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三线建设探秘(上)

来源:作者:蔡勇时间:2017-07-21热度:0

旺苍三线建设探秘(上)

蔡 勇

                                                                      

“三线建设”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不见于报端,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三线”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已渐渐离我们而去,甚至几近消失。


三线建设的划分


所谓一、二、三线,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是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三线地区主要包括西南和西北地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基本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的西部、广东的北部、广西的西北部。一线就是前线,一线地区主要包括从黑龙江到广西沿海和边疆一带的省区。二线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此外,三线还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俗称“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

由于企业的性质特殊,建设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的重点。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到常规武器和普通军用物资的生产,无不和三线建设有关。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5年前后,中国人民银行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准备打仗”的战略方针,依据毛泽东主席“靠山、靠水、隐蔽”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开始所属企业的“三线建设”。旺苍县的三线建设从1965年6月国营东河印制公司来旺建厂开始到1997年10月全部撤离旺苍,历时32年之久。


国营东河印制公司落户旺苍


196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派人经过数次勘察、选点,最终决定在四川盆地北部、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位于嘉陵江支流东河岸边的旺苍县定点,筹建印钞、造纸、机械制造和贵金属提炼、热电等四个企业,定名为国营东河印制公司。

“三通一平”工程相继开工后。为逐步改善印制工业布局,适应备战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原4个项目调整为7个建设项目。他们分别是501厂,厂址设在卢家坝,生产项目与产品为印制钞票和加工包装钞票的特制木箱。502厂,厂址设在孙家坝,生产项目与产品为印制钞票的专用纸张,20世纪80年代又兴办了一个生产民用纸的附属企业。503厂,厂址设在黄家沟,生产项目和产品为制造修理制币行业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贵金属(黄金)的成品加工。505厂,厂址设在长滩坝,生产项目和产品为发电、供热,保障各厂的生产生活用品。508厂,厂址设在长滩坝,主要是供水厂(后与502厂合并)。公司的成品仓库,编号07,地址在蒲家沟,由部队长期看守保卫。原料仓库,地址在旺苍火车站。全公司除生产企业以外,还有医院、学校、石油库、农场、自来水厂等附属单位。

至此,国营东河印制公司所属七个企业分别分布在广旺公路沿线的两沟三坝(黄家沟、蒲家沟、卢家坝、长滩坝、孙家坝)。公司距成都市450公里,距离宝成铁路干线为67公里,企业与企业之间最远距离为33公里。1969年10月以后,各企业陆续投产。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4700人,人员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沈阳以及四川本地。


建设规模


关于国营东河印制公司建设规模举501厂、505厂两个例子。

501厂。1966年6月17日,501厂址由初定的长滩坝迁至卢家坝。12月兴建工程全面开工,1974年底竣工。历时8年,共完成建筑安装工程123项,工程占地面积1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

1975年至1990年为扩建阶段,进行生产设施配套、改扩建和完善生活福利设施。

截止1990年,501厂占地总面积达20.9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203.3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1645.90万元,设备购置及设备安装3345.93万元(含报废、调出、卖出和转低值等设备原值l135.17万元),征地28万元,搬迁、工器具等59.54万元,生活设施维修投资额124万元。

505厂。该工程于1966年6月1日破土动工,1969年4月河边泵房、净化站建成投产,同年5月1日1号机1号炉建成投产。1970年,2号机2号炉建成投产。至1974年底为一面生产、一面进行基建扫尾建设,其中输煤架空索道工程被东河印制公司列为“重点扫尾工程”。整个建设时间计划为9年,征地7.11万平方米,完成85项工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安装设备180台(套),总投资1481万元。电厂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河边泵房出水量4900吨/时,净化站平均出水量为500吨/时。

在设计中考虑到少占平坝良田好土、减少投资,采用将生产办公楼、主控制楼、6千伏配电室及化学水处理室与主厂房毗连的联合布置方案。其余辅助生产建筑均建在山上,分阶梯布置,就地平整场地。为运输原材料建有专用公路,由南向北沿山脚进入五○五厂。同时建有长596米架空索道,横跨东河和旺英公路,直通河对岸治城煤矿,由该矿对口供给原煤。

1974年到1990年底为扩建时期,主要建设项目4项。1981年2月,35千伏升压站扩建工程竣工投产,新增1台6300千伏安变压器与国家电网联网。1985年10月,净化站扩建工程竣工投产,增加净化站产水能力750吨/时。1987年4月,灰渣上山工程竣工投产,处理灰渣能力60吨/时,解决了灰渣污染问题。1988年10月25日3号炉建成投产,新增产汽能力35吨/时,解决了二机二炉运行时大修备用炉问题。

截止1990年底,全厂累计征地10.35万平方米.累计基建156项,累计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安装设备661台(套)。全厂固定资产原值2423万元,产汽能力由1970年的70吨/时扩大到105吨/时,净化站供水能力由1969年的500吨/时扩大到1250吨/时。为保证东河公司各厂水、电、汽的供应,起到了良好作用,并有多余电力支援国家建设。

为备战需要,东河印制公司厂房工程在符合生产工艺情况下尽量减小单项体积、层数和跨度。除主要生产厂房为两层或三层外,其他均为平房。为了“隐蔽”房顶,采用轻钢屋架和槽形瓦,使之接近民房房顶,而墙面均不搞特殊装饰,仅采用一般粉刷和清水砖墙体。


保密番号654信箱


援外印钞。从档案资料中看到,援外水印纸钞票及纸张内容编号为104系列。据统计,先后为几内亚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等8个国家印制纸币75种。当然在这75种援外纸币中,也有少量低面额钞券是采用无水印的钞票纸印刷的。援外印钞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任务,概括的讲有五点硬任务。一是只能搞好不能出错。二是时间进度上只能提前不能推后。三是印钞质量上不低于中国国内印制水平,提高防假能力。四是确保产品数字绝对准确。五是严守机密防止发生失密泄密事故。

武装警卫。国营东河印制公司全面实行正规部队、公安武警、民兵三道武装防范。

从警卫部队来看,1969年4月,成都军区批准某独立师一营三连一个班12人进驻505厂警卫。

1970年成都军区派驻一个排的兵力担任501厂守护警卫。1973年部队换防时改为四川省军区310部队担任。1983年才改为广元武警支队,驻厂武警34人。

1968年5月14日晚,旺苍县地方造反派组织力量抢夺国家三线建设企业东河印制公司○七仓库驻军的武器、弹药,由于部队防守严密,并多次鸣枪警告,未能得逞。

印刷流程。一张人民币,从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厂,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人民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纸。工人们在一个大灯箱上,检查钞票纸的质量。印钞纸是一种专门研制的特殊纸张,它除了具有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特点外,上面还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由于钞票纸上的水印是有方向的,选纸工要按照水印图案的方向摞好纸张,并用打孔机在边上打孔定位。这个环节绝不能出错,否则就会生产出水印倒置的钞票。这种钞票在印钞厂是废品,万一流入市场,在钱币爱好者手中就成了价值不菲的“珍品”。之所以价值不菲,是因为印钞厂质量检验之严格,使这种废品流向市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第二个环节就是印刷。钞票纸选好以后送到印刷车间,数台高速运转着的超级凹印机,就可以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人民币。稍微了解印刷的人都知道,印刷开始时总要经过一番试印,最后才能调整到最佳状态。但在印制人民币时,不允许在钞票纸上作试验,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纸张。因为每一张印钞纸都是有严格数量管理的,一张也不能少。如果正式开印后出了废品,哪怕是揉成了团,也要拿去登记、审查等有关一系列的手续。

第三个工序就是切割。因为初“出炉”的产品就像人民日报那般大,上面有24张及以上人民币,这道工序就是把它们切割开来,变成一张张现钞。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质检,它被称为印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质量检查。质检是在检封大厅由人工完成。一个个半封闭似的工作台整齐排列着,质检工的手里和桌上都是一沓沓新版人民币。每个桌上还亮着一盏高瓦数的台灯。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比如号码和文字有没有印错,颜色是否均匀,水印有没有倒置等等,然后剔除废票。每个工人每天要检查几万张印刷品。上道工序完成后转下道工序,下道工序接收时再数,数数的同时也是在检查质量。

经质检合格的“产品”,点清数目之后封装进一个个箱子里,然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里。此后人民币现钞必须通过人民银行的发行库来发行,并通过商业银行进入流通领域,再通过居民存取、银行贷款、旧币折换等形式流通到老百姓手中。只有经过央行发行等一系列流程,这些“产品”才可以被称作“钱”。

内盗事件。1982年6月19日,501厂凹印车间撤活班发现完成品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劵短缺一大张。20日得知是该车间工人刘×所盗,同日,东河印制公司保卫处和旺苍县公安局对刘的住房进行搜查,随即搜出短缺产品。8月9日经绵阳精神病医院鉴定,刘患有精神分裂症,旺苍县公安局根据刑法15条规定,作出刘×不负刑事责任的决定。

1988年8月2日,501厂凹印车间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劵产品短缺65大张,面值人民币22750元。同月11日破案,同时拘留该车间撤活班青工王×。9月17日,旺苍县公安局在该厂公捕王×,同时厂部、厂工会、厂团委宣布开除王×的厂籍、会籍和团籍。次年1月20日,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厂礼堂举行公判大会,判处王×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质量事故。在印钞厂工作,虽然满眼看见的都是钞票,但生产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就连有瑕疵的人民币也不能随意扔掉,必须严格上交,每隔一段时间上面还要核对。一旦查出问题,整个部门的人都要接受调查,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产品质量。但就是在这样严管质量的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质量问题。

根据501厂志(大事记)透露,1972年8月8日,胶印车间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正面深综色油墨,造成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券产品连续废10400大张的重大生产事故。

1980年12月2日,凹印车间操作工王某错用油墨,造成援外钞券801—2品连续废271大张的重大生产事故。

1981年4月16日,凹印车间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券产品短缺3大张,经多方查找无结果,定为重大数字事故。

1983年11月28日,凹印车间72型机2号机看章员贺某换图章时不慎倒置一枚,造成第三套人民币伍圆券产品连续废232540小张的重大生产事故。

1984年9月6日,检封车间印码机何某机台在换冠字过程中,看号员曹某漏拔1K冠号,检查员陈某又未认真校对,造成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产品冠字连续废26818小张的重大生产事故。

1985年2月,昆明市和旺苍县发现501厂生产的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该厂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高度重视这一重大质量事件,并立即组织全面返工,累计返工5250万小张。

1986年3月12日,胶印车间3号245甲型机机长陆某错用油墨,造成第三套人民币拾圆券产品连续废36419大张的重大生产事故。


旺苍人民对三线建设的贡献


旺苍的三线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建设速度快。二是职工人数多。仅国营东河印制公司就有员工4700余人,其中技工1000余人,公司业务骨干大多来自辽宁和上海,旺苍地区被招入厂者亦达千人以上。三是布点范围广。项目在旺苍的布点建设遵循了中央提出的“依山傍水扎大营”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这些特点给旺苍的支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首先,以砖、瓦、沙、石、石灰为主的地方建材生产少、速度慢,无法满足三线建设企业的需求。其次,蔬菜种植分散,产量低,菜农劳动积极性不高,“重粮轻菜”的思想比较普遍。1965年,旺苍、重庆等三线建设还从广元调运蔬菜84.5万斤。四是旺苍的商业基础薄弱,供应方式单一,除定点供货外,没有其他形式,基本不适应三线建设项目“山、散、洞”的分布特点。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1965年6月,旺苍县委决定成立旺苍县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和办理县境内三线建设重点项目的有关事宜,配合三线建设单位的工作,提供劳动力和物资保障。之后,旺苍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了一股合力,向本地区的三线建设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支持三线建设,旺苍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厂址选点、征用土地、搬迁农户、地方建筑材料、生活供应、劳动力调配以及地方交通运输等方面都认真做好支援重点建设的工作。501厂工程由长滩坝迁至卢家坝后,施工前准备工作量浩大。1966年7月25日,旺苍县组织白水区筑路队民工234人修复全长2千米的卢家坝炼铁厂至广旺公路的路坯,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弯道及错车道地段均略有加宽,公路边的2千米排水沟,上口宽0.6米,下口宽0.4米,修筑公路所经的涵洞7个,至1966年8月28日完工。

1968年1月至5月,旺苍1150名城镇、农村青年和退伍军人分两批被东河印制公司招收为临时工。1970年9月,根据省革委要求,修筑广乐铁路白水至嘉川段。这段铁路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必须要在1971年元旦通车。旺苍县立即组织3000余名民工队伍,由副县长朱明发带队,支援广乐铁路白水至嘉川18公里的修建。该段铁路于1971年10月建成通车。

特别是在“以粮为纲”和惜地、爱农、不占良田好地的年代,旺苍人民还在土地供应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从1965年到1985年底,仅旺苍县原百丈乡(现东河镇)长滩村、四新村、新桥村、白马村等地共征用土地559.18亩,涉及15个生产队。

(蔡 勇,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