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陕军”挥师再征

来源:作者:魏锋时间:2013-05-25热度:0

(本文已经陕西省作家协会审核)

                                       “文学陕军” 挥师再征
                         ——专访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
                                         文/魏锋 摄影/田建国

   【核心提示】陕西文化与文学陕西分别作为陕西省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坐标,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作为凝结作家力量激发创作智慧的团体,陕西省作家协会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如何引领陕西作家再出发,打造文学强省,全力推进陕西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成为省作家协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至关重要的目标任务。
   蒋惠莉,这位陕西省作协的新领导人,从省文化厅一名职员到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厅长、党组成员履职中,一路走来,缘自与文化的情结,在长达41年的工作生涯中,38年就职省文化厅。2013年,又履职到新的工作岗位,任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自上任后,蒋惠莉一直忙于作协工作,埋下头,扑下身,积极拓展各个领域,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再次挥旗建设有追求、有实力、有成就的“文学陕军”,为建设文化强省、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 挥师再征! 


   2013年5月10日,古都西安,清风徐徐,繁花似锦,绿荫如海,天空一片晴朗,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在这个花开的季节,陕西省作家协会也刚刚换届,笔者应约,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 
                                新岗位:扛犁不回头 永做孺子牛
   “文学也是我孩子时代最迷人的梦想,缘自与文化的情结,在长达41年的工作生涯中,17岁参加工作,17年文化厅副厅长,38年履职文化厅。”蒋惠莉深情地说:“履职文化厅到现在的作协,一切都缘自文化的情结。”
   蒋惠莉回忆说,1972年高中毕业,“工农兵学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宠儿,品学兼优的她想继续深造学习的梦想破灭了,她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抉择,先被分配到省文化厅下属单位工作。
   当时,蒋惠莉的梦想就是当好一名文化工作者,也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一路走着。蒋惠莉不停地学,工作两年后,被调到省文化厅工作。从一名职员到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厅长、党组成员一路走来,41年的工作生涯中,在职学习不停脚步,不仅让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获得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和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毕业,以及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研究生学历,而且为她孩提时最迷人的梦想瞄准了方向。
   多年来,蒋惠莉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进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她欣慰地告诉笔者,陕西文化建设目前驶入快车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和普惠性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接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观念和主动性空前增强,文化已成为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风向标。广大基层群众可以免费读书、看报、上网、听讲座,免费参加公共文化活动。2013年2月,省委决定,她由省文化厅任副厅长转任为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岗位。
   “我认为文学是艺术创作的母体,在到作协工作这段时间,我深刻地感觉到作协应该是党和政府设立的联系作家、文学家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上的调整是工作的第一步。”在位于西安市建国路83号的陕西省作家协会,蒋惠莉上任埋下头,扑下身,一直忙于作协工作,每天8点准时到办公室,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行。
   她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因为陕西是一个文学大省,历史文化蕴含丰富,革命文化影响深远,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文化、文学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对读书的选择成为了生活的必然需要。为了便于广大读者读好书,让更多的读者知道陕西作家有好书,陕西有好作家,有必要通过宣传文学陕军,展示文学陕军的创作成就,推出名人新作和新人新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蒋惠莉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事情也很繁杂,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备忘录,密密麻麻记载着每天的工作。
“作协工作的职能实际上就是六个字:协调、联络、服务。所以我想,今后也就围绕这六个字做好工作,积极拓展各个领域,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再次挥旗建设有追求、有实力、有成就的‘文学陕军’,全力推进陕西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建设文化强省、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 挥师再征!”
   “我原来一直在省文化厅工作,做的更多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非遗保护,现在到作协来,虽说都是文化单位,可我工作面对的群体就不一样了。”蒋惠莉高兴地说。“来到作协后,缘自对文化的情结,对于作协的工作与以前还是有很多不一样。之前我和读者一样,只是看到了作家们的作品,并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很多故事。来到作协后,作家们对文学的执着和认真让我非常震撼,就像有的作家过的很清贫,不是因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一份有着很不错收入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中去。”
   “扛犁不回头,永做孺子牛。我会继续去向作家学习,等我积累够素材了,我也想写一本关于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把作家艰辛创作的另一面展现给世人,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蒋惠莉谈到这里,铿锵有力地说道,“文学陕军”新长征刚刚开始!她决心,更有信心在文学的春天,为推动陕西文学新的发展尽力。 
                               新气象:创作成果丰 沿着脚印走
   蒋惠莉告诉笔者,在5月7日召开的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面对400多名陕西作家代表说:“他坚信,陕西的厚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路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陕西梦’。要实现 ‘陕西梦’,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希望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人民同梦想、与时代同奋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实现‘陕西梦’和‘中国梦’再立新功。”
    “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省作协工作的关怀重视,社会各界在转型时期对文学事业的责任担当和有力支持,是陕西文学事业繁荣兴旺、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和坚实基础。”在5月7召开的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蒋惠莉向大会报告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取得成绩的经验和体会。
   “五年来,省作协积极实施文学精品战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注重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密切关注时代变化,潜心生活体验和艺术探索,创作出大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在蒋惠莉这位省作协新掌门人的眼底心中,全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创作出大量弘扬民族精神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伟大时代精神又关注个体心灵世界的优秀作品,最令她欣慰的是作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全省文学创作呈现出活跃繁荣的全新气象。
   1993年,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京夫和程海的5部长篇小说同时亮相,这一“陕军东征”现象震动文坛,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被誉为“东征三驾马车”,加上京夫和程海被人们称为“东征五虎将”,这一现象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全国的长篇小说创作由此走向高潮,成为陕西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值得记录的辉煌。
   “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冯积岐、莫伸、王蓬、冷梦、红柯等为代表的主力军团创作欲望依然强烈,新作不断。” 蒋惠莉说,女作家群体和网络文学创作队伍异军突起、渐成气候。目前,省市两级作协的会员已达6000余人,其中省作协会员2766人,中国作协会员271人。“现在的文学陕军正在形成以作协会员为骨干、实力强大、接力均匀、梯队分明、结构合理的格局。”根据省作协的统计数字,5年来陕西作家出版各类文学专著千余部,其中近百部(篇)在国家级、省级文学评奖活动中荣获大奖,13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其中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陕西文艺奖、第四届华语传媒文学奖,《高兴》荣获新中国建国60周年征文大奖和陕西省文艺奖,《古炉》先后荣获“施耐庵文学奖”、“中国十大文学好书奖”,今年初他又获“法国文学艺术金棕榈骑士勋章”;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李十三推磨》荣获《小说选刊》首届小说双年奖;雷涛、陈孝英荣获俄罗斯城市作家协会颁发的“契诃夫文学奖”;白阿莹的剧本《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国家文华大奖和曹禺文学剧本奖;高建群的长篇小说《大平原》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荣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红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生命树》连续入围第七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分别获第一、二届陕西省文艺奖;吴克敬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商子雍的《不能还原历史真实是文明之耻》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杂文大赛特等奖”;孙皓辉的长篇小说《大秦帝国》入选2008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另外先后有20多位作家分别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等。
   在丰厚的创作成果之外,陕西文坛掀起原创热潮,2009年启动的“西风烈”项目计划为陕西百名作家出版百部原创作品。如今这个计划已完成过半,出版了60多部原创作品,其中不乏极具影响力的名家新作,如高建群的《统万城》、莫伸的《一号文件》、冷梦的《西榴城》、冯积岐的《逃离》等。耿翔、阎安、伊沙、秦巴子、第广龙、李小洛、成路等一大批陕西中青年实力诗人,始终活跃于国内诗歌创作的前沿,作品及其创作活动持续受到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诗歌研讨与交流活动的关注。张怀帆、横行胭脂、王琪、梦野、花语、陈仓等先后出席中国作协诗刊社“青春诗会”活动,步入全国青年实力诗人行列。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中陕西省老、中、青、少几代诗人共计出版诗集168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累计发表原创诗歌12700余首。诗歌创作的空前繁荣,彰显了文学陕军强大的原创意识和深层次活力。
   “文学陕军”一个震惊文坛的辉煌。20年了,谁能接大旗、扛大旗?成为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热门话题。
    “省作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要高度重视作家队伍建设,保证陕西文学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尽管在采访中没有涉及到此话题,直言直语的蒋惠莉还是与笔者聊了起来。蒋惠莉说,陕西文学整天发展形势是可喜的,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敬重、善待和呵护“文学陕军”,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爱。作家要履行好作家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立场、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思维,不断为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进生活深处挖掘素材、捕捉灵感,使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坚守作家应有的精神追求,孜孜不倦地追寻艺术梦想,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
   “省委政府重视关心支持作家和作协工作,作协也将建大队伍,开门办协会作为今天工作的重点。”蒋惠莉如是说。
   2013年,又是一个“文学陕军”明媚的春天。蒋惠莉告诉笔者,“这条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新举措:陕西有好书 更有好作家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最终要看精品、看代表作。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创作的高地,有好书更有好作家。”蒋惠莉说,在三秦大地的陕西,不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镇,不论是在乡间犁地还是在厂矿上班,不论是在职公务人员还是创业的农民工……文学陕军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神圣信念的执着坚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从采访中得知,过去的五年,省作协不断创新深入生活的形式,作家深入生活常态化。深入生活,贴近现实,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热切关注时代,反映人民心声,是陕西文学的优良传统。五年来,省作协积极探索作家深入生活的新形式,精心组织各种文学活动,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先后组织了22次重大主题采风活动。陕西省作家采风活动足迹遍布陕西11地市,形成了近200万字采风成果,出版了采风专著5部,文学专刊7期。
   积极推动文学思想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健康发展。2008年,为推动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和长篇小说创作,联合多所知名高校举办了“首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全国30多位学术期刊主编参加了此次会议;组织了陕西首届女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陕西女作家创作进行点评和梳理;召开了陕西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请贾平凹、李星等在内的20余名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对遴选出的10名青年作家,采取“二对一”方式面对面把脉会诊、评论剖析。五年来,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举办了陈忠实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陕西文学30年研讨会、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古炉》研讨会,叶广芩长篇小说《青木川》研讨会,榆林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安康诗歌创作研讨会,渭南合阳农民诗人创作研讨会等。五年中,先后为全省100余名作家和业余作者召开了作品研讨会,营造了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双翼齐飞的可喜局面。
   精心组织文学评奖活动,激发和挖掘创作的深层次活力。先后组织实施了总共三届“柳青文学奖”评奖颁奖活动,评出优秀长篇小说奖13部、优秀中篇小说奖4部、优秀短篇小说奖5部、优秀散文奖10部、优秀诗歌奖7部、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6个、荣誉奖11个、文学新人奖19个。省作协所属的11个文学专业委员会也面向全省作家组织实施了各门类文学评奖活动,有效地激励了创作。省作协文学院为鼓励签约作家创作,改革“津贴制”为“奖励制”,制定了《陕西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作品奖励办法》,根据作品发表和获奖情况实行不断对应奖励的办法,大大激发了签约作家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截至目前,陕西每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大约百部,每年出版的各种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杂文集等近300部。”蒋惠莉说,“陕西省的作家创作与全国其它省的创作相比,一直处于领先位置。”
   “陕西文坛是兴盛的,如何保证陕西文学的可持续性,既要使陕西名作家、新作家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推介作家、推介图书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蒋惠莉说,今年4月13日,省作家协会和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陕西作家有好书”系列活动在省图书馆正式启动,首场讲座以集中介绍陕西长篇小说创作新成果为主,邀请了贾平凹、高建群、莫伸、冷梦、冯积岐、王海、寇挥七位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在谈到今后陕西文学如何走精品战略和解决后继有人及怎样实现“陕西梦”的问题时,蒋惠莉说得更直接:作协的天职和要务就是营造有利于出精品的条件和环境。“把陕西文学的新作和新人推出去,这样才能让陕西文学队伍后继有人。活动邀请作家的标准就是‘名人有新作,新人有佳作’。比如贾平凹近几年创作了《带灯》、《古炉》等长篇小说,高建群也有《统万城》的新作,王海、寇挥等也是非常优秀的中青年作家。”蒋惠莉胸有成竹地说“省作协会把‘陕西作家有好书’打造成陕西作协的品牌活动,之后会继续与省图书馆合作,开展作家作品赏析、新作推介、女作家见面会等系列讲座。这既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为作家和读者搭建的沟通平台,也是文学陕军创作成果的展示平台。”蒋惠莉说,名人出名作,新人出新作,陕西有好书,更有好作家。省作家协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完成,5月7日至8日省作协开完了第六届作代会后,还准备组织作家下去采风,为优秀作品开展研讨会,精选作品研讨会还要到北京去开,扩大“文学陕军”的这种影响。
   “事业大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蒋惠莉介绍说,到作协这段时间,她欣喜地看到青年文学的队伍有一些很可喜的景象,但也发现了在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省作协将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作家深入生活,继续开展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制度和基层挂职锻炼制度,协调做好各类大中型采风活动,帮助作家开阔视野、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还将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读者与作家的交流,让读者对作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将积极拓展作家培训工作新领域,适时开展文学精品研讨,同时强力推进农村题材、城市题材、科技题材、儿童题材、历史题材、革命题材的创作,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气派、富有陕西特色的文学精品,以文学的力量为“中国梦.陕西梦”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能量。
   蒋惠莉说:“陕西不仅要培养更多像陈忠实、贾平凹这样高层次的领军人物,还要重视发现、培养适应文学‘走出去’需要的复合型国际人才。省作协将逐步加大对外文学推介和交流力度,办好陕西作家网站和作协政务微博,积极拓展对外文学交往面,把陕西作家的名作翻译成外文,向世界宣传我们陕西的作家,扩大重要作家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目标:文学走出去 刊物创品牌
   话题是漫无边际的,蒋惠莉最先谈到的是如何让陕西文学“走出去”。据她介绍,过去省作协就一直积极搭建对外文学交流平台,努力践行文学“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文学“走出去”的规模与影响。2009年,联合省翻译家协会,制定陕西文学海外翻译推介计划(简称SLOT计划),编译出版了缅怀中俄友谊的汉俄对照大型纪念文集《情系俄罗斯》,获得了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09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10年至2011年,选定20位陕西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编译成英文版《陕西作家短篇小说集》,由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列入“中国对外图书推广计划”,于2011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全国第一部以省为单位的作家集体外译作品集。在五洲传播出版社组织的2012中国当代作家及文学作品国际出版(西班牙语地区)研讨会上,来自西班牙、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的翻译家、出版商均对该书表示了较大兴趣,该书作为首批签约转让版权的作品之一,将被译成西文,向全世界西班牙语地区出版发行。此外,叶广芩的《青木川》英文版已出版发行,杜文娟的《阿里阿里》刚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确定为2013年英文出版项目。SLOT计划的实施,正在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宣传陕西,推介陕西省优秀作家及优秀作品的重要途径。
   拓展交流渠道,全国及国际区域间文学合作日益增多。五年来,先后有近百位陕西作家参加了国际间文学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了与德国、俄罗斯、古巴、墨西哥等国的文学交流活动;先后接待了亚、非、欧及我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代表团;先后与广东、四川、内蒙、山东、湖南、河北等兄弟省市作家采风团进行了广泛的文学交流;组织陕西作家赴西藏、新疆、甘肃、江苏、上海、江西、东北三省等地考察采风,开展文学交流活动。2010年,因对外文学交流成果显著,省委宣传部再次授予省作协“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
 “文学期刊展示作家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学水准、文学实力和文学地位的标杆。”在谈到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延河》和文学理论期刊《小说评论》时,蒋惠莉说《延河》和《小说评论》是陕西省享誉全国的重要的品牌文学阵地。五年来,《延河》坚守稳健高尚的文学格调,遵循艺术规律、与时俱进革新办刊理念,扶持中青年作家、培养文学新人,拓展办刊机制,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其作品转载率平均达到40%左右,在全国省级文学期刊中名列前茅。《小说评论》坚持严肃、高雅、前沿的办刊定位,及时关注当下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力作和文学新人,以鲜明的实践性、当代性、兼容性特色深得文学批评界、文学理论界好评,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
   “《延河》和《小说评论》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面向时代,着力提高办刊质量,办特色刊物,创全国品牌。”对于省作协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建设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的文学品牌阵地,蒋惠莉直抒胸腔:《小说评论》是国家级的文学核心期刊,《延河》是我们陕西文学的品牌刊物,相当于文学的一个主阵地。省作协将充实人员编创,从经费上要支持它。在办刊过程中,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保持文学品格与艺术追求的同时,扩展思路,开辟途径,扩大发行,跨界运作,多元对接,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会在办刊过程中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保持刊物在全国和省内的品牌影响力及权威地位,保持刊发作品在重点文学选刊的转载率,争取刊发作品在省级和全国性文学大奖评选中获奖;加强刊物交流与沟通,不断整合力量,形成大刊物、强团队、大运作格局。
   采访中,蒋惠莉认真翻阅着《秦岭印象》杂志。主编周吉灵、副主编田建国介绍说:“作为省作协主管的刊物之一,杂志以秦岭为纽带、让文化做大使、推介大美秦岭、塑造精神高地,目的是全面反映大秦岭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建设成就,已在大秦岭地区的甘、陕、豫、鄂、川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了很好的人脉。”
   听到主编周吉灵、副主编田建国有关介绍后,蒋惠莉高兴地说:“《秦岭印象》杂志作为陕西文学与西北五省和大秦岭地区的纽带,一定要发挥好聚拥人气,服务作家的作用,调整办刊思路和栏目设置,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实现建设有追求、有实力、有成就的‘文学陕军’助力,为西部文学强省助力,以文学的力量为“中国梦.陕西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能量。努力让《秦岭印象》走向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2013年5月7日,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省作协新一届理事会与主席团,贾平凹再次当选省作协主席,蒋惠莉当选为常务副主席,王海、方英文、龙云、朱鸿、齐雅丽、红柯、李国平、冷梦、吴克敬、张虹、高建群、阎安、梁向阳当选为副主席。聘请陈忠实为第六届省作协名誉主席。
   陕西省作家协会,从党组书记、主席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怀着陕西文学深厚的感情,在新的征程上起锚。
 我最想做的事是“写一本关于作家创作背后的故事……”采访即将结束,蒋惠莉爽朗地笑了,“我是很喜欢作协工作,这让我觉得生活充实,现在工作虽然很忙,但自己有信心有决心推动‘文学陕军’挥师再征,在文学的春天,掀起新的文学创作浪潮。”
   “文学陕军”挥师再征!这就是蒋惠莉——一位陕西省作家协会掌门人的博大胸怀和内心世界。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