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在黔北大地上的爱

来源:作者:林小会时间:2018-06-27热度:0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题记:那些老地质人,深爱着地质工作,热爱着地质队;地质队没有忘记他们,一直在关爱着老地质人。他们相互深爱着,认真地爱着。

    在革命老区黔北,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几十年来,流淌着一条爱的长河,有如汩汩乌江,一路奔涌......

“异地居住的老同志,我们看您来了”

大年二十九,严守华哭了,家里那部老座机平时很少有响动,但每年过年时,它都会应时响起,安装这个座机,似乎就是专门为了过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年了,这个座机就是他伸向某个城市的触角,那是从相距几百公里的贵州东部的某个偏远山村向外探出的触角,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老人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要哭上一次,话筒线跟着他的手一起发抖,里面传来的是106队离退办主任曾煊茗的声音,“老同志,过年好啊。要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退休近二十年了,自己为之服务一生的单位没有忘记他。从2008年开始,总有一个声音在过年前一天为他带来问候,他感觉自己就象黔北大地乌江末端的一支细小的支流,被这个声音牵引着,缓缓地流入乌江母腹,流入黔北大地上那个编号106的地质队,那是他青春岁月的贮藏地。

   而此时,曾煊茗正在办公室里,戴上老花镜,翻开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对应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每年的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两天,顾不上自家的年货,办公室那台电话也跟他一样地不休息,一个个号码不断地拨了出去,每打完一个电话,他总是小心地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一番电话打完,别人家的年夜饭已进入尾声,自己家渐凉的年夜饭仍在桌上等着他。

“离退休工作是良心活。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人心;不是重点,但却有难点;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这是身为离退办主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对自身工作的体会。

也许,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2008年那场雪凝期间的异地走访,一直深深地印在曾煊茗记忆中。

一屋子的龙凤蜡烛,将雪凝期间断电的老屋子,点得敞亮得很,烛花欢快地跳跃着,映着刘少清开成一朵菊花的脸,也映着屋檐下那一尺多长的冰棱。2008年大年初一,刘少清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那是来自遵义的客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家里的,也许,那个骑摩托车带路的小伙子知道。小伙子是本地人,原想着这么冷的天,加上雪凝天灾,路上是没有什么人的,他正百无聊赖地跺着脚,却见一辆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来人请他带路去找“刘少清”,由于口音原因 ,小伙子带着他们找到了“刘朝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可巧,“刘朝清”认得“刘少清”,这让一行人松了口气。按着指引,越野车费力地转动着车轮,路面被雪凝冻得硬硬的,一棵碗口粗的树被雪凝冻断拦在路上,一行人费力地将倒伏在路中的树木挪开,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刘少清家。这场几十年不遇的雪凝导致大面积的断电,就连普通的蜡烛都卖到了5块钱一根,刘少清将给儿子结婚准备的龙凤蜡烛全部点在屋里,他要让来看望的单位领导敞敞亮亮地坐在屋里,要让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看看,他是有组织的,能享有组织的关心。这是比儿子结婚还要大的喜事,退休几十年了,单位没有忘记自己。

家在思南的毛茂林,围着围裙正在给办酒的邻居家帮忙,有人从背后喊他,他一回头,对面走来了几个陌生面孔,其中一个握住了他的手,他半晌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单位来人看望他了,赶紧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望着来人被雪凝打湿的鞋子和裤腿,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山下的路已经断了,步行到这里,至少得走两个多小时。他不知道的是,他是今天找到的第三个“毛茂林”,这一路一步一滑地走来,来探望他的同事们找到的第一个“毛茂林”,却是一个铁路职工,好不容易问到还有一个“毛茂林”,是当地的一个村民,这左打听又左打听,才将货真价实的106队退休职工的自己找到。

而家住江口的退休职工皮明海,则点燃了鞭炮,为来看望自己的同事们送行,在渐暗的天色中,白生生的雪凝地面上铺满了一地的红色鞭炮纸,透过鞭炮爆炸的硝烟,皮明海老人逐渐起雾的双眼,隐约可以见到已经走远了的那几个背影。

89岁高龄的刘和生老人,颤微微地拄着拐杖挡在即将发动的越野车前,来看望他的单位领导就要离开了,奔波近千里,却连口自己家的热饭也没吃上,老人不忍心呀,这一走,天高水长,来日未知,他的心跟着日渐衰微的身体一起颤抖着。老人退休后就回了老家湖南,原以为与单位的联系仅剩那张每月打有退休金的银行卡了,谁知在耄耋之年还能见到从贵州冒着雪凝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老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机会,一面低下头费力地抬起袖口揩着眼角,一面挽留着,一定要让同事们在家吃了饭住上一晚才让走。“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见你们”,老人一边用袖管揩着眼角,一边说。

曾煊茗的心颤抖了。

这些老职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最蓬勃的生命献给了地质事业,献给了地质队,年老退休回老家,与地质队已失去那些温暖的、喧嚷的、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联系,只剩一张冰冷的银行卡,维持着日渐衰微的生命,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停息在远方,再也无力返回。

这次走访,让曾煊茗感受到了离退休老职工渴望组织关心的迫切,以及想为单位发挥余热的激情。106队党委将离退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李沛刚要求离退休党总支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同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大队党委的支持,曾煊茗,这位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离退办主任,开始思考如何让老同志们抱团取暖,如何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既要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心,又能使老党员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退而不休,不让他们跟地质队有疏离,在单位与离退休职工中搭上一条线。

     走访归来,曾煊茗着手写了一份调研论文《走访离退休职工制度初探》,指出走访既可以增强交流沟通,解决离退休老职工困难,又可以搭建其为单位发展发挥余热的平台。走访引起的良好反响得到贵州省地矿局党委的肯定,为局党委在离退休工作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引发了制度创新。贵州省局党委要求全局各基层单位开展走访异地居住离退休职工的活动,明确异地居住离休职工一年一走访,异地居住退休职工三年一走访,并形成制度确定下来。

     对离退休老职工的异地走访,在贵州省地矿局各野外队掀起了波澜,各地勘单位把走访异地老职工做为一件实事来办。骤然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老职工,就象散落在各地的珠子,被一条条走访的路线连接在了一起,离退休职工与地质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地质队的关心与老同志对地质队的眷恋,通过不同的走访路线,相互传递着、温暖着。而那些有着丰富地质找矿经验的老技术人员,依然在关心着地质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一条条走访的路线,就是一条条爱的河流,滋润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离退休职工,让老地质人的心与地质队实现零距离相通。

“请收下这张卡片,有事您找我”

一张红色的小卡片,正面写着106队离退办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写着异地职工看病就诊、住院医保报销需提交的票据材料及医保住院报销简明流程等信息,这是106队离退办及离退休党总支制作的联系卡,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了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老职工们将这张薄薄的小卡片称为“连心卡”。这张卡片,将地质队与离退休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搭建起了他们与地质队联系沟通、了解政策、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桥梁。老职工们心里想到什么,有什么需求,单位总是第一时间知道。不管处于何方、何种状况下的离退休老职工,随时都能跟单位联系上。

那个冬日,外面的风从傍晚就开始刮起,家里的窗玻璃在风声中战战兢兢止不住地发抖。夜已经深了,曾煊茗依然没有睡意,心里没来由地有些不安,他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很久没练书法的他,想以此平复内心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不安。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花在了走访老职工的工作上,无暇顾及钟爱的书法,再不练习,手都生了。每年春节,他都要自己买来纸墨,义务为单位职工写对联,职工家属办红白事贴通知时,都要请他书写。曾煊茗刚进入状态,手机突然响起,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李忠智?”“拐了拐了,莫不是老人的心脏病犯了?”他心想。长期与离退休老职工打交道,每一位老职工情况都在他心里,寒冷的冬夜,是很多老人渡不过去的劫。他慌忙扔下手中的毛笔,一小滴墨汁在宣纸上洇开来。曾煊茗一边打电话通知医务室,一边跑下楼。他与老人隔着一栋楼,下了自家的楼,来到李忠智家门前,老人家住三楼,楼层虽不高,却让迅疾跑来的他有些接不上气。老人的老伴慌忙开了门,来不及喘口气,曾煊茗赶忙冲进老人卧室,只见老人表情痛苦地捂着胸口,微弱地尝试着向曾煊茗表述,曾煊茗忙与赶来的同事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挪到背。老人动不了的身躯显得比平常沉重,曾煊茗感觉膝盖突地一沉,他有些使不上劲了,自己也是50多岁的人了,体力早已不在状态。三层楼梯,他的双腿打着颤,背弓着,一只手扶着楼梯栏杆,一只手伸到背后反搂着老人的腿,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楼梯。好不容易把老人背到楼下,艰难地挪动步子往医务室跑。上氧、输液……,一阵紧张有序的抢救后,老人脱离了危险。曾煊茗喘了口气,忽觉背上凉凉的,这才发现内衣早已汗津津的了。

70多岁的付素聪已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了,老人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已经是暮春时节了,一些树叶抑制不住对夏日到来的欣喜,有着质感的光泽在叶面上跳跃着。身患脊髓空洞症的她,双下肢瘫痪,每年总是要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她对这种日子已是满心的厌倦。老伴早已过世,子女不在身边,医院的气味总是让她心烦意乱。她给曾煊茗打了电话,她要回家,她要回到地质大院,在她心底深处,地质队就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依赖的家。在那里,同事就是她的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她心里踏实。大队党委派人将她接了回来,党委书记李沛刚是她的直接联系人,时刻关心她的状况。老人因为长期卧床,需要一些特殊的医疗器具,不容易购买。那次,家里的医疗器材用完了,不巧,经常供货的那家店缺货,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老人为难了。李沛刚书记得知情况,四外打听,跑了多个地方,终于托人买到了老人需要的器具。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李书记还记挂着自己,老人心中有些不安。除了平时关心走访,逢年过节,李书记必定要上门看望。如今,老人花钱请了个护工照料自己,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按着连心卡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离退休支部就有人上门看望帮助解决问题,老人心里妥妥的,安心得很。

年过八旬的马长河、罗应书、李兴富、王正国等退休老同志,多次突发疾病,子女不在身边,所幸的是他们及时拨通了连心卡上的电话,闻讯后,党总支书记曾煊茗、支部书记李天禄、王继丕迅速带领支部的同志赶到他们家,及时将老同志送往医院救治,一个个急症老人靠着联系卡转危为安。                                                                                                                                                                      

患严重类风湿的李兴富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家里烧火的炉子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党总支就有人上门为他修炉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党总支买了理发工具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有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想吃馒头了,一个电话,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将热乎乎的馒头送上门。雪凝天气,路滑难行,有的老职工不方便买菜,按着联系卡的电话打过去,就会有新鲜的蔬菜送到家里。买药、送水、理发、修理炉子……,只要是退休老职工有需要,离退休党总支就会尽力满足,为他们提供方便。

106队有500多名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因病致困的情况比较突出,大队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拨出经费给予帮扶。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离退休党总支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帮扶。对于重点困难户,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与大队领导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离退休党总支及离退办将对老职工的关心以制度定下来,小到对生病老职工的看望慰问、去世职工的吊唁等都有明确规定。

在各支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体的前提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退休职工及供养遗孀,离退休党总支将其一一梳理,在大队党委会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分配给各支部,建立一帮二模式。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困难人员及时补充登记造册,随时关注并给予关心帮扶。

76岁的遗孀杨德菊,老伴去世得早,老人长期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孙子生活,直到2012年,已经19岁的孙子走路还象未成年的小孩,走路一瘸一拐,一直靠老人抚养。离退休党总支了解到情况后,向大队汇报,与当地居委会、民政等部门联系,共同筹集了手术经费,为老人的孙子动了手术。孙子如今已成了25岁的大小伙子,行走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老人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至今只要一看见曾煊茗,就要拉着他的手说上一番感谢的话。

联系卡成为老职工们的连心卡、救命卡、保障卡,把他们的心与地质队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作为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曾煊茗,荣获2016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任开仕是106队德高望重的老队长。有感于离退休党总支热忱为离退休职工和大队公益事业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心中,他赋诗点赞。“我队离退休党总支,没有辜负党嘱托;大小事情带头干,决不缩手与缩脚;你们能有此境界, 党的教育暖心窝”

             

 “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

须发花白91岁高龄的任开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瓮安磷矿大会战的副指挥长,有着与身俱来的豪气,当初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大都已去世。1987年,瓮安磷矿大会,当时的贵州地质局局长魏志刚任指挥长,任开仕担任副指挥长,115队、102队、106队等几个地质队齐上阵,两年多时间热火朝天的会战,为此后瓮福磷矿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任开仕至今仍记得,那个5月的瓮安,天气变脸太快,明明好好的大太阳天,一转眼就黑了脸,一场大雨说来就来。那天,大雨来得突然,柴油机被淹,任开仕顾不得雨大路滑,组织钻工冲到雨中抢救机器,险哪,任开仕说,几十台机器,不及时采取措施,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当时的国家,正在急等资源搞建设,耽误不起呀。任开仕对地质工作有着无比的热爱,长期在野外与工人们在一起,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只有到队部开会时,才能回趟家,跟家人长期见不了面。老伴在他退休后笑说,年轻时一年见不了几面,想跟他吵架都没机会,倒是老了老了,两老口还时不时地拌一下嘴。

“不忘夕日苦,方知今日甜”,这是任开仕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老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只能将年幼的老幺送到乡下,孩子全身长疮也没法照顾。受牵连的老伴白天挖土方,凌晨3点还得起床到街上打扫卫生,当听到造反派“打倒某某”的口号声,心里就禁不住打颤。靠着对党忠诚的信念,任开仕终于熬过了苦难岁月,这位三代人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同志,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任开仕6个子女都在地质队,就连孙子也在地质队工作。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老人,对年幼的小重孙,依然有着一如既往的期冀,任开仕作诗寄志,“乖乖宝宝小重孙,三代亲人保护你,长大紧跟共产党,做个好样接班人”。

这位曾经在地方上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参与省地质局筹备的元老,做为106队的老领导,老人一直关心着大队的工作,关心着他看着一届届成长起来的大队班子成员,每次碰上,他都要问起大队的情况,末了总是一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说”,并赋诗:“只要志不衰,夕阳也生辉”。老人随时关注着地质队的发展,时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用他多年的领导经验,为一届届的领导班子提供其力所能及的支持。领导班子是核心,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啊,他要时时看着这些年轻人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带着这支队伍往前走,他的目光里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蔼。

那些年轻人,一茬一茬的成长成熟,就是106地质队蓬勃的生机。地质大院里那棵一年高似一年的刺桐树,又开花了,一片片繁花辉映着过往,也开在任开仕老人心里。

快过年了,精精瘦瘦的李天禄骑着自行车往家属区外面去,冬天的寒风一个劲地往脖颈里面灌,他是退休三支部书记,车后架上驮着一袋米两瓶食用油,这是给老党员王正国送慰问品。王正国住在遵义北面,106队在遵义的南面,李天禄要骑行20多公里穿过整个城市才能送达,往返需要2个多小时。70多岁的老人了,骑上车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矫健,但也还算灵活,职工家属一看到李天禄骑上车往外走,就知道他要给腿脚不便或远离单位居住的老职工送东西了,或是慰问品,或是文件资料。

80多岁的老职工李兴富,这天正躺在家里望着门外,他在等李天禄。老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所有关节都肿大变形,不能行走,就连出门理发都成了奢望。李天禄每月定时上门为老人理发。家里的煤炉坏了,一拨连心卡上的电话,李天禄上门撸起袖子就开始修炉子。家属区里的桌椅坏了,哪家的炉芯坏了,树木需要修枝了,职工家属都能看见李天禄的身影。其实这些算不上什么,比起当初在野外工作,不知好了多少倍。李天禄想起了那次野外作业,自己的一只耳朵就是在那次救人中失聪的。

李天禄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89年5月,遵义县团溪镇。李天禄带着三个民工负责三个组的作业面,他专职放炮。当时所打的炮眼是一个8米多深的浅井,得下去掏泥巴,然后用树枝把引线拽出来,没想到底下有一氧化碳,最下面的两个民工晕了过去,李天禄忙吊着绳索下去救人,将两人救了上来,而自己也因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一只耳朵听不见了。

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直到干不动的时候。李天禄这样想着。

 程儒贤,这位老地质退休后,放下地质锤,学起了电脑。当同龄人正在含贻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一边收听中央广播电台“跟我学电脑”栏目,一边翻开一本电脑入门教材,那时,他已经70多岁了。老人生怕自己粗大的手指不能准确按在键盘上,先在一个纸板上画上键盘,在上面练习熟练后才在电脑上使用。他有一个愿望,要将满满的地质记忆倾倒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人的艰辛,以此祭奠已逝的地质岁月,祭奠为国找矿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地质人。

“当时的工作真是苦呀”程儒贤对笔者说。当年的务川木汞矿区,是由当地劳改队经营,矿区地下遍布着蛛网般的老硐,程儒贤点上电石灯进老硐进行编录。电石灯上层盛水,下层放上电石,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电石上,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将气体点燃后进行照明。很多次,地质队员在幽深的老硐中与施工的劳改人员狭路相逢。“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比起那些牺牲了的同事,我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出现了肃穆的表情。

82岁高龄的程儒贤,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圆脸盘、一说话就爱笑的女生马碧珍。1962年,程儒贤在务川木油厂勘查汞矿,那时的他,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的木油厂矿区,地形恶劣,沟壑交错,险峰突兀。一个酷热的中午,修便道的平修班一行10多人,正坐在遮荫处吃饭,背坎上方一大块岩石突然塌下,将年仅18岁的女学工马碧珍牢牢压在下面。花一样的女孩,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凋谢在找矿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从遵义赶到矿区,哭晕在追悼会上,那是马碧珍的父亲。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位涕泪横流的男人,该是有多少的悲伤需要倾泄,多少心痛需要抚平。花季的少女就这样消失了,同事们无不纷纷落泪。木油厂矿区山高坡陡,有些地方的坡度达50度以上,山上树木不多,杂草却缠人得很。就在马碧珍牺牲一个月后,四机场终孔搬迁,两名年轻工人抬着一个大循环木桶,沿陡峭山脊慢步下行。由于山道窄陡,常常前一个人的脚还未落地,两人中间抬着的桶已着地。20多岁的赵玉学走在前面,刚走到半山腰时,举步下踏,前脚还未踏到地上,身体却突然失重---桶底先触地了,他摔到了30多米深的山崖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矿区就有两名同事为找矿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我忘不了他们,那是我的同龄人呀,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现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跟我一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程儒贤知道,那些牺牲的同事已经没有了晚年,他们定格在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野外地质工作的危险同样被程儒贤遭遇,那是在修筑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个桥基工程施工中。程儒贤施工的机台在深谷激流中,休息的窝棚搭建在右岸山麓,与机台隔水相望。凌晨4点左右,班长起床方便,闭着眼睛用脚摸索拖鞋,却不料一脚踏进水里,急忙摸手电查看,只见行军床下浑水正在汹涌着往上漫。大家惊醒后,将窝棚顶撕开,从开裂处爬出来,拼命往山上跑去。天亮时,只见河中的设备已被洪水卷走,一群人又冷又饿地站在山上。对面的指挥部派了救援人员带着绳索和食物到了岸边,选择了一个较窄的河道,扔过一块一端系着石块的细绳子,程儒贤和同事忙将细绳连接的粗大尼龙绳捆在了一棵大树根脚。对面的救援人员将绳子另一端固定后,派人背着用三层塑料布包着的一大袋馒头,攀着绳子运过来。洪水来势太猛,一群人只能原地等待,那袋馒头暂时为他们维系了两天的生活,待洪水消退后,才得以安全回到指挥部。

  艰辛的工作环境、不畏牺牲的地质队员,程儒贤有一种紧迫感,他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心中的动力支持着他以非人的毅力写作。老人出版了两本地质散文集,地质工作的艰辛在一篇篇文章中体现,一代代地质人的奉献与牺牲被鲜活地记录。他创作的《夜宿两河峰》、《留守的“亚非拉”》、《武警撤走之后》、《野外琐记》等作品,以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地质人为国找矿的艰辛与贡献,一代代地质人的青春在共和国的建设工作中闪耀光芒。程儒贤艰难地学习使用电脑,在文学的园地耕耘着,如同当年手握地质锤在野外找矿,不同的是,当年的他青春年少,以青春和汗水找寻地下矿藏;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在老有所为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挖掘富矿,多篇作品获得了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奖,在文学创作领域收获满满。  

  

  106队有一支义务巡逻队,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2人一天进行轮换。一次巡逻中,发现水池山后一废弃的沙发,被贪玩的孩子点燃,幸得巡逻队发现,一场大火及时扑灭。家属区后面的水池山,被职工家属种上了包谷、蔬菜等各种农作物,散养的家禽在菜地里觅食、排泄,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划地为界,乱搭乱建,各自为政,整个家属大院凌乱繁杂。2003年,106地质队开展文明基地创建工作,为配合此项工作,巡逻队员率先将自家的小菜园铲除,并担起了劝阻职工家属种植农作物的任务。日复一日上门劝说,渐渐地,菜园不见了,四处的鸡鸭粪便消失了,乱搭建的屋棚消失了,从当初的种菜到种花种树,老同志们从最初的反对者转变为环境的受益者,最后成为自觉参与美化者。家属大院变得干净整洁了,退休的老同志看到哪里有垃圾、落叶,都会捡拾干净。健身器材及安装的休闲桌椅坏了,垃圾箱门被损坏了,雨棚年久失修,离退休党总支只要一发现,就立马组织人员进行义务修理维护。家属院门前有一个自发兴起的菜场,一直不规范,经常堵住通道,菜叶等垃圾四处遗留,经义务巡逻队长期整治,菜场规范整洁了,既方便了职工家属又不影响环境卫生。一天,队部一楼办公室被盗,监控拍到的画面不够清晰,大队安保部门将拍到的有嫌疑人面容的模糊画面打印张贴在家属区,几天后,离退休学总支一名老党员在一个小卖部发现了嫌疑人,悄悄报告了安保科,经讯问,果然是作案人,最终将窃贼抓获。

“贵州省文明单位”的奖牌,于2014年10月被106地质队摘取,其中蕴含了老同志的汗水与热情。 

   

 “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106队陈列室旁边,阳光下熠熠生辉。陈列室占地500平方米,接待着来自北京、山东及省内各地参观者。在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的外墙上矿区地形浮雕,讲述了106队历代地质人从事主要矿种勘查成果的故事。陈列室内还展出了106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采集整理及友好团体、个人捐赠的岩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以及6条贵州知名地层剖面。这些展品大多是地质一线技术人员亲自从野外采集,老一辈地质人提供的地质样品更是珍贵。仅刘平老总提供的就达十多项,且大多为难得一寻的珍贵样品。

106地质大队建队60多年来,探获超大型矿床3个,大型矿床20多个,中型矿床100多个,探获铝土矿资源总量近4亿吨,煤炭资源总量近50亿吨。1980年原地质部部长孙大光签署嘉奖令授予106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地质队”荣誉称号。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鲜活的青春底色。           

滔滔的乌江水,蓬勃奔涌,只因有了那些汩汩流入的涓涓细流的滋养。

一条爱的河流,总是需要沿途的支流补充壮大,106地质队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当初辛勤工作打下基础,退休后继续进行综合研究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代代地质技术骨干在老一辈地质专家的传帮带中成长,一个个地质成果在老一辈地质人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取得。

80岁的朱成林,参加过务川汞矿普查、瓮安磷矿会战、梵净山芙蓉坝铜矿,几乎106队大型的地质找矿工作,老人都参与过,丰富的工作经验让老人在退休后有了用武之地。时值106队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面临晋升职称、单位资质需要提升之际,朱成林指导年轻人修改论文,要求不写三抄文章:不抄外国人观点,不抄野外队经验,不抄实验成果。在技术人员的努力及老人的指导下,获得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之前的4位增加到10多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单位资质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为单位以后承接业务打下了基础。为此,老人得到了省地矿局的表彰,获得一枚纯金质的奖章。

朱成林年轻时在务川从事汞矿普查,一次与另一位同事在野外遇到大雨后的河沟涨水,要坐竹筏到对岸。竹筏划到河中时,一个漩涡将他们卷到下游,衣服及罗盘都被冲走,唯有放图纸的圆桶紧紧抓在手中。两人被水冲到几百米远,天黑下来,两人爬上岩石边上的小士树林里过夜。天亮后找到一处老乡家,老太太死活不让拿着草帽遮羞的他俩进门,嘴里嘟嚷着“没见过不穿衣服的地质队员”。与大部队失联一天一夜,好在他俩被大队安保科及时找寻到了。

在梵净山找铜矿,一天刚吃过晚饭,就接到通知要赶到另一个项目,两地垂直高差1000米,得从海拔1400米处爬到2400米处,全程爬坡,需要将近4个小时。朱成林放下碗就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他的心里有些慌了,这荒郊野外,林木茂盛,要真是碰上什么野兽,就真是没救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过一个小岔路口,一只狗熊赫然出现在前面不远处。朱成林屏住呼吸,悄悄退回去,好在狗熊没发现背后的情况。天完全黑了下来,没带手电的朱成林迷路了,正在慌着,一束手电光射过来,原来是当地防空指挥部的民兵,民兵们发现朱成林身上带有罗盘、和地质图,警惕性极高的民兵们误以为是敌特分子,将他带回去盘问了大半夜,第二天派人将他押送到队部,方才解除误会。

搞了大半辈子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退休后的朱成林想把自已的经验传给年轻一代,在106地质队急需地质技术力量支撑资质的时候,朱成林担起了给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论文的工作,一代代成长起来的技术中坚力量成为了单位的支柱。

2017年8月的一天,帮年轻人修改了一篇论文后,老人如往常一样地出现在大队总工翁申富的办公室,对于老人的到来,翁申富已经习以为常,老人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但这一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老人手里捧着一撂资料,来到翁申富面前,双手交给了他,那是老人积累了多年的地质资料,还有老人的分析报告。老人说,这些资料,还有家里的地质标本,全部赠给单位,这是历史的见证,后人可做为科普教育之用。5个月后,老人去世了,翁申富将老人的地质资料及地质标本陈放到了106队陈列室。

这个交接,是新老地质人地质精神的薪火相承,是乌江上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弦歌不辍的《勘探队员之歌》。

一枚孔龙蛋是106队陈列室的镇室之宝,是展厅里最为显眼也是最为珍贵的地质样品,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是106队老专家、原总工刘平捐赠的。那是几十年前,老人在大学实习时发现的,一同捐赠的还有很多地质样品,是他多年心血的凝聚。为了把这枚孔龙蛋捐赠给单位,老人拿着国土厅的介绍信,怀抱着孔龙蛋,一路小心谨慎地从北京坐着火车赶到贵州,生怕有闪失,最终安全带回,陈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那些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是极少的”这是弗.恩格斯的话,被刘平老总放在他的文集里的首页,也是他经常对技术人员说的话。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平,对地质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地质工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自大学毕业后,老人参加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为祖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和平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探寻地下宝藏的侦察兵”,老人时时记起毕业前夕做为学生代表,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接见时的鼓励,那时,他是一名22岁的年轻学子,青春的血脉在身体中喷张着。那是在1957年5月17日,老人一直清楚的记得这个难忘的日子。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平也从当初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成长为在野外沐风栉雨几十年,为国家找矿立下大功,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继而成为退而不休,继续为106队地质找矿贡献余热的老党员。

铝土矿做为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刘平担任106队总工程师期间,于1986年至1994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技术力量对黔北进行铝土矿勘查,同时将勘查与科研、区划相互结合,找到了充分的化石依据,肯定了黔北铝土矿含矿成分与黔中等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证实其成矿时代不是距今3.2亿年前的早石炭世,而是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黔中与黔北的铝土矿都是在早石炭世形成的看法。同时,在此次工作中,发现多个大中型铝土矿矿床,为此后的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奠定了基础。

106队在该区随后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相继提交2个超大型、4个大型铝土矿矿床,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务正道地区成为我国新的大型铝土矿资源基地。

106队因此站上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领奖台,务正道铝土矿项目首任负责人廖友常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崇高荣誉。

当年那个背着行李,穿过麻风病区,爬过20多公里山路到项目部报道的年轻人,一转眼,已为地质事业奋斗了近40年。1994年,刘平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在大队的邀请下,参与了金矿和锰矿的勘查,在带出一帮又一帮年轻技术骨干的同时,一篇又一篇地质论文相继出炉。

在1997年至2015年间,退休后的刘平老总,带着一帮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普安县泥堡金矿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解决了矿山建设资源量不足问题,寻找到了后备资源基地,将当时处于地质找矿低谷、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106队解决了生存的难题。为充分掌握地质科技前沿信息,刘平自费到美国考察,将所了解到的国际铝土矿前沿信息,结合贵州地质进行分析研究,对贵州铝土矿勘查起到了指导作用。2000年,刘平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进行锰矿矿调项目,在六盘水首次找到锰矿,实现了该地锰资源零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地质技术人员出现断层,退休后的刘平,协助各项目部开展地质工作,为地质报告把关,在地质技术力量的培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为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地质前沿资讯,在那一代很多同龄人没有掌握电脑的情况下,老人自费购买一台电脑,在一张纸上画上五笔输入法的字根,天天练习。老人一边修改地质报告,一边上网查询国际国内地质咨讯,写论文搞科研。106队现任总工翁申富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专家,无欲无求,一心提升知识搞科研,帮助年轻人成长。

这位既经历过激情年代,也跨越过峥嵘岁月,既经受过苦难的考验,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的老人,退休后,将多年的地质论文与经历编著成册,为后来人提供参考。从中,可以概括了解106地质队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脉络。那是他青春与智慧的凝聚,是一部沉甸甸的找矿史。

即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老人仍然一边输液一边写论文,那张架在病床上吃饭的桌板,成了老人写论文的书桌。同病房的病友们惊叹于老人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当从去探访老人的曾煊茗口中得知刘平老总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后,更为叹服,在病房中活动时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年岁越来越不饶人了,我得抓紧时间,把肚子里的这点东西留下来,后人可以借鉴参考,少走弯路。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当年的魁梧身材已不复见,清瘦的身体支撑着满腹的学识,他要用枯瘦的双手尽快记录下来,他要跟时间赛跑,他要把接力棒传给后来者。

曾煊茗说,像刘平老总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工作的游击队员与侦察兵,一直都在地质找矿中战斗,永不退役。

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力量,正是在这些老专家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熟,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成长为专家。106队的地质技术力量,逐渐壮大,日益茁壮。

“这一辈子,值了”

2014年11月26日,是王继丕老人最紧张的一天,也是最激动的一天。那天,北京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大早,老人将不离身的烟交给曾煊茗,连茶杯也交给了他,老人怕喝水多了,劳烦服务员。头一天,老人有些拉肚子,这让陪同前往的曾煊茗紧张不已,毕竟是81岁高龄的老人了,可不能有半点闪失。晚上,曾煊茗请宾馆服务员在老人的房间加了一张单人床,照顾老人吃药,往浴缸里放好了热水,服侍老人洗浴上床休息后,他怕影响老人休息,轻轻将单人床拖到卫生间门口,一夜无眠。

进入人民大会堂,老人紧张地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哪里有闪失。可不能给单位丢脸哟,老人在心里对自己说。排队照相时,老人一眼看见习总书记的名字在第一排椅背上,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没想到习总书记亲自接见大家,此前只听说有中央领导接见,却没想到是习总书记,真是太意外了。站在第二排右起第25位的老人,看见习总书记走过来,他连忙伸出双手握着习总书记递过来的大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人说,习总书记的一句“尊重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爱护老同志”,让老人暖到了心窝里。

从人民大会堂一出来,回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老人紧紧抓住等候在这里的曾煊茗的手,“我没丢脸,我没给组织丢脸”。

 2014年,106队离退休党总支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王继丕到北京参加表彰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采访手记:106队办公室主任王国甫说,106队离退休工作能获得全国先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重视、经费保证,主题实践活动丰富,理想信念坚定,团队意识强;二是“传帮带”发挥余热,还有很多老专家发挥作用,刘平、朱成林等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但窥一斑可见全豹。三是走访慰问,访贫问苦。四是维护大队优美环境及和谐稳定大局。)

这位军人出身的老地质人,到哪里也不忘军人的严谨作风与地质人吃苦的优良品质。

2005年始,王继丕老人每天义务上班,协助离退办工作,他跟在岗职工一样按时到岗。细心的他在支部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随时查看。这位曾经的军代表,转业到地质队后,长期担任中层干部职务,随和、热心,很多职工都信赖他,每当哪家有红白事,他都去帮忙。哪家老人过世,都要请王继丕去帮老人擦洗身子,穿衣服。原子校老师因工资调整原因,欲联合上访,王继丕与党总支人员经常与他们沟通,耐心讲解,终于做通了老师们的思想工作,使得事件圆满解决。老人在长期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很多退休职工基本信息不够完善,他默默地进行补漏收集,每天四处收集资料,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退休职工信息资料库,上面有着全队退休职工的电话号码、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积极协助搞好老体协的各项工作,收集资料,建立记录台帐;并将收集的基础资料细心整理装订,使之在需要有据可查。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文字,都是老人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齐齐整整的写上去的。

这位16岁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曾是西南广播二处的情报员,负责监听敌台收集情报,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从昆明转战新疆和田,再到贵州思南武装部,转业后到四川自贡,再到贵州遵义106队任军代表,老人转战了我国西部的多个省市。退休后,他将一个老军人的情怀倾洒在地质队离退休工作中。

老人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是在1968年,作为新疆总参一名军人到北京开会,受到周总理接见。2014年,时隔近半个世纪,没想到因为106队离退休工作获得全国先进荣誉,老人作为代表再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并且受到了习总书记接见。

“我真是太幸福了,这一辈子,值了”,老人激动地对笔者说。

“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老人对北京之行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发出了他由衷的感慨,一连说了三个“太不容易”。“一是能参加这次会议,无论对106队离退休总支还是个人,都不容易;二是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太不容易,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三是离退休总支工作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106地质队离退休党总支像一面旗帜,将离退休老党员与地质队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与地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彼此深爱着,认真地爱着,就如那条汩汩流淌的乌江,一路相拥,向前奔跑。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