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秀:百年沧桑,岁月如歌

来源:作者:蔡勇时间:2017-06-07热度:0

杨清秀:百年沧桑,岁月如歌 

蔡勇

有这么一位老人,她生于1917年2月。幼年社会动荡、父母租田维生。16岁出嫁,丈夫多病。17岁公公失联、公婆去世。30多岁守寡,独自一人抚养8个子女长大成人。目前五世同堂,全家130多人。。。她,就是旺苍县木门镇唯一幸存的百岁老人杨清秀。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传奇。。。

----------题记

上篇  世纪苦难:说与谁知

历经三大悲哀

俗话说,林间千年木,世上百岁人。宝贵着呢。2017年4月18日,我们一群人从旺苍出发,上广巴高速东口,20多分钟就到达了木门镇。在去看望百岁老人杨清秀的路上,但见山下木门场车水马龙、阳光明媚;半山公路蜿蜒,鸟语花香,绿翠欲滴;山上云雾缥缈,万亩有机茶园嫩芽初上,映在冬水田里的油菜花、劲柏和农舍恍如仙境。大伙儿都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百岁老人,每位心里都充满了好奇、兴奋和更多的期待。

迎接我们的是老人的儿女、媳妇和孙辈们。杨清秀老人住在一间典型的川北老式瓦房中,这里干净,明亮,空气通畅。由于行动不便,她常常坐在屋里,儿孙们在房间摆上了火盆,上面煨着热气腾腾的水罐,供老人随时享用。我们向老人问好后,就进入了正题。“老人家给我们讲讲过去,好吗?”

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她盯着我们说,“过去嘛,苦呢。”

原来,杨清秀老人1917年2月17日出生于旺苍县化龙乡化龙村。当时,中华民国刚成立5年,社会动荡不安。父母以佃田耕种为生,而且双双吸食鸦片。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小小的杨清秀吃糠咽菜都不能管饱,家里穷得连买裹脚布的钱都没有。16岁时便出嫁到木门镇黄粱村贾家坪何义元家。那是1933年,兵荒马乱。红四方面军刚刚入川,社会极不稳定。当时何家父母、兄妹4人,仅有茅草屋3间,也是租田生活,加之丈夫何忠台体弱多病,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常言道,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妻,老年丧子女仍人生三大悲哀。杨清秀老人一生全部遭遇了这三种惨事。先是婚后第一年,公公何义元因抓壮丁,代替儿子去南江县长赤乡清乡剿匪,一去杳无音信,从此失踪。母亲同年因悲去世,从此失去双亲。30多岁时丈夫因病去世,留下9个子女。此后幺女早逝,三女、四女又相继辞别人间,连续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从此,杨清秀老人独自承担了养家糊口的全部责任。百年苍沧,万般艰辛。78岁的大儿子何显仁说道这里的时候,满脸泪水,忍不住跑到室外,一人失声痛哭起来。

老人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她喝了一口孙媳妇陈芙蓉用小勺喂的开水后慢慢的说:“再苦嘛,还是挺过来了,你看,他们现在这一大家人过得多好呀。。。”

打官司,旺苍老城担水卖

老人虽然聊得最多的是过去的苦,但没有埋怨,没有沮丧。一个挺字,倒也说出了百年来的心声。听我们一大早是从旺苍县城赶过来的,老人还向我们说起了过去她在旺苍老城担水卖的故事。

那是中华民国时期,40年代。老人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住的是茅屋,还要时时用手帕包一点粮食救济娘家父母,日子愈来愈促襟见肘,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于是和丈夫两人合计,在本保同姓何家租两块田地耕种,改善生活。两人日夜操劳,垒田梗,打渠引水,硬是把两块看不上眼的边角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宝肋田”。恰在这时,何姓东家在其他邻居的怂恿下,开始反悔,要求收回田地,并且还要提高地租标准。那时,由于丈夫老实巴交。他开始退缩了。可是杨清秀老人看着嗷嗷待脯的孩子,看着四壁如洗的家庭,她咬紧牙关,坚决与何姓族人打起来官司。

开始由族长调解,后由保、甲和东凡乡政府调解,均没有达成协议。老人一气之下,把对方告到了旺苍县政府。在打官司的那段日子,由于没有钱,老人白天就在县政府门口伸冤曲诉苦衷。晚上,就在旺苍老城寄宿的客栈借来水桶,担水沿街叫卖。旺苍老街上明、清时期铺下的石板,真实的记录和见证了老人在打官司道路上的留下的辛酸和泪水。

这场官司一共在县政府打了二十多天,结果不了了之。当时,气得老人在家里大病一场。从那以后,老人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让他们读书习字,勤劳,持家。艰难的活下去,不再受冤枉。

如今,说起往事的时候,老人早已经没有了怨恨。倒是他的儿女们心中还是有一些难以释怀。大儿子何显仁和82岁的大女儿何秀兰悄悄对我们说:还是母亲说得好,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只要有双手,一切都会有。

白天不懂夜的黑,深山背回救命粮

老人的一生,全部都在为整个家庭操劳,没有白天黑夜。

中华民国时期,就在村子里建过草纸厂,雇请宋万章等人帮忙砍竹子进行加工生产;也购买过小木船在木门场清江河里跑运输,当时也雇请宋万章、红石滩杜老汉等人帮忙经营;还在家里用小麦、玉米或红苕等作原料烤过甄子酒,虽然烤酒没有外卖,但也满足家庭的全部需要。大办农业初级合作社的时候,杨清秀老人带头将自己家里分得的土地、山林和农具全部入社,积极参加劳动生产,被旺苍县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获得有锄头、镰刀等奖品。

1958年又大办钢铁,老人还带了10多名妇女去大两会,与同去的男人们一起搭窝棚,伐木,建窑子,背煤炭,土法炼钢。一去10多天才往返回家一次。60年代的时候,全家人口已达到了10多人,原来的茅草房已经完全不够住了。老人又带领家人在漆树河砍柴,打窑烧瓦。一呆就是半个月,日夜在现场忙碌。将土瓦烧好后,不但请人修建了长四间、两头转角的瓦房,剩下的瓦还买给本地楼房岭的人盖房子。

往事如烟。当老人的儿女们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杨清秀老人听了也像小孩子一样不好意思,脸都微微乏红了。

69岁的二媳妇柳秀英说:老人年轻时候劳力好得很。集体大生产,一人抵一个主要男劳动力,都是挣主劳的工分。当时生产队里一些人还有意见,但就是在具体分配的活路上搞不赢她。

来到何家已经61年了的大媳妇熊桂兰介绍道,我妈最喜欢我们白天黑夜都干活,她熬夜凶的很。有时候一个通宵都可以不休息,晚上一个人剥满一档席苞谷米。有时晚上还要背几十斤桐果子到南江县双河场去卖。有一次还掉到柏树河里去了,幸好只是把衣服、裤子全部打湿了。

75岁的二女何平安说,她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晚上陪母亲背木柴、红苕、药材等到清杠坝、木门场去卖。天又黑,路又窄,淌河过桥,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里。但不去又怕挨老人的骂。

其实,最让儿女们记忆犹新的是老人家夜行百里,去三江坝、下石坡背粮的故事。有一年,连续天旱,后又雨涝和虫害,粮食基本颗粒无收。由于人多、缺劳动力,家里年年都要给生产队补社。队里分配的粮食早已吃完。恰好第二年遭遇春荒,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老人听说百里之外的大两会、下石坡有户人家出售玉米种,她便在生产队放工后,一个人前去购买粮食救急。从凤凰梁到官亭子,翻华盖山过三江坝,半夜才走到那户人家。买了几十斤玉米,凉水都顾不得喝一口又匆匆忙忙往家里背。因为第二天还要出工。那真是救命粮,一家十多口人将种玉米碾细成粉,拌着野菜煮成汤糊糊吃。全家才没有一个人得“水肿病”。最后,老人还舍不得多吃,强忍着饥饿,从牙齿缝中省下了几把玉米种。她说,还是不要吃干净了,留点种子,点在自留地里。万一当年收成不好,还可以悄悄应急。


中篇  言传身教话家规:人要活得有尊严

木门镇是旺苍有名的礼仪之乡,辖区内大多数姓氏在明、清时期就兴建祠堂,修订家谱,制定家规、家训。现存老街周王氏孝节石刻标语牌坊,就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地方崇尚仁孝的标志。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我们好奇的问到:“老人家,你这么大一个家庭,有什么家训家规吗?”

老人没有文化,认真听了一会儿,还是那么轻言细语,更像自言自语的答道:“我就是坚决不招不嫁顾娃娃,所以哪个娃儿不听话,我都说他们,屋檐水儿点点滴,你们今后谨防不如我…”老人虽然没有过多的说什么,但是在儿女们的眼中,老人的言传身教早已扎根心里。

孝敬长辈

73岁的二儿子何显亮说,母亲特别孝顺长辈。1933年刚嫁进门,爷爷就被抽丁了,到南江县长赤去剿匪,一走了无音信,母亲等人四处请人寻找,皆无踪影。后来婆婆也生病了,卧床不起。母亲床前床后,端屎端尿,从来没有怨言。不到一年婆婆就去世了,真的是太惨了。全靠母亲一人张罗,送老归山。按照当地习俗,母亲还请人作了祭奠。这些活动父亲、母亲都要参加,忙的通宵达旦。据介绍,祭奠开始,首先要迎神、设位,在灵门外设降神台,盥浴所,酒樽所,歌诗与讲书台。出殡前夜,就开始祭奠亡灵,由礼生主持行“展奠礼”与“三献礼”。展奠礼在晚餐开席前举行。孝子排队跪于灵前,听礼生唱诵展奠之文,呼孝媳出班上食、侑食,呼孝女出班献茶、奠茶。展奠礼毕,客人开席。席罢即行“三献”(初献、亚献、终献)之礼。初献为子(女)祭父(母),亚献为妻祭夫(夫祭妻)或侄祭叔(伯)父(母),终献为孙祭祖父(母)。祭奠前,支客吩咐帮忙的勤杂人员在灵位旁边为礼生设座。每“献”开始,要奏乐、鸣炮,孝子随礼生的唱呼三伏三起,然后跪听礼生唱读祭文。祭文读完又要鸣炮、奏乐,三伏三起。

后来有人说爷爷已经死在他乡,也寻不到尸体,因此,母亲还在婆婆的坟地里专门给爷爷树了一座空坟,也请人做了三天道场。

在那些特殊的困难日子里,每当老人知道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困难、揭不开锅的时候,她也是从自己碗里省出粮食,晚上用手帕包上连夜给40多里外的父母送去救急。老人虽然从来没有读过书,但她还能背一些三字经。她在98岁的时候还对那些长期在外面打工者发牢骚,父母在,不远游。

重视家庭文化教育

老人特别重视家庭文化教育,当时丈夫死后留下9个娃娃。那时老人才30多岁,外面的人都说这家人都是一把米喂大的娃儿,好像黄桶垮了箍,这个家早晚要散,今后日子可怎么过呀。老人硬是一个人撑了下来,不旦养活了儿女,而且还把兄弟4人都送去读了书。先是把长子送到凤凰庵孙敏思、蔡集云手下读私塾,后来再送去旺苍中学读初中。每月给3元钱。老二在普济读初中的时候,一期给学费30元、学杂费13元。那年代,鸡蛋才1分钱一个,没有公路,他们读书都要走一百里多里小路才能到达。老人为了供娃娃读书,将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如口粮、猪肉等都卖了,自己和一家人则吃野菜、酸菜喝稀饭度日。正是老人的这些远见和影响,现在这个大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文化教育,形成良好家庭氛围。

一碗水要端平

老人不仅对儿子好,对女儿、孙子辈的也是关爱有加。在对人处事上她常常说在口里的就是一碗水要端平。在大办食堂的时候,生产队的人都喜欢让她去做饭、分饭。在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的时候也喜欢她去参场。因为老人在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坚持的就是一碗水要端平。

老人的二女儿17岁出嫁后先后生育五女一男,一直遭“娃儿荒”,婆家人又多病。老人每年农忙季节都要把儿子4人叫在一起,训一顿,大意是二女子家里缺劳动力,你们都要去帮她栽秧、打谷子,栽红苕,年年4个儿子都没有跑脱过。在老人心里,就是不能有一家人掉队,不能有一家人没有饭吃,害怕丢人。

幺儿子何显群说,我自己的一个娃儿也是老人帮助养大的。当时妻子多病,自己也吃不起饭,小娃娃才4个多月,只有让70多岁的老母亲代养。她老人家一口汤、一口米粉的,硬是把孙子养大成人,现在都30岁了。何显群没有说完,自己的眼泪也掉了下来。我们见状,忙叉开话题,问到他们对老人在家教上有什么感受。在场的儿子、媳妇和女儿们都异口同声说道:她歪的很,凶的很。做什么都要争个赢道理。

当大家把这些说给老人听的时候,老人眼里发出了只有年轻人才有的那种光泽,她还是轻轻的说到,这么大一堆小娃儿,我不厉害点行吗,不一碗水要端平行吗?!

人要活得有尊严

老人一生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近70年的单身生活里,她把个人名誉、尊严看的比生命还重。在过去的日子里,老人引以自豪的就是不招不嫁顾娃娃。老人常挂到嘴边的话就是人要活得有尊严,人活着就是要有尊严。

70年来,老人为了不让其他人说事论非,总是早出晚归,不和其他异性男人单独接触。也坚决不允许儿女、媳妇和其他异性过分亲密接触。有时候几乎达到偏执的程度。

有一次幺儿子何显群刚刚从外面回来,老人就把他拦在院里责问。你跑到一个女子家里去干啥。原来,不知道老人从哪里知道的,有一家女子的丈夫在外打工,只有一人在家里,恰好她小儿子又去了那个女人家。害得幺儿子赶紧解释,那家里其实还是何家里的一个亲戚,她家缺劳动力,就叫了同村的几个人帮忙打谷子,绝对没有其他什么。

还有一次,老人家快满一百岁的时候,她有一个孙子放暑假,回来呆了一个多月。她看不下去了,也跑去把儿子、媳妇训了一顿:那个男人是哪家的,在你们家里做什么,这么久了还不走。弄得儿子、媳妇哭笑不得。孙子见状忙跑过去抱住她说,“婆婆,我是你的孙子,你不认识了吗?”老人家才缓过神来,慢慢说道,你是哪家的孙子,长这么大了,怎么我还不晓得?!

对于家教,老人的儿女们大多记忆犹新。如今,这些也已经做了爷爷婆婆的老人,正在一代代传将下去。78岁的大媳妇熊桂兰说,我嫁过来10多年才分家,亲眼看到母亲一生真不容易。我和其他弟媳和姐妹们也经常帮母亲洗衣服、洗澡,照顾她老人家。70岁了的二媳妇柳秀英插话说,现在母亲年龄大了,也应该我们尽孝心了。如今她已经100多岁,更需要人照顾。白天,我们几个媳妇轮流陪,晚上就是他们4兄弟两人一班轮流守护。看着他们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我们也发出由衷的祝福。

下篇 劳动锻炼也是长寿秘诀

我辈人等,众皆凡夫俗子。在访问老人前夕,大家都对老人为什么长寿感到好奇。面对我们的提问,家人们都说不出一个道道,作为那时代的老人,他们确实也不太知道和总结养生、长寿或者康养什么的。还是杨清秀老人自己说,大概这儿的山好、水好吧。放眼望去,确实如此。在木门地区,青龙、双桂、凤凰、丹青、双山等五山拱卫,青龙山一马当前。山势险峻,来脉悠远,人称“五马奔槽”。老人住在凤凰山中,这里海拔高度900多米,森林茂盛,气温适中,空气洁净。四季分明,全年日照200多天,特别是山上的土地富含硒等元素,种植的米仓山、木龙音等系列品牌的茶叶,远销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这里的水也是天然的山泉水,冬暖夏凉,清澈甘洌,他们都是从大两会背斜南翼顺势浸出,红壤厚度最深达30千米。山上居住的村民,大都身体健康,70---80岁的老人比比皆是,难怪老人的儿孙们都多次往返乡里,接她去城里享福,老人就是坚决不干。二儿子何显亮说,老人一生不喜欢吃穿打扮。在穿上面,只要洗干净就行。在吃饭上面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农村人,都是粗茶淡饭。地里的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成熟什么就吃什么,自己种植的豆角、豇豆、黄瓜、茄子、青菜、兰菜、萝卜等,也是地里有什么就现场摘回来炒什么。无农药,全生态。葱、姜、蒜、辣椒、花椒什么都不忌口。说得我们几个口水直冒。说起老人的日常生活,在儿、孙们心中认识都是一样,那就是不吃药、爱喝酒,“连渣捞”喜欢顿顿有。

不吃药的女汉子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金灿灿的阳光铺满小院,老人的儿女们一起动手,将老人扶到院内的一株桂花树下,那里早就摆放了一张可坐可躺的竹椅,大伙儿齐拥了过去,向老人问好。老人一一应答。树影下的老人全是满足和安详。怎么也看不出百年沧桑。倒真像隔壁的大姐、大娘和婆婆。

大家都摆出各种姿势与老人合影,想沾一下老人的喜气。她也认真的配合照相,作出各种表情。有人问到:”老人家,你身体还好吗?”“不好,我还年轻呢,怎么手脚都没有原来灵便了。”老人慢慢的答道,一下子把我们大伙儿都逗乐了。

次子何显亮老人介绍道,老人身体一直都非常好,前几年去镇医院体检,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老人从来不吃药,就像一个女汉子。她总是说西药、中药感觉没效果。倘若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拖一拖、磨一磨或者扯点草药吃一吃就痊愈了。这么多年来她有时候腹胀、或者饮食隔着了,就把煮饭的米锅巴烧焦,浇上一碗井水,然后喝下;或者将黄荆树籽儿打成粉服下,口服干豇豆等。偶尔感冒了,就用茶叶、陈艾、紫苏等熬水喝。出门在外,凡是遇见夏枯草、车前子、金银花等,她一定挖回来,常年备用,预防疾病。在那缺医少药和无钱的年代,老人的这些土办法确实也解决了极大的问题。

爱喝酒的老太太

说起老太太爱喝酒的事情,那她还真有瘾了。年轻的时候由于劳累,也无钱购酒喝,往往只能隔三岔五呡一口。上世纪40年代,当时家里为了请帮工需要和自己饮用,老人还干脆自己烤酒。那个时候,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喝两顿,每次2-3两老白干。主要用于解乏,消除疲劳。慢慢的习惯成自然。后来,国家禁止私人烤酒,还真让老人难受了许久。当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凭票供应0.5至1斤白酒,老人从来也舍不得独自享用,总是悄悄放置起来,留作家中请人帮忙做事,或者亲戚朋友来客时才可饮用。

老人也喜欢动手煮醪糟,喝“甜酒”解瘾。木门醪糟是当地特产,其主要做法是用精糯米、甜酒曲发酵酿制,形成汁滓混和的米酒,俗称“甜酒”。早在汉唐、木门醪糟已入市应客,因其味清冽、甘甜爽口,成为名播四方的美食,一直承传至今。尤其在春节和农忙季节,村民家中必煮醪糟一盆,装入土陶缸中密封备用。客人到家,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醪糟端到客人面前。有些人家还要打几只鸡蛋搅成蛋花煮在醪糟里,这是待客的礼节。农忙时请人插秧、打谷、种田,上午歇气的时候,主人都要煮一锅醪糟、蒸一锅馒头或甜糕,送到田间,给干活的人解渴充饥,民间叫“打吆台”。平时央人干重活,如抬石头、修房造屋等,上午歇气时也要“打吆台”,同样是醪糟一碗加馒头一个。

直到80年代,在老人70多岁的时候,这才真正喝好了满意的白酒。每天自然要喝1-2次,大都2-3两没有问题。家里不少年轻人还不敢和老人对饮。90多岁的时候,家人害怕老人饮酒多了出事,家家户户又开始煮醪糟,供老人随时享用。直到现在,她每天都还可以喝七、八次“甜酒”,但儿女们都说,感觉老人真正喜欢的还是白酒。孙媳妇陈芙蓉说,老人98岁的时候病了一段时间,身体没有恢复,嘴里吃东西还很困难。有一天,她看见幺儿子手里端着一杯白开水在喝,老人马上就不干了。她说,那肯定是酒,她也要喝。在场的人再怎么劝老人就是不听,就是要酒喝。陈芙蓉只有给老人端上一小杯。只见老人刚喝进嘴里一小勺,眼睛、鼻子就凑成一团。原来,可能是久了没有喝白酒或者病了的缘故,刺激了口腔。老人嘴里嘟咙着疼、疼,就是不愿吐出来。

“连渣捞”喜欢顿顿有

老人喝酒、吃饭的时候还需要“下酒菜”、“下饭菜”。日常的“下酒菜”、“下饭菜”以时鲜蔬菜为主,腊肉类次之,但餐桌上、碗里却少不了一、两样咸菜。当地民众家家皆有腌制咸菜的传统习惯,其品种主要有泡菜、豆瓣、长短盐菜、红豆腐(即豆腐乳)等。在时鲜蔬菜不接时,则用干豇豆、干豆角、干萝卜夹、干菜苔煮腊肉,干酸菜烧汤下饭。老人还喜欢吃“肉和尚”。这是民间一道特色“下饭菜”。其烹制方法是将肥腊肉去皮切成薄片,裹上面糊,用筷子夹入锅中,小火炕至两面金黄出锅,作为夏季吃酸菜米汤(稀饭)、绿豆米汤、豇豆米汤的下饭菜。时间充足时,在烹制“肉和尚”还要“三蘸三炕”:将面糊调得稀些,肉片第一次放入面盆,只能挂上一层薄薄的面糊,入锅翻炕至两面有油渗出时起锅,再入面盆又挂上一层薄薄的面糊入锅翻炕,如三番煎炕的“肉和尚”格外香酥可口。

其实,儿女们都说老人特别喜欢吃的还是“连渣捞”,感觉从来没有吃腻过。木门地区盛产黄豆,田边、地角、沟畔,只要有一粒种籽,一定会结出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黄豆。这里的人们用本地的黄豆和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干,历史上曾经随着米仓古道、渠江木船运输远销巴中、南江、阆中和汉中一带。但老人喜欢吃的“连渣捞”与豆腐的做法又不一样。首先,先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清洗干净,除去杂质,用温开水泡涨,然后在小石磨上碾磨成浆,不滤渣,将黄豆渣、浆一同倒入尺八铁锅,用柴木煮沸,再参入老酸水,像点豆腐一样形成“连渣捞”,就像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酸水豆花,只不过在豆花里面还含有豆渣、酸菜、白菜、青菜等成份。煮熟后可以放油盐,也可以不放,直接盛在碗里吃,亦可以在饭桌上作汤、拌饭吃。听老人的儿女们介绍,现在只要有“连渣捞”端上来,老人天天吃饭都是开心的。在99岁那年,有一次老人又想吃了,幺儿子何显聪也没有时间专门做,他就悄悄地在木门场上去买了豆腐,将它揉杂,加入油盐、姜蒜和酸菜,在水里煮开。可是当他把热气腾腾、加入葱花的“连渣捞”端在老人手里后,老人刚吃一口就生气了,这不是“连渣捞”,你是哄我的。大家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二媳妇柳秀英在家里重新做了一碗,老人这才开心起来。

老人长寿,大伙儿都认为与她一生的劳动分不开。劳动使人快乐和满足。劳动锻炼成就了百岁老人的一生。年轻时白天忙于在田、地里干活路,晚上也在家里剥玉米、熬糖、炒水谷子。或者纳鞋垫、纺线、织布、齐麻(主要用于织麻布、织床罩)。勤劳是杨清秀老人一直养成的好习惯。八十岁前,她还能下田种地,九十岁前,自己种菜做饭,有时还到荒山上扯点淫羊藿、夏枯草等中草药,自己穿针扎些背系,自己赶集到场镇卖。九十岁以后,耳朵清顺,眼不昏花,自己洗衣服,还能帮子女晒谷子。年近百岁,坚持每天扫地,拄拐四处走走,偶尔到一公里外幺儿处串串门,尽量坚持生活自理。劳动锻炼也是长寿秘诀。这话不假。

采访结束的时候,老人像小孩一样又嚷嚷着想喝酒了。孙媳妇陈芙蓉又一次跑到室内,将煨有米酒的小罐罐端出来,小心地把一勺勺汤汁喂到老人的嘴里。。。阳光穿过小院,不远处的田埂上几个零星男女唱着山歌向地里走去。“木门醪糟就是好,喝了后就离不了,老汉喝了呡嘴笑,碎娃儿喝了蹦蹦跳,月母子喝了奶奶多,病汉喝了药往坡上倒。。。”

我们都开心的笑了。

在山里,有劳动就有歌声,有歌声的地方总有快乐。

(蔡勇: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