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放在心坎

来源:作者:烯有双键时间:2016-09-23热度:0

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武城县国土资源局“五个建设”纪实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武城县国土资源局紧密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五个建设”,以群众为镜,怀揣一颗滚烫的心,倾情国土,奉献群众,不仅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更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国土旗帜——


赵洪海的烦恼


村民赵洪海一筹莫展。爱人两年前一场大病卧床,劳动能力全部丧失,他只得辞工回乡照料妻子,一膀子力气使不出,只能苦守着几亩薄田挣花销,日子日渐拮据。

他心里盘算着,爱人治病花去不少钱,儿子今年上大学的花费也不是小数,日子将更加捉襟见肘,必须得找个挣钱的门路了!

他决定搞养殖项目,既能增加份收入,还能陪伴照料好妻子。

“养羊大王”的亲戚向他伸出了援手,提供技术和饲料,代养两百多只育肥羊。他细算了一下,两百只羊一年可收入两万左右,摸透门道后可以独立发展,一年三五万不成问题。

他欣然同意了。

养羊的圈场选在自家房后的农田里,几步路,方便。他浑身充满了干劲,阴霾一扫而光,创业的激情熊熊燃烧。张罗着买来砖瓦、木头、水泥,请来了瓦匠,准备大干一场了。但是在羊圈建设的第一天,例行巡查的国土所工作人员发现并制止了建设行为。所长赵子军同志详细说明解释,“这块地属于基本农田,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建棚盖屋的。”

他听不进去,涨红了脸带着怒气说,“我自己的地,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又是一番耐心的解释,并请来了村支书李占忠共同做工作。情真意切、不打官腔的家长里短,打动了倔强的赵洪海,他答应暂时不动砖瓦。

占用基本农田案件很快汇报给了局党组。赵洪海的家庭窘境也深深刺痛了党组成员的心,局长曲哲同志动情的说,“我也是出身农村家庭,农民不易,农民难。必须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让老百姓感受到国土亲人的温暖。不能让老百姓汗水白流,不能让老百姓致富脱贫的梦想破灭!”

局长曲哲同志来了。看望了赵洪海卧床不起的爱人,送上了慰问品,还带给了赵洪海养殖方面的技术资料和优惠政策。

副局长栾子祥同志来了,带领规划科、国土所的工作人员现场办公,为养殖项目重新选址,办理用地手续。

不久,儿子赵如东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济南大学。副局长李峰同志来了,送来全体干部职工的助学捐款5000元,鼓励他好好学习。

一个月后,第一批羊赶入羊圈,曲哲同志到场祝贺。赵洪海拉着曲局长的手,这个木讷的汉子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重复着“谢谢!谢谢你们!”。他谦卑,激动,以无声的热泪表达着谢意……

在赵如东的感谢信里,他饱含深情的写道,“爸爸在你们走后,暗自流了一晚上热泪,我知道他是感动的哭,是喜极而泣……你们在我的家庭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种把老百姓放在心坎上的温暖让我感受到真情永在,重拾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心。”

“土地工作难干,违法占地难管,为啥?老百姓干什么想什么我们不知道,占了地,违了法才到现场处理。人民群众受了损失,能不吐我们唾沫星子?!”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曲哲局长这样反思。

针对这件事,局党组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了“国土110”服务模式,即:建立健全宅基地、养殖、种植及其他非农业建设用地审核、审批制度,同时,赋予国土所工作人员“巡查”与“服务”的双重职责,主动与辖区的干部群众联系,发放服务联系卡,延伸服务触角,让服务对象被动的“找人办事”,变为国土工作者主动的“上门服务”,形成“一个电话打进来,国土服务送上门”快速业务直通,做好经济发展和群众发家致富用地工作。

从此,农家院里、地垄田间,国土局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同饮一杯茶,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所盼所需,第一时间做好服务工作。

“真方便,不用来回跑,家门口就办好了用地手续”。武城镇付王庄村村民徐宝河看中了一个小型加工项目,一直头疼于用地手续办理。国土局了解到他的用地愿望后,现场办公,选择了村边一个符合建设规划废弃坑塘,并找到了填埋所需的土源,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帮助他协调解决了不少困难。今年,他的小加工厂创收20余万,解决了十余名村民的就业难题,他喜上眉梢。

对于老百姓的事,国土人乐意蹲下身来,说暖心话,办实在事,解燃眉急。一张张服务联系名片,打通了国土工作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感情热络了,真正解决了问题,国土工作也好干了,不仅制止了百姓为发家致富盲目乱占耕地的现象,更让群众对国土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把群众放在心坎,群众才不会把你当外人”。这,是武城县国土人的感悟。


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初次见到于旭强的时候,正是盛夏时分,烈日炎炎。下午2点,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工人们还在休息,他提着水,一桶桶的泼向上午浇筑的水泥路面。

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敦厚壮实,一身民工的装扮,裤脚挽起,溅满点点泥水。他拎着水桶疾步生风,飒飒的走在未干透的水泥路上。

“刚做好的路面得做养护,要及时洒水,保证砼料凝固完全”他停下脚步憨厚的说,拉起被汗浸透沾在背上的短袖,不停扇动着,吹进凉风。

问及为什么中午不休息,他爽快的回答,“休息过了,醒得早,寻思着干点活吧……踏实。”

把这一刻定格,这个大汗淋漓、孔武有力的汉子,干活不惜气力,沧桑朴拙,清晰的展现着建设者动人的特质。无论是谁,也不容易把他与老百姓口中“当官的”的联系起来。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修建卜官屯村农桥的时候,建筑工人们看到他的一身装扮,以为是小工,对他呼来喝去,搬砖和灰,无所不干。他乐呵呵的接受,毫不做作端架子,一度成为笑谈。有人拿这件事开玩笑,他不高兴,“如果工人因权畏惧我,那是工作的失败,愧对党员身份。”

与于旭强一起工作了三天的老工匠张连臣对他印象深刻,“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好样的……一开始我们以为他是技术员,拿着图纸指指点点,怎么干,用什么料,说得清清楚楚,可是一转眼,他下实手干活了,不玩虚的。

他,就是于旭强,一名普通党员,武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项目办公室的负责人。

在很多人眼里,土地整理工作不是“好差事”,远比不得坐办公室舒服,尤其是项目工作,选址规划,施工监理,劳神费力,脚步没有一刻停歇;冒酷暑顶严寒,风里来雨里往,算是和泥土沙石较上了劲,一身灰尘,两脚淤泥,几乎是在工地安了身。

项目办成立时,于旭强主动请缨,要求到最脏苦累的一线工作。他的神情那么真切热烈,充满期冀。

翻开他的履历,只能用简单来概括:

1990年至1995年55085部队战士、班长、副排长;

1996年至今,武城县国土资源局科员、科长。

这简单的背后,不正是老黄牛一般无怨无悔、辛勤耕耘的党性吗?他笑称自己是“土地修理工”,以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评价自己。

我试着发掘关于他的点滴,从他那土气的外表下,笼罩于他的可敬的光环……

武城县,境内多坡、洼。

历史上,黄河改道、卫运河冲击,在武城县形成了霸踞一半以上面积的恩县洼地,是国家级滞洪区,现今仍发挥着保护国家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恩县洼内,地广人稀,村庄布局混乱,土地零散,优势难以发挥。

土地是无私的,播下一粒种子,收获整个金秋;土地也是性格多变的,低洼处多盐碱,民生维艰。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春天一层碱饹馇,严重的地块出苗率不及50%,伤民伤农,辛苦劳动一年,五亩薄地收成不及一亩肥田。

这几年,工作机会多了,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很多人选择放下农具去务工,人走了,地荒了。

于旭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农用地达4万亩的四女寺土地整理项目开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公而忘私,栉风沐雨。

我一直认为,他并非为了工作而工作。在内心,他怀揣着对土地深沉的爱,这份爱,是不能用尽职尽责工作来形容的。

他写过这样一段话:

“农,万业之本。土地,作为全部生灵共同的母亲,以她丰厚的膏膄,哺育我们生命的实体,赋予我们朴素的灵魂,传承下农耕民族的朴实无华,这份爱来得厚重,却悄无声息。曾几何时,农村、农民、农业,成为落后贫困的代名词,然而,土地的颜色和气息,不正是浮华的世界所缺少的吗?作为国土人,必须坚守对土地的信仰,把自己的命运与脚下的土地交融在一起,维护我们共同的大地母亲的尊严。”

他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的利益,亲吻着脚下的土地,耕耘着脚下的热土:

4月12日,一标段,东佛村,平整土地200.3亩,开挖灌溉排水沟148米,铺设6米农道400米,植树600株。

7月18日,二标段,张豹庄村,平整土地230.7亩、排碱沟清淤180米,铺设农道520米,一号桥涵动工修建。

9月21日,三标道,卜官屯村,修建灌溉排水沟220米,铺设撤离路530米,铺设4米农道300米,七号桥涵完工……

于旭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好人”,凡是工作上的事,再苦再累,他不嫌弃,不挑不捡,踏踏实实的做好。但是,在工程质量上,他眼里揉不进沙子。修建滞洪区撤退路时,有一次,工程承包方石子含泥量超标,他不由分说要求方换料。施工方负责人王志坚百般说情,甚至托人递上“红包”,他冷着脸把人推出门外。最后,施工方对这位软硬不吃的“黑脸包公”服了气,心服口服的更换了材料。

有人说他太傻。有人这样对他说,“反正工程是承包出去的,出了质量问题自有人承担,我们验收不通过就是了,何必费这么大心思丝丝毫毫的跟他们计较呢?累了心,得罪了人!”

对于这些,他很疑惑,“工程质量不过关,难道我们作为监督人员没有责任吗?而且遭受损失的不是老百姓吗?我宁可得罪一个人,也不能让所有老百姓都戳我脊梁骨!”

事实上,他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也赢得了施工方的尊重。

“跟于哥(于旭强)打交道,不用挖空心思的琢磨人,把活干好、质量有保证就行,这才叫个痛快,省心!”由于石子质量的事,在于旭强面前吃了闭门羹的王志坚这样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旭强把拳拳赤子情,奉献给了国土事业,同时,也把共产党员的清廉肯干形象播撒在了群众心里。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让人心潮澎湃的事迹,他用朴实无华的言行,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着对土地的爱,大爱!

正如他所说的:我的命运与土地交融在一起。


推不掉的饭局


7月,星期六,重点项目服务办公室的同志没有休息。

暴雨停了又下,天气依然闷热。看着如注的大雨,他们心急如焚。由于已经和高新润农公司约好,开展2014-62号地块地籍调查,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并且协调好相邻宗地指界人到现场,挺顺利的事,没想到让一场大雨泡了汤。

武城县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为更好更快的培育孵化支柱型产业,武城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了重点项目用地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登记等多部门联动,实施“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战略,主动对接发展前景广阔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对重点项目用地从“批、供、证”全程代办,实行快速通道一站式办结,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发挥效益……

“不能再等了,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一场!”服务办的姜东英主任这样说,“即使下雨,也不是我们失信的理由”。

雨势渐小,他第一个带头冲入雨中,不顾道路积水难行,驱车前往。

急匆匆赶到经济开发区,雨也刚好停了。车拐进高新润农院里的时候,企业负责人张延忠正在路边等候,他拦下车,寒暄一番,为难说,“下大雨,人都没来……先进屋喝杯水吧,休息一会儿。”

他们谢绝了好意。决定先开展工作,拍下现场图片,再与相邻宗地关系人联系确认事宜。

顾不得泥泞,换上雨靴,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泥水里。红土地,粘性重,舍不得踩长势正旺的庄稼,只能捡田埂地头走,但是不小心踩到土壤松软处,往往费力的拔出左脚,右脚又陷进半个靴子。泥水溅满全身,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干松的地方。尤其是负责测量的同志,小心翼翼的扛着仪器,不敢有丝毫大意,生怕贵重的器材沾水受潮。

有人打趣、开玩笑,但是没有人抱怨,发牢骚。

虽然重点项目服务办公室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但是人员都是从土地征收、审批、供应、登记等科室抽调的精兵强将。在他们的工作日程上,加班加点,甚至牺牲休息日、节假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个队伍里,有正处于热恋中的年轻职工,有拖家带口的中层干部,但是,只要有需要,总能第一时间集合完毕,赶赴现场。有人曾形容,这是一支反应速度、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钢铁小分队,人数不多,急难险重任务总是冲在前。这个队伍总是乐观向上,没有消极情绪,没人喊苦叫屈,没人妄自菲薄,有的,只是不辞辛苦、全心全意做好土地工作的真实感情。

确定好四至,现场拍下了相片,一行人又驱车前往地籍相关方,挨个确认。忙完这些,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张延忠拉着国土工作人员的手,眼睛里闪烁的感动的神色,“真是辛苦你们了。今天,请赏光,一起吃个饭,好好犒劳一下你们!”在他简单的言语里透露着真诚和期盼。

“不了,谢谢了。”工作人员同样真诚的说,坚辞了企业的好意。

不吃服务对象一餐饭,不拿服务对象一件礼品,是服务办人员铁的纪律。在这铁的纪律背后,曾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引起国土人的反思,我们称之为“推不掉的饭局”。

玲珑轮胎集团,一期投资30亿元的子午线轮胎项目落户武城,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达产,当年发挥效益。二期投资在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武城县国土资源局发动一切力量,保障项目用地,从征地、审批、供地等环节全程做好服务。

一番忙碌过后,项目办完成六块土地近三百亩的测量任务,已是下午一点,实在拗不过企业负责人“请吃饭”的盛情邀请,婉居无果的情况下,姜东英主任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条件:饭你请,地点我们定。

地点定在了员工餐厅,普普通通的两菜一汤、馒头和米饭,企业负责人实在看不过去,要求加菜,又是一番争论拒绝后,只得加了菜,两个!

当天晚上,自认为抹不开面子的企业负责人就来到姜东英家中,不由分说送上了礼物!

礼物摆上局长曲哲同志的办公桌时,他陷入了沉思。局党组动员大家开展了讨论。有人说,企业请吃饭,如果一律拒绝,用现在的人情事故来看,显得不通情理,会疏远关系的。有人说,一顿饭,虽然对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工作就是工作,不应该与“吃请请吃”这样的恶习沾边。有人说,一顿饭事小,声誉事大,一顿饭,可能就会让国土形象蒙上阴影,在人民群众心中造成不良影响。

曲哲同志当天就把礼品退还了玲珑轮胎集团,致上了歉意。并且,武城县国土资源局出台了这样一个规定:

“工作再晚,绝不接受服务对象请吃,违者严惩!”

看似奇怪、不足一道的规定,却传达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付出,丝毫不求回报!

党组成员对全县50家企业开展走访,了解用地需求,掌握企业发展状况,拒绝了上百次宴请……

国土“专办”定向对接,把业务做进企业,没有抽过企业一颗烟、吃过一顿饭……

铁的纪律面前,让同志们省了不少麻烦,不用再为拒绝服务对象的盛情邀请而绞尽脑汁,同志们笑称,“坏人”让纪律当了,我们却省心了。

武城县的大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国土资源局做到了有人跟、有人管,问题有专人解决,但是,在请吃送礼等不正之风面前,大家守住了底线,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清廉形象,赢得了服务对象尊重,共同筑就了一面旗帜:国土荣誉。


服务群众没有休止,五项建设永远在路上。武城县国土资源局紧紧新常态下国土工作新任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群众的事,他们主动地迎上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并肩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他们把服务社会的火热赤子情,奉献给群众,把一腔做好国土事业的忠诚,书写在田沟地垄、项目企业。他们既密切了党群关系,赢得了拥护与尊敬,又促进了社会和谐,为武城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