展封山育草,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采取了山上封,封造结合;坡地蓄,蓄排结合;沟里闸,闸用结合的办法,每逢降雨都是清水缓流,减弱了雨水的冲刷力和地表径流量。与此同时全面开展闸沟造地工程,在施工顺序上采用从上往下,做到节节拦截,道道落淤,不淤就垫塾,淤垫并举,这样做,实现当年治理当年就可以种植。

    先治毛沟,后治主沟,采取一个岔一个岔,一条沟一条沟的集中治理,对那些侵蚀严重的沟,要优先治理,较稳定的侵蚀沟后治理,不仅能够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避免洪水集中下流,这是曲振生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并在修建毛沟谷坊实践中得到验证。1964年,水土流失严重的凤岭沟,遇到一次连续降雨达一百五十六毫米,毛沟修建的二十五座谷坊,拦截泥沙达六十立方米。雨后天晴,社员们高兴的说:如果不修凤岭沟上的毛沟谷坊,这些泥沙是无法控制的。

    曲振生认为:治山治水不能盲干、蛮干、要讲科学。在具体治理每一条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沟长、沟宽、比降、控制面积和泥沙量,然后确定布局和材料来源。在工程布局上,有骨干,有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骨干工程设在水流集中的地方,在险要地方连续设,沙石较多的沟顶也要设,每隔一定距离要修筑一定数量的一般工程。所谓一般工程就是比骨干工程少,也起拦截泥沙、减缓流速、流量的作用,是淤地造田必不可少的工程。要因材施教,沟壑比降大的多设,比降小的少设。一般的支沟谷坊距离是五到十米一道 ,主沟是二十到五十米一道 。而且第一年修筑时不能过高,因为过高是不安全的,必须逐年淤起,逐年加高。实践证明,这种布置方法控制水土流失是最有效的。同时,要结合过去沟膛地经常受到由沟顶上部冲下来的许多沙石的冲压的实际情况,在沟顶沙石较多的地方设置沟顶拦沙坝,沙石多的地方连续设几个,沙石少的设一个。比如在小棒槌沟沟顶设有拦沙坝六道,其中较大的三道,坝长二十米(即坝宽)、坝高一点五米,顶宽一米,控制一千五百平方米的集雨面积。每逢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拦截泥沙的效果明显,顶上第一道坝全部被泥沙淤平,还有二道坝拦截,顶部淤起泥沙石沙根本进不了台田,真正走到了拦沙、固沟、保田的作用。

    再说“四大一宽”,即石头大、双墙;基础大、宽、深;坝坡大;护底大;溢流口宽。八盘沟是石质山区,采石方便,一般骨干谷坊工程都是用大石头,抗冲力强,谷坊砌双墙可以增加墙的稳定必,结构结实。施工时,要把骨干工程的基础挖的深而宽;到岩石,把岩石的光面击掉或者开个小槽,再进行砌筑,这样做会增强坝基的稳定和抗滑性。砌石要采取了三比一的坝坡,而且采用双墙,避免由于没有斜坡而被水冲倒,或者由于坝基不稳和坝后土石压力的影响,而出现“鼓包”,一遇降水艰即易坍塌。同时护底不能短而浅,否则容易被溢流水冲毁,导致淘刷坝基,使坝倒坍。再有就是溢流口要宽,这是拦蓄工程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曲振生认为:以前修的谷坊工程很少有溢流口,有过教训吃过亏。宽窄是关系到工程安全与否的大问题,如果溢流口小来水量大渲泄不了,从坝顶溢水直接威胁坝的安全;口大会减少防洪拦沙的作用。闸沟造地,保水保土,扩大农田面积是好事,但雨水变化是无法控制的,山上降水会往沟里流,因此谷坊上边必须留出适当的溢流口。曲振生提出:骨干工程溢流口宽五至十米,深零点五米至一米;一般工程溢流口三至五米,深零点三米至零点六米。在位置的布局上,一般都没在岩石的一面;两旁是土坡的沟壑,溢流口设在中间。实践证明,这样做即抗冲又防冲。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曲振生带领八盘沟社员把总长二十四华里的七条大沟,十三道大岔和数不清的毛沟毛岔,从山顶到沟口,从支沟到主沟,闸起一千四百座谷坊,淤起了一百六十八亩川台地。这些川台地,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人平均增加六分七厘土地,成为八盘沟的产粮基地。1964年各沟土地平均亩产粮食六百五十四斤,其中最好的小棒槌沟亩产粮食达到八百零二斤。川平地的亩产等于一般坡地的四倍。社员们深情地说:“宁种山沟一坝窝,不种山地一大坡”。过去,每当雨季来临,社员们总是提心吊胆,因为往往一场大雨,工程被冲毁,夺去了快要到手的粮食,一年的劳动化为乌有。自从采用“三先三后,四大一宽”的方法进行治沟,并对原有的谷坊进行改修后,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农田的稳产高产。

    北四家子公社是纯山区,有大小沟壑数千条,每年雨季,都有无数的良田被冲毁吞没。因此,治沟造地是改变北四家子公社贫困面貌的方向。八盘沟生产队治沟法得到北四家子公社党委的高度重视,1963年在全公社掀起了学习八盘沟生产队“三先三后,四大一宽”治沟法的推广运动。沟门子公社沟门子大队等单位也先后来八盘沟参观学习。1964年,北四家子公社用闸沟法闸了七条较大的冲沟。1965年,一场大雨来临,降雨量达一百二十毫米,改修过谷坊良田安然无恙,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1972年1月,朝阳县委扩大会议提出“远学大寨,近学八盘沟”的号召,带动了全县的山区建设。

公而忘私只为民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从1955年至1970年间,是曲振生想事想的最多的时候,也是他没白天没黑夜最忙最苦最累的时候。那些年,曲振生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造成神经衰弱,导致他经常失眠,晚上睡不着觉,只能靠吃安眠药后才能入睡。有一次,他安眠药吃多了,儿子曲树山发现与往前不对劲,连推带搡地喊叫了两个多小时,曲振生才慢慢醒了过来,着实让全家人后怕啊!

    曲振生以队为家,忘我的工作,他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家人难道真的没有意见吗?在采访时,曲树山不止一次地讲:队里的事和外面的事,我父亲都操心地去管,可家中的大小事啥也不管,真是个甩手掌柜,回到家里像个住店的。有一年,他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晚上,过年的东西啥也没准备。家里人埋怨他时,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只有这样干,群众才信任咱,喊一嗓子才能有号召力。

    今年已经七十三岁的徐永廷老人回忆说:我小时候能记事时,就经常听父母经常讲生产队长曲振生大叔带领他们苦干实干的事,让我羡慕又敬佩,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1961年冬季,我在八盘沟小学五年级读书时,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 《心中最可爱的人》。当同学们都选择写自己爸爸、母亲和亲戚的时候,我毅然决定写《生产队长曲振生》。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跑到修大坝工地现场进行观察。当时曲振生大叔正带领社员在村西头山沟修大坝,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我到工地时,看到社员们正在吃力的撬几块大石头,只见曲振生大叔脱下棉袄,往旁边一扔,走过去跟着撬石头。寒冷的冬天,可他身上却冒着热气,贴身的单衣服完全湿透了,汗水从胸口往下流。撬完几块大石头后,进行场地清理,然后社员们开始挑石渣子。曲振生大叔和社员的肩膀上都没有肩垫带,两挑筐装满石渣,曲振生担起就走......曲振生大叔他个子高,身材魁梧,力量也大。看到这一劳动情景,让我从内心非常感动。听说我要写作文,他说:你别写我,写写大伙儿。这篇作文有实景有实感,班主任老师把它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宣讲后,又推荐给学校,并刊登在学校宣传墙板上。

    徐永廷说:曲振生大叔真是个实干家,不管是垒大坝、建谷坊,还是修梯田,他总是说在前,干在前,当时劳动强度大,他处处做表率的行为无时不在感染着全体社员。只要他不说休息,社员们谁也不会把手中的活儿扔下歇着。不夸张的说,当时我看他手上的茧子有大钱厚。1964年冬季,我在羊山中学读书已经三年级了。要放寒假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心中最尊敬的人》,并告诉同学们要抓住人物思想道德品质,找好角度,写出特点。学校放寒假我回到家中,心里一直想着如何写好这篇作文。此时曲振生大叔已经是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在心里琢磨:曲振生大叔是治山治水的带头人,也是朝阳市一名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他家中是什么样子?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在腊月二十四那一天上午,我去了曲振生书记家,一进院,眼前看到的一切,让我感到很震惊:院子里没有成捆的柴火。破旧的房子,门窗经过常年的风吹雨淋,都有缝隙。柜厨里仅有几个碗和几双筷子,连个碟子都没有。曲振生老伴由于患重感冒,正躺在炕上,不时发出呻吟.....

    徐永廷对我说,他做梦也没想到,在外面生龙活虎般带领社员致力于山区建设曲振生书记家住的这样简陋,生活的这样贫寒。曲振生书记心里只装着村里那些事儿。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的精神、简朴的生活品质让我深受感动。

    七十七岁的李春青是北四家子和平大队人,说起曲振生。他连声说:他可是个好人、是个好官,还帮助我这小百姓办事。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李春青与邻居赶着马车去北四家子供销社购买化肥。当时供销社用大缸搅拌农药买给社员,可能是搅拌时不小心,将搅拌的农药流撒在地面的谷草上。购买完化肥走出供销社时,马倒下了。李春青和邻居分析是吃了有农药的谷草。李春青家靠马耕地,靠马拉车运输,没有马,今后的日子可咋过?李春青说:咱是庄稼人,但实成讲理数,没有那些弯道道儿。马吃了带农药谷草,是咱自己没有看管好牲口,也不能赖人家供销社讶。

马死了,很多人围到跟前看热闹。就在我皱着眉头,一脸哭丧的时候,从人群挤进一个人,大个儿。我一看,这不是以前见过面的曲书记吗?我急忙说:曲书记这可咋整啊!曲书记问清情况后说:老乡,你别急,马刚吃完谷草,农药没有外流,赶紧把马杀了,把肚子扔掉深埋,马肉可以吃。说着帮助找来人杀马。他不仅自己带头购买马肉,而且还劝说围观社员买,减少我的损失。马肉共买了近四百元钱。这四百元钱,对现在的家庭不算什么,可在四十年前,给我家解决了大难题。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经常在想,我与曲振生书记无亲无故,过去他去过我们大队,他不认识我,可他却把我这小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现在的社会多么需要这样的干部啊!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虽然事不大,但在李春青老人的脑里却记忆犹新,始终没有忘掉。

谈到曲振生的特点,村民这样评价他:“曲振生是非分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是个硬汉子。”也有的村民说:曲振生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做事心里有数,有话直说,表达方式不圆滑,不会拐弯抹角,容易得罪领导。”那时候上级经常派人下来检查工作,因为不了解、不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形容造成所谓的“乱指挥”。对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曲振生方法简单,不善于沟通和商量,一股道跑到黑,从不考虑后果,坚决顶着不办。70年代初期,八盘沟村苹果年年获丰收。有一次,县里一部门领导找到曲振生说:给县里拉一车苹果,让政府机关的干部尝尝鲜。可曲振生却说道:我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不会拿集体的利益送人情。此言行让这位领导很尴尬,说曲振生这个人不识人间烟火,不尽人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小家,如何对待大家,如何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并从一点一滴中无时不在的观察和监督着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

在宋任穷居住的日子里

    在采访中,我向曲树山打听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被下放到八盘沟大队一事。曲树山回忆说:我父亲当时任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很慎重地把宋书记安排在我四奶奶李勇娴家住。我父亲曾说:在宋书记的领导下,东北三省这几年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强,已经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其实我们当子女的也知道上,父亲在公开场合嘴上不说,背地里也在犯嘀咕:这样的领导有何罪?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父亲觉得我奶奶为人善良正直、思想觉悟高、在政治上也可靠,让宋书记住在我奶奶家我父亲也比较放心。说到这,曲树山停了一下有些深思,好像想起了四奶奶。他接着说:我四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原来住的是三间土房,陈旧失修,破烂不堪,条件好转了,就将三间土房翻盖成五间新房。当我父亲与她商量说让宋书记来她家住,她没有犹豫,欣然答应,并立即着手腾出两间半东屋给宋书记及随行人员居住和使用。多少年过去之后,四奶奶才自豪对外人说,宋书记离开八盘沟时,给她留有一张照片,她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了。

    曲树山说: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才十三、四岁,是非颠倒,让人难以捉摸。当时,一些比我大的青年人,戴着红卫兵的袖标,喊着打倒“走资派”口号,要冲击四奶奶家批判宋书记。父亲当时很气愤,对他们说:宋书记是开国上将,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历史功勋。没有他们的过去有我们和你们今天吗?小小年纪跟着瞎闹,懂地各啥!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父亲这样说很容易被扣上“保皇派”的帽子遭到批判,可他全然不顾。也可能是父亲说辞和个人震慑力起了作用,宋书记在四奶奶家居住期间,没有遭受任何冲击和伤害。回头想一想,父亲当时敢这样保护宋书记,不仅体现出对一位老革命的敬重,而且也需要一种胆量和坚定的信念,也让乡亲们再一次看到了父亲刚正不阿的性格。

    接着曲树山又向我讲述了另外一件事:那是1971 年 1 月,我父亲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当时,一些老干部被打成党内“走资派”,批判之风浓烈,让人不知所措。在一次开会时,一位领导找到我父亲,暗示他要带头批判一位老干部,我父亲没有答应,以自己在基层不了解上头情况而推辞。其实,在我父亲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忠诚,不说假话,不搞栽赃陷害、违心批判老干部他做不到 。曲树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脾气和忠直秉性,也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身正气的品格。

                   从严律己传家久

   “公生明,廉生威”是明清官吏用以修身自省的座右铭,讲的是只有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廉洁自律才能树立威信。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曲振生很自律,在当生产队队长和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自己也定了一条没有成文的规矩:亲戚家的饭不吃,社员家的饭不吃。他说,做人不能黏抓的,要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在修建双山子水库时,他多次告诫食堂管理员,我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伙食上每天每顿一饭一菜,我们干部和社员一个样,任何人不能搞特殊。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曲振生严格要求自己无可非议,但对于子女过于刻苛,甚至不讲情理不公正对待曾让儿子曲树山心里很不愉快。在采访时,几次讲到父亲曲振生缺少对他们子女的培养。

    1976年,曲树山念完10年一贯制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农业劳动。次年,县里劳动部门,考虑到曲振生家中子女多、年纪都小,老伴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等实际的困难,决定安排他儿子曲树山到县里一个单位工作,可曲振生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家有困难能照顾,别人家也有困难你们也能照顾吗?县里的同志看到他拒绝他们的好意,难以理解地说:那好吧,就按你说的做。 

    曲树山说:我家兄弟子妹五个,我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子,全在家乡务农。后来,县畜牧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我自己偷偷的报了名,在100多人参加的考试中,我算是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然而却遭到父亲的反对。我反驳说:上次我不能去县里工作,我认了。而这次是畜牧局公开招聘,我有文化、有知识,是通过考试被录用,又不是凭你的关系走的后门,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啊!这对我公平吗?我以事论理,说的父亲闭口无言,父亲感到自己理亏,最后只好做出让步。后来,我虽然去县里上班,但把家还是安在了八盘沟,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难到曲振生不希望他自己的孩子走出这偏避的山沟,有个体面的工作,但曲振生经常警醒自己:我不能搞特殊化,那样做在群众中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再刚强、豁达的人有时也会跌入感情的深渊,曲振生只能把自己对子女的那份爱埋在心底。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件事的阴影在儿子曲树山眼里逐渐隐退,虽然理解了父亲当时的做法,但每提起这件事,在曲树山的内心深处还是留下了一丝不悦:我父亲当过村、大队、公社、县的领导,也算是有职有权的人,但从来没有为我们家办一件私事,我们当子女的也没有借过他的什么光。

    其实,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子女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他深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道理。曲振生对子女的思维方法和教育之说多少年之后曲树山才知道其中的奥秘,这得益于曲振生与孙女曲晓飞的一次交谈。

    曲树山的女儿曲晓飞, 1986年生,2011年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孙女即将进入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曲振生与孙女交谈时说:“人的一生很不容易,道路漫长,能不能成才无非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用管也能成人;第二种是管一管就能成人;第三种是管死也成不了人”。孙女说:这么多年,大、小事你也没有管过我爸爸,我爸爸就是您说的第一种人呗。曲振生欣慰的笑了。也许是这种引导子女悟性的教育方法,让曲振生的儿子和孙女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自觉和自律。

    曲晓飞没有忘记爷爷嘱咐,她现就职于朝阳县柳城高中任书法老师,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参加2013年、2014年2015年“大美朝阳”美术、书法作品展和2014年辽宁省书法基地展、入选2015年辽宁省妇女书法展和2015年辽宁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18年又获得纪念“赵尚志诞辰110周年书法展”二等奖。

    曲树山从小就爱学习,如今年逾古稀,在家中帮助老伴侍弄承包地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书学习并记写笔记和体会。有一次,他阅读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郑文革的散文集《自在飞花轻似梦》时,看见“世人只知枫叶红,不知杏叶胜红枫”的诗句,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女儿曲晓飞看到后感到不解,就问:为什么只记这句啊?曲树山很得意地说:这句诗我有特殊的理解和感悟,因为咱们家后山上有一片片杏树,在秋天时,那通红叶子不正是作家比喻和描写的真情实景吗?

                       毛主席的客人

    不为名扰,不为利忧。曲振生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人生的荣耀和辉煌,他只是一门心思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曲振生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荣誉:1965年,曲振生被命名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并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荣幸地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了发挥曲振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党和政府也让他挑起更重的担子:1971 年 1 月,曲振生参加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四届省委委员; 1973年,曲振生任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5年,当选为朝阳县县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管林业工作;1977年12月,参加了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聘任为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顾问。

    曲振生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每当人们谈起这些辉煌功绩,他总是平静地说:“我个人的作用小,是集体的力量大。”漫漫人生路,淡看人间得失。曲振生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荣誉给他带来是不安和压力。他没有把荣誉作为标牌来扛,也没有把荣誉当成资本来炫耀。在他的内心只认准一个理:一个人做了好事,可以让人感动和怀想,但真正能够激励或者给人们留下的应该是一种精神。

    曲振生多次接受省、市记者采访,参加过多次表彰会和山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先后四次作为辽宁省的劳模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回来后只对乡亲们讲述过一次:

    那是1969年9月下旬,曲振生收到国庆节筹备领导小组寄给辽宁省的号码为1178号紧急件,内容是邀请他参加建国二十年国庆观礼。有机会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上观礼,让曲振生激动不已。从10月1日上午9时30分持续至11时,曲振生和其它劳动模范、各地的观礼代表同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群众庆祝游行,并荣幸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亲切接见。此刻,曲振生的心情是不可名状的。在这期间,多数代表和劳动模范都住进北京西单宾馆,曲振生有幸被应邀进入中南海,并与其它七位全国劳模代表一起,住在毛主席的附近。当时他们原以为与毛主席一起吃饭,伙食肯定比北京西单宾馆的伙食好,没想到毛主席用餐简单、朴实,并没有搞特殊化,与他们一起吃很普通的四菜一汤。在与毛主席共同用餐时,毛主席说:“你们都是我请来的客人。”毛主席和蔼可亲的一句话,打消了曲振生他们的紧张,心里感到暖乎乎的。一次用餐后,毛主席还请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当曲振生看到毛主席睡的是硬板床时,感到格外惊讶,眼睛里溢满泪水。曲振生说:毛主席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官,可用餐简单、卧室简陋、生活简朴,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曲振生在中南海住了八天,不仅近距离见到毛主席,聆听他老人家教诲,而且还听取了珍宝岛战斗英雄冷鹏飞,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郭凤莲,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等在代表团内部作的精彩报告,他认为学习到别人好的经验,会永远激励他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更好地为八盘沟人民多做贡献。

    曲树山说:这次特殊的经历,我父亲感触颇深,震动极大,让他一生难以忘怀。他能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乡亲们,我们当子女的知道他的用心良苦,也知道今后如何做,父亲更是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什么名啊利啊,在他眼里都不重要,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因如此,他在1986年退休离职时,组织部门派人找他填表办理副县级待遇手续时,他回绝说:算了吧,我现在已经是非农业户口,这就挺好了。

                       无悔的人生

家乡,是一个温暖的名字,是每个人出生的地方,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也是安放灵魂的地方,要永远的守护。

    1986年,曲振生离开县领导岗位又回到了八盘沟。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当他再次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时,他的内心是那么安然;当他呼吸家乡的空气时是那么酣畅......他的根已经深深扎入家乡的热土,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八盘沟人。

    退休后的曲振生,本应在家过着清闲自在的晚年生活,但因为他对八盘沟感情笃厚,爱之弥深,每年在春、夏、秋的关键时节,他都要坚持走出村外到山上走一走,转一转,心里放不下他带领社员亲手修建的那些梯田、石坝、谷坊。看一看有没有损毁渗漏,他还要看一看他亲手栽植的树长得怎么样,有没有被盗伐。退休后,他依旧关心着八盘沟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他经常与村民说:要爱护土地、珍惜植被和树木,不能乱建庙、乱埋坟,鸡圈、羊圈要建在山上,保证村里有良好的空气质量。看到到处打水井,他就呼吁:不能乱打井,科学规划,要保护水资源,不能浪费水资源。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他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情怀,他心里想的还是集体,想的还是大家的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八盘沟村与全国农村一样,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按包产到户的相关政策规定,曲振生老伴分到一亩半地。闲不住的曲振生看到自家地旁边还有一些荒地在搁置,就下决心要把它开垦出来。家里人劝他说:现在条件好了,粮食也够吃了,你不用再挨那份累了。可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老话说,一寸土地,万两黄金。作为农民,不能忘记过去苦熬看不出尽头的日子,土地是历代农民生存的根本,这是不变的理。退休了,但过去的那种精神不能丢。有了地,才能多打粮,自己吃不了,剩下的卖出去也是为国家减轻粮食负担,也是作贡献。现在人能动,总不能坐着吃空饷。正是这信念,支撑着曲振生在自家承包地边的荒甸上开垦出三亩多地,种上了玉米和谷子。

    回忆起久远的岁月和父亲当年的开垦荒地情景,曲树山深情地说:父亲开垦出这三亩多荒地,每年种玉米亩产可达八百斤,种谷子亩产可达六百斤。在当时,这不是什么壮举,但现在看,是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2012年11月起,耄耄之年的曲振生时常出现迷糊,家里人劝他去朝阳市内大医院全面检查一下,他总是挺着说:没啥大毛病,到附近诊所打打针、吃点药就好了。到了2013年4月初,曲振生的病情越来越重。4月9日,在家人极力的劝说下,曲振生才同意儿女们将他送到朝阳第二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对曲树山说:是脑梗,你们来的太晚了。此时,曲振生的病情不断恶化,头脑看似清醒,却说不出话来,这让亲人们爱莫无助,但仍报着一丝希望,又把他送到朝阳中心医院,得到的是同朝阳第二医院医生同样的回答:你们来治疗的太晚了。

    那一刻儿,钻心的痛楚压得曲树山喘不过气来,他和弟弟及妹夫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只想通过住院治疗,来延长老人的生命。可当时正赶上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高峰期,已经没有床位,只好在走廊搭上临时床位让老人躺下休息。医生虽然尽力的治疗抢救,但也无力回天。4月10日上午8时许,曲振生与世长辞。这位为了家乡那片热土奋斗了一生的刚强老人,在医院走廊里度过了漫长煎熬的一夜,静静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场面,让人心酸、让人阵痛、让人感慨,让亲人悲痛欲绝。医生、护士、患者没人知道这位老人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曾四次参加国庆观礼见到毛主席。家人没有向医院提出过分的治疗要求,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不是对老人的孝敬,那样做会有损于父亲一生的形象,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

    2013年4月12日,家人低调、简朴、深情地将曲振生安葬在小棒槌沟门自家承包地上,让他躺在这里静静的守护着这片熟悉、为之奋斗一生的家乡热土。

    感情,有时会使人难以接受现实。曲振生走了他的家人没有通知曲振生在县委工作时的同事;没有告诉与曲振生共过事和接触过的县、市领导。在安葬曲振生时,没有人为他主持最后的仪式,也没有人宣读他生平简介。只有他的家人、亲属和八盘沟村一百多名村民在他的坟前,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坟前摆放着家人、亲属、村民敬献的花圈,淡淡的色彩正如他令人怀念的一生。

    为了这方热土,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此时,这些带着致富欲望,跟随他治山治水,共同改变山村面貌的村民们才感到,失去了这位无私无畏、可敬可亲的带头人时,那深深的怀念和痛苦的哀思,在心中产生的撞击是那样的强烈。曲振生平易近人的微笑、谆谆的教诲和对八盘沟未来的期望,在他们的脑海中印得太深、太深……

    有村民说:曲振生有一身硬骨头,一生只知道干。有村民说:他不像领导,倒像个“好长工”。曲振生一生凿劲不改,乡亲们叫他“老凿”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曲振生悄悄走了,他的一生,业绩功耀干秋,付出的太多太多,给八盘沟村人留下的太多太多。而生前给自己只留下了《山区建设经验汇编(第一辑)》和《株洲县林业生产简介》两本书,没再留下可供追思他的文字和各级政府授予他的荣誉证书,甚至在安葬他时,坟前连块墓碑都没有立。

榜样的力量

    曲振生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辽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可谓是沧海一粟,但他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奉献。也许有些人已经逐渐把他淡忘了,也许有人怀疑是否真有那样无私奉献的人;也许有人甚至怀疑共产党员是否真能做到那样公而忘私。而我想说:曲振生反映的是整整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胜利;有了这样的人,才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仅能影响周围的人,而且也会影响后辈的人生追求。人们不但没有忘记曲振生,反而一直被他的精神激励着、鞭策着......

我与李春青老人交谈后,没有过几天,我又遇到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的退休干部胡毓秀,听说我在采写曲振生事迹,他对我说:曲振生的名字,我们这代人都记得,在五、六十年代他带领八盘沟社员治山治水,在我们朝阳县当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胡毓秀回忆说:我是1942年出生在朝阳县西五家乡,十七岁之前一直务农,小时候经常听家中有线小喇叭广播中介绍北四家子公社曲振生和六家子公社朱德才的事迹。我离开农村后先到电力系统工作,后来调入地质部门,是他们的劳模精神在激励着我。我就是在曲振生他们那代人那种精神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我第三次去八盘沟时,徐永廷老人讲述完上小学和中学有两篇作文写的都是曲振生时动情地说:“老书记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一生。”1965年,徐永廷中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因为年纪小,生产队先后让他放牛、担任水库工地食堂管理员,与曲振生有更多的接触,之后又被调到乡里办的石棉矿和锰矿采矿多年。不管干什么,徐永廷总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1986年,北四家子乡中心小学领导与八盘沟村干部商量决定,调徐永廷到八盘沟小学任教师。他始终以曲振生为榜样,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处处影响着学生。由于业绩突出,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90年担任了八盘沟小学校长。

    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在青石板上创高产,从原来吃返销粮到每年向国家卖余粮十五万公斤,他们向国家送公粮的场面,造就了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魏显忠最得意之作——驰名于国内外乐坛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2014年第5期《辽西文学》刊登了国家一级编剧、作家刘家声撰写的《(扬鞭催马运粮忙)从朝阳飞出》一文,讲述了魏显忠在八盘沟的创作过程:那是六十年代后期,辽宁歌舞团民族乐队队长魏显忠下乡锻炼在八盘沟大队,与社员们一起在这块土地流血、流汗奉献青春,体验着农村生活。当年的金色十月,八盘沟处处呈现出社员们收割庄稼、运送公粮的喜人景色,魏显忠的内心被火红的生活所打动。他看见:长长的马车队伍,装满玉米高粱,在山路上奔跑;他听见:人欢笑,马嘶鸣,鞭声炸响,车轮滚滚声...... 这扬鞭催马的场面,喜气洋洋、气势磅礴,抒发了乡亲们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的喜悦;这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声音,汇成了一曲时代交响乐。是八盘沟火热的生活,让魏显忠产生了灵感和冲动。晚上,在火苗弱弱的油灯下,他趴在土炕上开始了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最初的雏形创作……

1972 年 5 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东北,在沈阳听到魏显忠演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后,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长时间地鼓掌。后来,《扬鞭催马运粮忙》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后,传遍国内外。

                     红旗仍在飘扬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大小队规模调整,八盘沟村曾在60年代由朝阳县北四家子公社唐杖子大队的生产小队改为八盘沟大队。80年代初。八盘沟又以生产小队、村民组的组织形式归属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管理至今,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村级治理模式和基本核算单位,但八盘沟人从来没有停止奋勇前行的脚步,正以新时代的步伐走向未来。

不朽的是精神,传承才是永恒。

忆往昔,峥嵘岁月,励精图治。是老书记曲振生带领乡亲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无所畏惧的信念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满腔的热血和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八盘沟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走上了幸福路,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土地、树木、旅游等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看今朝,富饶村庄,生机盎然。是新书记李春军,在老书记曲振生和老一辈八盘沟人的精神感召下,带领新一代八盘沟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用新的方式和理念、新的发展战略,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种植业和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文化建设,带领乡亲们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如今的八盘沟,一年四季皆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三月,满山的杏花、桃花盛开,好似一幅清淡的水彩画。六月,在八盘沟入口处,一大片生长在梯田里的油菜花,摇曳着黄灿灿的花容,丰满娇艳。九月,梯田上向日葵有层次的逐着梯田,绕山而行。金秋十月,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八盘沟呈现出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棒子剥下层层薄纱,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谷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笑弯了腰;油葵迎着太阳妖娆绽放,以特有的姿色,仿佛炫耀,又让人陶醉其中。

如今的八盘沟,依旧保持着上个世纪房屋、院墙多为石头砌成的风貌,与道道石砌梯田风格一致。村内的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依然保留着古朴遗风;还有南天门、老子讲学石、大棒槌山、小棒槌山、盼君石等天然景观。八盘沟山上的红蘑、松蘑,俯拾皆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土地孕一处果。在大田种植玉米、谷子的同时,李春军以获得世博会铜奖水蜜桃为品牌,流转土地700多亩,又栽了3.5万棵水蜜桃树苗,使村子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水蜜桃产区。水蜜桃的生产也带动了苹果种植,“柏山牌”苹果方圆四十公里无污染企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色艳汁多,是无公害最佳生产基地,也是朝阳市最优质果区之一。同时,村民在这些流转的土地上发展林下经济,种地瓜、黄豆、谷子。此外,大力发展养殖业,引进大连庄河大骨鸡,为村民生活富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多方式、多产业增加收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发展种植业、果业、养殖业的同时,李春军提出以“文艺兴村、旅游富村”为发展理念,先后在八盘沟重点景区举办“八盘沟文化旅游节”、“柏山群众文化艺术节”、“采摘节”“桃花节“,打造旅游产业特色品牌,村民也以农家院、农家饭的形式,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李春军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不忘乡村文化建设,带领村民连续多年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的举办农民春晚,并被授予“朝阳县法治文化创作演出基地”。一台台春晚,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村里的文化软实力;一个个节目,犹如一缕春风吹进村民的心田,提高了村民的精、气、神。李春军先后获得“感动朝阳”十大人物、“辽宁省十大杰出农民”“中国艺术节的群文之星”等荣誉称号,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首席夜话》《向幸福出发》等节目接受访谈,扩大了家乡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辈创业垂千古,长征接力待后生。八盘沟人用自己的行动,让这面红旗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也告慰了老书记的在天之灵。如今,当你登上八盘沟的最高山顶时,领略八盘沟山村的新面貌、看到八盘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味到曲振生不朽精神的深邃和价值。

壮哉,曲振生!

壮哉,八盘沟人!

尾 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

从八盘沟采访回来,我一直在反问自己:几十年前的劳动模范,今天再写没有现实意义?曲振生的事迹在我心里酝酿一个多月时间才开始动笔写,有时是一边写一边眼睛湿润。退休五年多时间,我已经习惯了清静的晚年生活,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予的丰衣足食的幸福。我之所以把曲振生的事迹写出来,就是想通过追忆他的奉献精神、重现他的光辉形象,让大家看看那一代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

    一次采写是一次灵魂上的洗涤,一次倾听是一次心灵上的教育和鞭策啊!

建国以来,涌现出成千上万像曲振生那样的劳动模范,尽管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文稿完成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一句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让我欣慰的是:后人记下了曲振生的名字,记下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穷则思变、无私奉献”的不朽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曲振生那面红旗仍然在八盘沟上空飘扬,正在激励着新一代八盘沟人在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发展……

八盘沟那面红旗(报告文学

郝殿华

引子

    八盘沟,辽西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却有一个显赫的名字。1964年秋,被国务院授予"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荣誉称号。

    弹指一挥间,5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八盘沟美丽、富饶,已成为"树绕青山翠,清泉壑中流,梯田环山绕,梨果满枝头,粮食年年获丰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里除了连片的石砌民居,还保存着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800亩石砌梯田,在为当地村民创造着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的同时,也成为乡村中一道别有韵味的景观,以她古朴、丰硕、祥和的独特魅力,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时光飞逝,当初的年轻人己到了垂垂暮年。每当人们提起八盘沟人治山治水,艰苦创业的豪迈气魄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他们当年的带头人一一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八盘沟大队原党支部书记曲振生。

    2018年6月24日上午,我和文友付久江因公干自驾车去八盘沟。车行进在朝青公路上。车窗外阳光明媚,柔和的暖风吹拂着辽西的山野,我一边捕捉着时而闪过的路旁景色,一边反复的想象着要去的那个山沟小村八盘沟。

    八盘沟坐落在柏山山脉脚下,滚龙河畔,离朝阳市区约50公里。大约行程一个小时,车减速驶下公路,路过一座小桥之后,沿着乡间小路,进入了八盘沟。

    在八盘沟,我们见到了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曲树山他个子不高,身体消瘦,笑容可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仁慈的宽厚与善良。在他家稍坐片刻后,年已60多岁的曲树山便在前面引路,把我们带到离村子不远的山根下。我们开始向山上跋涉。山路曲折蜿蜒,我们盘旋而上,累得气喘吁吁。当登上观景台时,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曲树山简要介绍了父亲曲振生带领乡亲们治山治水、穷则思变、改变家乡面貌的一些往事,让我心生感叹。此时,眺望这一层层梯田、一道道石坝、一座座谷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和树木,让我情不自禁的在心里暗暗思忖:这不就是我们朝阳的大寨吗?

从八盘沟回来,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曲振生的事迹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打转,挥之不去。人们赞誉曲振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不是曲树山用几句话就能表述完的,这背后肯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感人肺腑的故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能得到这样的素材,绝不亚于淘金者发现一座金矿。正是这种感动,一个种想法在我头脑中蓦然而生——我要把曲振生的事迹和创造的经验写出来,通过追忆曲振生的成长轨迹、思想脉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这位共产党员走过的心路历程和不朽的精神。之后我又两次前往八盘沟,8次在电话中采访曲振生的儿子曲树山、与曲振生共过事的徐永廷和李春青、受曲振生影响的胡毓秀等老人。他们在慢慢的回忆中,满怀深情地讲述起沉睡在头脑中已经半个多世纪关于曲振生一心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无私奉献的历史片段。

是个好“苗子”

    1925年4月,曲振生出生在八盘沟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只有十六户人家,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村子在四面群山包围之中,有“八沟十三岔”之称。山高坡陡,沟深路窄,岩体裸露,怪石嶙峋、一片荒芜悲凉的景象。当时,户户做长工、打短工。他们中,靠讨饭的就有五户,三、四十岁的光棍有七个,全家没有一床被褥的就有九户,四十岁以上几乎没上过几天学,长期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

    曲振生小的时候,父亲曲海经常给他讲述的那些爷爷曲友恩生前与穷山、与天灾、与河坝斗争不息的壮烈往事,在曲振生的心灵里留下很深的烙印。他跃跃欲试,总想尽早做成些事。由于家境贫寒,曲振生带带拉拉、断断续续读了不到两年的书。当时弟弟小,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从十三、四岁开始去地主家扛活,打短工,挑起维持家中生活的大梁。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曲振生的父亲四十刚出头就过世了,家中的重担全都压在曲振生的肩上。

    曲振生当时虽然岁数小,但很懂事。为了不让父母担惊受怕,在地主家干活儿从不偷懒耍滑。他认准一个理:虽然劳动繁重,但这是维持家中生活的唯一出路。那个社会状态,自己小小年纪是无法抗拒和改变的。也正是这种饱尝饥饿、吃苦挨累的经历和磨砺,铸就了曲振生的刚强性格和坚韧的耐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振生和乡亲们摆脱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加入合作社后,真正感爱到翻身作了主人的滋味。往日的压抑从内心深处得到了释放,活力在他体内得到焕发,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他眼里不仅有活儿,而且还脏活、累活处处干在前头,勤快、主动,踏踏实实,从无怨言。乡亲们说:振生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认输,干什么活儿总是要争第一,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而曲振生也有一句口头禅:“干啥,就要干好啥”。他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成为了合作社的骨干,让一些青年人很羡慕。由于曲振生劳动态度好,工作出色,多次立功受到表彰。当时的奖品虽然只是本小人书和画册,但在曲振生的眼里和心中溢露出的是欣慰和感动。夜深人静,家人已经进入梦乡,曲振生无法入睡,在静静地浮想:奖励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是一种鞭策。在那一刻,曲振生对自己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信心和由衷的向往。

    有人说: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也有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苦难的经历,让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曲振生崭露头角。唐杖子大队党支部慧眼识珠,认为曲振生是可塑之材,有培养前途,任命他为唐杖子大队民兵连长。1955年,为实现农业合作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级领导决定把曲振生从合作社派回生产队,推选他担任八盘沟生产队队长。就这样,曲振生怀揣着改变山区面貌的赤子情结和造福八盘沟人民的强烈愿望,踏上了自己人生又一个新的征程。

 

向穷山恶水开战

    自然环境的恶劣是可以通过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改变的,而可怕的是贫穷的文化心态、不思进取的散懒和得不到转变的旧观念,将长期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贫穷面貌改变和乡亲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才是一场悲剧。

    五十年代初、中期的八盘沟,少有的耕地瓢一块、碗一块的分散在八沟十三岔之中。山上是夏天不见青,到处灰溜溜。沟内是坝无一座,地不成垅。坡地上,仅有一些豁牙露齿的小坝沿,地不是“罗锅子”就是“钱搭子”,不蓄水,不保墒,十年九旱。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针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困宭,乡亲们形象的编出了顺口溜:

    进入八盘沟,步步踩石头。

    拔着腰板走,越走越弯钩。

    山像和尚头,滴水往下流。

    雨来山洪如猛兽,水过一片乱石头。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根,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在八盘沟那点贫瘠的土地上,即使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也没有好收成,一山坡的庄稼一马车就拉下山了。粮食不够吃,只能用野菜和树叶充饥。乡亲们又用两个顺口溜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出门就爬坡,石头比土多。

    地无三尺平,种啥啥不行。

    种一坡,拉一车,打扒打扒煮一锅。

    一年糠菜半年粮,山上树叶撸净光。

    生产队长在农村是最小的官,可曲振生却觉得身上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谁告诉的,而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土生土长的曲振生清醒的认识到:八盘沟贫困,是穷在山上,灾在水上。要想改变贫穷面貌,走上富裕路,必须下决心治山治水,改变土地生产条件。

    上任伊始,曲振生满脑子装的都是治理八盘沟的宏伟蓝图。为了这幅蓝图的绘制,他跑遍了八盘沟的山山岔岔,盘算着如何根据山头高低、山坡徒缓的特点修梯田,结合山沟流水方向、大小的实际筑土坝、修谷坊,不知苦苦思索多少次。这些费神累心、枯燥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规划,他亲临实地丈量,每天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有时得一步一步向前攀爬,稍有不慎,脚下打滑,危险随时都会发生。

    1955年冬,曲振生带领乡亲们破除了传统的“猫冬”习惯,冒着寒风,拉开了治理穷山恶水的战线。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虽然成立了初级合作社,生产队仍然是底子薄、力量小,单靠乡亲们的满腔热情,还难以对付这数不清的荒山穷沟,只能因地制宜,搞些现得利的小型工程,断断续续地打些小股游击战。在实行合作化的两年中,这些零零碎碎、修修补补的小工程,使粮食产量有一定提高,乡亲们的生活也就有所改善,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让乡亲们摆脱贫穷。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一定意义开始了真正的治山治水,大队党支部提出向穷山恶水全面开战。一些人认为,山那么高,沟那么深,凭咱们这套人马刀枪能拱得动。有些好心人主张,搂搂石头,挡挡坝墙,多上点粪,对付着干。有些人情绪低沉,竟消极地说:“共产党瞎胡闹,一心想修乱河套,下雨一场空,全得白搭工。”,使乡亲们的思想一度产生动摇。

    为了支持和配合大队党支部的工作,统一乡亲们的意志,曲振生在社员中开展了回忆、对比等教育活动。曲振生说:康德二年,沟外地主领着三十多个鬼子骑兵进入八盘沟,放把火烧了全沟的房屋,把人撵出沟来。刘品三的父亲刘起,因为在八盘沟开山,经常受地主欺侮和自然灾害的戏弄,一气之下撇儿弃女,跑到“华严寺”当了和尚。曲振生说:“山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治不了的山,踩不出的道 。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与山斗、与水斗,决不向穷山恶水低头。”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讲述了历史事件、诉苦激仇,转变了社员的思想认识,增添了治山治水的热情。

    当时是数九隆冬,大雪漫山。经过通盘考虑,曲振生决定先从南天门沟口开始开山劈石、闸沟垒坝,垫土造地,积少成多,修建成一块块梯田,然后再由外向里拓延。之所以选择南天门沟为突破口,是因为南天门沟离村子近,也是全村整体治理的关键。那时候,生产队没有电,早、晚做饭都点着煤油灯。家家也没有有线广播的小喇叭,凌晨天漆黑,还没有亮,社员睡意正浓,曲振生就站在村前面山岗上,高喊“开工了!开工了!”中午简单地吃口饭,带领社员接着干,晚上天黑时才下山。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劳动,首战南天门沟告捷。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修建成的梯田,社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而也坚定了治山治水的信心。

    南天门沟口工程结束后,曲振生带领社员开始向南天门沟里延深。从沟口到沟终端,大约有10华里长,面积范围大,工程量大,是当时治理难度最大的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曲振生决定先垒大坝,然后造地。但运输是个大问题,村里只有两辆马车,根本不够用。他就带领社员扬镐挥锨、手推肩抬、驴驮马拉。有的石块小的就装入粪箕子里拎走,有的石头块能抬动,就用四根绳子系在一起,拴上自己制作的铁钩,用铁钩从四个角度钩住石头,两个人用扁担挑起往山下抬。石头块大的抬不动,就用木杠撬起让石头利用惯性往山下滚。当时的劳动强度特别大,有时坐在地上稍休息一会儿,就不愿再起来。有的社员累病了,有的累吐了血,当看到曲振生每天忙前跑后的,还处处干在头前,社员们没有人喊苦叫累,没有人退缩,并喊出了响亮的口号:“雪下三尺不下山,地冻三尺不停镐。正是靠这种艰苦劳动的精神,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冬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还时常搞夜间大会战。经过五、六年的奋战,投工一万多,动用土石方二万多立方米,六沟四洼十三岔修建两千一百道大坝,造地八百多亩,修梯田近千亩。八盘沟实现了沟沟有谷坊,岔岔有石坝,环山皆田,无沟不堰,粮食和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劳动日值增加,社员的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八盘沟的面貌初步得到改变!

    由于坚持不断的治山治水,到1963年,唐杖子大队山水治理已经初具规模,各沟庄稼长势喜人,社员们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愉悦。可是,谁也不愿想到和看到的灾难却残酷来临。七月,一场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造成空前的灾害,乡亲们六年来苦心建设的梯田冲得扒皮露骨;河滩地及沟中台田,泥沙横贯,乱石翻滚。数年艰苦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付之东流。让人最为注目的是冲的更为惨重的六沟、四漥、十三岔,工程大半被冲毁,号称粮仓的大棒槌沟也变成了乱河滩,不仅冲走了六十多亩地的庄稼,而且还泡倒三间畜棚,砸死八条耕牛。吃够了多年苦头的八盘沟人,刚刚看到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场无情的大雨浇灭了。

    此时的八盘沟受灾严重、日子难熬,灾后社员情绪低落,思想动摇,有的人暗暗下定决心准备去黑龙江。在天灾逼人,民心不稳的情况下,大队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大水冲垮的,重新垒起来,天灾夺走的,靠人力要回来”的口号,支委包队、党员包组,党支部书记曲振铎赶到八盘沟,帮助发动群众和领导社员抗灾。在大灾和考验面前,曲振生没有丝毫退却,在山头上他一边向支部书记汇报社员思想,一边把话题转到二十年前他爷爷说的那句铿锵有力的话:“冲了再修,越冲越修。”先人的硬骨头气概,壮了后人胆,激起了后人的雄心斗志。曲振生向支部书记表示:一定要学习老一辈那种不服输、不泄气的硬劲。过去一家一户都能顶七灾八难,现在有集体,有大家的支持,倒了几道坝,死了几头牛,就能把共产党员吓住吗?不能,坚决不能!他们立即分头下山发动群众,做思想工作。开始社员都耸拉着脑袋,提不起起精神。曲振生就现身说法,介绍了他们曲家祖孙三代和地主耿文阁斗争的治山史,介绍了日寇倂户时,夜间进沟,饿着肚子,冒着生死危险治山开地的特殊经历。曲振生把手握成拳头举起来,动情地说:“过去曲家三代没有向穷山恶水低过头,八盘沟人没有向日寇恶霸告过饶,现在凭着集体大家庭的力量,能向天灾服输服软吗?”社员们被曲振生昂扬的斗志所打动,被曲振生充满激情的话语所感染,思想疙瘩解开了,搬家出走的念头打消了。纷纷表示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能只想着把冲垮的修上,还要修好,非让修上的工程抗住通破天的大雨冲击才行。  

    看到社员们群情激奋,士气高涨,曲振生的心里不仅仅是感动,更觉得社员们的力量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曲振生性格直率、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但他也是一个善于思考、好琢磨事的人。在带领社员边修边查找教训时,他发现队部房后的十三条大坝剩下三道没有被冲垮,分析原因是:地基深、石头大、水口大、坡度大。这一发现,让曲振生显得格外高兴。他心里在想:我虽然是八盘沟生产队小队长,但不能只想到自己小队的利益,要做一个想整体、顾大局的人。曲振生将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八盘沟村周围的各小队,使各小队新修的工程都加深了地基,变单墙为双墙,改“三小”为“三大”,进而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人生是阔大而丰盈的,是精美无悔的。一个有宽广的胸怀的人,就不会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打小算盘。曲振生的做法,赢得了周围各小队社员们的赞誉,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1964年,中共朝阳县委发出了学大寨、赶大寨的号召。这年春天,曲振生到大寨参观学习,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对社员们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前总认为我们八盘沟与左邻右舍的生产队相比,做的已经不错了,可与大寨一比,差距太大了。工程不如人家硬;质量不如人家高;劲头不如人家足;产量不如人家多;贡献不如人家大。”这“五不足”犹如一顶不光彩的帽子扣在了八盘沟人的头上,大多数社员一听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决心,一定要摘掉这“五不足”的帽子。

    大队党支部做出决定:在八盘沟进行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试点。但由于修建工程有难度,个别社员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从思想上一时还转不过弯,认为搞这玩艺,有点像扎花云子似的,得哪辈子才能搞出来。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桥梁,信心是永远前行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就等于没有了呼吸。曲振生引导社员说:治山治水我们已经积累了经验,提高修建标准是长远大计,我们的思想不能动摇,要充满信心。想学大寨就要实心实意,不能搞花架子,要在行动上动真格的。曲振生耐心的做工作,讲解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的重要性,统一了全队社员的思想。在大队青年突击队支援下,曲振生带领社员大干七天,一鼓作气就修建起八十二道坝墙子,至此,一个向高标准进军,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高潮在八盘沟再次掀起。

    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庄稼收成看秋后。过去一亩地只打粮食一百斤,修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后,这一年八盘沟玉米亩产达到五百二十七斤,不仅一举突破了“纲要”,而且还超过了“黄河”,社员们尝到了甜头,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也变成了自觉行动,大队党支部及时总结了八盘沟的经验。

    曲振生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望,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硬骨头的意志带领乡亲们在改变家乡面貌的征程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让八盘沟充满了希望。曲振生改变家乡面貌实干精神得到了上级的好评。1963年,他当选为朝阳市劳动模范,参加了朝阳市第一届农业代表先进单位劳动模范会议;1964年秋,国务院命名八盘沟村为“山区建设的一面红旗”。 

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1964年冬季,在全国农村调整大、小队规模时,八盘沟从生产队变成大队,曲振生被任命为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担子重了,责任大了,曲振生深感肩膀上的压力,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权力是组织和乡亲们授给的,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是曲振生一生不懈追求,也是为自己前行的道路上确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短期看的是目标,长远看的是愿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早日让八盘沟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曲振生不知动了多少脑筋,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有时,社员收工下山了,曲振生索性不回家,在山间地头久久地坐着,望着周围环绕的群峰,看着山坡上裸露的乱石,一个一个的问号如一个一个漩涡打着圆圈在脑海中搅动着。他从山区自然条件表层分析,从根本上治理的效果思考,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打算……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年开春缺雨,在抗旱播种中,曲振生有些犯心思:人吃水还得驴驮,地用水怎么办呢?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找到种植经验丰富老顾问姚国义商量,认为梯田坝基底部土层厚,墒情好,还是熟土。可以挖出来,运到土层薄、墒情差的地方,既可以肥田,又能保墒。办法一提出,得到社员的支持,都说这个办法好!就这样,八盘沟二百多亩玉米地,在天旱不下雨缺水的情况下保证了出全苗。

    八盘沟大队下设八盘沟、水库下面、雹神庙三个小队。曲振生作为带头人,不仅要下达和安排生产和工程任务,而且还要检查各小队工程质量和督战工程进度,忙得脚打后脑勺。当时第三小队的雹神庙修梯田的进度缓慢,曲振生心里着急,安排好其它现场工程后,为了减少往返时间,他从家里带上一袋粮食和行李,防止打扰拉家带口的社员,他和光棍汉孙朝臣吃住在一起,晚上不回家,带领社员争时间、抢进度,一干就是半个月。在一年多时间里,就这样来来去去,往返雹神庙不知多少趟。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饿、忍受多少累、流了多少汗,只有他自己清楚。看到他的辛苦与劳累,社员们的心都酸酸的。他们没有能力劝说曲振生,只能是又心疼又很无耐,给他起个绰号:“曲老凿”。这是社员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的贴切评价。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这是 《宋书檀道济传》中的一句话,用在曲振生身上恰如其分。曲振生不仅说,而且还带头做,有急、难、险时,总是以身作则、冲在群众前面。在突击一百五十丈长的顺水坝和十二道丁字坝的工程时,天气突变,雪花纷飞,挖了三天挖不到坝基。地面将要封冻,势必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当时天气渐冷,河套半冰半水,浸入筋骨浑身打冷颤,在社员们犹豫不定的时候,曲振生第一个脱下鞋袜,跳入冰水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曲振生纵身一跳,感染着四十多名社员也跟着跳下去,经过苦战,保证了工程进度。    

六十年代后期,修建八盘沟水库时,曲振生与水利部门技术人员一起选址,设计方案。根据季节决定署期测量,冬季挖沟。测量时,他帮助水利部门的同志扛杆、跑尺,忙碌不停。第一年挖坝基槽、填坝基坝身土,第二年用石头砌衬护坡,进行边底加固。当时运土、运石头不用筐挑,改用手推车。曲振生的推车装的土和石头比谁都多,走的比谁都快。用曲振生的话说:这叫多拉快跑,为的是抢时间、争速度,早日把水库建设好。整个水库工程建设靠的是八盘沟人自力更生,凭仅有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克服了资金、按季节条件施工等诸多困难。当时,有些社员提出,我们经济实力差、底子薄,应该向上级申请些钱资助一下。曲振生耐心与社员说:我们这些困难算个啥呀,国家这么大,上级也有困难,上级更需要钱,有更大的事需要干,我们不能向上级伸手。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战,水库建成后,贮存山上下来的洪水十三万立方米,不仅解决村里庄稼和社员家蔬菜的浇灌,而且还养了鱼,改善了全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看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前景。后来社员才知道,当时上级要给一些资金,支援八盘沟水库建设,但曲振生没有接受。修建水库给八盘沟社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社员们从内心里理解了当初曲振生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一定要把八盘沟建设好!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是曲振生发自内心的不懈追求。有人说:美的境界在事物过程本身,美在于不断追求,不在占有。也有人说:追求往往比占有更使人感到幸福,充满希望的追求比达到目的地更有吸引力。曲振生和八盘沟的社员们也有着自己的表述方法:过去八盘沟是亩产两斗半,不够半年饭。现在八盘沟是沟壑梯田层层绿,坡上果树绿油油,山上裸岩披林草,田地粮食大丰收。从1955年起到1970年间,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垒起了三千七百多道石坝,建起三千五百多座大、小谷坊,动用土石方十四万立方米,造出上千亩水平梯田。从1971年以后,又打了三眼大井,建起一座小型水库,挖好四座方塘,在山上栽松树三千多亩,刺槐五百多亩,种植山杏一千多亩,河滩栽杨柳二百多亩,荒坡建苹果园和梨园各一处八百多亩,使森林覆被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多年的山区农田建设,八盘沟的荒山干河变成了青山绿水,瘠土变成了肥田,低产变成了高产,穷沟变成了富村,真正走上了以粮为主、多业并举的的致富路。

一个人靠的是思想站立,一支队伍要把带头人具有的精神作为灵魂来支撑行动。苦熬没个尽头,苦干实干才有出路。八盘沟人在曲振生带领下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新编的顺口溜着实让八盘沟人扬眉吐气,充满自豪:

    走进八盘沟,美景不胜收。

    昔日茅草屋,今日北京平。

    山头松柏翠,山间截龙头。

    梯田绕山转,渠水围山走。

    粮食堆满仓,梨果挂枝头。

    村民喜洋洋,幸福乐悠悠。

 “治沟法”在实践中诞生

    在曲振生的大脑里,始终有一座警钟,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他:治山治水工程不能务虚名、图虚荣、做虚功,要用心用力的抓实,抓出成效,真正用付出的劳累和辛苦才能彻底改变山区面貌。这种理念的确立和坚守,让曲振生带领社员在失败时,敢于面对困难查找教训,在成功时不骄不燥、从容、淡定的总结经验,终于用他的切身实践创造出“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这些文字和数字,现在看似是生硬的,是枯燥的,但它在当时的历史年代体现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一笔财富,也犹如一部教科书,指导了全公社、全县治山治水的理论与实践。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许人们会问:“三先三后,三大一宽”的治沟方法具体的内容有哪些?曲振生带领社员是如何摸索出来的?它会发挥什么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效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在采访曲树山的同时,也查阅了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朝阳县人民委员会水利科在1965年12月合编的《山区建设经验汇编》有关八盘沟治山治水的文字记载:

    先说“三先三后”,就是先治山上,后治山下;先治毛沟,后治主沟;先骨干,后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曲振生认为:治山与治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治山是最根本的,不治山就不能根本解决治沟的问题。于是,他带领社员开展封山育草,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采取了山上封,封造结合;坡地蓄,蓄排结合;沟里闸,闸用结合的办法,每逢降雨都是清水缓流,减弱了雨水的冲刷力和地表径流量。与此同时全面开展闸沟造地工程,在施工顺序上采用从上往下,做到节节拦截,道道落淤,不淤就垫塾,淤垫并举,这样做,实现当年治理当年就可以种植。

    先治毛沟,后治主沟,采取一个岔一个岔,一条沟一条沟的集中治理,对那些侵蚀严重的沟,要优先治理,较稳定的侵蚀沟后治理,不仅能够控制水土流失,而且避免洪水集中下流,这是曲振生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并在修建毛沟谷坊实践中得到验证。1964年,水土流失严重的凤岭沟,遇到一次连续降雨达一百五十六毫米,毛沟修建的二十五座谷坊,拦截泥沙达六十立方米。雨后天晴,社员们高兴的说:如果不修凤岭沟上的毛沟谷坊,这些泥沙是无法控制的。

    曲振生认为:治山治水不能盲干、蛮干、要讲科学。在具体治理每一条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沟长、沟宽、比降、控制面积和泥沙量,然后确定布局和材料来源。在工程布局上,有骨干,有一般,骨干与一般相结合。骨干工程设在水流集中的地方,在险要地方连续设,沙石较多的沟顶也要设,每隔一定距离要修筑一定数量的一般工程。所谓一般工程就是比骨干工程少,也起拦截泥沙、减缓流速、流量的作用,是淤地造田必不可少的工程。要因材施教,沟壑比降大的多设,比降小的少设。一般的支沟谷坊距离是五到十米一道 ,主沟是二十到五十米一道 。而且第一年修筑时不能过高,因为过高是不安全的,必须逐年淤起,逐年加高。实践证明,这种布置方法控制水土流失是最有效的。同时,要结合过去沟膛地经常受到由沟顶上部冲下来的许多沙石的冲压的实际情况,在沟顶沙石较多的地方设置沟顶拦沙坝,沙石多的地方连续设几个,沙石少的设一个。比如在小棒槌沟沟顶设有拦沙坝六道,其中较大的三道,坝长二十米(即坝宽)、坝高一点五米,顶宽一米,控制一千五百平方米的集雨面积。每逢夏季,降雨量大的时候,拦截泥沙的效果明显,顶上第一道坝全部被泥沙淤平,还有二道坝拦截,顶部淤起泥沙石沙根本进不了台田,真正走到了拦沙、固沟、保田的作用。

    再说“四大一宽”,即石头大、双墙;基础大、宽、深;坝坡大;护底大;溢流口宽。八盘沟是石质山区,采石方便,一般骨干谷坊工程都是用大石头,抗冲力强,谷坊砌双墙可以增加墙的稳定必,结构结实。施工时,要把骨干工程的基础挖的深而宽;到岩石,把岩石的光面击掉或者开个小槽,再进行砌筑,这样做会增强坝基的稳定和抗滑性。砌石要采取了三比一的坝坡,而且采用双墙,避免由于没有斜坡而被水冲倒,或者由于坝基不稳和坝后土石压力的影响,而出现“鼓包”,一遇降水艰即易坍塌。同时护底不能短而浅,否则容易被溢流水冲毁,导致淘刷坝基,使坝倒坍。再有就是溢流口要宽,这是拦蓄工程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曲振生认为:以前修的谷坊工程很少有溢流口,有过教训吃过亏。宽窄是关系到工程安全与否的大问题,如果溢流口小来水量大渲泄不了,从坝顶溢水直接威胁坝的安全;口大会减少防洪拦沙的作用。闸沟造地,保水保土,扩大农田面积是好事,但雨水变化是无法控制的,山上降水会往沟里流,因此谷坊上边必须留出适当的溢流口。曲振生提出:骨干工程溢流口宽五至十米,深零点五米至一米;一般工程溢流口三至五米,深零点三米至零点六米。在位置的布局上,一般都没在岩石的一面;两旁是土坡的沟壑,溢流口设在中间。实践证明,这样做即抗冲又防冲。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曲振生带领八盘沟社员把总长二十四华里的七条大沟,十三道大岔和数不清的毛沟毛岔,从山顶到沟口,从支沟到主沟,闸起一千四百座谷坊,淤起了一百六十八亩川台地。这些川台地,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每人平均增加六分七厘土地,成为八盘沟的产粮基地。1964年各沟土地平均亩产粮食六百五十四斤,其中最好的小棒槌沟亩产粮食达到八百零二斤。川平地的亩产等于一般坡地的四倍。社员们深情地说:“宁种山沟一坝窝,不种山地一大坡”。过去,每当雨季来临,社员们总是提心吊胆,因为往往一场大雨,工程被冲毁,夺去了快要到手的粮食,一年的劳动化为乌有。自从采用“三先三后,四大一宽”的方法进行治沟,并对原有的谷坊进行改修后,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农田的稳产高产。

    北四家子公社是纯山区,有大小沟壑数千条,每年雨季,都有无数的良田被冲毁吞没。因此,治沟造地是改变北四家子公社贫困面貌的方向。八盘沟生产队治沟法得到北四家子公社党委的高度重视,1963年在全公社掀起了学习八盘沟生产队“三先三后,四大一宽”治沟法的推广运动。沟门子公社沟门子大队等单位也先后来八盘沟参观学习。1964年,北四家子公社用闸沟法闸了七条较大的冲沟。1965年,一场大雨来临,降雨量达一百二十毫米,改修过谷坊良田安然无恙,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1972年1月,朝阳县委扩大会议提出“远学大寨,近学八盘沟”的号召,带动了全县的山区建设。

公而忘私只为民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从1955年至1970年间,是曲振生想事想的最多的时候,也是他没白天没黑夜最忙最苦最累的时候。那些年,曲振生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造成神经衰弱,导致他经常失眠,晚上睡不着觉,只能靠吃安眠药后才能入睡。有一次,他安眠药吃多了,儿子曲树山发现与往前不对劲,连推带搡地喊叫了两个多小时,曲振生才慢慢醒了过来,着实让全家人后怕啊!

    曲振生以队为家,忘我的工作,他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家人难道真的没有意见吗?在采访时,曲树山不止一次地讲:队里的事和外面的事,我父亲都操心地去管,可家中的大小事啥也不管,真是个甩手掌柜,回到家里像个住店的。有一年,他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晚上,过年的东西啥也没准备。家里人埋怨他时,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只有这样干,群众才信任咱,喊一嗓子才能有号召力。

    今年已经七十三岁的徐永廷老人回忆说:我小时候能记事时,就经常听父母经常讲生产队长曲振生大叔带领他们苦干实干的事,让我羡慕又敬佩,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1961年冬季,我在八盘沟小学五年级读书时,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 《心中最可爱的人》。当同学们都选择写自己爸爸、母亲和亲戚的时候,我毅然决定写《生产队长曲振生》。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跑到修大坝工地现场进行观察。当时曲振生大叔正带领社员在村西头山沟修大坝,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我到工地时,看到社员们正在吃力的撬几块大石头,只见曲振生大叔脱下棉袄,往旁边一扔,走过去跟着撬石头。寒冷的冬天,可他身上却冒着热气,贴身的单衣服完全湿透了,汗水从胸口往下流。撬完几块大石头后,进行场地清理,然后社员们开始挑石渣子。曲振生大叔和社员的肩膀上都没有肩垫带,两挑筐装满石渣,曲振生担起就走......曲振生大叔他个子高,身材魁梧,力量也大。看到这一劳动情景,让我从内心非常感动。听说我要写作文,他说:你别写我,写写大伙儿。这篇作文有实景有实感,班主任老师把它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宣讲后,又推荐给学校,并刊登在学校宣传墙板上。

    徐永廷说:曲振生大叔真是个实干家,不管是垒大坝、建谷坊,还是修梯田,他总是说在前,干在前,当时劳动强度大,他处处做表率的行为无时不在感染着全体社员。只要他不说休息,社员们谁也不会把手中的活儿扔下歇着。不夸张的说,当时我看他手上的茧子有大钱厚。1964年冬季,我在羊山中学读书已经三年级了。要放寒假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是《心中最尊敬的人》,并告诉同学们要抓住人物思想道德品质,找好角度,写出特点。学校放寒假我回到家中,心里一直想着如何写好这篇作文。此时曲振生大叔已经是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在心里琢磨:曲振生大叔是治山治水的带头人,也是朝阳市一名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他家中是什么样子?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在腊月二十四那一天上午,我去了曲振生书记家,一进院,眼前看到的一切,让我感到很震惊:院子里没有成捆的柴火。破旧的房子,门窗经过常年的风吹雨淋,都有缝隙。柜厨里仅有几个碗和几双筷子,连个碟子都没有。曲振生老伴由于患重感冒,正躺在炕上,不时发出呻吟.....

    徐永廷对我说,他做梦也没想到,在外面生龙活虎般带领社员致力于山区建设曲振生书记家住的这样简陋,生活的这样贫寒。曲振生书记心里只装着村里那些事儿。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的精神、简朴的生活品质让我深受感动。

    七十七岁的李春青是北四家子和平大队人,说起曲振生。他连声说:他可是个好人、是个好官,还帮助我这小百姓办事。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李春青与邻居赶着马车去北四家子供销社购买化肥。当时供销社用大缸搅拌农药买给社员,可能是搅拌时不小心,将搅拌的农药流撒在地面的谷草上。购买完化肥走出供销社时,马倒下了。李春青和邻居分析是吃了有农药的谷草。李春青家靠马耕地,靠马拉车运输,没有马,今后的日子可咋过?李春青说:咱是庄稼人,但实成讲理数,没有那些弯道道儿。马吃了带农药谷草,是咱自己没有看管好牲口,也不能赖人家供销社讶。

马死了,很多人围到跟前看热闹。就在我皱着眉头,一脸哭丧的时候,从人群挤进一个人,大个儿。我一看,这不是以前见过面的曲书记吗?我急忙说:曲书记这可咋整啊!曲书记问清情况后说:老乡,你别急,马刚吃完谷草,农药没有外流,赶紧把马杀了,把肚子扔掉深埋,马肉可以吃。说着帮助找来人杀马。他不仅自己带头购买马肉,而且还劝说围观社员买,减少我的损失。马肉共买了近四百元钱。这四百元钱,对现在的家庭不算什么,可在四十年前,给我家解决了大难题。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经常在想,我与曲振生书记无亲无故,过去他去过我们大队,他不认识我,可他却把我这小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现在的社会多么需要这样的干部啊!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虽然事不大,但在李春青老人的脑里却记忆犹新,始终没有忘掉。

谈到曲振生的特点,村民这样评价他:“曲振生是非分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是个硬汉子。”也有的村民说:曲振生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做事心里有数,有话直说,表达方式不圆滑,不会拐弯抹角,容易得罪领导。”那时候上级经常派人下来检查工作,因为不了解、不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形容造成所谓的“乱指挥”。对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曲振生方法简单,不善于沟通和商量,一股道跑到黑,从不考虑后果,坚决顶着不办。70年代初期,八盘沟村苹果年年获丰收。有一次,县里一部门领导找到曲振生说:给县里拉一车苹果,让政府机关的干部尝尝鲜。可曲振生却说道:我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也不会拿集体的利益送人情。此言行让这位领导很尴尬,说曲振生这个人不识人间烟火,不尽人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小家,如何对待大家,如何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并从一点一滴中无时不在的观察和监督着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

在宋任穷居住的日子里

    在采访中,我向曲树山打听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被下放到八盘沟大队一事。曲树山回忆说:我父亲当时任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很慎重地把宋书记安排在我四奶奶李勇娴家住。我父亲曾说:在宋书记的领导下,东北三省这几年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强,已经出现了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其实我们当子女的也知道上,父亲在公开场合嘴上不说,背地里也在犯嘀咕:这样的领导有何罪?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父亲觉得我奶奶为人善良正直、思想觉悟高、在政治上也可靠,让宋书记住在我奶奶家我父亲也比较放心。说到这,曲树山停了一下有些深思,好像想起了四奶奶。他接着说:我四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原来住的是三间土房,陈旧失修,破烂不堪,条件好转了,就将三间土房翻盖成五间新房。当我父亲与她商量说让宋书记来她家住,她没有犹豫,欣然答应,并立即着手腾出两间半东屋给宋书记及随行人员居住和使用。多少年过去之后,四奶奶才自豪对外人说,宋书记离开八盘沟时,给她留有一张照片,她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了。

    曲树山说: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我才十三、四岁,是非颠倒,让人难以捉摸。当时,一些比我大的青年人,戴着红卫兵的袖标,喊着打倒“走资派”口号,要冲击四奶奶家批判宋书记。父亲当时很气愤,对他们说:宋书记是开国上将,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历史功勋。没有他们的过去有我们和你们今天吗?小小年纪跟着瞎闹,懂地各啥!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父亲这样说很容易被扣上“保皇派”的帽子遭到批判,可他全然不顾。也可能是父亲说辞和个人震慑力起了作用,宋书记在四奶奶家居住期间,没有遭受任何冲击和伤害。回头想一想,父亲当时敢这样保护宋书记,不仅体现出对一位老革命的敬重,而且也需要一种胆量和坚定的信念,也让乡亲们再一次看到了父亲刚正不阿的性格。

    接着曲树山又向我讲述了另外一件事:那是1971 年 1 月,我父亲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在沈阳召开的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当时,一些老干部被打成党内“走资派”,批判之风浓烈,让人不知所措。在一次开会时,一位领导找到我父亲,暗示他要带头批判一位老干部,我父亲没有答应,以自己在基层不了解上头情况而推辞。其实,在我父亲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党忠诚,不说假话,不搞栽赃陷害、违心批判老干部他做不到 。曲树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脾气和忠直秉性,也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身正气的品格。

                   从严律己传家久

   “公生明,廉生威”是明清官吏用以修身自省的座右铭,讲的是只有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只有廉洁自律才能树立威信。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曲振生很自律,在当生产队队长和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自己也定了一条没有成文的规矩:亲戚家的饭不吃,社员家的饭不吃。他说,做人不能黏抓的,要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在修建双山子水库时,他多次告诫食堂管理员,我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伙食上每天每顿一饭一菜,我们干部和社员一个样,任何人不能搞特殊。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曲振生严格要求自己无可非议,但对于子女过于刻苛,甚至不讲情理不公正对待曾让儿子曲树山心里很不愉快。在采访时,几次讲到父亲曲振生缺少对他们子女的培养。

    1976年,曲树山念完10年一贯制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农业劳动。次年,县里劳动部门,考虑到曲振生家中子女多、年纪都小,老伴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等实际的困难,决定安排他儿子曲树山到县里一个单位工作,可曲振生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家有困难能照顾,别人家也有困难你们也能照顾吗?县里的同志看到他拒绝他们的好意,难以理解地说:那好吧,就按你说的做。 

    曲树山说:我家兄弟子妹五个,我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子,全在家乡务农。后来,县畜牧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我自己偷偷的报了名,在100多人参加的考试中,我算是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然而却遭到父亲的反对。我反驳说:上次我不能去县里工作,我认了。而这次是畜牧局公开招聘,我有文化、有知识,是通过考试被录用,又不是凭你的关系走的后门,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啊!这对我公平吗?我以事论理,说的父亲闭口无言,父亲感到自己理亏,最后只好做出让步。后来,我虽然去县里上班,但把家还是安在了八盘沟,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难到曲振生不希望他自己的孩子走出这偏避的山沟,有个体面的工作,但曲振生经常警醒自己:我不能搞特殊化,那样做在群众中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再刚强、豁达的人有时也会跌入感情的深渊,曲振生只能把自己对子女的那份爱埋在心底。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件事的阴影在儿子曲树山眼里逐渐隐退,虽然理解了父亲当时的做法,但每提起这件事,在曲树山的内心深处还是留下了一丝不悦:我父亲当过村、大队、公社、县的领导,也算是有职有权的人,但从来没有为我们家办一件私事,我们当子女的也没有借过他的什么光。

    其实,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子女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他深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道理。曲振生对子女的思维方法和教育之说多少年之后曲树山才知道其中的奥秘,这得益于曲振生与孙女曲晓飞的一次交谈。

    曲树山的女儿曲晓飞, 1986年生,2011年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孙女即将进入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曲振生与孙女交谈时说:“人的一生很不容易,道路漫长,能不能成才无非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用管也能成人;第二种是管一管就能成人;第三种是管死也成不了人”。孙女说:这么多年,大、小事你也没有管过我爸爸,我爸爸就是您说的第一种人呗。曲振生欣慰的笑了。也许是这种引导子女悟性的教育方法,让曲振生的儿子和孙女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自觉和自律。

    曲晓飞没有忘记爷爷嘱咐,她现就职于朝阳县柳城高中任书法老师,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朝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参加2013年、2014年2015年“大美朝阳”美术、书法作品展和2014年辽宁省书法基地展、入选2015年辽宁省妇女书法展和2015年辽宁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2018年又获得纪念“赵尚志诞辰110周年书法展”二等奖。

    曲树山从小就爱学习,如今年逾古稀,在家中帮助老伴侍弄承包地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读书学习并记写笔记和体会。有一次,他阅读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郑文革的散文集《自在飞花轻似梦》时,看见“世人只知枫叶红,不知杏叶胜红枫”的诗句,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女儿曲晓飞看到后感到不解,就问:为什么只记这句啊?曲树山很得意地说:这句诗我有特殊的理解和感悟,因为咱们家后山上有一片片杏树,在秋天时,那通红叶子不正是作家比喻和描写的真情实景吗?

                       毛主席的客人

    不为名扰,不为利忧。曲振生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人生的荣耀和辉煌,他只是一门心思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曲振生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荣誉:1965年,曲振生被命名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并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荣幸地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为了发挥曲振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干,党和政府也让他挑起更重的担子:1971 年 1 月,曲振生参加中共辽宁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四届省委委员; 1973年,曲振生任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八盘沟大队党支部书记,并被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5年,当选为朝阳县县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管林业工作;1977年12月,参加了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辽宁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聘任为朝阳县山区建设委员会顾问。

    曲振生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每当人们谈起这些辉煌功绩,他总是平静地说:“我个人的作用小,是集体的力量大。”漫漫人生路,淡看人间得失。曲振生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荣誉给他带来是不安和压力。他没有把荣誉作为标牌来扛,也没有把荣誉当成资本来炫耀。在他的内心只认准一个理:一个人做了好事,可以让人感动和怀想,但真正能够激励或者给人们留下的应该是一种精神。

    曲振生多次接受省、市记者采访,参加过多次表彰会和山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先后四次作为辽宁省的劳模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回来后只对乡亲们讲述过一次:

    那是1969年9月下旬,曲振生收到国庆节筹备领导小组寄给辽宁省的号码为1178号紧急件,内容是邀请他参加建国二十年国庆观礼。有机会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上观礼,让曲振生激动不已。从10月1日上午9时30分持续至11时,曲振生和其它劳动模范、各地的观礼代表同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群众庆祝游行,并荣幸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亲切接见。此刻,曲振生的心情是不可名状的。在这期间,多数代表和劳动模范都住进北京西单宾馆,曲振生有幸被应邀进入中南海,并与其它七位全国劳模代表一起,住在毛主席的附近。当时他们原以为与毛主席一起吃饭,伙食肯定比北京西单宾馆的伙食好,没想到毛主席用餐简单、朴实,并没有搞特殊化,与他们一起吃很普通的四菜一汤。在与毛主席共同用餐时,毛主席说:“你们都是我请来的客人。”毛主席和蔼可亲的一句话,打消了曲振生他们的紧张,心里感到暖乎乎的。一次用餐后,毛主席还请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当曲振生看到毛主席睡的是硬板床时,感到格外惊讶,眼睛里溢满泪水。曲振生说:毛主席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官,可用餐简单、卧室简陋、生活简朴,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曲振生在中南海住了八天,不仅近距离见到毛主席,聆听他老人家教诲,而且还听取了珍宝岛战斗英雄冷鹏飞,大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郭凤莲,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等在代表团内部作的精彩报告,他认为学习到别人好的经验,会永远激励他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更好地为八盘沟人民多做贡献。

    曲树山说:这次特殊的经历,我父亲感触颇深,震动极大,让他一生难以忘怀。他能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乡亲们,我们当子女的知道他的用心良苦,也知道今后如何做,父亲更是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什么名啊利啊,在他眼里都不重要,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因如此,他在1986年退休离职时,组织部门派人找他填表办理副县级待遇手续时,他回绝说:算了吧,我现在已经是非农业户口,这就挺好了。

                       无悔的人生

家乡,是一个温暖的名字,是每个人出生的地方,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也是安放灵魂的地方,要永远的守护。

    1986年,曲振生离开县领导岗位又回到了八盘沟。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当他再次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时,他的内心是那么安然;当他呼吸家乡的空气时是那么酣畅......他的根已经深深扎入家乡的热土,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八盘沟人。

    退休后的曲振生,本应在家过着清闲自在的晚年生活,但因为他对八盘沟感情笃厚,爱之弥深,每年在春、夏、秋的关键时节,他都要坚持走出村外到山上走一走,转一转,心里放不下他带领社员亲手修建的那些梯田、石坝、谷坊。看一看有没有损毁渗漏,他还要看一看他亲手栽植的树长得怎么样,有没有被盗伐。退休后,他依旧关心着八盘沟村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他经常与村民说:要爱护土地、珍惜植被和树木,不能乱建庙、乱埋坟,鸡圈、羊圈要建在山上,保证村里有良好的空气质量。看到到处打水井,他就呼吁:不能乱打井,科学规划,要保护水资源,不能浪费水资源。虽然已经花甲之年,但他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情怀,他心里想的还是集体,想的还是大家的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八盘沟村与全国农村一样,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按包产到户的相关政策规定,曲振生老伴分到一亩半地。闲不住的曲振生看到自家地旁边还有一些荒地在搁置,就下决心要把它开垦出来。家里人劝他说:现在条件好了,粮食也够吃了,你不用再挨那份累了。可曲振生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老话说,一寸土地,万两黄金。作为农民,不能忘记过去苦熬看不出尽头的日子,土地是历代农民生存的根本,这是不变的理。退休了,但过去的那种精神不能丢。有了地,才能多打粮,自己吃不了,剩下的卖出去也是为国家减轻粮食负担,也是作贡献。现在人能动,总不能坐着吃空饷。正是这信念,支撑着曲振生在自家承包地边的荒甸上开垦出三亩多地,种上了玉米和谷子。

    回忆起久远的岁月和父亲当年的开垦荒地情景,曲树山深情地说:父亲开垦出这三亩多荒地,每年种玉米亩产可达八百斤,种谷子亩产可达六百斤。在当时,这不是什么壮举,但现在看,是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2012年11月起,耄耄之年的曲振生时常出现迷糊,家里人劝他去朝阳市内大医院全面检查一下,他总是挺着说:没啥大毛病,到附近诊所打打针、吃点药就好了。到了2013年4月初,曲振生的病情越来越重。4月9日,在家人极力的劝说下,曲振生才同意儿女们将他送到朝阳第二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对曲树山说:是脑梗,你们来的太晚了。此时,曲振生的病情不断恶化,头脑看似清醒,却说不出话来,这让亲人们爱莫无助,但仍报着一丝希望,又把他送到朝阳中心医院,得到的是同朝阳第二医院医生同样的回答:你们来治疗的太晚了。

    那一刻儿,钻心的痛楚压得曲树山喘不过气来,他和弟弟及妹夫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只想通过住院治疗,来延长老人的生命。可当时正赶上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高峰期,已经没有床位,只好在走廊搭上临时床位让老人躺下休息。医生虽然尽力的治疗抢救,但也无力回天。4月10日上午8时许,曲振生与世长辞。这位为了家乡那片热土奋斗了一生的刚强老人,在医院走廊里度过了漫长煎熬的一夜,静静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场面,让人心酸、让人阵痛、让人感慨,让亲人悲痛欲绝。医生、护士、患者没人知道这位老人是赫赫有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曾四次参加国庆观礼见到毛主席。家人没有向医院提出过分的治疗要求,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不是对老人的孝敬,那样做会有损于父亲一生的形象,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不安。

    2013年4月12日,家人低调、简朴、深情地将曲振生安葬在小棒槌沟门自家承包地上,让他躺在这里静静的守护着这片熟悉、为之奋斗一生的家乡热土。

    感情,有时会使人难以接受现实。曲振生走了他的家人没有通知曲振生在县委工作时的同事;没有告诉与曲振生共过事和接触过的县、市领导。在安葬曲振生时,没有人为他主持最后的仪式,也没有人宣读他生平简介。只有他的家人、亲属和八盘沟村一百多名村民在他的坟前,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坟前摆放着家人、亲属、村民敬献的花圈,淡淡的色彩正如他令人怀念的一生。

    为了这方热土,他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此时,这些带着致富欲望,跟随他治山治水,共同改变山村面貌的村民们才感到,失去了这位无私无畏、可敬可亲的带头人时,那深深的怀念和痛苦的哀思,在心中产生的撞击是那样的强烈。曲振生平易近人的微笑、谆谆的教诲和对八盘沟未来的期望,在他们的脑海中印得太深、太深……

    有村民说:曲振生有一身硬骨头,一生只知道干。有村民说:他不像领导,倒像个“好长工”。曲振生一生凿劲不改,乡亲们叫他“老凿”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曲振生悄悄走了,他的一生,业绩功耀干秋,付出的太多太多,给八盘沟村人留下的太多太多。而生前给自己只留下了《山区建设经验汇编(第一辑)》和《株洲县林业生产简介》两本书,没再留下可供追思他的文字和各级政府授予他的荣誉证书,甚至在安葬他时,坟前连块墓碑都没有立。

榜样的力量

    曲振生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辽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可谓是沧海一粟,但他身上,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共产党人的高尚境界,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他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奉献。也许有些人已经逐渐把他淡忘了,也许有人怀疑是否真有那样无私奉献的人;也许有人甚至怀疑共产党员是否真能做到那样公而忘私。而我想说:曲振生反映的是整整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胜利;有了这样的人,才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仅能影响周围的人,而且也会影响后辈的人生追求。人们不但没有忘记曲振生,反而一直被他的精神激励着、鞭策着......

我与李春青老人交谈后,没有过几天,我又遇到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的退休干部胡毓秀,听说我在采写曲振生事迹,他对我说:曲振生的名字,我们这代人都记得,在五、六十年代他带领八盘沟社员治山治水,在我们朝阳县当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胡毓秀回忆说:我是1942年出生在朝阳县西五家乡,十七岁之前一直务农,小时候经常听家中有线小喇叭广播中介绍北四家子公社曲振生和六家子公社朱德才的事迹。我离开农村后先到电力系统工作,后来调入地质部门,是他们的劳模精神在激励着我。我就是在曲振生他们那代人那种精神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我第三次去八盘沟时,徐永廷老人讲述完上小学和中学有两篇作文写的都是曲振生时动情地说:“老书记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一生。”1965年,徐永廷中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因为年纪小,生产队先后让他放牛、担任水库工地食堂管理员,与曲振生有更多的接触,之后又被调到乡里办的石棉矿和锰矿采矿多年。不管干什么,徐永廷总是兢兢业业,吃苦耐劳。1986年,北四家子乡中心小学领导与八盘沟村干部商量决定,调徐永廷到八盘沟小学任教师。他始终以曲振生为榜样,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处处影响着学生。由于业绩突出,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90年担任了八盘沟小学校长。

    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在青石板上创高产,从原来吃返销粮到每年向国家卖余粮十五万公斤,他们向国家送公粮的场面,造就了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魏显忠最得意之作——驰名于国内外乐坛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2014年第5期《辽西文学》刊登了国家一级编剧、作家刘家声撰写的《(扬鞭催马运粮忙)从朝阳飞出》一文,讲述了魏显忠在八盘沟的创作过程:那是六十年代后期,辽宁歌舞团民族乐队队长魏显忠下乡锻炼在八盘沟大队,与社员们一起在这块土地流血、流汗奉献青春,体验着农村生活。当年的金色十月,八盘沟处处呈现出社员们收割庄稼、运送公粮的喜人景色,魏显忠的内心被火红的生活所打动。他看见:长长的马车队伍,装满玉米高粱,在山路上奔跑;他听见:人欢笑,马嘶鸣,鞭声炸响,车轮滚滚声...... 这扬鞭催马的场面,喜气洋洋、气势磅礴,抒发了乡亲们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的喜悦;这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声音,汇成了一曲时代交响乐。是八盘沟火热的生活,让魏显忠产生了灵感和冲动。晚上,在火苗弱弱的油灯下,他趴在土炕上开始了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最初的雏形创作……

1972 年 5 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东北,在沈阳听到魏显忠演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后,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长时间地鼓掌。后来,《扬鞭催马运粮忙》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后,传遍国内外。

                     红旗仍在飘扬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大小队规模调整,八盘沟村曾在60年代由朝阳县北四家子公社唐杖子大队的生产小队改为八盘沟大队。80年代初。八盘沟又以生产小队、村民组的组织形式归属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管理至今,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村级治理模式和基本核算单位,但八盘沟人从来没有停止奋勇前行的脚步,正以新时代的步伐走向未来。

不朽的是精神,传承才是永恒。

忆往昔,峥嵘岁月,励精图治。是老书记曲振生带领乡亲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无所畏惧的信念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满腔的热血和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八盘沟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走上了幸福路,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土地、树木、旅游等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看今朝,富饶村庄,生机盎然。是新书记李春军,在老书记曲振生和老一辈八盘沟人的精神感召下,带领新一代八盘沟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用新的方式和理念、新的发展战略,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种植业和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文化建设,带领乡亲们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如今的八盘沟,一年四季皆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三月,满山的杏花、桃花盛开,好似一幅清淡的水彩画。六月,在八盘沟入口处,一大片生长在梯田里的油菜花,摇曳着黄灿灿的花容,丰满娇艳。九月,梯田上向日葵有层次的逐着梯田,绕山而行。金秋十月,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八盘沟呈现出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棒子剥下层层薄纱,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谷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笑弯了腰;油葵迎着太阳妖娆绽放,以特有的姿色,仿佛炫耀,又让人陶醉其中。

如今的八盘沟,依旧保持着上个世纪房屋、院墙多为石头砌成的风貌,与道道石砌梯田风格一致。村内的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依然保留着古朴遗风;还有南天门、老子讲学石、大棒槌山、小棒槌山、盼君石等天然景观。八盘沟山上的红蘑、松蘑,俯拾皆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土地孕一处果。在大田种植玉米、谷子的同时,李春军以获得世博会铜奖水蜜桃为品牌,流转土地700多亩,又栽了3.5万棵水蜜桃树苗,使村子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水蜜桃产区。水蜜桃的生产也带动了苹果种植,“柏山牌”苹果方圆四十公里无污染企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色艳汁多,是无公害最佳生产基地,也是朝阳市最优质果区之一。同时,村民在这些流转的土地上发展林下经济,种地瓜、黄豆、谷子。此外,大力发展养殖业,引进大连庄河大骨鸡,为村民生活富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多方式、多产业增加收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发展种植业、果业、养殖业的同时,李春军提出以“文艺兴村、旅游富村”为发展理念,先后在八盘沟重点景区举办“八盘沟文化旅游节”、“柏山群众文化艺术节”、“采摘节”“桃花节“,打造旅游产业特色品牌,村民也以农家院、农家饭的形式,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李春军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不忘乡村文化建设,带领村民连续多年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的举办农民春晚,并被授予“朝阳县法治文化创作演出基地”。一台台春晚,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村里的文化软实力;一个个节目,犹如一缕春风吹进村民的心田,提高了村民的精、气、神。李春军先后获得“感动朝阳”十大人物、“辽宁省十大杰出农民”“中国艺术节的群文之星”等荣誉称号,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首席夜话》《向幸福出发》等节目接受访谈,扩大了家乡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先辈创业垂千古,长征接力待后生。八盘沟人用自己的行动,让这面红旗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也告慰了老书记的在天之灵。如今,当你登上八盘沟的最高山顶时,领略八盘沟山村的新面貌、看到八盘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味到曲振生不朽精神的深邃和价值。

壮哉,曲振生!

壮哉,八盘沟人!

尾 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

从八盘沟采访回来,我一直在反问自己:几十年前的劳动模范,今天再写没有现实意义?曲振生的事迹在我心里酝酿一个多月时间才开始动笔写,有时是一边写一边眼睛湿润。退休五年多时间,我已经习惯了清静的晚年生活,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予的丰衣足食的幸福。我之所以把曲振生的事迹写出来,就是想通过追忆他的奉献精神、重现他的光辉形象,让大家看看那一代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

    一次采写是一次灵魂上的洗涤,一次倾听是一次心灵上的教育和鞭策啊!

建国以来,涌现出成千上万像曲振生那样的劳动模范,尽管所处时代不同、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文稿完成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一句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让我欣慰的是:后人记下了曲振生的名字,记下曲振生带领八盘沟人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穷则思变、无私奉献”的不朽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曲振生那面红旗仍然在八盘沟上空飘扬,正在激励着新一代八盘沟人在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郝殿华,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退休干部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长江路四段29号

邮编:122000

手机:13050900286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