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仰望星空
来源:作者:鲁楠时间:2014-10-27热度:0次
我们仰望星空
今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追寻您的足迹,在浩瀚的星空里遥望您的身影,是因为新时期地质事业的发展需要您的精神传承。
—---题记
有这样一组数字,承载着梦想和希望。
194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仅0.237亿吨标准煤,能源产品主要是少量的煤炭和石油,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全部能源消费95%以上。煤炭产量0.32亿吨,原油产量12万吨,炼油加工能力17万吨,加工原油11.6万吨,90%以上石油产品依靠进口。
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是1949年的100倍。石油原油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五,是1949年的158倍。其中海上原油年产量超过4000万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千万吨级炼厂达到18座。
100倍、158倍,60年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凝聚着能源战线广大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也凝聚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地质人的追求和梦想。此时,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位地质先行者, 他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摘掉了中国贫油论的帽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心爱的科学事业,献给了亲爱的祖国和人民。
他,就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
一位大地的儿子!我们地质人共同的骄傲!
当我们徜徉在历史的长河,踏着您闪光的足迹。仿佛看到了您自强不息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一颗大地之子赤诚之心的跳动。每一次的跳动,都展示了您不同寻常的人生力度和为实现崇高理想进行的无私无畏的拼搏;每一次的跳动,都是忠于祖国忠于党献身地质事业的真情诉说;每一次的跳动,都是一位伟大的地质工作者将地质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播。
我们沿着您的脚印,读您历经沧桑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选择地质
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的黄冈市有一个名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注定要在人们的记忆中铭刻。1889年10月26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诞生在这个山洼洼里,起名仲揆。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姊妹众多,还有一个年老卧病在床的爷爷,全要靠一位穷教书的爸爸养活。小小的李四光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帮妈妈打柴,舂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样样都干。这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勤于实践,不屈不挠的性格。
1902年冬,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在这里,他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各种知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当时社会的不公,直到1904 年7 月,才被选派去日本公费留学。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李四光选择了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技术。
因为他认识到,一个国家没有坚船利炮,就要受人欺负。
14岁的李四光,带着美好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开始了7年留学日本的生活。
辛亥革命后,李四光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但发展实业、造福人民、建设新湖北的宏伟计划难以施展,他陷入彷徨之中?愤然辞去了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之职,产生了再读几年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的想法。他觉得,造船离不开钢铁,钢铁离不开采矿。于是,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远渡重洋,选择了在采矿方面较为著名的英国的伯明翰大学。
经过一年的采矿专业学习,李四光渐渐意识到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科学落后,如果自己不能找矿,只能给洋人当矿工。只有懂得地质才能找到矿藏,才能实业救国。他再次做出抉择,转到地质系,在英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包尔顿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地质学。
李四光的每次选择都是人生的一次穿越。他选择了地质,则选择了用地质穿越人生。
花开花落,李四光在英国度过了6年多艰难困苦的留学时光。1918年6月,李四光凭借用英文写成了一篇长达387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通过了论文答辩,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者的泪泉。
厚积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1920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李四光一行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 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他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向旧观点提出挑战。
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芬断言:“中国南方太暖,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
早在2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李四光到过太行山麓、大同盆地、上庐山、黄山,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1933年,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满怀信心的宣布:“长江流域第四纪确有冰川存在……”,李四光的新发现震惊了世界。
打破了“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洋神话”。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
1935年12月,李四光应邀到英国去讲学,踏上了赴欧洲的旅途。
轮船在无边无际的海上航行,随着船身的起伏,李四光的思绪也在逐浪翻滚。
为了更好地完成讲学任务,李四光在船上又反复审查和修改了自己的讲学稿。他要求自己的讲稿应是一份具有中国风格的地质学讲义。李四光的这些基本观点,一直贯穿于他随后根据讲稿整理出版的《中国地质学》一书中。这本书是他在讲学结束以后,应英国地质界朋友的请求,又在英国用了一年的时间修改完成的。
1946年秋,李四光启程前往英国,参加1948年8月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
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伦海峡之滨得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特别兴奋。立即准备起程回国,为了摆脱国民党驻英大使馆的阻挠,在海上辗转漂泊了数月。
1950年4月6日,李四光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踏上了祖国春光明媚的大地,听到了魂牵梦绕熟悉的乡音,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时刻啊!
他禁不住在心里大声地说:“母亲,您的儿子回来了!”
到达北京一个多星期后,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前来看望他们,令李四光夫妇十分激动。他说:“今天是中国未有的大时代,一切人都要努力,不能落伍。”
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60岁的李四光开始了人生最有意义的生活。
正是他多年脚踏实际、扎实积累,才有后来厚积薄发精彩纷呈的地质事业的春天。
矢志创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民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直到我不能做的时候”。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地质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就连日常生活用品都深深的打上了“洋”字的烙印。
一切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但人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大业之中,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篇章。
他一到北京,立即开始筹办组织全国地质工作者的事宜。要干的地质工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召开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大专院校的一部分地质院系调整工作,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
工业化建设离不开地质先行,离不开资源保障。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已是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中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维尔德根据美孚公司施工的钻孔武断的断言“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
面对西方国家的预言,李四光并没有盲从。他根据自己多年对地质构造的潜心研究,1953年大胆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就是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论”的观点。
有时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需要勇攀高峰的勇气和智慧。
1955年年初,地质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无数地质人怀揣翻山越岭的激昂和幕天席地的豪迈,奔向与世隔绝的崇山峻岭、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诠释自己的忠诚,彰显自身的价值。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
我们地质人能在一块石头上看出曾经的美丽,能从山谷的风中听出醉人的交响,能在璀璨的星空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生活中,人人都是攀登者,有的人看到高山会望而却步,有的人会勇往直前攀登不止。
李四光是一位矢志创新的科学高峰的攀登者。
1959年,李四光已经70岁高龄。
这年,他开始了他的重要著作《地质力学概论》的写作。历时三载,李四光终于完成了这部重要著作。这是地质力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收获是对耕耘的最好注释。
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地震预报,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69年,80岁高龄的李四光担任国家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决心利用邢台地震的机会,把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推进一大步。
他经常带病跋山涉水,深入北京郊区各区县,调查地震地质现象,视察地震地质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地震预报这项事关亿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上。
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年的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他对攻克“地震预报”这一难关始终充满了信心。
智者不惑,勇者无畏。壮哉!我们的地质先行者李四光!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无论路有多长,世界总在您的双脚之间。沐浴在新社会阳光下的李四光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反而加快了地质工作的步伐。因为在祖国的大地上,他找到了曾经失落的梦想。
李四光毕生致力于地球科学事业。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写下了数百万言140余篇(部)科学论著,为发展地球科学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看,那一串串闪耀地质之光的硕果。这是叶对根的深情,是大地的儿子对母亲的回报。
他既找到了油,又找到铀,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创建的地质力学,提出构造体系新概念,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地质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他关于古生物蜓科化石分类标准与鉴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体古生物研究开拓了新道路。
他建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为第四纪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划分、气候演变、环境治理和资源勘查等开拓了新思路。
常年紧张的工作,使李四光劳累过度,健康每况日下。有一阵肾病加重,小便带血,背部生疔。李四光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住进了医院。他整个左肾被切掉了。医生建议他出院后必须注意休息,绝对不能劳累。可是李四光一出院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是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李四光在76岁高龄时就得知自己患了绝症。面对死亡,他毫无惧色,他心里装的是自己热爱的祖国。为了在地质事业上有新的突破,他几乎是在和死神赛跑,把一天的时间当两天用,正是由于他把自己的理想、事业融入生命之中,才能平静乐观地对待疾病,以至又活了整整6个冬春。
许多时候,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精神的富足在于找到并坚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于为实现理想与追求而不懈的努力与奉献。在李四光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再继续工作了。但他仍然坚守领导和科研工作的岗位,商量工作,探讨问题。直到他逝世的前几天,还在同基层干部谈话。
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是它的篇幅多长,而是它的精彩华章。
地质之魂
有人说,有着五千灿烂文化的东方生活着一群具有民族灵魂的人。
李四光就是这群人的杰出代表。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是李四光毕生地质科学研究的真实写照。
光阴似流水,李四光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在激励和昭示着后人。
踏遍青山勤耕耘 地质精神代代传。几十年来,一代代的地质人秉承李四光等地质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守精神高地,满怀光荣与梦想,发扬“三光荣”精神,薪火传递,默默无闻、耐住寂寞、不畏艰险、艰苦奋斗、无怨无悔、勇于担当、探索创新、无私奉献,在共和国建设的每个时期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地质领军人物。
地洼学说之父陈国达,创建多旋回构造运动说的黄汲清,魂归罗布泊的彭加木……
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89)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者张宗祜、刘光鼎、肖序常、陆忠骥……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地质发展的辉煌史。
星空浩瀚,当我们仰首面对天空,可以看到有一颗远比其他更加醒目和耀眼的星 那就是“李四光星”。
这光芒瑰丽夺目、历久弥新。
一位哲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让我们再次仰望,那灿烂的星空。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