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与大众日报记者同行
——报告文学《辛卯找水打井图》采访、写作札记
《辛卯找水打井图》自今年4月18日《大众日报》刊发,4月19日《国土资源导报》发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省委书记姜异康亲自给徐景颜厅长打电话,表示肯定与祝贺。
5月3日,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看了文章后批示:这篇文章生动地叙述了2011年山东省抗旱找水打井的感人事例,令人感动和震撼。要大力弘扬国土资源部门勇于担当、为民解困的精神,要感谢山东省委、省政府及旱区干部群众对国土资源系统抗旱找水打井行动的大力支持。要宣扬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勇于担当为民解困的精神风貌。要学习大众日报社记者良好的作风与文风。5月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摘发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据悉,《大众日报》拿出一二版几乎整版的篇幅刊登一篇16000字的报告文学,这是该报创刊70多年来的首次。用这么长的篇幅,在要闻版反映一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全国也不多见。三个报纸,代表了省、厅、部三个层面。作为《辛卯找水打井图》的具体参与者,我们曾陪同《大众日报》的两位记者在20天的时间内,深入到全省6市12县区的20多个村庄及水文地质勘探部门、省厅有关处室,行程近4000公里,采访上百人次,从村民到乡镇领导、市县局的干部,甚至市长、县长,还有厅长、处长、地质队长,地质工程师、甚至钻工。或平静或激动的讲述,还原了大旱之年总理“问水、忧水”村民“期水、盼水”、国土资源部门“找水、打井、出水”的场景;目睹了一年后找水打井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些地方,本报作为行业报纸,去年有的报道过,当时热火朝天的场景历历在目。一年之后故地重游,依然心潮澎湃。在写作过程中,六易其稿,数次易名,内容不断充实,主题更加明确,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辛卯找水打井图》。
细致的采访
本次采访活动,很紧张,很细致。
2月22日上午10时许,接到了省厅地质环境处王光信处长的电话,说大众日报记者要在近期采访去年全省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取得的成效,请准备一下材料。当晚,记者把十几篇发在本报及《中国国土资源报》、《大地文学》等报刊上的近20篇消息、通讯等发到了特派记者逄春阶的邮箱。次日上午9时许,就接到了和大众日报社逄春阶、卞文超两位记者组成采访组,去各地采访的任务。
2月23日,农历二月二。下午2时,汽车离开济南,驶向革命老区临沂。一路上,逄春阶老师细谈了对这次采访的规划和写作设想。他说,大众日报总编辑傅绍万的指示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抗旱找水打井行动,造福百姓,应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要写好,不计篇幅,不惜版面。
2月24日上午,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费县南张庄乡龙雨村。这是通过查看去年的通讯报道并结合有趣的村名、了解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后,记者组首先确定的。去年5月26日,我报一版曾发表了一篇“代表全县60万农民来感谢”的通讯,报道了时任费县副县长鞠成祥和费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寻明胜、副局长尹传同等到济南向地勘单位赠送“抗旱打井显神能,无私奉献洒甘霖”锦旗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古泉‘涌泉’,龙雨‘霖雨’”的章节,当时只采访的施工单位。
这次来到现场,但见机井房早已盖好,镶嵌在墙体里的黑色石板上刻着着八行红色的字体:最上一行是大字: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抗旱找水打井项目;依次是位置:费县南张庄乡龙雨村;井深:168.4米;出水量:720立方米/日;施工单位:山东省地质测绘院;竣工时间:2011年3月10日;验收单位: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最下一行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8个大字(这样的石碑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几乎每眼井上都能看到)。乡亲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讲龙雨村的来历,讲龙王庙和过去求雨的细节。67岁的李长龙还唱起了缺水的顺口溜:“龙雨庄,吃水难,拾起扁担洪山前,大脚朝前走,小脚哭老天”。原来,洪山就在村后不远,过去那里有一眼小泉,人们每天早上去“抢”水,小脚的妇女总是赶不上趟,急得直哭。所以,当龙雨村打出水来的时刻,一直搬来马扎围坐在钻机旁守候的老人们,情不自禁的跪倒叩拜的场面出现,就不难理解了。井旁,不时有来取水的村民。记者采访到了当时来现场焚香烧纸、磕头祭拜的老年妇女,他们哈哈一笑,说是高兴的呀,敬天敬地敬亲人呗!由此也引出陪同采访的尹传同副局长的感慨:“从83年开始,干了30多年地质,退休后最值得回味的,可能就是这件事!”后来,这句话被写进了稿子里,体现了一个国土人的情怀和荣誉感。
当天上午,记者一行又采访了费县探沂镇古泉村,听村支书梁德彦讲几十年的打井经历,进王福金老汉家品尝“自来水”的滋味,到百年古井旁探看井底那一洼“浑水”。据说过去大旱时,村人只好把孩子用绳子拴着放进古井,用水瓢“刮水”,半天渗不出一桶。“现在好了,打172米,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在山顶上建了个‘水囤’,把水引上去再通到管道里,5个村都吃上了自来水”,梁支书说话的时候,透着兴奋,声声道谢。
半天下来,在车上逄春阶说,现在能让老百姓下跪的事情不是很多,一是多年的上访问题得到了解决,再一件可能就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找水打井了……。为了采访到鲜活的素材,我们决定到过去“记者罕至、读者罕闻”的地方去。一是尽量不按照当地接访部门设计好的路线走,要到从一些材料和谈话中了解和挖掘有深层次含义的村子里转悠。二是要深入了解历史,从县志、村志、村碑上了解,从与当地人谈话中挖掘。三是要搞清楚细节,从决策者、找水人、打井人、受益者那里感受英明与大胆、艰辛与兴奋。
因此,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闺女扔到阳沟里,也不嫁到后峪子”(沂南县后峪子村)、“大姑娘糊上墙,也不嫁到朝阳庄”(东平县朝阳庄)等歌谣背后的故事。也搜集到了新泰市83岁的段连瑞老人写的打油诗:一龙盘踞卧清潭,深钻下挖费力难,感谢党的好领导,为民寻来吃水源。采访到了泰安市岱岳区道朗乡二起楼村自发给国土资源厅写感谢信的过程和新歌谣“山高云长空气好,只见哥哥不见嫂,祖祖辈辈为水愁,一夜之间泉水流”。
如,在东平县朝阳庄的村路上行走,随处可见圆柱形的青石岩心,粗的像碌碡,细的像烟囱。在村北的一处高台上,半米长的岩心排了一长溜,我们冒雨清点,竟有83段。在村南的麦地里,“民生碑”立在井旁,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金色的字体:朝阳庄地处接山镇西北山窝深处,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几十年来,水一直是困扰朝阳庄村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先后在村四周打过20多次井,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干眼。打井专家们给我们村下了判决书,说我们是个无水村。2011年3月,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进驻我们朝阳庄村,帮助我们抗旱找水打井,连续在我村进行了四次无偿钻探,累计进尺810米,总投资70万元,终于为我们朝阳庄村打出了第一口井,水量达到每小时三十立方米,且水质优良。县供电公司无私为我们架上了电,我们朝阳庄村祖祖辈辈盼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罗列了九个被感谢的单位后,还是感谢,感谢为了朝阳庄村找水打井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感谢对我们无私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可以说,20多个村庄的采访,听得最多的是“谢谢”二字。4市12个县级国土资源局的座谈,听的最多的是“服好务”。如临沂市国土资源局的“协调员、保障员、服务员”,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的“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泰安市国土资源局的“中央牵挂的事、老百姓期盼的事都是我们工作重点”;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秦立营因现场指挥启动仪式,“耳朵都震得直疼”,沂水县地环科长田宝军在打井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回一趟家。参与打井的地勘单位,说的最多的则是“战斗、担当”。如省煤田地质局的“亮剑行动”,因为他们2010年12月31日才业务归口国土资源厅管理,两个月后就参与了这次打井行动,且打得非常漂亮。省地矿五院则“全院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喊出了“找水打井抗旱,有我地矿五院”、“自己流血流汗,不让农民兄弟庄稼受旱”的口号。省地质环境总站“制定作战计划”、“打歼灭战”,省地矿局801队作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抗旱找水打井启动仪式上惟一代表发言的单位,一大摞锦旗堆在会议室的一角,有“抗旱打井造福人民”、“找水大王技术精湛,抗旱打井无私奉献”、“找水王牌显神威,抗旱打井建奇功”、“各级同心齐努力,亲情化作民心井”等等。
当然,一些朴实的话语还被老百姓写在了机井房的墙上。如沂水县对荆峪村民张廷红买来红色油漆,写下了“饮水思源、永记党恩”八个大字。沂南县后峪子村写的是“感谢国土,深情厚意”、“国土打井、情系百姓”!东平县朝阳庄民生碑不远处的大影壁墙上写的是“情系山村国土人,饮水思源念党恩”!
采访从沂蒙革命老区开始,最后在温总理春节期间视察过的嘉祥县金屯镇杨西村的麦田里结束。大家集体行动,马不停蹄,3月8日中午从潍坊回来,下午又去了泰安采访地勘单位。20多天下来,每个人都记录的几万字。照片上千张。惟一的一次游览,是在东平顺路游览了路边的明朝兵部尚书王宪墓地,卞文超后来写成了《王宪:宁可欺君、绝不扰民》在3月20日《大众日报》往事发现版刊发。实际“不扰民”也是这次找水打井施工单位的共识。
缜密的写作
稿件的写作几乎和采访同步进行,很费神,很劳心。
采访之初,我们想写成一篇大通讯,题目暂定为《为了大地的丰收》,以期使读者一看就会想起一句歌词“为了母亲的微笑”。抗旱找水打井作为一个“民心工程”,让千万人受益,是一件大好事,的确也让母亲微笑。框架都搭好了,但写着写着,总感觉到不出味,于是重新打乱,继续构思。正在这时,徐景颜厅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定的调子是:多写写老百姓的反映,多写一线的同志门,多写解放军、四川等地勘队伍和有关部门,少写国土、少写干部。因此,我们边采访,边商量,讨论热烈而持久,渐渐地,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有远景,有近景,有主景,有副景,红旗飘飘,人欢马叫,机声隆隆,简直是一幅完美、生动的“打井图”。把这张“图”精彩的部分用纪实的手法描画出来,不就是对历史的再现吗?思路打开了,考虑故事主要发生在农村,而且是去年的初春,就采用了农历辛卯年作为时间表述。结合当前新闻单位的“走转改”活动,我们决定改文风,写成报告文学。最后以《辛卯打井图》为题,写出为民服务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主题。
在写作的过程中,采访组的人不断交流,在电话里,在QQ上。逄春阶老师说:这次我们写的报告文学,具有开创意义。写作要求是:文学化、生活化、现场化。总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通过采访,他感慨颇多:水井这个突发事件,激发出各阶层为民服务的能量,激发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认同。牢骚少了,埋怨少了,扯皮的少了,就是打井打出了为民服务的能量,激发出了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久违了。这种情感回来,我们就看到了希望。卞文超说:把这个为民的思想作为主线抓起来,说得更明确一些分析得更透彻一些是否会更好?逄春阶回答:就是这样,但不能空喊。需要细节。他接着又说:我写村支书的眼泪,是说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塑造村支书的形象,说明基层也在干事;二是,国土人在干事,都在干事,但平时很少有人关注,这次就要让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国土资源系统干了一件大好事,好事,就要好好写出来。
最后,文章总的调子是,第一,写打井,但又不是写打井。如果写成《国土资源系统找水打井纪实》,那么就浅,是一眼“浅井”,让人一看,就成了形象广告了。我们要打“深井”,要挖掘出这样的重大主题:为民服务的能量怎么被激发,写党和政府为百姓服务的切入点怎么找?写出打井打的是“民心桩”。写四川打井队来报恩,写军民鱼水关系的回归,写报人打井的寻根之举,等等,一切都具有了美价值。第二是,心中有个靶子。什么靶子,就是现在干群关系紧张,百姓有仇官心理、诚信缺失等等。但是,不过是打了一眼井,老百姓就对干部改变了看法,甚至看干部的眼神都变了。这是为什么?这个必须写透。第三,要用细节说话,要有故事,要说透历史和现在,有对比。我们在每个村都要记录村里的详细情况。第四,通篇要以情来穿,用感情统帅全篇,心中一幅活灵活现的图画,然后穿插材料,才不至于枯燥。
有了这个基调,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几乎删去了所有带有“感恩”色彩的词句。比如锦旗、比如刷在墙上的标语和民生碑的内容。更多的是来自基层的事例和民间的语言。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不惜多次打电话询问、核实。
如,在沂南县青驼镇东桃花埠村,村支书徐怀彬介绍说,村里打过13眼井,都是干眼。当时记录匆忙,没有具体问明白,本报记者多次与地矿局801队的工程技术人员联系未果,逄春阶老师又三次打电话问村支书,13眼井分别在哪个位置。还有人介绍,徐向前元帅曾经在桃花埠逗留过。我们听后很兴奋,想写上如下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在当年徐向前元帅打开作战地图的地方,摆开打井地质图。”但我们查找《三帅在沂蒙》、《沂南县志》等书,发现没有这方面的记载,逄春阶又采访了著名诗人、老家沂南的苗得雨先生,他说,也没有印象。我们就放弃了这个细节。还有,在临朐县马家辛兴村,我们了解到村民为打井队扭秧歌,杀羊等举动,时间过去了一年,不能回复现场,但我们找来图片资料。为了记录准确,记者又两次打电话,询问村支书,杀羊的是谁?一只羊多少钱?在谁家煮的羊肉?是中午还是晚上?秧歌队是谁组织的?秧歌队核心成员是谁、年龄多大?都一一核实。
采访过程中,本报记者在现场遇到过不少以前采访过的人。如临朐马家辛兴村的马兴升,去年他正在忙着用中国地调局水环中心刚打出的井水浇麦地,今年他凑了过来,说去年的麦子丰收了,还给打井人送去了新面粉。这让记者想起了去年跟随临朐县政府等部门去河北保定致谢中国地调局水环中心时写出的《千里送新麦,粒粒寄深情》的稿件,随之,把一些内容也融合了进去。本报记者去年拍摄的一些照片,也成了这次写作的参考。如沂南县依汶镇松林村83岁的老大娘王学美慰问找水专家的照片就打动了逄春阶老师。王学美1947年入党,打孟良崮那年,她领着识字班给解放军喂马、做鞋。现在送来了水果,还唱起了《沂蒙山小调》。融入到文章中,就成了这样的描述:“省地调院找水专家、黑发红衣的杨丽芝博士,拥着白发黑衣的王学美大娘,像和谐的婆媳,又像母女,她们笑得真开心……”
写作过程中,记者还不时翻阅一些史志和搜集到的找水专家、打井队员的记录本等。在一本名为《守望与歌唱》的诗集里,发现了高广超写的一首诗,其中的两句“钻塔生长的地方,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诗情画意”被借用到了题记中。
写作过程中,大家兴奋着、辛苦着,最后,经过六易其稿,多次改动,到4月18日《大众日报》发表,记者写出的文字已超过十万。在发表前,大家完美又仔细推敲题目,考虑到找水是打井的先行,是重中之重,最后把“找水”的意思加上,改成《辛卯找水打井图》,经过跟报社领导沟通,采纳了这个建议。那夜,逄春阶老师在报社排版室忙到凌晨一点多,确信稿件见报,他发来的短信,通知了本报记者。上午9时,他再次发来短信:又从报纸上读了一遍,依然感动。
强烈的反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看了《辛卯找水打井图》后,专门打电话给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徐景颜厅长。内容大意是:我看了这篇报道后很感动。去年的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是一项服务农村的惠民工程,体现了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大局、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风貌。请你们将报纸送绍史部长阅,并感谢国土资源部对山东抗旱找水打井以及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
同时,稿件在基层公务员中带来震动。泰安市宁阳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伟,专门拨打了大众日报读者热线。他说:《辛卯找水打井图》,令他非常感动,两次重读,几次流泪。潍坊市宣传部科员王雷锋说:“《辛卯找水打井图》是一个长卷,打井队伍真办事,记者真下功夫,可敬可佩!”潍坊日报常务总编辑窦锦平说,大众日报用头版、二版两个整版一次性推出《辛卯找水打井图》,很震撼,有气势,这具有突破意义,对一些重头稿件,就应该破格处理。稿子好,更要刊发好,这样效果才会好。寿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教法说:集中打井行动,激发出大家为民服务的能量,正像文章结尾说的:“因为打水打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审美价值。世界原来如此美好。我们所做的一切,原来如此美好。”
程秀明是地矿局801队的找水专家,也是采访对象之一。19日清晨他给记者发来短信:“我刚刚看到18日的《辛卯找水打井图》,堪与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媲美!山峦叠嶂群英荟萃机器轰鸣甘泉迸发!喜悦与动容,真情与泪花,可歌与可泣!大龙起兮云飞扬!龙年的打井图将会更加精彩!”
大众日报一热心读者(renxm1985)4月19日08时37分把读后感发至总编室邮箱:若不是题目起的如此有吸引力,绝不会选择读这篇铅字满眼帘的《辛卯找水打井图》。若不是低调而高亢的文笔,也绝不会把它从头看到尾。读完之后非常感慨,也非常敬佩记者。
著名诗人苗得雨说,我从十四岁就给大众日报当通讯员,对大众日报充满了感情。大众日报这样一次性处理这么长的稿子,我是头一次看到。稿子写得很有气势,歌颂美好的事情,记者充满了感情。特别是“八路重回沂蒙山”和“报人打井”那两部分,我感触最深。我们进城了,对老百姓的感情淡了,疏远了。通过打井,又把感情打通了。让人感到温暖。
大众日报老报人毕景舒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看到报道很激动,记者就应该走下去,深入基层,才能找到感觉,写出真情。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你只要真心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哪有不拥护党和政府的。打井打的是“民心桩”,的确如此,记者要善于发现。另外,我感觉大众日报一次性推出长篇报道,这是个突破。
山东景芝酒业集团办公室主任冯金玉说:大众日报一次推出这么长的稿子,体现出大报风范。稿子中一个缺水村的支部书记看到四川人来给打井,感慨说,想想汶川地震那会儿,俺捐的款太少。记者跟上评论:“不少,只要捐了,就不少;只要伸出援手,寒冷就少一些,温暖就多一些。爱心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爱的能量是不断被激发出来的。一直记住对方的好,人间就多些美好。”这些朴实的话语,直接指向人心。发人深思。
本报4月19日以近3个版的篇幅发表了《辛卯找水打井图》后,在系统内引起较大反响。标题用的是书法体,也是逄春阶老师建议并邀请系统内的书法家吕树建写的,显得很有韵味。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永田看了后说,写出了真谛,写出了国土人所做的,所想说的话。山东省地矿局政工处秦幸福则说:我当过钻工,深知找水、打井的困苦;《辛卯找水打井图》是一座盛满激情、感情、深情的水井,没有记者的深挖,难以展现的如此壮阔、如此细微、如此感人。什么是“走、转、改”?这就是走、转、改!
应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时间已过去三个多月了,但依然历历在目。我们和大众日报记者学到了很多采访的技巧与做人的道理,也学到了他们忘我的写作精神。国土资源系统在关键时刻的举动,用文字生动记录下来,弥足珍贵。这次采访,见证了一个朴素道理:为人民干事,人民不会忘记。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第一书记”扶贫攻坚苦转为乐展“新颜”
下一篇: 郭本东:用石头来“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