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国土写春秋

来源:作者:邢云鹏时间:2014-07-12热度:0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万柏林分局副调研员郭润红小记
       
   他是国土资源局的副调研员,但留给众人的印象还是头戴着草帽、穿着旧迷彩服、蹬着一双带泥土的球鞋,请客人吃饭,被饭店拒绝,到市政府开会,被门卫拦住……
   他不是学者,却有近百篇学术论文被国家、省、市期刊采用,有的还编入大学教科书。   
群众说:他是个好人,办事公道,服务热情
   想在办公室里找见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万柏林分局副调研员郭润红太难了,他不是在下乡,就是在外地出差。
   4月19日,周六,记者获悉他这天在局里,悄然前往。办公室内,郭润红正与一个60多岁的贺大爷聊的正欢。
“老郭是个好人,没事时,自己总想找老郭来唠叨唠叨。”一听记者要采访郭润红,老大爷来了精神:“我是小王村人, 1998年3月我在原宅基地上进行翻盖,被邻居拦住,说我超占,影响他家出入走路。双方互不相让,眼看要打架,这时老郭赶到了。经过实地测量,结果我没超占,邻居也道了歉,一场邻里纠纷化解了。也就是通过这件事,我认识了老郭,处理起事情来,钉是钉铆是铆。”
   郭润红,1966年春天出生在太原市北郊区(后改为万柏林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7年大学毕业后,郭润红迈开了人生拼搏的第一步。当时,太原市北郊区政府要招聘一批土管员,在众多参与者的考试中,他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分配到小井峪乡担任了土管员。就在这一年里,开始了他投身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精彩人生。从此,精通业务、热情服务、秉公办事成为了他国土人生的座右铭和最高的工作准则。
   大王村的宋麦栋与钱喜福现在的关系很好,但在20年前,双方因为修房的事情却互不相让,争吵得一塌糊涂。1988年10月,宋麦栋与钱喜福经过土地部门审批,在村内的一块空闲地上开始修建房屋。钱喜福先修建,房子盖好后,却发现自己的房屋出现了裂缝。原来,房屋的后面就是条村里的排水渠,长年没有硬化,自己下的地基又不足一米, 这样房屋修起后,地基沉陷了,房屋出现了裂缝。这时候,宋麦栋在排水渠对面开始修建房屋,可能是鉴于钱喜福房屋的教训,将自己的房屋地基挖了1.5米深。没想到,这边地基刚挖好,那边钱喜福的房屋裂缝更大了。为此,钱喜福拦住了宋麦栋,不让他盖房子,怕自己的房屋裂缝加大。宋麦栋认为,自己的手续是审批了的,再换个地方盖房子,还不知到要等到什么时候,况且,自己挖地基已经投入了不少钱了,这个损失谁给出。双方从一开始的争吵,发展到后来的亲戚朋友也参与进来,一场群体事件眼看就要发生。大王村村委会制止不住了,急忙打电话上报小井峪乡政府。
   郭润红一听说这事,立即叫上同事,骑着自行车赶到大王村。到了大王村村后,郭润红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现场勘查。现场一勘查,郭润红摸清了情况,心中有底了,而且互不相让的双方不吵了,也不闹了,开始等结果;第二件事,叫上宋麦栋与钱喜福到村委会解决问题。钱喜福坚持一个理,自己房屋对面任何人不能修房,自己的房屋裂缝损失必须有人赔。宋麦栋坚持一个理,自己别处修房也行,必须立即给审批,而且下地基的损失还得有人给承担。从下午5点开始,直到凌晨2点多,最后经过反复的商量、劝说,最终村里给钱喜福赔款800元,宋麦栋开始修建房屋。第三件事,督促村里将排水渠进行了硬化。
   时任大王村的村委会主任张吉栋说:“我村人多地少,修房只能利用村里的空闲地,见缝插针进行修建。郭润红督促我们将排水渠硬化后,不仅解决了周边居民的污水横流,而且让许多急需修房的村民有了修房的地方,可谓是解决了一个宋麦栋与钱喜福的‘疙瘩’,做了一件对全村有益的善事。”
   解决宋麦栋与钱喜福争斗的事情,如果说是因为起因在宅基地上,属于郭润红份内的事情话,解决大王村与小王村村民群体闹事的事情,就完全属于郭润红份外的工作。大王村与小王村的村界大部分是南北分界,有50亩地是成东西分界。1995年,太原市修建南内环西街,在大王村与小王村50亩东西分界地中穿过。为了便于管理,两个村的村干部私下里商量,以南内环西街为界,将两村同面积的土地进行了兑换。但由于没有及时公开,部分村民不理解,最后发展成为了两个村200多人的群体性斗殴事件。
   小井峪乡政府领导计划让派出所出面解决这个事情,但郭润红了解到这个事情是因为兑换土地引起,便主动请缨。领到任务的第二天,郭润红早上5点30分就骑着自行车赶到小王村,在时任村委会主任李仁信的家中了解情况。澄清问题症结,吃完早饭后,他7点30分赶到大王村,经过与时任大王村的村委会主任张吉栋的商量,两个村各选5名村民代表,到乡里进行商量。经过一个上午连着下午的商量,两个村的村民代表达成了如下协议:两个村的土地必须是同面积兑换,村委会对兑换的土地情况进行张榜公布。第三天,早上5点,郭润红就赶到两个村,叫齐两个村的10名代表,开始对交换的土地进行实地测量。经过连续三天的测量、计算,兑换的结果在原来村委私自交换的15亩土地基础上扩大到了50亩,将两个村的土地以南内环西街为界进行了一次重新调整,界限更加明确,而且更加便于两个村的管理。两个村的村民都说:郭润红是个好人,办事公道,服务热情。
   他说:一定要将群众的利益维护好
   对于国土资源工作者来讲,一边是铁骨铮铮,依法办事,一边是文明执法,创建和谐。郭润红时常这样讲:我的一切是组织上给的,能在有生之年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荣幸,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在担任土管员时,小井峪乡是当时区里最大的乡,全乡23个行政村(居委会),8000多户,3万多人。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土地纠纷很多,流动人口很多,仅仅一个后北屯村,4000口常住人口,就有流动人口4万多人。土管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解决辖区的各类土地问题。在工作中,郭润红感觉到,要想解决问题,一是要精通业务;二是要对辖区情况熟悉。
   郭润红在学校里学的是农业,管理土地,只有一本土地法。为了能成为土地管理方面的专家,郭润红对报纸、杂志特别痴迷,只要发现有关土地方面的小知识、案例、经验等,他都要剪辑下来,晚上回到家还要认真钻研。同时,他又拜涉及土地方面的报刊的编辑为老师,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在各位编辑的指导下,郭润红理论知识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他爱钻研的特点,使他能将自己的实践与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许多研究论文在国家省市报刊上进行了发表。他写的《太原市万柏林区土地供需综合预测》、《太原市万柏林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研究》分别获国土资源部1998 年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参与的《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九院村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成功申报国家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这一项目已经实施成功,并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在担任土管员的期间,郭润红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参与的移村“改造旧村,进行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至今仍是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样板”。移村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1986年11月起,随着太原城市建设,移村将告别农村经济,整体城市化。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使用数目可观的征地款,解决村民以后的生计问题?在郭润红的建议下,该村采取了住房高聚,集中化、高层化,腾出了200亩建设用地;将数目可观的征地款集中使用,组建新的企业。目前,移村已经建起了千峰工贸大楼、千峰小商品批发市场、山西鸿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等企业集团,形成了商贸、餐饮服务、物业开发管理等多种经济齐头并进发展的格局,实现了移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1998年,郭润红担任太原市土地局万柏林区分局副局长,2002年起任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万柏林区分局副局长。不管是担任乡里的土管员,还是局的领导,郭润红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业务知识的钻研。2001年9月,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他又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班的学习,并于2005年3月30日获得硕士学位证。他的毕业论文《太原市万柏林区农用地估价与定级》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的一致好评,被编入大学教材。
   参加工作23年来,郭润红除了学习业务,就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以至于在万柏林区、特别是在小井峪乡一提起郭润红,群众和同事总会一口气说出许多关于他的好秉性好品德,还有关于他的许多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与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往事。
1987年担任担任小井峪乡土管员后,为了熟悉辖区情况,走村串户、上山下矿成为了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结婚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下乡就是骑车,车闸每周要换一次,三年下来,自行车的轮胎都磨成平的,一点花纹也看不出来。
   1989年,开展全国土地第一次调查,郭润红更忙碌了。那年夏天,为了完成对西山地区的测量,他吃住在西山的聂家山、寨沟、西峪的村里,天刚亮就开始测量,中午稍微休息,就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进行工作。6月份,由于天气炎热,他开始流鼻血。但是,他只是多准备了点棉球,就开始工作。
   1989年7月2日,太原市要在小井峪乡开一次土地调查现场会。由于事先没有通知,郭润红正在野外调查,介绍经验没了主角。于是,乡里立即派人去找郭润红。郭润红骑着自行车往回赶,路上的颠簸,让他的鼻血留得更加厉害。更糟糕的是不经意的一个咳嗽,棉球呛住了呼吸道。无奈,半路上只好先到医院,
这一耽搁,郭润红赶到会场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参会的人已经在饭店开始吃饭了。郭润红赶到饭店,却被饭店保安拦住了。
     “我是开会的。”
    “骗鬼吧,戴着草帽、堵着鼻眼,穿着破迷彩服、推着烂自行车,不是要饭的就是混饭的!去去去,哪个参会的是你这样?”
   不管郭润红怎么解释,饭店的保安就是不让进。正在这个时候,小井峪乡的一位副乡长出来送一名参会者,这才给郭润红解了围。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好几次,他从西山上下来,到市政府开会,被门卫拦住不让参加会议。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传个迷彩服,带个小草帽。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干工作,有人给他掌声。也有人笑他,工作玩命,是个“土老冒”!郭润红笑了,自己就是个“土老冒”,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土地和家园,自然比别人多了一份眷恋与热爱,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09年3月份,在万柏林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他发现,西山的石峰山林场的权属范围与周边10个村村的土地存在重叠现象。原来,2001年以来,在退耕还林中,石峰山林场将周边村民退耕还林的土地全部划入了该厂的范围。由于林场主要负责人与周边村村委主任已经换了三届,当事人特难找到,现任林场负责人与周边村村委主任又对上述问题不了解,认为按现状划定算了,不仅省却诸多麻烦,还能加快进度。郭润红却说:“现在省了事,将来是个大麻烦,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将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既要加快进度,更要保证质量。”接下来,郭润红又是跑市国土资源局找资料,对图斑,又是多方寻找当时的林场主要负责人与周边村村委主任,前前后后一个多月,将石峰山林场的权属范围与周边10个村村的土地存在的1000多亩重叠问题进行了一一划清。
   将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据初步统计,从1987年到1995年,在担任小井峪乡土管员的期间,郭润红总共解决了3700多户的宅基地问题,平均每年都要解决20多起因土地纠纷引发的村民矛盾冲突。
    同事说:郭局长事事亲临一线,时时事必躬亲
   万柏林区国土资源局职工任淑花说:郭局长现在已经是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万柏林分局的副调研员,虽说是个副职,但也算个‘一官半职’,应该可以稍稍歇口气了,但他在服从局党组安排工作的同时,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照样时时处处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时常把自己当做一个‘兵’,——一个能带兵的“兵”,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招一式更有力,仍然事事亲临一线,时时事必躬亲。
2009年6月份,万柏林区第二次土地调查进入了关键时期。郭润红分管此项工作。入夏以来,太原市天气多变,时而骄阳似火,气温高达摄氏30多度;时而狂风暴雨,气温陡降10多度,有如寒秋;时而阴雨绵绵。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为了与恶劣天气抢时间,和老天打起了“游击战”,郭润红与二调工作人员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晴天起早摸黑拼命干,雨天瞅准机会打“游击战”。
   对万柏林区国土资源局王封国土资源所所长尤伟来讲,2009年7月2日是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按照局里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组组长李军局长的安排,要完成王封乡辖区的王封村、磺厂村、冀家沟村、前西岭、后西岭村、榆树峁六个村的权属确认。早上5点钟,尤伟赶到万柏林区国土资源局与郭润红等6人在局门前的小餐饮点喝了一碗豆腐脑,然后坐车赶到王封村。
   “杨主任,我们到了,您们在那里呀?”6点钟,尤伟在王封村与化客头村交界处给化客头村村委主任王万秋打电话。“下雨天还出来工作,你们怎么回事?”电话那头化客头村村委主任王万秋埋怨了一句。6点15分王万秋赶到后,工作人员冒着雨打着伞对两个村存在争议的地方一一进行确认。7点15分,王封村与化客头村的交界处的权属确认全面完成。
   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王封村与磺厂村交界处。原来,王封村与磺厂村是以山上的小路为界,由于在第一次土地调查中,工作人员的疏忽,将两村的界址以山沟进行了划分,结果王封村的二十多亩地划入了磺厂村。这二十多亩地大多是王封村的墓地。
按照尊重历史、互谅互让的原则,工作人员对墓地进行了权属确认。10点30分王封村与磺厂村的交界处的权属确认顺利完成。磺厂村村委主任杨锁旺握住王封村村委主任杨文文的手说:“我们的祖坟误划入你村,虽然你们虽没阻拦我们烧纸上坟,但我们心中一直不踏实,怕你村村民把我们的祖坟挖了。这次好了,我们再不发愁这个事情了。”
   赶到冀家沟村时,已经是中午的11点钟。冀家沟村委主任让尤伟等人先吃饭。郭润红说:“先上山吧,干完工作再吃饭不迟。”
   冀家沟村地处万柏林区最西面,与古交市的随老亩村相邻。全村有三个自然村组成,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在完成该村与万柏林区的前西岭村交界处的权属确认后,已经是中午12点30分,前西岭村村委主任高五旺有叫尤伟等人吃饭。
“回去一吃饭,来回就是3个小时,不要吃了,干完工作再吃饭。”尤伟这么一讲,立即达到工作人员全体的赞同。就这样,等最后完成榆树峁村的权属确认后,已经是下午4点30分。
    在返回山下,找到一个小饭馆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近13个小时,就是喝了碗豆腐脑。坐在桌子上,尤伟与郭润红等人因体力严重透支连筷子都拿不稳,但想到今天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顺利完工时,都在会心的笑。
     “精通业务、热情服务、秉公办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郭润红时常这样讲。也正是有了这信念和决心,郭润红收获的何止是本职工作。他所在的万柏林区国土资源局自建局以来一直都是太原市国土资源系统的红旗单位,近两年又跃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先进单位。这其中饱含着郭润红和他的同事们多少心血、汗水和付出!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