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港的客轮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7-07-12热度:0


   青岛大港码头到上海的海上航线,一般年轻人都不知道,但是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正是青岛的客轮运输最兴旺的年代。因为那时青岛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和台东三路市场的服装商和上海温州一带的生意人是这条船的主要客人。可以说,那条航线对于当时推动青岛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青岛三面环海,客轮运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记得往返于各地的客轮,仅长字号就有14种,天字号客轮8艘,到上海,到大连,到长岛等航线每天接送着往返于青岛的旅客。

那乘坐客轮出门的感受,和乘坐火车就是不一样,特别是在青岛大港码头驶出后,一声长鸣,轮船驶入深海区域,开始加速,整个的一个青岛市区,在犁开的波浪中逐渐变小、模糊,当船过大公岛后,主机发动,客轮以每小时六十华里以上的速度驶入蔚蓝的深海,那种感受,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激情满怀,心胸开阔,似乎又看到了大海!

在浩瀚的大海看青岛,最高的建筑物是德县路教堂的十字架,最近的贮水山的电视发射塔青岛山和黄县路一带的绿树红瓦建筑和街道。

青岛码头的海水,是蓝色的,有海鸥在上下翻舞飞翔。而客轮进入长江口后,就行驶在滔滔的黄泥汤子里,满眼的黄水了!等客轮低速驶入吴淞口进入黄浦江以后,满河道的船只,夹岸而立的工厂城市,从吴淞口一直到客轮停泊的公平路码头,数十里水路,就是在号称“东亚第一大都市”的城区里,穿越进去的!

公平路码头,和上海其它的几个码头一样,都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老码头,显得破烂不堪,毫无生气!那候船室,还是由一个大仓库改造的,那条虹口区有名的公平路,走不开两辆汽车!这就是八十年代的大上海一瞥!

至于上海的对应码头,不仅公平路,秦皇岛路码头和高阳路码头,也都停停泊过用过长字号应该是14艘,并且最后两艘还不是以“长”字打头了!

那海上航行可是与坐火车不一样,在风平浪静的时节,在甲板上眺望大海,看轮船行驶时掀起的浪花,看远方离去的陆地心情舒畅,有作诗抒情的欲望,可是在有风的日子乘坐,那船晃得非常厉害,许多人都站不住,纷纷回到舱里,甲板上空无一人,大家都晃晃悠悠扶着船中小过道的扶手行走,回到舱中的旅客全部躺在床上,吐的吐,脸白的白,地下一片狼迹,到处是胃中的呕吐物。

记得当时的上海航线有长征航船:长自、长力、长更、长生、长锦、长绣、长山、长河、长松、长柳、长柏12艘都是上海沪东厂造的7千5百吨级沿海客轮,是上海海运局的。

在80年代到90年代,往返上海的大部分是各大市场服装摊的采购人员,因为青岛的时髦始终紧跟上海,上海的服装样式好,工艺精美,价格便宜,所以在青岛比较好卖,上海成为服装采购的首选地。

记得在台东三路有一个女服装商姓高,原是照相机厂的下海工人。她与几个朋友一起去上海进货,回来乘坐长绣号客轮,突然长绣号客轮驾驶舱起火,浓烟滚滚,客轮发出求救信号,离他们不远处有一条大型运煤船立即赶到他们哪里,那船上哭喊声,尖叫声一片。船上广播:行李货物不能动,人先转移,女人和孩子先上桥板,男人最后。最后,所有的人都转移到了运煤船,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回到青岛见到我,叙述起当时的情景,眼泪不住地流。

当时,在与青岛客轮对接的上海公平路码头,反差极其强烈;上海是破破烂烂的老码头,一座仓库改造的客运候船室,出来狭窄的公平路,到东长治路上乘坐到北站的13路公交车,走在宽窄不一的海宁路上,那些探出于路边的二层木板楼,将道路挟持的阴暗不明。上海最大的天目山火车站,那更是一个破破烂烂来说地!候车室分成老远的两块,在售票厅买了票以后,要走很远的路,当时对没落的东亚第一大都市的印象就是;破败落后,阴雨连绵,只要一到上海码头,第一样就是要打伞,那阴雨连绵的日子也很烦人。

一直到二十世纪,由于上海火车的增加,坐轮船的很少,所有的轮船都停运了。只有到黄岛,长岛的轮渡还在运行。现在,动车组的开通,更是让交通发展达到了飞跃。但是,回顾起那个时代的轮船客运,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不已!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