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斥倭寇、燃香祭英魂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5-08-18热度:0


  很爱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每当唱起这首歌,总是热泪盈眶,眼前浮现出枪林弹雨的战场,我们的前辈与倭寇激战杀敌的镜头场面。

  我的父亲去世前在病床上告诉我:我的爷爷于乐章和伯父于兆麟是东北军的军官,曾经在东北与日本侵略者战斗,爷爷死在与日本人作战的炮火中。但是,他了解他们抗战的事迹并不多,据说是他6岁那年爷爷于乐章就去世,死在东北江桥战役。当时伯父于兆麟毕业与讲武堂,曾经担任东北军的三十旅旅长。后来被任命为202师师长,在经历过文革洗礼的那个年代,父亲的遗言并没有引起我的关注,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于乐章和伯父于兆麟,只是在每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看到父亲写几个牌位,放在后院胡同的供桌上,燃上几烛香,摆上供品,然后让我们孩子们上前磕头,再买几刀黄表纸,写上名字,去街道十字路口去烧化,名曰给老人送钱花,年年岁岁,也不知道前辈们在阴间能否收到这些虔诚的礼品。

  又是多少年过去了,我去北京看望在那里学习、工作的儿子,顺便去伯父家看望我的堂兄于冠军,他是伯父于兆麟留下唯一的一个儿子,也是八十岁的人了,提到伯父于兆麟,他谈到很多,说起伯父于兆麟参加过江桥抗战,热河抗战,中东路战争,松沪抗战,西安事变等等。但是,我却一点也不想知道。我是建国后生人,在红旗下长大,根本也不想了解这些事情。

   2014年,我的堂兄于冠军去世了,我很悲痛。我在网上搜索了爷爷于乐章和伯父于兆麟的名字,在我国著名现代史专家张景波老师的帮助下。得到这样的信息:爷爷于乐章是东北军的军官,任马占山部参谋,伯父于兆麟是东北讲武堂毕业,曾经任张学良骑兵三十旅旅长。他帮助我找到有关的资料和他们当年的照片,资料上介绍他的抗战事迹是这样描述:“黑龙江省代理主席马占山接到少帅的电令,要他指挥东北的武装抵抗日军的入侵。于是,他立即整顿队伍,准备迎战日军。此时,汉奸张景惠已率伪军向江桥镇扑来。江桥座落在嫩江平原上,离此不远就是江城,是经齐齐哈尔的必经之道。马占山决定在这里迎战日军,他命令部将于兆麟在此坚守。于兆麟知守桥责任重大,接受任务后,昼夜不停地抢修工事。但他又知日军势大,更兼有汉奸引道,因此,他在桥头埋下了大量的地雷。这天,刚起床的于将军正准备上桥视察防务,突然,南桥头一声巨响。于兆麟一阵紧张,连忙集结部队,向前线冲去,到达桥头时,桥头守卫部队大部牺牲。于兆麟大怒,命令将士肉搏。那东北军果然勇敢,他们挥舞大刀,拼命冲向敌群。一阵猛杀,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被打消了许多,于兆麟大喜,命令部队桥头拒守。日伪军不舍,追了上来,于兆麟命拉响地雷,“轰隆隆”连珠炮响,日伪军被炸死许多,余者扭头就跑,于将军下令追击。这一阵好杀,日伪军丢下三百多具尸体逃走。”这段文字,我看了好过瘾,就复制下来。下面的还精彩:
  “第二天,日伪军又大举而来,于兆麟见日军势大,命令炸毁江桥以阻止日伪军的进攻。同时,率部死守桥头。日军见于兆麟死守要道,进行多次劝降,于将军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日军见此,便以强大的武力为掩护,抢修大桥。马占山接报,连忙率东北军主力赶到前线。恰好接个正着。两军展开撕杀。日军发动了五次冲锋,皆被打败。在桥头另一端,日伪军的尸体已不下两千人,伤者更多。但马占山明白,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他命令部队立即抢修工事,以备再战。”
    “四天后,日军组织了两个联队和大量的伪军,在五十门野炮、十余架飞机、四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向马占山部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第一战,虽东北义勇军英勇顽强,但在日伪军密集的炮火下,死伤超过六百人,而更为关键的,义军是孤军作战,粮弹补给十分困难。马占山只好率部向后撤至三间房。这里距江桥仅五十里,距齐齐哈尔一百七十里。防守部队是马占山的第一旅。马占山把这里作为第二道防线。日寇接连进攻两天,马部死守不退。日军见此,又调来多门二郎师团增援,又电告马占山,让出省城,下野出国,仍遭马占山拒绝。日军见此,兵分三路,在三十架飞机的配合下,向三间房阵地发动了极为猛烈的进攻。马占山率部拼命抵抗,阵地仍逐渐缩小,日伪军步步为营,向阵地压来。马占山大怒,端起一挺轻机枪,准备拼命,被部下死命拖住。这时,日军发动了新的进攻,天上,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飞机刚飞走,日军炮火又铺天盖地而来。义军损失十分惨重。经过五天的血战,义军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看着已有两天两夜未沾水米的战友,马占山只好下令撤出阵地。不久,在日伪军的强大合围下,马占山撤出齐齐哈尔。至此,一个月的江桥保卫战结束。”
  “此次战役,日军战死一千多人,伪军被击毙击伤的更多。这是日军入侵中国东北以来,第一次遭受到最猛烈的抵抗。”

在江桥战役中,我爷爷于乐章战死,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文字介绍他牺牲的情况,可是,听我现在已经96岁的婶婶讲:从那年起,我奶奶成了烈属,那年,我父亲六岁。

    在介绍热河抗战的资料中,我复制了这段文字:“3月1日日军武装占领了建昌县城。是日,日军第八师团的快速部队在建昌稍作休息后又立即奔袭大城子。于是,喀左县城大城子也于3月1日落入日军之手。同日,日军第八师团主力开始向凌源进发。驻守凌源城的东北军热河守军赵国增旅不战即退,致使凌源城危在旦夕。日军的快速部队占了大城子后仍不停步,立即向建平叶柏寿进军。在建平朱碌科遭到东北军独立第三十旅官兵的顽强阻击。东北军独立三十旅官兵在旅长于兆麟的指挥下,依托事先构筑好的阵地与日军顽强激战六七个小时,使得日军不能前进。日军遂分兵两部:一部继续与东北军第三十旅官兵相持战斗;一部绕道偷袭凌源。3月2日,凌源县城沦入日军之手。翌日,日军又出凌源,进攻平泉。由于热河省省长、东北军第五军团长汤玉麟不战而逃,遂使日军占平泉后很快于3月4日,以骑兵108人的部队进入承德,占领了热河省会。”
   “1933年3月1日,张学良在得知日军重兵进攻建昌、凌源,东北军守军英勇作战,伤亡过重的情况后,即派东北军主力独立第十六旅旅长缪澄流率全旅火速到建昌,掩护失利的东北军各部向关内转移。第十六旅官兵的一个团及炮兵营在旅长缪澄流的带领下于3月2日夜赶到建昌喇嘛洞一带构筑防线。在肖台子、庙岭、双龙山阵地,第十六旅官兵组织起大刀队与进犯的日军先遣队血战多日。直至3月7日全旅胜利地完成掩护东北军其他部队撤进关内后,才奉命撤出战斗,经新开岭、干沟退入关内。”
   “3月2日,日军集中攻占喀左、朝阳的3000多兵力进攻建平县。在朱碌科,日军即遭到东北军独立第三十旅部官兵的顽强阻击。三十旅官兵与日军激战数日,使得日军前进不得。气急败坏的日军不得不派9架飞机、300多辆坦克、装甲车前来助战。东北军第三十旅官兵浴血阻击,其中一个连,从连长到士兵竟全部阵亡, 这个旅的三八八团的连长、排长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全团伤亡殆尽,旅长于兆麟向军团部求援。张学良闻讯后立即令驻守凌源三十家子的东北军独立第二十九旅六八四团火速前往建平朱碌科增援。六八四团官兵在团长刘纯积的率领下,从3月9日早上出发,急行军13个小时,抵达距三十家子148里的朱碌科防线。被接替下的独立第三十旅余部在旅长于兆麟的率领下,经平泉撤往关内。在朱碌科阵地上,刘纯积团顽强地同数倍于己的日军激战3昼夜后,由于伤亡过重,阵地大部分被日军炮火摧毁,全团营、连、排长伤亡过半,陷入日军的重围。3月13日夜,刘纯积组织全团余部奋力突击,英勇地突出日军的重围,通过八里罕,转道甸子,奔向张家口。日军于3月13日深夜又侵占了建平县。”
   “在1931年2月31日开始的阻击日军3路入侵热河的战斗中,东北军6个旅的官兵浴血阻敌、英勇抗击日军20多天。其建昌的纱帽山、庙岭阻击战,建平朱碌科的阻击战打得最为惨烈!东北军官兵壮烈阵亡数千人,仅在建昌纱帽山阵前就击毙日军七百多人,迟滞了日军的进犯,打出了中国人的英雄气概,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这些文字摘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中国军队在热河省对侵华日军的作战。

我很喜欢松花江上这首歌,也许是为了对亲人的怀念和追忆,在春节到来的时候,我也是燃上一束香,用来悼念那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抗战英雄爷爷于乐章和伯父于兆麟。悼念那些八年抗战英勇牺牲的革命军人。

  虽然日本鬼子投降已经七十周年了,但是,小鬼子亡我中华心不死,占我钓鱼岛,至今扩充军队,购买研制杀人武器,大搞军国主义。

  国耻家仇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昨天的耻辱决不会再让它在今天重演!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