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构筑地矿灵魂奉献提供资源保障
来源:作者:路广照时间:2014-04-29热度:0次
——浅谈贵州地矿文化建设
路广照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一首源自于电影《年青的一代》的主题歌——《勘探队员之歌》唱响了几代地矿人,这就是我们通过电影认识的第一印象的地矿文化,这就是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地矿人奉献精神的追求和地矿灵魂的所在。
而谈起我们这一代所亲历的地矿文化建设,不禁使我们想起八十年代初期,五零后、六零后出生的年轻的一代,响应祖国的号召、抱负父辈的嘱托,纷纷投入到地质战线,开始了祖国的第二次创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使得地矿文化天空豁然开朗,在地矿部“三光荣”教育(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四特别”教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活动的引领下,演讲家李燕杰在地质礼堂针对地矿青年的演讲、地矿部文学刊物《山野文学》和报告文学集《先行颂》的出版,展现出来的地矿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是不可忽视的。
贵州局各地勘单位开始学起十六步舞、交谊舞,开始举办自乐自娱的周末晚会;办起了队部及野外分队的宣传墙报;队属政治部、共青团与工会自办的手刻油印小报、刊物(如114队的《共青湖》、102队的《小草》、111队的《小溪》、115队的《山叶》、105队的《山魂》、测绘队的《地质测绘报》、112队的《探索》……)等文化媒介纷纷创刊;贵州地矿局1984年创办的内部主流文学期刊——《杜鹃花》,以李绍珊、袁浪、张子原、拓石等文学前辈以及王林、李裴、周万强、陈跃康、彭德全、管利明等年轻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开始了贵州地矿文学艺术的起点探索,局属各单位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如鱼得水、开始有了耕耘之墒。
袁浪先生的电影《血溅秋风楼》公映了!陈白秋先生的原木艺术诞生了!胡正连先生的硬笔书法出现了!刘龙才先生的科普专著《神奇富饶的贵州》出版啦!李绍珊先生的地质微观艺术开展啦!……
贵州地矿文化的春天来啦!
一、地矿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贵州地矿文化建设依托于各时期的主要思政工作目标而进行:
三光荣教育和四特别教育本身就是地矿精神的文化引领,是地矿行业的精神内涵的凝聚。全局千兵万马开赴紫木凼、会战烂泥沟的大干快上时代,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扬。于是乎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艺表演均万笔投注、全情服务于此项活动中来,1987年地矿局邀请著名作家叶辛、顾汶光、王蔚桦、何光渝、张幼琪等前往黔西南金矿区实地采访近半个月,随后他们的一系列报告文学、小说散文在省报、《杜鹃花》上的发表,肯定和褒扬了地矿精神,带动和助推了地矿文学的发展;省武警总队文艺团队下基层演出,弘扬和歌颂了地矿人,催生和促进了地矿文艺的开展;随之而来的是贵州地矿儿女纷纷投笔著书、载歌载舞的地矿文化建设的开始,200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贵州地矿局编辑的地质文学丛书《高原拓荒人》(报告文学卷、小说卷、诗歌卷,计120万字),集中汇集了80年代至90年代贵州地矿局文学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标志着贵州地矿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三代地矿人执着的探索、三代地矿人无私的奉献保障了地矿文化建设资源的日丰月茂、年年更新、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贯彻中央的决定,局领导班子提出打造“六个一”工程(出版一套贵州地质文学丛书、出版一套地质科普丛书、出版一部贵州地矿政研论文集,出版一部贵州地矿摄影书画集,拍摄一部反映贵州地质找矿突破的电视连续剧、举办一台地矿文艺精品演出活动)的文化建设规划。对全局优秀地矿文化元素进行全面规划、整合、提炼和升华,弘扬地矿文化自觉性,增强地矿文化自信心,积极探索和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贵州特色的地矿文化建设新路子,加快健全完善与地矿工作体制相适应同时又特色鲜明、有效实用、全省知名的文化体系,以推动地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地矿文化成为助推地矿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继《杜鹃花》2009年复刊之后,在新一届编委及成员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通过深入一线举办文学文艺授课、研讨、座谈等形式,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了局属各单位的地矿文化建设的开展。局属各单位内部小报、期刊如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出(如《清水江》(101队)、《热地》(102队)、《梵净风》(103队)、《山谷风》(104队)、《山魂》(105队)、《新突破》(106队)、《高原情》(108队——区调院)、《苗岭杜鹃》+《苗岭物勘》(109队——物勘院)、《测绘经纬》(110队——测绘院)、《水高原》(111队)、《探索》(112队)、《乌蒙山》(113队)、《共青湖》(114队筹复刊)、《枫叶》(115队)、《晶簇》(117队)、《实验纵横》(实验室)、《贵探时讯》(探矿厂)、《起锚》(勘察公司)、《山水旅报》(山水国旅)、《和谐苑》(投资公司)、《拓荒人》(地调院)、《贵州地环监测》(环境院)、《贵州地矿》+《贵州地质》(地矿局)等等已经付梓出版印刷和正待酝酿复刊出版交流的地矿文化建设媒体),集新闻报道、先进宣传、文化创作、专业技术和思政论文研讨、感思感想论坛为一体的文化媒体构建的“一队一刊”地矿文化创作格局已经形成,逐渐成为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成为局属各单位可以积累成册的队史年谱,成为地矿人共守的精神沃土和思想家园,成为贵州地矿局“构筑精神高地、文化引领发展”的文化新秀,成为贵州地矿文化建设优秀文化作品的检阅台。
2012年3月16日召开的“贵州地矿文化发展大会”,开展了“贵州地矿精神”大讨论活动,历时半年确定和提出了的贵州地矿精神(找矿兴黔,求实创新)与核心价值观(找矿为本、科技为先、和谐为基、奉献为荣),标志着贵州地矿局进入了打造地矿文化品牌形象的崭新阶段,为地矿文化建设再一次确定了创作方向。“一队一刊”加之各单位网站陆续登录,墙报逐月更新,反腐倡廉安全警示以及时事政治宣传牌、地矿精神及核心价值标牌规范上墙,贵州地矿局地矿文化建设出现了承前启后的发展势头。通过地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地矿家园,依托各类媒体为载体达到政治信息、工作信息、专业信息、情感信息、人文信息交流互通的目的;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地矿职工创作积极性、拓展信息共享性,达到提高地矿职工幸福生活指数和乐观工作指数的目的。
贵州地矿文化建设依赖于人文环境丰富的黔山秀水和文化基础夯实的多民族文化资源:贵州的山水自然环境正如贵州的矿产资源一样绚丽多彩、千姿百态;贵州多民族的风情风俗如同《镜花缘》中的花木草芥情种万千;作为贵州地矿人独占其深入荒山老林、接触少数民族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汲取和学习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便是发展和弘扬地矿文化的有利之源。
常言道,江南出才子。细想开来无非是由于江南的景色、江南的民俗使得当地文人墨客便于有感而发、见景抒情。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五百年后的贵州,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建设逐见成效,便捷的交通环境使贵州山水民风得以向外界展现,如今的贵州文化已远超于昔时的江南,贵州地矿文化建设将得天独厚地得以发展,贵州地矿人将胜过江南才子。
继103队开启了与当地政府共议事、同联欢的先河之后,局属各单位紧密地依靠驻地和工作所在地的政府通过政治议事、经济帮扶、文化搭桥等形式建立鱼水之情,密切了单位与政府的关系、和谐了项目组与村委会的关系;汲取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实和扩展了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贵州地矿文化建设依存于地矿儿女几代人的拼搏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地矿儿女几代人的传承,在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特殊行业的前提下,地矿人具有脉息相传、传统相承的特点,优良的文化经过几代人凝练得到了发展和延续。一年四季守空房的境状,锻炼和造就了地矿人的钢铁意志和艰苦拼搏精神;身处深山老林的工作环境,大自然赋予和成就了地矿人思路开阔和文思敏捷的创作意识。因此无数可歌可写的地矿人事迹和秀美俱览的大自然风光,提供了地矿文化创作的无尽素材和模版,积蓄了贵州地矿文化创作与建设的原动力。品过茶苦方知糖甜,历尽艰辛才识优越。地矿人艰苦拼搏之后更知道欢愉的需要,用赞赏大自然的乐观主义的思维忘怀艰苦工作环境的烦恼,于是努力挖掘身边的东西、深入感知外边的世界、善于记录撰写所见所知所感就更成了地矿文化建设的动力所在。
本人曾在1984年11月16日《地质报》山花副刊发表拙作《汉俳•四季》,正是反映了地矿人无畏艰苦的乐观主义精神,从中可解地矿人的苦乐观。
皓蔚翠青朱,塔白半隐邓林处,溪漂红雨憷。
鸣蝉绿荫鼓,孺子牛犁正当午,汗滴黄金土。
昨夜赏玉兔,而今又探霜晨路,还谱秋色赋。
朔涛荡寒谷,一朵红梅点玉树,绝景最先睹。
二、地矿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建立隔年一次局系统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地矿文化建设更是在局属各单位蓬勃开展起来,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利用局搭建的活动平台尽多尽全、尽善尽美地展示着文化才华。
新闻报道、文学写作、报告演讲、文艺汇演、读书交流、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等参与者逐步壮大,并在全国、全省出类拔萃,凸显了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独特的“贵州地质文学(文化)现象”;
体育竞技、健身操舞、棋牌竞赛、爱好收藏、摄影篆刻、书法绘画、工艺制作等等以单位组织和自发组织形式逐步增多,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感染力在逐步扩大;
坚持结合地质工作实际,把文化建设作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教育职工、展示职工的大事来抓。局属各单位分别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健身运动场,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于职工群众文化所需。
地矿人孕育着无穷的文化基础,宣传地矿、介绍地矿,是地矿人的不辱使命;地矿人发挥着时代的最强声音,深入一线、服务一线,是地矿人的最终目的;
从《杜鹃花》杂志到《贵州地矿》报刊;从电视专题片《高原拓荒人》到《苗岭先行兵》;从袁浪的电影《血溅秋风楼》到欧阳黔森的电视剧《雄关漫道》;从地矿职工家庭登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到《贵州地矿摄影书画作品集》的出版;独特的贵州地矿文化和贵州地质文学现象,已经引起全国和同行业的震撼和敬佩。1989年成立的贵州地质文联,坚持扎根地矿沃土,唱响地矿主旋律,展现地矿人风采,创造了骄人成绩,多次获得省文联和地矿部文联授予的“文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获得中国文联“全国优秀企业文联”称号,是全国地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局;在贵州省历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奖中,贵州地矿局每届作品均有斩获并名列全省行业文联前茅;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还专门成立“贵州地质文学分会”;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多样性,聚集促进了贵州地矿事业发展的正能量。
贵州地矿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报纸上有新闻、电视上有身影、电台上有声音、刊物上有作品、舞台上有笑声、体坛上有名次”的立体化宣传格局;贵州地矿文化宣传自我、服务基层,渊海而汲水,雨露而洒甘,充分展示了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充分展示了贵州地矿人的勇于探索、敢于拼搏、奋力当先、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代表着贵州地矿文化建设的初梦形成与圆梦的期盼。
三、地矿文化建设的或缺之处和趋向性
作为行业文化的发展,在枝干初成的基础上,必须需要达到枝繁叶茂和外延发展的境界,加强和充实局属各单位地矿纵横向文化建设和交流已经大势所趋。
建立全员关心协办、专门人才主办的机制:近些年在地质文联、局政工部、局工会等部门的引领和启发下,局属各单位正在陆续恢复和建立刊物小报等文化建设媒体,积极主办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很多单位已初见成就。但是由于筹办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者均是凭业余爱好等方面的原因,筹办的数量较少、参办的时间稍显仓促。这就需要各单位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青工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系统调动所有部门而不是单一部门的力量,使得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将该项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日程上来,形成全员关心地矿文化建设的趋向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健全地矿文化组织,成立局、队两级地矿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地矿文化建设办公室,注重发挥群众性业余文体组织的作用,保证地矿文化建设持续、有序地开展。
建立跨单位、跨行业交流意识:局属各单位与相关联业务的外部单位除了在工作和经济上有业务往来,建立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交流也是势在必行。往往一些关联单位注重对于合作双方的业务交流,而忽视文化建设方面的交流和需求,通过共同做好文化交流带动和巩固长期的工作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与紫金公司建立文化交流关系),也是今后地矿文化建设的趋向。这就需要我们拓展精神文明建设,以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推动地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的纵横向开展。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省内和行业等主流媒体以及联合国内、省内知名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贵州局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地质找矿“235”行动计划、地下水勘查打井、地灾防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做法。
建立年终评比推荐、定期评选文化专家骨干制度:目前局“一报一网二刊”基于内部刊载的因素,本人认为每篇发表的文章内容尚缺编辑评语和推荐意见,作者和读者阅读后稍显渺茫,只有自己品味,似乎缺少了画龙点睛、杯留余香、二次挥发的感觉,日常给于评语和推荐、年终给予评比也是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的一个最佳方式,对在地矿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文化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带动更多的“欲试者”进入本园地。依托贵州局“一报一网二刊”,成为繁荣地矿文化的重要阵地。扎实做好地矿文化建设工作,要在弘扬地矿文化、塑造地矿形象、培养创作新人、丰富文化生活上谱写新的篇章,在构建和谐地矿、树立地矿新形象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强地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定期地评选出一批“地矿文化类”局管专家和专业骨干,积极鼓励系统内文化人才加入省、部文联等各类专业协会。
贵州地矿文化建设根植于土、芽发于种、果成于枝,在具有肥沃多营养的多彩贵州大地上,土肥种优枝壮就能扎好根、发好芽、结硕果;贵州地矿文化建设依托于时代建设目标、依赖于深厚文化资源、依存于地矿儿女奉献,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出好作品、练好人才、做大宣传。努力培育、精心培养、博采众收,地矿文化资源潜力必定会转化为地矿文化发展的新优势;坚持贵州地矿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地矿文化建设必定迅速兴起新的高潮;改善和优化贵州地矿文化的结构,地矿文化建设必定会为地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动力和精神动力。为地矿职工创造和谐幸福的精神家园,使职工不仅物质生活更加充足,而且精神生活更加殷实,达到贵州地矿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共同发展。
地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重点培育,长期积淀;需要多代领导班子和参与建设者聪慧的头脑和智慧去不懈地引导、组织、实施;需要地矿人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去提炼和升华;需要地矿人上下一心、积极贡献、努力挖掘文化资源,使地矿文化资源推陈出新、源源不断、发扬光大。这样,地矿文化建设才能逐步完善,才能真正地成为地矿事业和谐稳定发展的灵魂!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