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盖州加快绿色经济发展

来源:作者:于学忠时间:2014-08-31热度:0

     建设生态文明盖州 加快绿色经济发展 

 

  笔者按: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在科学、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文明,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协调发展。”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中共盖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以及“两会”提出:坚持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八个一体化”的总体布局,提出科学划定“六个农业示范”产业功能区域,全力推进“三个五工程”,三大主体结构中提出了发展“五大旅游景区”和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这一时代命题开启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盖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意义。  

  为何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盖州市物产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备,素有“北方大农业缩影”之称,而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古城、山、海、林、泉、寺俱全。今年,盖州市把目光瞄准每年到营口旅游的1600万游客身上,科学盘活农村生态资源,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利用“小山庄”撬动“大旅游”。盖州市还针对旅游项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旅游项目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通过发展沟峪经济、生态山庄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让贫困山区乡镇变成新型城镇。  

  盖州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规划28个生态山庄,让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将一产变三产,实现小山庄带动大旅游,大旅游促进经济大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建设和谐美丽新盖州。休闲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模式是沟域经济的重要模式,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提升农民收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发展可再生能源、水、声、气、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事项统一为“生态文明”的范畴,说明环境保护在我国的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极大重视,体现我们党新的价值观取向。盖州地貌特征为“六山三水一分田”。面对现实,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如何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模式、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协调共存,是盖州当前及今后的重要任务。  

  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我市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我市县域经济还缺乏永续的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取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老路子。只有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才能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使沟域经济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当地农民开辟一条致富之路?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努力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我市东部农业生态经济区地处山区,工业欠发达,其中有贫困乡镇12个,困难群众20多万,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业主要以资源型为主,且多数都是低水平的粗加工,附加值不高。任其下去势必导致先天的资源优势丧失殆尽。因此,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掘地方生态资源优势,是加快我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抉择。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统筹推进相互协调的生态型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市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市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盖州苹果”水果经济林生产面积达到31.5万亩,其中做大农业特色基地2万亩出口苹果示范区获批省级出口示范区。要树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盖州葡萄、桃、尖把梨”壮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获得农业部地理性标志认证。围绕一项产业一个龙头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具有代表意义的发展专业合作社61个,经纪人队伍达到2.2万人。农业总产值完成66亿元,增长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五大板块”建设,全市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其中,东部农业生态经济区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非煤小矿山关闭整顿深入开展,完成造林4.58万亩,封山育林10.5万亩,石门水库流域获批省级湿地公园,猫儿岭获批省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八个一体化、三个五工程、六个盖州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加快盖州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出通过开发28个生态山庄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科学划定产业功能区,全力推进“三个五”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五大旅游景区。其中,东部生态旅游度假区要以赤山为核心,整合猫儿岭、绵羊岭、孙家窝棚、转山湖、玉石水库等自然风光资源,打造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具有盖州特色的六大农业示范区:其中,围绕东部发展振兴规划,以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重点乡镇为龙头,辐射周边,打造六个具有盖州特色的农业示范区。“盖州苹果”示范区以九寨为龙头,加强2万亩省级出口示范区建设,争取“盖州苹果”获批国家驰名商标。“盖州葡萄”示范区以陈屯为龙头,扩大栽植面积,推广设施葡萄生产,提升“盖州葡萄”知名度。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以太阳升、团山为龙头,强化质量安全检测,积极推进无公害生产和绿色食品农产品认证。“盖州绒山羊”专业养殖示范区以榜式堡为龙头,着力抓好标准化小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种羊销售市场建设。海洋特色养殖加工示范区以西海为龙头,加快养殖模式、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水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结构合理的海洋产业体系。柞蚕业生产加工示范区以东部山区乡镇为主体,加大蚕场改造力度,积极扶持朗时多、金马丝绢等企业创新发展,巩固柞蚕纺织产业集群领先优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今年,盖州市委、市政府通过重点扶持和倾力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拓创新谋发展,为民富民走富路。”为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以及 “两会”会议精神,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以盖州市委书记、北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班耀康,市长赵国栋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相焘,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姜彪,市政府副市长冷辉、李宏振为副组长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运筹帷幄,调度有方,18个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动平台,共同推进和27个乡镇党委书记组成的联席办公室,283个行政村成立合作社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管理机构。相继出台并下发了《关于成立盖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盖州市乡村旅游考核办法》、《盖州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盖州市乡村旅游统计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搭建务实有效的服务平台,建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围绕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推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为企业提供服务。按照《盖州市旅游发展规划》,从全市旅游协调发展的高度,抓好规划落实。按旅游发展分步走战略,突出重点,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把盖州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旅游科学发展。  

为我市加强生态山庄建设,解决东部山区经济发展落后问题。2014年6月27日,盖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山庄建设研讨会议。探讨我市欠发达的东部山区如何推动农林产业发展、盘活农村生态、宅院、人力、文化等资源,使一部分农民由垂直转移变成平行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化成有效的生产力;高起点规划,以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和美化为标准,评选星级山庄;完善基础设施,交通、电力等部门、企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以此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面貌,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特色之路。  

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产业是我市一项“朝阳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消费成为消费热潮,“回归自然、生态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也为我市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此,盖州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方面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转山湖、玉石水库流域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大旅游要素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山水旅游;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旅游内涵,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整合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猫儿岭、绵羊岭、孙家窝棚等),用文化嫁接旅游,用文化丰富生态,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使生态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生态山庄为山区经济发展探路。  

生态山庄经济是新生事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鑫源山庄始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集山、水、林、果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山庄栽种苗木36000株,其中优质红富士果树2000株,桃、李、杏、梨、葡萄、美国大榛子等14000株,反季水果2000株。鑫源山庄生产的御佳牌红富士苹果1998年被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评为金奖。鑫源山庄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无公害水果基地。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来山庄赏花、观林、钓鱼、采摘各种桃、李、杏、樱桃、苹果等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山庄现有温室大棚30个,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旅游收入160多万元。日接待能力可达300人。  

  圣水人家山庄位于辽宁省盖州市万福镇前阎闸孙家窝棚村原生态旅游景区的中心地带。东距庄林公路8公里,距庄盖高速公路万福下道口5公里。成立于2008年,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工作人员63名,客房17间,可一次性接纳120人住宿、470多人就餐。年平均接待游客达4万人,年收入500万元以上。旅游功能主要是组织CS野战场地和装备培训,提供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接待,旅游兴趣点的农业种植物栽培、山林造景绿化、山葡萄酒酿造、大棚观赏性和采摘农作物种植。并可积极发掘当地民俗文化,如民间剪纸、荆条编制民间传统工艺品等,吸收大量的村民富余劳动力,进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好菂山庄位于青石岭镇高丽城村,初建于2013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现已投入1800余万,占地面积300余亩,建有60余栋标准化大棚,30余栋标准化猪舍、牛舍,猪存栏量300余头(满栏量1200头),牛40余头,鸡2000只,鹅1000多只。好菂山庄是一家集种植、养植、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庄园。今年,山庄将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建的有垂钓池、主题客房、以及增加适合采摘的蔬果品种。同时,要新建一个以农场自产肉、菜为主的特色主题餐厅,让来此游玩的顾客更好的感受到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4月26日,总投资近4千万元、占地面积3千亩的沙岗镇双龙山紫慧华韵春安生态养生山庄正式开业,为我市乡村游的发展添上靓丽一笔。沙岗镇双龙山紫慧华韵春安生态养生山庄是我市一家以农业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农家乐旅游企业。山庄依山而建,地处沙岗镇双龙山,具有东北特色的山、海、林等自然景观,毗邻202国道,距鲅鱼圈海边20公里,沙岗子高速路口3公里,交通便捷。山庄是集生态、养生、旅游、住宿、娱乐、餐饮、会议、接待、精品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度假休闲胜地。  

  5月8日上午,营口市乡村旅游节暨冰泉山庄乡村旅游度假点揭牌启动仪式在我市榜式堡镇冰泉山庄胜利召开。冰泉山庄位于盖州市榜式堡镇,地处风景秀丽的石门水库上游,四面环山、景色怡人;山庄整体占地面积2000余平,是集客房、餐饮、会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度假山庄;山庄前山道为客房、餐饮、娱乐区,后山道为景观游玩区,内山道为采摘区;山庄区域内部植被丰厚,清爽宜人,是夏日避暑的绝佳之地——作为营口市乡村旅游度假点001号授牌单位,引领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气,做得越来越好。  

  6月18日上午,我市单体面积最大的蔬果采摘旅游项目——惠顺山庄揭牌开业仪式在沙岗镇惠屯村惠顺山庄举行。惠顺山庄位于沙岗镇惠屯村,距盖州市区10公里,距离高铁盖州西站、沈大高速公路沙岗站出口各3公里,距离202国道4.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建有温室大棚300栋。棚内主要栽培绿色无公害的富硒葡萄、富硒苹果。此外,还有欧李、软枣猕猴桃和各种有机蔬菜等,可供游人一年四季采摘,品尝反季水果和享受采摘的快乐。另有水塘一座,可供游人垂钓。山庄内将建景区式观光农业。设有图书阅览室、卡拉OK娱乐活动室、农家乐饭店、旅店、自驾游停车场,可供千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  

目前,盖州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规划28个生态山庄,让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将一产变三产,实现小山庄带动大旅游,大旅游促进经济大发展。  

笔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20亿元,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盖州市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坚持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八个一体化”的总体布局,提出科学划定“六个农业示范”产业功能区域,全力推进“三个五工程”,三大主体结构中提出了发展“五大旅游景区”和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和“大旅游、大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崛起。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盖州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建设和谐美丽新盖州作为“攻坚战”。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关键抓手,市委、市政府应把生态立市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鑫源、圣水人家、好菂、冰泉、惠顺等山庄的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一新的业态发展前景广阔,是农民增收的希望、农村发展的希望、农业转型的希望,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实践和创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探索,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总结生态庄园经济的发展实践,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具备的基本特征。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经济性质看,生态山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庄园投资主体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个人,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经营形式看,生态山庄实现了规模经济。通过土地流转,生态山庄实现了土地的集约使用和适度规模经营,鑫源、圣水人家、好菂、冰泉、惠顺的生态山庄开发规模小的三五百亩,大的成千亩。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管理机制看,生态山庄属于公司经济。生态山庄采用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明显优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产业形态看,生态山庄属于多元经济。生态山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实现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生产流程看,生态山庄属于循环经济。生态山庄通过“种养加”等相互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山庄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使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收获了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构建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建设和谐美丽新盖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把为民、利民、富民、安民作为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大事来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我市28家“小山庄”带动生态“大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旅游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延长等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沟域经济建设给我市东部农业生态经济区人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望未来,盖州市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构建“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新格局,坚持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品牌的战略定位不动摇,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生态”二字大做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后发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将盖州市打造成沿海经济强市最宜居生态城市,成就“幸福盖州”、和谐盖州。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