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代表——陈慧丽
陈国栋梁守德刘将成
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兰考视察。在兰考县政府为民服务中心,他看到悬挂着的“国土资源窗口”标志牌,要求大家要像焦裕禄一样有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随后,总书记指着墙上贴的“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面带微笑地说:“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说忌语,态度肯定就会不一样。”总书记的教诲让百万“国土人”倍感亲切。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王继连说:“我们国土局的陈慧丽,就是践行总书记这一教诲的楷模,她把老百姓视为亲人,为民办事,不懂拒绝;为把事办好,不遗余力;十年如一日,不改其志。”陈慧丽,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江岸分局驻江岸区政务中心国土窗口的“首席代表”。她十年如一日,痴心为民,2014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
爱心窗口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这座被称为“江城”的都市被长江与汉江横贯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大武汉”。江岸区在长江西北岸的汉口,那里有著名的古德寺、天主教堂、基督教荣光堂、二七纪念馆。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带着滋润大地的乳汁从她的旁边滚滚流过。
江岸区政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作为“首席代表”,陈慧丽从中心成立那一天起,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国土窗口”,为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0万人办理土地证。
所谓“首席代表”,并不是什么官衔,没编制,也没级别,有的只是责任,就是这个“窗口”的第一责任人,不管你坚强,还是瘦弱,都要用肩膀扛起这付沉甸甸的担子。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爱心、能力和较强的个人素质,你不敢接这个活。
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窗口”成千上万,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它是政府服务百姓的“直通车”,又是百姓发泄怨恨的“出气筒”。大部分窗口环境嘈杂,事项繁琐,各色人等参差不齐,责难、质问、打骂,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形成一个极大的挑战。有人为此打了比喻,说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进了“窗口”,一年后出来就会变成小巫婆。
我们在采访时发现,1963年出生的陈慧丽却不是这样,她坚守窗口整十载,虽已年过半百,依然秀气端庄,笑容可掬,阳光灿烂,娇小的个头透露出一种典型南方女子的自信。
其实,她所在的窗口就是发证,人家有了一套新房,你给人家办一个土地证,一本全国统一格式的“红本本”,仅此而已。不过不能小看这个“红本本”,有了它你才是这套房子的主人,有了它这套房子才是你的“不动产”。这早已成为国民共识。
“这套房子背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所有成员一辈子的心血。”陈慧丽说,“办一个证,对我们是正常工作,而对老百姓却是天大的事,有的一生可能就办一次,所以要用心办好,马虎不得。即使碰到一些粗鲁无理的人,也不忍心抛弃。”2014年3月17日,江岸区劳动街居民薛牟,带着他85岁老母亲到“国土窗口”办房屋土地过户手续。陈慧丽检查后发现,他所带的资料并不齐全,薛牟说,他父亲1985年去世,时间已过去30年,离世前并没有办理“过户委托手续”,按规定,他的母亲与他各有50%的继承权,如果母亲有再婚,那母亲的50%又是他们的夫妻共有财产,所以要全部过户给儿子,必须有母亲的“单身证明”,否则是不能办的。于是,陈慧丽在纸条上写下“请到民政部门补办母亲的单身证明”一行字,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交给薛牟。
这位看上去年近60、身体偏瘦的中年男子却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看完纸条,勃然大怒,一把撕烂纸条,指责陈慧丽故意刁难,大吵大骂。
陈慧丽解释:“当事人的委托手续,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为了保护你们当事人权利。”薛牟立刻大声嚷起来:“你这人没长眼?我老母亲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什么单身证明?”陈慧丽耐心地说:“对不起,这是程序规定,谁都不能违背。”薛牟又瞪眼了:“人就在你眼前,规定个屁!”陈慧丽陪着笑说:“您父亲走了快30年了,如果您母亲后来再婚,房子直接过户就存在风险,这个责任我无法承担。”薛牟哪里听得进去?接着破口大骂了:“你胡说!我母亲是那种人?”当时,政务中心的女科长李小溪巡查到此,赶紧上前劝阻,薛牟却根本不听,一把推开他,拿起工作台上的工作牌,猛地砸在陈慧丽身上,并叫嚣着:“我告诉你,今天你不给我办好,我就不走了!”此时,围观的百姓都看不下去了,许多人纷纷向前,自发地主持公道,严厉指责薛牟的无理取闹。
李小溪喊了一声:“陈慧丽,好样的!”面对同事的理解、百姓的同情,陈慧丽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这人有个习惯,受了委屈不是不哭,而是哭着继续把事情做下去。她一边擦眼泪,一边向江岸分局做电话请示。之后,擦干泪水,微笑着对薛牟说:“您骂也骂了,打也打了,火气也该消了,不管怎么说,办事的原则不能变。请写一份承诺书吧……”根据江岸分局领导的要求,决定对薛牟采取人性化操作方式,让薛母写一份承诺书,说明自己1985年配偶去世后一直单身,今后如果因为这次过户引起的任何法律纠纷,一切后果都是本人承担。
薛牟看到陈慧丽这样不顾他的粗暴态度,尽心做事,深感后悔,很难为情的对陈慧丽说:“我和母亲都不会写字。”“我来帮你。”陈慧丽二话不说,坐到电脑旁帮他起草了一份承诺书,之后交给薛牟,态度和蔼地说,“请你母亲在落款处签名,按上手印就行了。”事情办妥之后,薛牟说:“我脑子糊涂,别怪我,我没把事看得这么难办,总觉得母亲腿脚不方便,去一趟民政局实在太麻烦,就对你发脾气了。没想到你还是这么好,把事情给解决了。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当薛牟向陈慧丽鞠躬道歉的时候,陈慧丽流着泪说:“不要这样,只要你满意就好。”此时,现场围观百姓被陈慧丽的行为举止深深地感染了,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给了她高度赞许。
后边发生的事更令人敬佩。因为薛家母子从未到过江岸区政务中心,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公交车站,又向陈慧丽问路,陈慧丽还是二话不说,搀扶着老人慢慢走过马路,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公交车站,并看着他们母子陆续上车。当陈慧丽与他们摆手告别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薛母,坐在车上悄悄的抹起了眼泪……
事后,江岸分局地籍科长潘虹谈起这件事,问陈慧丽:“一人难称百人心,你感到委屈吗?”陈慧丽摇摇头:“他跟我无冤无仇,发脾气对事不对人。他害怕事情办不成才着急发火,你尊重他,真心给他办事,他慢慢就消气了。”这就是陈慧丽,窗口的“首席代表”!面对刁难,用耐心和包容来化解;面对谩骂,始终笑脸相迎,好言相待。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怒,不还口,不回避,礼貌有加。尽管心里委屈,不舒服,但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想百姓的难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你的心境就变了,你也就该帮的帮他,该支持的支持他。
这就是陈慧丽的品质。这就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的精神风貌。
潘虹知道,无端的被骂她哪能不委屈?陈慧丽开始并不习惯,但10年“窗口”生涯的磨砺,她已经习惯了。现在,她一心想的就是为群众办成事、办好事,其他都不重要了。
“谢谢你,我的好姐!”潘虹搂着她说,“你对老百姓捧出的是一颗爱心啊。”在陈慧丽看来,你在路上碰到一个好交警为你排忧解难,就会觉得全中国的警察都是最好的,就像美国人一睹姚明的风采,不再相信中国人一个个都是“东亚病夫”。我们的窗口虽小,对社会的影响却是满大的。
党是谁?就是一个个为党办事的人,只要这些人为老百姓用心做事,用情服务,老百姓会对党感恩,党的威信就增强了。如此说来,窗口的工作就要敢于担当,敢于为社会分忧,让党的威信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有时候,陈慧丽又是“一根筋”,很倔强,用情用心为百姓服务不等于降低工作标准,无原则乱办事,一定要坚持依法依规,即便是领导打招呼都不能放弃“法律底线”。办个土地证看似简单,一旦出错后果却不可设想。
2012年6月出了一个“闹场子”的事。这天,一位男性居民到“窗口”办房屋土地交易过户,这种事天天有,也很简单,预审时他的资料也很顺利,想不到的是,在签字环节却出现了意外。
陈慧丽发现,土地证上“使用人”一栏写着是两个人,到场的怎么只有一个?按规定,两个人必须到场签字。面对陈慧丽的询问,这位居民解释说:“另外一个是我爱人,在深圳打工回不来,现在家里急着用钱,你网开一面,帮着给办了,也算你为民做了一件好事……”事情引起陈慧丽的警觉,对一个家庭来说,房产过户,关系身家性命,别说在深圳打工,就是在外国也要有一个授权。
陈慧丽说:“你爱人不到场,您又不能提供您爱人的授权委托,这样的忙我帮不了。”男性居民说:“求你了,事后我请你吃饭。”“对不起。”陈慧丽说,“我们窗口从来不吃客户的饭,请你理解……”听到这时,那人立马开始找茬,说话声越来越大,脏话不断,最后干脆要威胁陈慧丽的人身安全,整整闹了一个上午。陈慧丽坚持原则,任凭发泄,不恼不怒,也不予理睬。
事后了解才知道,那人果然用心不良,正与爱人闹离婚,企图背着爱人偷偷把房产卖了,独占夫妻二人共同财产。所以,当陈慧丽拒绝给他办证时,他的预谋没有得逞,就态度横蛮,气急败坏。为此,陈慧丽感叹,如果当时一时心软把这个证给办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还是这年的6月,又发生一件事。
这天,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帮他的叔叔来“窗口”办理房屋土地过户手续,陈慧丽发现资料中还是没有“委托”证明,手续缺失,她要求这个男子回去补办一下,或者让他亲自到场。男子说:“我叔叔有事外出,不能到场,请首席代表给通融一下。”陈慧丽毫不犹豫:“有法律法规在那摆着,这事没法通融。”这个男子觉得有失体面,不甘心白跑这趟腿,就找他的战友、一位与陈慧丽的有关领导帮着说一说,陈慧丽依然不为所动,宛然回绝了那位领导的说情。那个男子迫不得已,只好悻悻而归,回去找他的叔叔重新补办了委托手续。
后来,这个男子拿着“委托书”又返回“窗口”办手续,对陈慧丽说:“我叔叔知道你这人,回去给我一顿好批!叔叔说你服务态度好是好,但认真,坚持原则不动摇,果然名不虚传。”谈起这事,江岸分局副局长皮文胜说:“只有一身正气的人说话才有底气,办事敢抗上,处事能做主。”陈慧丽常说的一句话是:“学会换位思考。”日常奉行的“四步工作法”是:聆听、解释、指路、解决问题。只要是合法合理的诉求,她就用心去做,用情服务,把好事办好,这是她10年不变的追求。
2011年9月,一位身有残疾的街道居民张达,坐着轮椅来到“窗口”办事,受到“窗口”的最高礼遇,“首席代表”陈慧丽直接接待,她走出工作台,倾下身子为他让座递茶,当她得知张达是来办理土地证的,热情地对他说:“请你在这稍等,咱给你特事特办,你所有的手续都交给我,一会就会办好。”30分钟,一本崭新的新土地证交到了张达手中。捧着刚刚到手的证件,张达感慨地说:“谢谢你,谢谢,到了你们窗口,我们残疾人就像到了家……”2014年2月,一位70岁的老人为“70高龄”老房顺利过户的事,令人赞叹。
老人叫王质斌,家住江岸区一元街双合村,老房是他父亲1971年购买的二手房,到现在房龄近70年。2013年年底,父亲去世,王质斌带着继承公证书和房屋土地证,来窗口办理土地过户手续。
不过,陈慧丽审核时,发现王质斌手里的土地证早已过期作废。老人一听急眼了,一时不知怎么好,陈慧丽耐心地告诉他:“不要着急,这事我一定帮你办成。”她让他去找个人建房申批表、购房合同,然后写给他一个电话号码:“如果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王质斌吃了陈慧丽的“定心丸”,到有关部门顺利地查到了有关资料,却没有找到至关重要的“购房合同”,能查到的只有房管局档案袋里的一纸“买房草契”,怎么办?王质斌只得打电话向陈慧丽求助。
陈慧丽得知后,就搭车跑到房管局档案室查看资料,与那边的工作人员沟通,一致认为,“70岁老人”的“70高龄老房”是上世纪70年代购买的一处“历史房”,按规定,“买房草契”复印后加盖房管局档案室公章,就可以当作“购房合同”。
于是,王质斌的老房顺利过户了。
2014年3月份,发生在陈慧丽“爱心窗口”的事,通过《长江日报》传遍武汉三镇,44岁的江岸区球场路居民朱志宏,向我们介绍了4年前,陈慧丽不遗余力帮他找回过道错划1.63平方米“两证”漏登面积的事。
朱志宏说:“她只用10天时间,帮我解决了两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寸土必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为这1.63平方米,朱志宏曾经毫不客气的把一个职能部门告上了法庭。
2000年,朱志宏与原单位签订房改协议,在球场路购买了一栋房屋,后来发现,房权证上的附图与家里的实际形状不符,向有关部门反映,杳无音讯;与隔壁邻居沟通,得不到配合;又请职能部门到现场勘测,遭到拒绝。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2009年11月20日,朱志宏只好将这个职能部门告上法庭。
法庭审理注重证据,房屋手续太复杂,朱志宏搞不懂,到底应该从哪里下手?一时没了主意。2010年4月的一天,他来到“国土窗口”咨询。
其实,这件事跟陈慧丽的工作没有关联,但她听朱志宏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很同情他,决定帮助他,给他指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是证据,既然附图与实际面积存在误差,关键证据是找到这座住宅的楼层平面图;二是职能部门现场勘测。然后,她跟以前一样写在了一张纸条上,并留下她的电话号码。
朱志宏在陈慧丽指引下,在江岸区国土规划分局档案室顺利调取了住宅楼层平面图,发现确实有一处“异形过道”,之后又到法院提出强烈要求,请职能部门上门实地测量,在法院干预下,职能部门测量发现,朱志宏的房屋有1.63平方米“不翼而飞”。
2010年8月12日,职能部门为朱志宏及其邻居办理了房产证变更,1.63平方米的房屋面积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让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但是,11月12日,当他拿着崭新的房产证、原有的旧土地证资料再次来国土窗口办理土地证变更登记的时候,陈慧丽却告诉他,这样的变更,必须要职能部门说明变更原因,否则无法办成。朱志宏去那家职能部门申请出具证明,却吃了闭门羹,人家说,房产证变更已经解决了,办土地证不该来这里。
朱志宏只好再向陈慧丽求助。
“没想到,过了两天后,她让单位安排一辆车,带着我一起去那家职能部门求情,可是沟通了一上午,对方还是不愿出具变更说明。”朱志宏说,“当时真的感到绝望了,要是变更土地证又耗上两三年,我只怕要疯掉。”三天后,陈慧丽却打来电话,通知朱志宏,可以来“窗口”办证了,这让他惊喜万分。原来,陈慧丽向江岸区分局领导汇报了朱志宏的特殊情况,分局以单位名义给有关职能部门发函,对方只好以公函的形式,作了变更情况说明。
至此,朱志宏的土地证历经曲折,终于尘埃落定。后来谈起这件事,他说:“前些天,我看电视上说,一个北漂青年6次赴老家办护照没办成,还有一个孕妇,跑20趟办不下准生证,比较一下,咱们国土局的首席代表,没说的,一流!”“用心做事,用情服务,是陈慧丽的一贯作风。”江岸分局局长高成喜说:“陈慧丽与她的团队,在窗口服务10年,办了30万张土地证,'国五条'出台后,高峰期每天的咨询量300多人次,办理90本土地证,不但没收到一起投诉,窗口还收到了大量的锦旗和奖牌,她的工作真的让人放心……”“透过这扇窗,是热情洋溢的笑脸;触摸这扇窗,是温馨暖人的双手;走进这扇窗,是感人至深的故事;爱上这扇窗,是不悔人生的选择。”这是江岸区政务中心大厅中间的展板上,陈慧丽写的小诗。
这是她心迹的流露,“这扇窗”是她的家,连着她的爱,是她人生精彩亮丽的舞台,她把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爱心窗口。爱心窗口就像一座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传递着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用爱架起连心桥
素有“火炉”之称江城武汉,虽然三伏天的酷暑已过,都到了9月的初秋时分,还是让人感到燥热难耐。
2005年9月的一天,一帮不同寻常的人用担架抬着一位耄耋老人,急冲冲走进江岸区政务中心大厅,在不明就里的群众中引起了一阵骚动,熙熙攘攘的大厅一时变得混乱而紧张。
陈慧丽与政务大厅的几个负责人赶忙从“国土窗口”跑了出来,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被他们抬着的老人叫张春生,家住江岸区后湖,身患癌症,目前正在住院治疗,唯恐时日不多,想在生前把房屋所有权过户给儿女们。
按照当时的规定,房屋产权人必须到窗口出示身份证明,提交相关资料,核实身份以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得把身患重病的老人抬到政务大厅来。
情况特殊,刻不容缓。尽管陈慧丽自己操作,为他顺利地办理了过户手续,老人的儿女千恩万谢的,也很满意,但送走张春生一家人之后,陈慧丽却久久不能释怀,老觉得心里堵得慌。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过户,一家人费尽周折,老人还要承受这么多难以言说的痛苦,如果是自己的父亲母亲,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大热的天气里用担架抬着来办证,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那些天,陈慧丽的脑海里总是闪现着张春生老人一家来办证的画面,哪怕是星期天和家人在一起也会走神,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件事,在内心里反复追问:是不是我们的工作方法需要改进?为什么我们不能走出去,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呢?
一周后,陈慧丽把自己想在窗口设立“绿色通道”的想法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上向同事们提了出来。开设“绿色通道”就意味着给自己与同事们加压,甚至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意想不到的是,十几个同事们不但没一人提出反对意见,反而各抒己见,献言献策,这让陈慧丽非常高兴。
经过反复讨论,一份完整的《关于在窗口开设绿色通道的构想》很快递交到了江岸分局领导的手里,不久“绿色通道”就顺利开通了。
“绿色通道”就是为“老弱病残”等一些特殊群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她要像一条枝繁叶茂的林荫道,从“国土窗口”直接通往需要特殊帮助的群众家里。
2005年至今,有多少用户从这条绿色通道里走过已无法统计,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条绿色通道是党和政府走近寻常百姓家的“连心桥”。
2011年4月,同样是身患重病的命运,同样是要把房屋过户给子女,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了。
83岁高龄身患肺癌的王冠生,在武汉市第二人民医院杨汊湖分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老人不停的唠叨,他将房屋所有权过户给儿女的愿望,但由于重病在身一直无法实现。有一天他对女儿讲:“听说国土局能上门办事,你们派一个人去打听一下”。
拗不过老父亲的女儿,第二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国土窗口”,陈慧丽了解到王冠生老人家里的实际情况后,当即与老人的女儿约定“服务上门”,第二天就到医院为他们办理过户手续。
老天爷似乎有意要考验一下陈慧丽,第二天早上7点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因为雨势过大,大街上除了来来往往的车辆,基本上见不到行人。因为和用户的一个约定,陈慧丽没有丝毫犹豫,不到8点就带着两个同事撑起雨伞,走出了办证大厅。
当他们冒雨出现在王冠生老人的病房的时候,老人的女儿惊呆了,半天没有说出话,还是躺在病床上的王冠生老人首先反应过来,一面打着手势叫女儿给陈慧丽她们让座,一面说:“伢们啊,下这么大的雨,你们今天就不要来了唦,你看这事弄得,都是我造的孽啊……”陈慧丽和同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不碍事,我们是自愿的,您不要自责了。”陈慧丽和同事在病床前为王冠生老人按规定程序办理了过户手续。女儿在送她们下楼的时候,老人望着她们的背影,呓语般的反复重复着二个字:“谢谢!谢谢!谢谢!……”在楼梯转角处一个不经意的回望,陈慧丽发现女儿正用面巾纸为王冠生老人擦眼泪。
事后老人感叹:“现在政府办事真是服务到家,我的一块心病就这么了啦。”而陈慧丽每每谈起此事却说:“我们只是稍稍改进了一下工作方法,为老百姓提供了一点方便,老百姓就这么感激我们,作为一个公务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百姓做更多更好的事情呢!”陈慧丽记不清赞美“窗口”的锦旗到底有多少,她都整整齐齐地仔细收藏在一个柜子里,但在我们采访时,发现有一面锦旗始终挂在墙上,上面写着:“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事。”为什么唯独这面锦旗会挂在墙上呢?
陈慧丽说:“这是根据送旗人的要求,当着送旗人的面挂上去的,不让取下。”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么,墙上这面锦旗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
家住江岸区后湖正义路的龚少梅婆婆,花尽两代人的积蓄,购买了一套二手房。2013年7月,龚少梅和老伴彭福汉兴奋又急切地来到江岸区政务中心“国土窗口”办理过户手续,当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办理二手房过户,需买卖双方同时到场签字确认后才能办理。这给了老两口当头一棒,一下子完全懵了。
由于对政策和办事程序不熟悉,在办完房产过户手续后,他们就把购房款全部付给了对方,而对方又住在武汉市郊的阳逻,让人家再跑一趟不晓得他们愿不愿意配合。房款是“一把交清”的,如果人家不配合怎么办?
令人遗憾的是,龚婆婆随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对方果然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了。
第二天,第三天,龚少梅婆婆又多次联系对方,都被对方的拒绝,后来对方干脆不接老人的电话了。
买房子本身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因为对方的不配合,导致土地证迟迟办不下来,老两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双双都患上了失眠症,有时候老两口躺在床上,整夜整夜地商量这个事该怎么办。
当时,龚婆婆刚刚做过心脏手术,身体还很虚弱,老伴彭福汉怕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尽管自己心烦意乱,还是强打精神安慰老伴:“不着急,我们明天再去一趟政务中心,找一找窗口的领导,也许能给我们通融一下。”其实,彭福汉老人只是为了安慰老伴,随口说说而已,可老伴是一个急性子,第二天大清早就拉上老伴,再一次来到了“国土窗口”,定了主意,一定要见见窗口的领导。
“首席代表”陈慧丽接待了他们,她一边听老人讲述事件的经过,一边安慰着老人。当她得知卖方是阳逻电厂职工后,欣然一笑:“我给阳逻电厂办过房改房发证手续,认识'房改办'的负责人,我跟他们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请组织出面做做对方的工作。”陈慧丽马上给阳逻电厂“房改办”负责人通了电话,说明了事情的缘由,电厂“房改办”领导一听是陈慧丽,当即应承,大力配合,当场联系上了卖方,劝说卖方协助龚少梅办理土地过户手续,卖方也答应了,初步约定了一个办证时间。
这让龚少梅、彭福汉老两口高兴坏了。龚少梅老人连声说:“你像救了我们全家的命一样,是我们家的恩人啊!”可事情并不遂人意,本来约好了的办证日期早已过了,对方却迟迟不见踪影。龚少梅和老伴一下子又掉进了冰窟窿。那心寒的感觉只有老两口自己知道。
而在陈慧丽这里,眼看一天天过去,始终不见龚婆婆和彭爹爹来办证,她担心是不是老人病了?想到这里陈慧丽马上给龚少梅老人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原来卖方又变卦了。
陈慧丽二话不说,再一次拨通了卖方的电话。卖方告诉陈慧丽:“老婆回湖南老家了,一个月以后才能回武汉,等老婆回武汉吧,我们就配合龚婆婆把过户手续办了。”当陈慧丽把这个信息反馈给龚婆婆的时候,老俩口焦急的心才稍稍平息一点。
漫长的等待无异于一种煎熬。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对方还是不理不睬,打电话又不接,情急之下龚婆婆再一次拨通了陈慧丽的电话。陈慧丽依然非常热心,她安慰龚少梅老人:“婆婆您莫着急,我再来试一下,您等我回音”。
陈慧丽联系上对方后,对方答复说老婆还在湖南老家,要到春节才回来。陈慧丽把了解的情况告诉了龚婆婆,并对老人说:“婆婆放心,这事我会管好的,一有对方的消息我会马上和您联系的。”看着两位老人特别着急,陈慧丽又嘱咐:“不要太着急,要注意保养身体。我工作忙了一点,要是忘了你们打电话提醒一下。”对陈慧丽的细心,两位老人感到了一阵阵温暖,反反复复折腾了几个月,两位老人已经精疲力竭,焦虑万分,哪能静下心?听了陈慧丽的话,彭福汉老人说话激动得嘴都哆嗦了:“谢谢你,熬了这几个月,不是你这个伢,我们老两口不是被逼疯,就是急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慧丽不仅要经常联系卖方,还要继续打电话安慰两位老人。
春节过后一上班,陈慧丽就联系卖方,对方还是依然如故,说一套,做一套,就是拖着不来,后来再联系,干脆连陈慧丽的电话也不接了。
这个时候,有人劝她:“何苦蹚这浑水?你这不是养个虱子咬自己嘛。”也有人说:“这件事,本来就不在你工作职责内,你不管,人家也不能埋怨你,只需要按章办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你不是救世主啊,何必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陈慧丽不管这些。她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嘴里时不时冒出来的一句口头禅:“都是应该的!”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
龚少梅老人的事眼看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陈慧丽以她近乎执拗与倔强的态度,再一次与阳逻电厂的领导通了电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阳逻电厂的领导也被陈慧丽的人格魅力和执着打动了,电厂领导与卖方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同时给了卖方一天假,并责成他尽快配合龚少梅老人办好土地过户手续。2014年2月13日,卖方终于主动联系了陈慧丽和龚少梅婆婆。
几经曲折,几番煎熬,两位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当他们拿到散发着油墨味的“国有土地所有权证”时,龚婆婆抱着陈慧丽失声痛哭,不知说什么好了。
她哭,是因为这本土地证的来之不易,哭他们两人的艰辛和委屈,但更多的,是对陈慧丽的感激之情。
第二天,风和日丽,为了表达对陈慧丽和窗口全体同志的深切谢意,龚少梅老两口起了个大早,满街跑着找到一个门店,选择了一面最贵的锦旗,送到“国土窗口”。
当时陈慧丽外出办事,政务大厅负责人代她收下锦旗的时候,龚婆婆没有同意,她说:“我们等她回来,要见见她,亲手交给她。”他们在大厅等一会,陈慧丽回来了,他们郑重地送上锦旗,并反复叮嘱:“一定挂在墙上,什么时候都不要摘下来了,墙上挂着的不是锦旗,是我们老两口的心,如果摘下来了,我们睡觉都不会安稳的……”多么朴素的语言,朴素的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普通群众对陈慧丽生命里闪耀出来的人性光辉的感叹和赞美。
于是,这面锦旗就一直挂在墙上。
有同事说:“我们的首席代表手伸的太长了,又是医院,又是厂家,又是买卖双方,你累不累啊?”深知陈慧丽内心世界的地籍科长潘虹却说:“她伸出的不是手,而是爱,她把她的爱心延长了……”是的,陈慧丽,她用她的爱心,在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一万张纸条一个心愿
说起“爱心延长”,江城武汉还流传着陈慧丽许许多多的故事。
2014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在“最美基层干部”专栏以“武汉有位'纸条姐'”为标题,对陈慧丽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作为“首席代表”,十年来,陈慧丽为方便群众办事在“窗口”给百姓留下了一万张多张便民纸条。“纸条姐”陈慧丽的事迹在武汉三镇不胫而走。
“纸条姐”凝聚着陈慧丽对老百姓的一片爱心。
2004年6月,武汉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一天,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走进政务中心,先在大厅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在吵杂的人群中不停地东张西望,待喘息稍微平静,才慢慢走向“国土窗口”。
老人是来办理“拆迁还建”房屋土地证的,由于老人对办证程序和材料要求不熟悉,把《产权调换协议书》、《房屋移交凭证》等资料忘在了家里。
陈慧丽发现老人急得团团转,便一五一十地把办证所需材料一股脑地告诉了他,并叮嘱他:“不要再跑冤枉路,明天来的时候一定把资料带齐。”看起来,老人掰着指头一一记得很牢,可是第二天,来到“窗口”,还是把《房屋移交凭证》忘在了家里。
面对大汗淋漓的老人,陈慧丽仿佛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非常不好意思。她给老人倒了一杯水,自己则趴在桌子上快速地写着什么。很快,她起身把一张纸条递到老人手上,并告诉他:“我把办证所需的全部材料都写在这张纸条上了,明天您就按纸条上列的清单,一定把资料带齐。纸条上有我的手机号码,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想起来了就给我打电话。”接着,她又找来一个档案袋送给老人,让他把所以资料整理好装在档案袋里,以免丢失。陈慧丽看着老人颤颤巍巍离去的背影,低声说了一句:“对不起……”没想到这句话被老人听到了,转身说:“你讲不清,我怪你,你都讲清楚了,是我人老记性差,哪能怪你?今天你给我写了纸条,明天一定错不了”。
第三天,老人这些手续顺利地办妥了。
老人虽然是高高兴兴离开政务大厅的,但这件事却成了压在陈慧丽心头的一块石头。尽管我们的办证程序和用户提交材料的目录都在墙上有公示,政务大厅也有随手可取的“办事指南”一类的小册子,但“窗口”面对的服务对象行行色色,年纪大小的差异,文化程度的不同,还有办理事项的区别,单凭那些“公示”“小册子”是远远不够的。
前来办事的百姓听不懂是正常的,忘了也在所难免,而你作为一个窗口工作人员,说不清,道不明,又让他们记不住,那就不正常了。
一人一种情况,一人一张纸条。写一张纸条也就是3分钟,却能让百姓少跑多少冤枉路!
想到这些陈慧丽笑了。
从那以后她就成了“纸条姐”。首先听清楚了来“窗口”办事的百姓的诉求,然后她根据这个诉求把需要的材料和证据一一写在纸条上,交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一次性备齐。
如果在准备材料的时候,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必然返回窗口来问清楚,又要多跑腿。陈慧丽又在纸条上增加了一个内容——不仅写上办公电话,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向她咨询。
她就这样开始给来“窗口”办事的百姓留纸条,人家来了,说明情况,她略一思索,随手就把纸条写了,递给人家,很简单,但是当拿着纸条的人向她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小纸条留给了人家,同时把责任担当留给了自己。
一张小纸条留给谢国珍婆婆,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她也感受到了这张薄薄的小纸条沉甸甸的重量。
2011年6月,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的退休老人谢国珍从黄孝和路匆匆来到区政务中心“国土窗口”申请办证。交谈后得知,谢婆婆70多岁,家住7楼,因老伴腿不好,常年无法下楼,想尽快办理“两证”,把房屋交易后再买一套楼层低的房屋居住,以便带老伴出门晒晒太阳。
陈慧丽看完材料,告诉老人:“您这是房改房,属于集体产权,个人无权进行产权交易,要交易就得有土地来源资料,重新办手续。”在询问中,她了解到,相同的情况在江岸区育才一村还有38户居民。谢国珍成了39户居民申办“两证”的代表。
陈慧丽给谢国珍老人交代的同时,递给谢国珍老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补土地来源资料,到市房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档案室查。”纸条上还留有她的手机号码。
谢国珍揣着纸条,按照陈慧丽的提示来到了市房产交易和登记中心,可是,在档案室里怎么查不到单位的土地登记资料,无法证明土地来源。
回到家,老人茶饭不思,想来想去,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拨通了陈慧丽的手机,把查档案的情况给陈慧丽说了一遍。陈慧丽告诉老人:“有可能是你们单位的房屋登记有问题。这样吧,明天我陪您一起去市局档案室再查一查”。
听到这句话谢国珍别提有多高兴,挂了电话,老人赶忙把陈慧丽的号码存进了手机里。老人家有一种预感:这次办事遇上贵人了。
当老人没有查到长航公司的申报资料,就打电话找陈慧丽,陈慧丽二话不说抬腿就走,陪着谢婆婆就先后来到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江岸分局查阅39户居民房屋土地的所有资料,整理复印,亲手交给长航集团,帮助他们解决了资料不全的问题。
当谢国珍老人拿到盖有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江岸分局档案查询专用章的建筑红线图复印件时,心里特别兴奋。最终,谢婆婆的证件办齐了其他38户居民积累已久的“无证”问题一并得到了解决。办成了一个土地证,温暖了39户人家的心。
土地证发下来的那一天,整栋楼里欢声笑语。大家叽叽喳喳夸奖谢国珍会办事。而谢国珍老人说:“不是我会办事,是我运气好,遇上了活菩萨。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我真不敢相信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人。”有人提议请陈慧丽吃一餐饭,大家一致赞成。谢国珍告诉大家,人家那个“首席代表”从来不吃请。一个中年汉子急了:“我们请她吃饭没有别的意思,一是表达感激之情,二是想见见这位活菩萨。”尽管最终没有吃这顿饭,但事后,谢国珍老人与窗口的“首席代表”陈慧丽成了忘年交。在谢国珍老人家里有一个电话本,在亲人电话一栏里赫然写着陈慧丽的名字。逢年过节,她们都会互通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彼此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这样感人故事数不胜数,时过几年,许多百姓还把陈慧丽写给他们的纸条视若珍宝,夹在土地证里珍贵地收藏着。
2014年5月7日,我们冒雨来到江岸区一元街双合村残疾人王质斌的家,这位70岁的老人为“70高龄”老房过户时,曾经遇到土地证“过期作废”的麻烦,陈慧丽给他写过三张纸条,费尽周折为他顺利过户。
在王质斌家,我们看到了老人从土地证、房权证中小心翼翼地找出了那三张纸条,当作珍藏的宝贝一样,拿着纸条的那只有些残疾的手都在发抖。第一张纸条,记着窗口的办公电话82***880;第二张写着:“双合村44、45号搂,私房。要调原建房资料:1、购房合同;2、个人建房许可证。”这张纸条除了窗口电话,还写了陈慧丽本人的手机号139******008.第三张是陈慧丽为老人代写“申请书”:
江岸区国土规划局:×××、×××、×××、×××、×××的父母,拥有位于×××处私房两处,其母×××于×年×月去世,于××××年×月×日,在公证处办理过公正,有以上子女五人共同继承,并于××××年×月×日办理过放权所有证。现在申请办理房屋土地证。
申请人×××
××××年×月×日
三张纸条,我们看到了王质斌老人办理房权证的全过程,我们问老人:“土地证办好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留着这些小纸条?”老人激动地说:“这哪是留的纸条,我这留的是一个善人的菩萨心。我留几张纸条是想告诉我的子孙们,让他们记住小陈,向小陈学习,做一个像小陈一样善良的好人,遇事多帮帮人家。”我们被王质斌老人的一番话感动了,眼圈里一股湿漉漉的感觉在升腾,屋子里一下子沉静下来,只听见窗外密密的雨打在瓦面上,打在历经70年风雨的老屋上。
陈慧丽窗口10年,写下一万张纸条,承担了一万个责任,也给老百姓一万次帮助。
纸条上,不仅有办证需要的资料,还把属于个人隐私的手机号码留给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需要一种爱的情怀,需要一种豁达,需要游刃有余的工作能力,更需要一种境界。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记者叶红玲在谈到陈慧丽时,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就是对陈慧丽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习惯优秀,就会追求完美,就会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落在百姓身上,就会给人一种涤荡人心的感动。这样的人有很强的亲和力,你会被她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句话所感染,所打动。
从她第一次给用户留下小纸条之后,她的手机号码就再也没有换过,而且24小时开机。“小纸条”变成了有着固定格式的彩色“告知书”。
写纸条,是她对一种情感与爱心的坚守,而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的团队。
盛开的团队之花
在江岸政务中心,陈慧丽是“国土窗口”团队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而簇拥在她周围的11名团队成员,人人“身怀绝技”,个个“能征善战”,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是这个意思。
绰号“英子”的团队成员、口快心直的陈忠英说:“我们的团队既是一个严肃的工作集体,又是一个快乐的家。家里每人都有一个好玩的称呼。”说到他们团队的“称呼”,陈忠英一脸自豪,一哥、陶陶、嫂子、欢欢、许子、凯哥等等,而且各有特点。李毅来窗口时间最久,又是业务骨干,都喊他“一哥”;左晶晶做事很靠谱,就是容易情绪化,但很可爱;欢欢业务精湛,为人却很愤青,大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风度;而陶陶做事特别认真,就是有点爱钻牛角尖;凯哥非常勤快,总是慢半拍;嫂子则很有意思,一贯任劳任怨,就是一遇到大场面就“Hold不住”。
尽管这不是学名,不是乳名,身份证履历表上见不到,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不曾叫过的,但听起来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陈慧丽骄傲地说:“你把这些绰号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强大的团队,把这些名字串起来就是拧成一股绳,叫起来亲切,想起来温暖。高兴的时候他们笑着叫,痛苦的时候他们哭着喊……”我们来到“国土窗口”,陈慧丽的哥们姐们听说来采访“首席代表”的事迹,一个个笑容满面,就像家里遇到了喜事一样,帮她找锦旗,照相的时候帮她整理好衣服,甚至帮她“摆pose”。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他们的团队之所以干得这么优秀,关键是他们人在一起,心在一起。”武汉局党组书记王继连说。
作为地籍科科长,潘虹每周都要到“窗口”去几次,对这个团队十分了解。她说:“国土窗口每年平均要办3万个土地证,从2004年江岸区政务大厅成立,至今已整整10年,发放了30万个土地证无差错。这么了不起的成果,没有一个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是不可想象的。”最后,潘虹对此有一个评价:“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叫团队,陈慧丽是用自己的心把另外10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2013年3月,国务院“国五条”出台,短短几天,房屋交易量出现“井喷”式增长,窗口的办证量从日均70余件猛增到300余件。整个办证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场面类似于春运。
尽管分局领导给窗口添置了三台电脑,临时抽调了11名业务骨干支援窗口工作,但是,窗口依然不堪重负。上班期间,许多同志连水都不敢喝,唯恐上厕所耽搁时间,无法面对焦急的群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三个月。
在此期间,没有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请假。即使谁有个伤风感冒,也都默默地挺着。陈慧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真担心她的战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压垮。
为了鼓舞士气,到了周末,陈慧丽就让老公在家里变着花样给大家煲汤,按进餐时间送到窗口来给大家改善生活。每次陈慧丽的老公送汤过来,活泼开朗的英子总会亮开嗓子喊一句:“姐夫,辛苦啦!”陈慧丽的老公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他深爱着陈慧丽,他理解陈慧丽,他始终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陈慧丽。他也乐意陈慧丽窗口的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亲切地叫他“姐夫”。
正是有了陈慧丽体贴入微的关怀和呵护,才使得她这个团队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3年11月1日凌晨4点左右,绰号“一哥”的团队成员李毅的父亲,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摔倒了,母亲在搀扶父亲的时候也摔到在地上,造成右手臂粉碎性骨折。当“一哥”从房间里跑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傻了眼,六神无主的“一哥”在慌乱中第一个拨通的就是陈慧丽的电话。
凌晨手机骤然响起,总会让人心里一惊。
陈慧丽迅速抓起电话,听着电话那头“一哥”焦急的声音,陈慧丽说:“我明白了,马上过来。”陈慧丽的老公李庆荣开着车。此时,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北风呼呼地吹着形单影只的路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陈慧丽打了一个寒颤。她掏出手机开始联系医院和医生。
到了医院陈慧丽夫妻俩忙前跑后,一直把两位老人安顿好了才离开医院。此时,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回到家里夫妻俩累得坐在沙发上不能动弹,李庆荣抓过陈慧丽的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两人就这样依偎在沙发上睡着了。
考虑到“一哥”父母的病情和家庭的经济条件,陈慧丽把“一哥”家里的情况向分局领导作了汇报。分局领导十分关心,在全局上下组织了一次献爱心募捐活动,善款不算很多,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哥”家里的经济压力,让“一哥”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感动。
李毅说:“像这样的团队,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它。尽管工作很苦,很累,很乏味,我却愿意一直呆在这里,一辈子和兄弟姐妹在一起。”陈慧丽觉得,干好工作不单凭一腔热血,哥们姐们的感情纽带,更不单靠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打铁还需自身硬。窗口工作复杂多变,业务性强,真正把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需要过硬的本领、严谨的思维方式、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缜密的规章制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2004年出任“首席代表”的陈慧丽,凭着在分局办证大厅两年的工作经验,提出要办好三件事:首先,她带领团队完善《窗口岗位工作职责》、《窗口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其次,重视强化业务训练。一个没有本领的人,想为人民服务都不成。所以,每周工作例会,她都点评“窗口”工作薄弱环节,分析疑难案例,找出问题症结,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形成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个个解决百姓困难的高手的浓浓气氛。
最后,她总结出“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精、敬业精神佳、服务意识强”的20字团队工作准则,又提出了“创最佳文明窗口,建最优一流团队”的奋斗目标。
进入2014年,江岸区政务中心推出“七个一”零距离工作法:一句问候暖人心,一心倾听知来意,一番分析抓症结,一系列协调除疑虑,一次性告知教办法,一张便笺防忘记,一个电话请联系。
“七个一”是根据陈慧丽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读起来不顺口,却管用。窗口成立十年,办事时限从30个工作日,变成了10个,后来是3个,现在是“当日可取”、“即办即取”。还有,为集体办证开辟了“快车道”,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开辟了“绿色通道”“移动窗口”等等。
此后,“国土窗口”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大踏步前进,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不断成长。
田敏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2013年10月11日上午,一对自称是“买卖双方”的中年男女到“窗口”办“二手房”交易过户手续,受到了田敏的热情接待。按照“流程”,田敏要核对双方身份证,但当她核实卖方配偶(女方)身份证时,对方却不愿抬头面核,田敏发现有些蹊跷,立刻提高了警惕。
“请问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机敏的田敏根据以往办案经验,询问对方。
而女方神色慌张,支支吾吾回答不出:“因为不常用,记不住……”田敏说:“好好想想。”女方不仅说不出身份证号码,还找出许多理由进行辩解。
田敏第一时间向窗口“首席代表”陈慧丽反映,陈慧丽经过详细询问和核对,确认这名女子原来是冒充顶替他人办理“二手房”买卖手续,决定不予受理。
与此同时,田敏马上与房产局窗口的“首席代表”联系,跟他们说明情况,房产局立即采取措施,由经办人为买方办理退税手续,及时阻止了卖方串通她人恶意欺骗政府部门,以欺骗手段办理二手房过户手续的行为,为买方挽回了经济损失。
“田敏有一双火眼金睛。”陈慧丽说,“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才能练就这样一双眼睛,才能保障每一位来'窗口'办事的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说到“国土窗口”团队成员,陈慧丽讲了一个关于左晶晶获得“委屈奖”的事。
201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候,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急冲冲走进政务大厅,稍事张望,径直来到国土规划窗口左晶晶的柜台前:“给我办一个抵押证。”左晶晶微笑着接过资料,在审查资料的时候,左晶晶发现差一份“国有土地使用证。”于是和蔼地对这个男子说:“同志,对不起。你的资料里还差一份国有土地使用证。”一开始,男子态度平和地问:“这个证是谁发的?”左晶晶说:“是国土局发的呀。”听了这话,男子马上就火了:“你们不就是国土局吗?你们发的证,怎么向我要?”左晶晶连忙站起来向他解释:“同志,请不要生气。土地证是我们办的,可是你要申请——”男子哪里听得进去,拍着桌子骂开了:“你脑子有病啊,你们办证还要我申请,要你们干什么?再不给办,老子铲你的人!”。
想到“首席代表”陈慧丽,对这种无理取闹的男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情景,左晶晶面对谩骂,以超常的忍耐冷静地对待,陪着笑脸向男子解释,直到大厅的百姓“群起而攻之”,那个男子灰溜溜地逃出了政务大厅为止。
事后,陈慧丽搂着左晶晶的肩膀笑着说:“晶晶,你终于长大了。”江岸区政务中心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委屈奖”,颁发给那些在为民服务中不被理解、饱受委屈的工作人员。2012年4月,在陈慧丽推荐下,江岸区政务中心把第一季度的“委屈奖”授予了“国土规划窗口”的左晶晶。
拿到奖励的那一天,周五,左晶晶请团队的好友到吉庆街饭店搓一顿。简单的饭菜上齐了,大家闷不做声地吃了起来,可是饭吃到一半,左晶晶感到五味杂陈,悄悄地捂起了脸。
陈慧丽对她说:“你受委屈了,想哭就哭出来吧。”左晶晶果然趴在饭桌上哭出声来了。其他的同事回忆往事,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大家互相搂抱着哭成一团,痛快的宣泄的心中的情绪。
陈慧丽一边哭着一边说:“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在窗口干免不了受委屈,受这个委屈,值得。”听完她们的故事,我在“国土规划窗口”看到了几大本表扬信,其中一封写着:陈慧丽窗口的工作人员,为我办证不厌其烦,跑上跑下,说话好,态度好,办事好,还有上门服务。她们是我碰到的最好的国家公务员!
还有一封表扬信就一句话:我给你们国土窗口的服务打110分!
可贵的是,表扬信不但有写信时间,有真实姓名,还留了手机号,让我们觉得写信人的特别真诚。
陈慧丽带领她的团队在老百姓中间赢得了很好的赞誉,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好评。2013年,被授予湖北省“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并在两年一次的服务先进评选中,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班组”。
团队成员“英子”陈忠英,江岸区2013年度“新长征突击手”。团队成员“敏子”田敏、“嫂子”危为、“晶晶”左晶晶、“许子”许婕等分获江岸区政务中心“服务明星”荣誉称号。
谈到她们团队,潘虹笑着说:“别看她们爱哭,却个个都是女汉子。”
爱哭的女汉子
十年窗口,几多欢笑几多泪水,陈慧丽率领她的团队爱心为民,痴心不改。而她本人,用湖北人的话说“有点苕”,脑子“一根筋”。
《长江日报》李炜是最早挖掘报道陈慧丽事迹的记者。我们问他:“陈慧丽做了这么多,到底为了什么?她的心里到底装着一些什么?”李炜说:“她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她对工作充满激情,是因为她骨子里争强好胜。她从小不甘落后,用坊间的说法,她是一个女汉子。”是的,我们在采访时发现,她年轻时就是一个要强的女子。
1983年,武汉勘测院内招职工子弟,20岁的陈慧丽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由合同制工人变为聘干,后来经过层层筛选转为公务员。
1987年她拿到了湖北省地形绘图比赛的优秀奖。
1989年,由于工作出色,她被授予武汉市“青年工作能手”。
1991年,她荣获了湖北省第二届绘图比赛个人全能一等奖。
2000年以后,她人成熟了,获得的荣誉更多了。2001年,她被评为武汉市“地籍管理先进个人”,2010年,她是江岸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她获得江岸区“巾帼建功突出贡献奖”,这一年她还获江岸区政府公务员序列“标兵”称号,她所在的窗口,同时被授予湖北省“巾帼示范岗”。
最近,2014年3月,获得了她本人目前的最高荣誉——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获得这么多荣誉,显然只有一个女汉子才能做得到,然而潘虹说:“看似强大,其实她内心比一般女人都脆弱,因为她从小就是一个最爱哭的女人……”17岁的时候,陈慧丽对武汉规划勘测院的陈仲儿、招广生夫妇非常佩服。丈夫陈仲儿矮小精明,学识渊博;妻子招广生高大漂亮,贤惠聪明。她跟他们相处八年,经常到他们家去吃饭,聊天,听他们关于做人做事的教诲。夫妇两人的敬业精神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1992年,听说他们要调到广东去了,她在他们家整整哭了一天。时至今日,她还非常想念他们。
在美国留学的女儿李慧子是陈慧丽心中的宝贝。她从小很乖,从没让父母操心。她知道妈妈在“窗口”工作不容易,不但忙,而且要受气,挨骂,甚至受到无端的指责,所以从不打扰她,只是劝她注意休息。有一天,她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给她打电话,第一句话就问:“妈妈,今天你受委屈了吗?”听了这话,陈慧丽忍不住抽泣了。
老父亲八十大寿的时候,当着给前来祝寿的亲戚朋友的面,父亲突然拿出刊登着她的事迹剪报让他们看,并且自豪地说:“你们看,我女儿出名了!”听到老父亲那么自豪的夸赞自己,那么理解她,她感动得潸然泪下。
老公李荣庆生是个红脸膛的湖北汉子,人高马大,腼腆厚道。1976年当兵,1981年转业后一直在测绘院工作。1987年,他俩在海南岛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认识的,虽然结婚已有25年,但李荣庆一直亲昵地喊她丽丽,每天坚持开车接送,从未间断。
当她的同事告诉他,陈慧丽在窗口工作很出色,百姓都喊她“纸条姐”,全国都出名了。李荣庆一点都不信:“认识她二十多年了,以前,我只记得给她写过100多封情书,却从没记着她给我写过一个字,也没听说她给别人写过什么纸条。”同事把一张张报道“最美纸条姐”的报纸拿给他看,他才憨憨的笑了,对陈慧丽更是呵护有加。
婚前,陈慧丽曾经对老公提出一个婚后“不做饭”的要求,这个要求虽然有些不可理解,却成了他们之间一个不变的约定。结婚25年,李荣庆没让她下厨房做一次饭。每当她回家看到老公围着围裙在厨房忙活,然后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她眼前的时候,她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谢谢你,老公,25年,辛苦你了……”李荣庆说了一句:“丽丽,你这样的媳妇,我愿意伺候一辈子。”陈慧丽的眼圈湿润了。
是啊,她是个女汉子,是个“爱哭的女汉子”。在同事们看来,作为一个公务员,她在工作上争强好胜;作为一个女人,她在家庭中心地善良。
“一个能跟婆婆相处很好的人,是值得敬重的。”潘虹说,“在婆婆眼里,慧丽姐这个儿媳妇比女儿还要亲。尽管她老公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但公公婆婆退休后一直跟着陈慧丽过日子。这倒不是那三个子女不孝顺,也不是他们经济条件不好,而是公公婆婆太喜欢陈慧丽了。
1993年,半身瘫痪的婆婆在轮椅上一坐就是17年,直到2010年84岁高龄去世,陈慧丽就像伺候自己的亲娘一样伺候她,下班后为她擦洗身子,上班前为她端屎端尿,周末还把坐在轮椅上的婆婆推到大街上晒太阳。去过陈慧丽家的人,看到她的婆婆坐在轮椅上,打扮得非常干净,脸上皮肤白净,连一颗老年斑都没有,都羡慕老人有了一个好媳妇。
每次去超市买菜,陈慧丽都先问一下婆婆想吃什么?而把从超市买来的东西,她全部放在婆婆的房间,她要吃、要用的时候就到婆婆房间去取。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陈慧丽都很注意,在她看来,这么做,既是晚辈对老人的一种尊敬,又让老人感受到一种父辈的尊严。
尽管如此,她感觉还是欠亲人的太多了。这个爱哭的女汉子,为了工作,十年来她没有因为家庭事务请过一天假。凭这一点就让人十分佩服。
2010年8月,她父亲身患胃癌住进了医院,按常理,作为女儿,她应该请假回家在医院陪护时日不多的父亲,但考虑到她是窗口“首席代表”,她请假走了,工作受影响怎么办?她放不下窗口的工作和等待她办事的那些百姓。于是她跟家人商量:“我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在医院陪护,爸爸夜晚在医院的事我全包了,这样既不耽误工作,又照顾爸爸,工作家庭都可兼顾。”就这样,她坚持“尽职尽孝两不误”,两头的事情一天都没拉下,窗口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她就抱着资料到医院去做,爸爸有急事,她再从窗口跑回家去帮忙。这样两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亮晶晶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白里透红的面颊就像涂了蜡,看着实在让人心疼。期间的辛苦她一直留在心里,夜间伺候父亲,白天依旧坚持在窗口“微笑服务”。
那一年的10月,她的婆婆又因病住院,她依旧“尽职尽孝两不误”,直至婆婆去世都没请过一天假。
2013年3月,母亲又病了,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此时恰逢国务院“国五条”出台,房屋交易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办证量从每天70多件,猛增到300多件,巨大的工作量压得她一天也不能脱身,连晚上都要加班加点。母亲住院20天,她忙得一次也没能到医院去。
姐姐打电话说:“妈妈很生气,怪你眼里只有工作,没有妈妈,病成这样都不来看一下。”她拿着电话泣不成声:“对不起,妈妈……”出院后,陈慧丽回家看母亲,连喊了几声妈妈,妈妈都不理,尽管没说一句责备的话,但她明显看出妈妈的不高兴,委屈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看着她流泪,深爱着她的母亲反而责怪她了:“慧丽,你这丫头什么都好,有时就是有点傻,这样没日没夜的干事,亏了身子怎么办?”听了母亲的话,陈慧丽伏在母亲身上哭了:“我的好妈妈,谢谢你……”其实,她没有按时探望病床上的妈妈,妈妈很生气,但即使病魔缠身,妈妈还在心疼她的女儿。
我们听着这个故事被感动了,试图再次深入探讨她的内心世界,陈慧丽摇头,没有回答。
是的,她生活在一个优越的家庭,公公曾经是武汉市局受人尊敬的老领导。老公李荣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待遇也不低。女儿李慧子聪明懂事,从小不让父母操心。家中宽敞明亮的房子可以让她过着舒畅悠闲的日子,她完全可以不这么辛苦地工作。
市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朱小飞说:“根据她家的条件,她完全可以在家当全职太太,即使工作,也有能力、有条件找一个既清闲又能拿钱的活,但她没有,她选择了最苦、最累的窗口,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她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同事罗玉华说:“她这人,生性善良,想自己的事少,想别人的事多。她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而说话文绉绉的陈忠英则认为:“她身上应了老子那句话吧,上善若水,江城武汉孕育了她滋润万物而没有私情的性格。”分局局长高成喜说:“人在困境、逆境中自强不息,非常可贵,值得赞扬;像陈慧丽这样在顺境中依然努力工作,顽强拼搏,值得敬佩。”众说纷纭,我们始终找不到答案,不过陈慧丽业余时间喜欢唱歌,有一首叫做《国家》的歌她特别喜欢:“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也许她没有想这么多,她的心胸也没有这么广阔,但她自己说过一句话,概括她自己:“一生素衣,两耳倾听,三餐不舍,事事尽心。”2005年9月,她获得江岸区机关工委“迎国庆交谊舞比赛探戈一等奖”。
2013年10月,在江岸区“美在江岸-寻找身边的美丽女人”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美丽女人”。
2014年3月,她获得第三届“江岸区道德模范奖”。
几个奖项说明,她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她活得阳光,活得年轻,活出人生价值。也许,这才是她想追求的。
2011年4月,江岸区开展直管公房土地登记审批工作,因为江岸区是老城区,他们承担武汉市70%的工作量。为提前完成这个“超常任务”,陈慧丽率领她的团队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跑现场、查数据、调档案,工作夜以继日。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由于在窗口来回穿梭,不慎摔倒,医院检查发现,左臂骨折。医生告诉她,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坚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好好休息。可她只歇一个星期,手臂一消肿,打着石膏夹板,吊着胳膊回到窗口上班了。
同事们劝她回家,她说:“大家都在忙,关键时候我这个'首席代表'怎么能缺席!”直到现在,同事陈忠英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感动不已:“百姓都她叫'纸条姐',可”纸条姐“骨折后还在坚持写纸条有几个人知道呢?”那段时间,她左手缠着厚厚的绷带挂在脖子上,右手接听电话,为了在小纸条上写下问询人的问题,只能用脸和右肩把听筒夹着,然后右手去找笔。而这个时候,偏偏那支水性笔的笔盖拧得特别紧,一只手拧不开,最后还是同事过去帮忙,才拧下笔盖。
没有骨折过的人完全无法体会这种心酸,一个正常人特别简单的动作,骨折的人来做有可能累得流汗。因为休息不够,最后还导致了骨折部位微小错位,她只得去医院重新对接。
从来没跟她红过脸的老公李荣庆急了,责怪她说:“以前你身体好好的,怎么干我都不管,现在你都这样了,还不顾惜身子,要是留下后遗症,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陈慧丽微笑着说:“老公放心,我去上班小心一点,只动口,不动手,保证给你完璧归赵。”不久,江岸区1753本直管公房土地证全部审批完毕。堆得比人还高的几大堆档案资料从政务中心窗口送回江岸区国土规划局存档,用11座的面包车整整拖了三大车。
陈慧丽有个习惯,决不把工作上的事带进家门,但是完成这项“非常任务”这天,她回到家,面对老公李荣庆做好的一顿好吃的晚餐,她兴奋地说:“又一项突击任务完成了!”李荣庆说:“对我家丽丽来说,这是大事,再加一个菜给你庆贺一下。”当他要进厨房的时候,陈慧丽一把拉住了他:“老公,这顿饭,我来做……”李荣庆憨憨地笑着说:“这是咱们家20多年的规矩,我不想改了……”看着李荣庆那真诚的目光,陈慧丽伏在李荣庆宽厚的肩膀上哭了。
我们来到江岸区政务中心大厅,见到了来接陈慧丽下班回家的李荣庆,问他:“你有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为什么这么关照她?”李荣庆嗨嗨一笑,说她是天下最好的媳妇,并用四个字来形容她:“善良、贤惠。”我们不禁心头一热,是的,这就够了。在事业上,她是湖北省“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在家庭中,她是“天下最好的媳妇”!
让爱洒遍神州大地
2014年3月24日,《长江日报》对陈慧丽事迹首先进行了报道,并发表评论:“陈慧丽窗口办证,10年写下便民纸条一万张,将百姓的难事、窘事、奇事、麻烦事一一办成。春秋十载,2500个工作日,每天4次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挥笔留言、指点迷津,与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一脉相承。”随后,新浪网、凤凰网等陆续转载,《人民日报》在“最美基层干部”专栏进行报道,在武汉三镇反应强烈。
这一天,江岸区政务中心“国土窗口”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吴天祥。
吴天祥得知陈慧丽的事迹后,特意从武昌赶到江岸区政务中心,给陈慧丽亲手送上鲜花,表示他的敬意。
吴天祥说:“老百姓一辈子没到过北京,也没见到过天安门是个什么样子,一辈子没有出过武汉,他说我们怎么看共产党,怎么看人民政府,就看身边公务员、窗口的工作人员,他们服务好,他们就伸出大拇指说共产党好。”此后,湖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爱岗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陈慧丽与几个武汉英模——汉阳检察院铁娘子检察官李红艳、“一个人的公交司机”曾令成、“研究生炉长”曹锟、农民工技术能手“马一刀”等,济济一堂,交流心得,讲述各自为民服务的事。
座谈会上,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的尚重生教授对陈慧丽事迹进行了点评,他说:“'纸条姐'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典范。一个平凡的好人,构成了真正的民族脊梁。”陈慧丽在“爱心窗口”做的一些平凡小事,引发了政府转型、公务员“变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意义”,她的名字冲出武汉三镇,通过各种媒体传向神州大地。
请看网友的热议——用户3545327781:为每一位把工作当作一份责任,用爱心为百姓做事的普通人点赞!
zlf057:10年的坚守,一万张的纸条,陈慧丽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好样的!
@闻香踏夜而来感叹:眼泪往肚里流的委屈,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悔人生的选择,不改其志的执着,这需要何等强大的内心,何等无私的精神,何等坚韧的品格,何等高尚的情怀!
Tyqcezxvxm:对每一个办事的人都像亲人、朋友一样,完全没有一些政府部门公务员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架子。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事效率高,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好公仆。这样的公务员楷模应该大力宣传,社会风尚才能日益阳光。
@朔漠紫汀: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总是用各种原则、用各种职责范围把自己“保护起来”,不在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不做,看起来没错,却忽略了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而陈慧丽从不怕把职责范围外的事情揽上身,不遗余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才是大家真正需要的政府工作人员!
@小晶怪怪: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给人民群众传递更多的是一份温暖,社会多一点正能量!
武汉网友:小小纸条承载着对普通百姓的感情与尊重,为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纸条姐”用行动有力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手机用户2105699611:小纸条,现真情,希望“纸条姐”的正能量引领出更多的“纸条哥”、“纸条姐”。
@晓风残月问何处:向陈慧丽致敬!向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坎上的基层窗口工作人员致敬!
同时新疆青年网、中国江苏网、荆楚网、川北在线、四川在线、东北新闻网纷纷发表评论,表示脚踏实地学习陈慧丽,让一份份爱心传遍神州大地。
2014年4月20日,在武汉市国土规划系统隆重召开“陈慧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党组书记王继连,面对2000多名干部职工以及新华社、长江日报社、武汉晚报社和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布置了他们“学习陈慧丽为民服务献爱心”活动的指导思想。
王继连说:“陈慧丽精神是她爱心的充分体现,又是我们国土规划这个大家庭的一笔宝贵财富。对这种精神,我们不能为宣传而宣传,不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事,我们要竖起这个标杆,就是要在我们国土规划系统内的干部职工,以她为榜样,用心学习,让一个陈慧丽带动千万个国土人。”局长盛洪涛则认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陈慧丽的精神实质突出的就是一个爱字,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爱亲人。针对这个爱字,我们要根据总书记的要求,用陈慧丽的标杆'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拿出实际行动去学习陈慧丽。”而副局长严春,毫不客气地提出了十大疑问,其中包括:我们的审批工作是全国效率最高的吗?我们的收费标准是全国最低的吗?我们的服务质量是全国最好的吗?措辞严厉,令人深思。
随后,以武汉局党组发出“红头文件”为标志,全系统迅速掀起了向陈慧丽学习的高潮,“学习陈慧丽为民服务献爱心”活动蔚然成风。
——从领导干部做起,把“浮在上面”变成“沉到基层”,把“管理”改成“服务”,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工作作风有明显改善。
——全面推行“七个一”工作法,开展“服务便条行动”,成立“陈慧丽小组”,设置“陈慧丽流动红旗”,设立“学习陈慧丽示范岗”,争创服务一流、百姓满意的“国土规划窗口”。
——进一步落实“窗口”首席代表制、首问责任制、主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AB角制,为百姓提供更规范、更有效、更便捷的服务。
——推行绩效评价第三方参与机制。让百姓直接参与,直接监督;让“没有管理权”的退休干部深入基层,听百姓讲实话,说真话,提建议和意见,改进作风。
由于学习活动不走过场,扎实有效,武汉国土规划系统一个个“纸条姐”“纸条哥”式的人物纷纷涌现。
“市民之家”窗口的陈橹光是典型一例,他接待来窗口办事的百姓更耐心、更细致了,总是满面笑容、不厌其烦的介绍解答,甚至几个小时不离座位。有一天,来的人特别多,积累的材料摆了一桌,为了完成当天工作,让明天来“窗口”的百姓顺利拿到手续,他独自加班到晚上8点以后,成为“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的最后一人。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天晚上,他家中怀孕8个月的妻子还在静静地等他回家。
因为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陈橹光被市民之家授予“岗位服务明星”称号。
作为陈慧丽成长的地方,江岸分局始终走在学习陈慧丽活动的前列。
局长高成喜说:“陈慧丽是在我们江岸分局成长起来的,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不仅要把'陈慧丽窗口'做得更好,而且要让整个分局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才能与她的形象相匹配。”2014年5月,我们在江岸区政务中心采访时,一位刚在“国土窗口”办完业务的蓝女士,感慨地对我们伸出了大拇指:“我第一次来'国土窗口'办事,想不到,比银行的VIP待遇还要好。”一件小事,折射了他们服务质量的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武汉国土规划系统,我们走进机关,走进基层,走进寻常百姓家,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学习陈慧丽的浓浓氛围。陈慧丽不再是“个人楷模”,而成为一个为民服务的整体形象。
在武汉,不仅是国土规划系统,不久之后,陈慧丽的事迹传遍武汉三镇,她“痴心为民”的精神感染着武汉所有“窗口”的工作人员,正想唐朝诗人李白的一句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014年的武汉,“远学焦裕禄,近学吴天祥,身边学陈慧丽”活动悄悄展开,“爱心窗口”像一朵朵鲜艳的梅花在江城盛开。
青山区政务中心为了“求真经,学实招”,首先就“窗口”工作七大难题,“问计”陈慧丽。——遇到百姓不愿听你解释怎么办?面对个别人无理取闹发脾气怎么办?留私人手机给办事群众,不怕被骚扰吗?遇到软磨硬泡怎么办?长期在窗口一线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办证法规庞杂,怎样做到一分钟写张小纸条?求变心态,由此可见。
在质量监督局“窗口”,工作人员祝晨晨开始为前来办事的百姓“写纸条”,并留下自己的邮箱地址和电话号码,让他们把资料扫描后发到他的邮箱,或随时打手机,他会第一时间帮他们办好。
在武昌区政务中心,市民赵春霞女士只用5分钟就办结了房产抵押注销手续,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晚上7点打电话咨询一个问题,竟有人接听。窗口工作人员将办公座机呼叫转移到手机,把8小时之外的休息时间也留给了群众。
准备自主创业的大四学生谈斌,到硚口区政务中心,只填了两张表,等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办理了成立公司的相关证照,而且整个过程都是工作人员免费代理。
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平凡小事,却能反映出整个武汉行政服务窗口的巨大变化。
此后,武汉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助推“学习陈慧丽为民服务献爱心”活动不断深入,2014年5月28日,召开了“第三届人民满意公务员和集体表彰大会”,让陈慧丽做了“纸条相约,情定窗口”的发言。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听了她的发言后说:“国土规划局窗口陈慧丽和她的团队,10多年来办理30万本土地证,无一差错,接待数十万办证群众无投诉,写下万张便民纸条,让群众少冤枉路,这是扎根基层,爱岗乐岗的敬业精神,是一心为民,热情奉献的服务精神,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是学习焦裕禄、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践行者。”是的,在中国,每个乡镇、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设立了多少个“窗口”?如果每个窗口的“首席代表”,以及她的团队都成为陈慧丽式的“爱心窗口”,我们党和政府的威信一定会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面对市委书记的表彰与奖励,陈慧丽淡淡地说:“我是一个窗口的首席代表,不过把一些小事做好,做事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多一丝细心,多一点热心,做百姓的贴心人,没什么可张扬的……”她每一次到外地演讲,仍然提着一个买菜的包,并且像个“服务生”那样挨个给大家端茶倒水;作为“首席代表”,她回到窗口,仍然在窗口忙忙碌碌地为民做事;受委屈的时候,她还会哭,挨骂的时候她还是流泪。
不过,她记住了一段话:“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小有名声的陈慧丽,依旧践行着总书记的教诲,用爱,用情,在为民服务的路上默默前行,让那份爱点点滴滴洒向江岸人家,洒满神州大地……
(作者简介:陈国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梁守德,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驻会作家;刘将成,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驻会作家。)
上一篇: 环城之路
下一篇: 造出“米粮川”,守好“饭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