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国土人

来源:作者:姬灵芳时间:2017-10-18热度:0

                                                  扶贫路上国土人

       在全县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洛南县国土局的干部们一边紧张工作,一边利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下乡入户扶贫。每每在下乡返回的途中,回想起帮扶工作中看到的各种扶贫帮困的事迹,还有贫困户那渴望的目光时,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就想把这些故事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中来,尽全力用宣传的方式去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帮助贫困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所有人都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1、把帮扶户当做亲人一样

     “赵同志,让我给你磕个头,一来感谢你一心为我家着想,想尽办法为我办下了残疾证,让我家又多了一份生活保障,二来我想让娃认到你跟前,我和娃她妈都是走不到人前的人,娃开家长会啥的,娃能有个照应。”

      同事赶紧扶起欲下跪的老人。“可不敢,老冯,办下残疾证是因为你确实有残疾,符合政策,也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给娃开家长会这个事,这是好事,娃这么争气,学习又好,我一定会去的,让娃及时给我打电话就行,娃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这是我在单位门前无意中看到的一幕。若不是亲见,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事情。看着那位苍老的父亲牵着女儿的手千恩万谢,依依不舍地离开。同事赵武告诉我这是他在四皓韩村华角组的包扶户,属典型的因残疾而致贫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户主冯民强,只有50岁,看起来却像六七十岁,一眼先天性失明,一眼近乎失明。其妻是聋哑人,生活尚能自理,两个女儿,一个上高三,一个四年级,由于无经济来源,家里早已一贫如洗。看到他们全家陷入低迷、失落和无力的现状,同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尽心尽力让冯民强全家改善状态。

      帮扶中他不定期为冯民强家送去生活日用品。积极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宣传解释扶贫政策,帮助发展中药材产业。只要一有最新扶贫动态,就往他家跑,并与冯民强亲切拉家常,关心他的身体情况与生活近况,仔细询问他们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宽慰他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希望他们家在这个充满爱的社会里,要发挥“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精神,好好地生活下去,积极面对生活。当得知冯民强跑了多次都没有办下残疾证时,赵武利用闲暇时间,多次跑民政局、残联了解相关政策,当他把残疾证送到冯民强手上时,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我感怀不已,我憣然领悟了“事为小处彰大义,最是细节显情怀”的意义,明白了只要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以亲人之心与之相处,急之所急,盼之所盼,就能得到理解与支持。

                                                       2、做好贫困户的“联络员”

       “樊书记在吗?天又下雨了,我包扶的方宪德属危房户,得帮忙组织赶紧撤离。”

     “方点文家、闫春智家、贾锁银家房子也很危险,麻烦也给安排撤离,辛苦了。”

    “该撤离的都安排撤离了,不辛苦,我们在村上住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是国土局为所包扶的高耀镇会仙村建立的帮扶工作群。在群里遇到问题互相讨论解决。这不,由于今年秋季长期的连阴雨,一些搬迁区的危房贫困户,不能不令人担忧。

       作为国土局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组,他们真正做到了做为包村干部帮扶的“联络员”,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扶贫措施的“引导员”,在连接国土局、乡镇和农户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作为数万扶贫攻坚大军中的普通战士,驻村扶贫工作组长期吃住在村上,按照精准扶贫的各项决策部署,动脑筋、想办法,全力鏖战,尽力补齐扶贫这块短板,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避免“花架子”,积极寻找帮扶脱贫的“金点子”,对症下药、找准“靶心”,帮助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

     会仙村位于蟒岭余脉的高耀镇,因红二十五军驻扎于会仙台而得名。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产条件较差,农业生产主要是传统的小麦和玉米,发展水平较低。全村335户1287口人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99户337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国土资源局先后派出2批驻村工作队进驻会仙村,实施精准扶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中药材、土蜂蜜等产业,改变会仙村的落后面貌。

     “行者脚步,不会停歇”,作为会仙村扶贫工作组,为了使扶贫工作出成效,他们经常和村两委会同志加班加点到深夜,他们没有休息日,长期吃住在村上,积极帮助村上出思路、出点子,建立起对党务村务绝不大包大揽,对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拖延”的工作目标,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并全力解决。针对“会仙村地理位置较偏、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素质较差,外出务工人口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等情况,积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心通气、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他们认为扶贫路上,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更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他们心中有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有的是恪守责任与担当,坚守与执着,积极努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3、带着真情去扶贫

    “我种植了500窝天麻,养了2头牛,易地搬迁还为我分了120m2的房子,农闲时再出去打打工,明年我一定会摘掉脱贫户帽子的。”

     “我认为活到这把年纪了,没为国家做贡献,国家总是帮助我,我过上了好日子。”

     “我认为脱贫不困难了,在田间地头、民房村舍都有国土局长的身影,我还怕什么!”

……

       群众讨论的话语让我思绪辗转,这些群众有的是局长孙占良包扶的,有的不是,但是这些话语却是真正从群众口里传出来的,通过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透过干部对自己的扶贫,来触摸党的温暖、社会的进步,是他的最大心愿。

       自从2016年12月担任国土局长以来,孙占良同志的工作就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帮扶四皓街道办韩村和高耀镇会仙村早日脱贫。为了帮助这两个村的村民尽快脱离贫困,做为局长的他更是没有休息时间,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投入了进村入户调查中,因为他明白,扶贫仅仅靠给困难群众送米送油送化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的,只有找到贫困的根源,对症下药,才是扶贫的根本。于是他和司机两个人走访了两个村的40多户群众,每到一户,或是在田间地头遇到村民,他都亲切地与群众拉家常,察实情,听民意,认真地拿出笔记本和笔,记录聊天得到的情况。回到局里,他按照自己调查的情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政策。在扶贫村他也经常召集驻村工作组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扶贫思路和工作措施。

       了解了当地群众贫困的原因后,他提出了脱贫致富的三大措施。一是提高农民素质,走科技致富和产业发展之路;二是要改善基础环境,解决通村水泥路问题;三是要解放思想,通过易地搬迁,加快人口转移。他的扶贫措施得到了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在他的指导下,两个村的扶贫工作都有了很大起色。

         在调研指导驻村结对帮扶工作中,他还与贫困户张金华、王招宝、刘安军三家结成“亲戚”,在两年内要帮助他们实现脱贫目标。

     “但为此醉舞,不辞戴月归”,我坚信,孙局长的带着真情的坚持和努力下,韩村和会仙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那里定然会屋舍俨然、山茂林丰、良田美竹、民风和睦,一派桃花源景象,村里的贫困户们必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或许他们的故事平淡无奇,但是他们怀揣着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梦想正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