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略特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以《四个四重奏》与《雨巷》为例

来源:作者:吴劲松时间:2019-12-07热度:0

论艾略特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以《四个四重奏》与《雨巷》为例

[摘要]自西方诗潮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现代诗歌作者们都受到了来自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下面本文将以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与戴望舒的《雨巷》为比较对象,来浅析艾略特在象征诗歌方面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艾略特,戴望舒,《四个四重奏》,《雨巷》

在中国现代派诗人中,戴望舒的诗也许非主流。但其诗风以朦胧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独树一帜,从而使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现代诗派的领军人物。

戴望舒曾有几年留学时光,使其诗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这样,艾略特这位西方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的诗自然对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所影响。

其中《雨巷》与《四个四重奏》分别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之一,最能体现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也能看出艾略特那种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当然,我不否认中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出现了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也不否认戴望舒所受影响的多元化。可是,李金发虽然奠定了西方象征意象艺术在中国的移植,但其再创造尚未成熟,只是机械地运用了西方象征意象艺术的方法来进行诗歌创作,因而使其象征主义诗歌颇受非议。到了戴望舒这里,由于其所受影响的多样性,从而较好地吸收了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突破性地完成了象征主义在中国的再创造。

鉴于此,本文的这种比较是有必要的。而关于戴望舒主要受西方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等人的影响之问题已有不少人在研究,本文将不作重点阐述。

既然艾略特对戴望舒的影响不是主要的,那么二者可比之处就小。我则认为未必!其一,我们不能低估艾略特作为西方的一位重要象征主义诗人在世界诗坛的影响。其诗歌象征性的深度与广度毋庸置疑。

其二,艾略特虽提倡诗的智性(卞之琳在这点上得以发挥[①]),但他的诗仍以象征为主。其诗中的隐喻性,语词的暗示性,象征意味的多重性构成象征阴晦、朦胧的特性。而这恰恰接近于戴望舒所主导的诗境朦胧性。

其三,西方象征主义诗风大致相同,各诗人创作理念也比较按近。因此,艾略特的诗及诗论戴望舒不可能读过。既然其对艾略特作品有所接触,那么其受到艾略特的影响就不足为怪。

说到了这儿,有人可能会认为我有偏题之嫌。但既欲比,则要明确可比之因及可比之处,因而上述并非多余,也非有离题之弊。

话且休繁,回到本文将要阐析的重点:以《四个四重奏》与《雨巷》为例来看艾略特象征诗歌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首先,让我来看一下艾略特《四个四重奏》里面的一些诗句。如:“时间现在和时间过去/也许都存在于时间将来/而时间将来包容于时间过去”又如:“只有在时间中,玖瑰园里的那一刻,/雨点敲打棚架的那一刻,/烟雾降在多风的教堂里的那一刻,/才能被人记住”再如:“所以,当一个冬日下午/历史就是现在和英格兰”“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不能从时间中得到拯救”[②]

从上面这些诗句中可知道,艾略特的组诗《四个四重奏》是探讨永恒与时间的宗教哲理诗。组诗通过个人经历、历史事迹、表现过去和未来的虚幻,生命的短暂易逝,宣扬宗教式的谦卑。诗人不赞成进化论否定过去,又拒绝永恒与时间的简单对立,提出要征服或拯救时间,必须把入世精神和宗教头怀,水乳般交融在一起,进入具体的时间。

很显然这只是一种理解,或许我们还可理解为关于人生等问题。艾略特在这个组诗《四个四重奏》中以四处地点为题,既可为整体,又可分别独立成篇。组诗中“时间”“玖瑰园”“棚架”“雨点”意象极有隐喻性和暗示性,可有多重理解;而整个组诗又以智性哲理为亮点。

透过这两点,我们便能领略艾略特诗中的象征性。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地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③]

从《雨巷》全诗,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忧郁的情感。作者为何忧?为何愁?诗中有所暗示。我们可以理解为为爱情而惆怅,又可理解为为现实愁,更可理解为为理想忧……至于哪种更为合适,众说纷云。

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雨巷》这首诗整篇都笼罩着朦胧的气息。虽然有“哀怨”“惆怅”“彷徨”等一系列表情感的语词反复在诗中回环,但我们除了知道诗人情愁之外,为何情愁便不得而定。诗中“雨巷”“丁香姑娘”“颓圮的篱墙”等一大串意象分别象征什么,我们不敢妄下定论,于是整首诗便为朦胧所笼罩。与之同时,该诗便就有了多重诠释的空间。因此,《雨巷》运用了西方象征意象艺术创作技巧。那么戴望舒这首《雨巷》也就有了一层象征的特性。即语词的暗示性,隐喻性;象征的意蕴多重性;诗境的朦胧性。

上面已分别对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与戴望舒的《雨巷》作了浅要解析。当然这解读仅是我个胡诌一翻,不能代表他人之意。

接下来就通过《四个四重奏》与《雨巷》对比来看艾略特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的诗有何影响。

在组诗《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以“时间”为轴,生发出“玖瑰园”“多风的教堂”“雨点”等一系列富有象征性的意象群,来表现艾略特所要表现的永恒与时间的哲理。而戴望舒在《雨巷》中,则以“丁香姑娘”为核心发散出“雨巷”“颓圮的篱墙”“油纸伞”等富含象征意味的意象,进而表现因何而“愁怨”。这种模式是惊人的相似,所不同的是戴望舒以游“雨巷”为线;艾略特是以四处地点分于四个点。从这一点上来看,恐非巧合。可见艾略特在这点上对戴望舒有所影响。

作为西方象征主义诗人之一的艾略特,其组诗《四个四重奏》具有西方象征主义诗的共同特点:晦涩,富有隐喻,语言有暗示性等;而戴望舒的《雨巷》则有意象多意蕴性,诗境朦胧性。从这一点来看艾略特的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主要在于诗歌语言上的暗示性,意象象征的多元性。

艾略特认为“传统不是继承得来的,你要得到它,必须付出很多的劳动”“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由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④]以上艾略特关于传统的看法,而戴望舒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下强调“旧的古典”应服从于“新的情绪”、“新的诗情”。[⑤]从这一来看《四个四重奏》与《雨巷》很好地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主张。戴望舒在对传统态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艾略特的启发的。

以上三个方面是戴望舒与艾略特的近似点。即可以说艾略特象征主义诗对戴望舒诗歌创作较为明显的影响。

至于其他大部分主张,艾略特和戴望舒唱的是相反之调。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戴望舒受主要影响还不在于艾略特。如在《雨巷》中感情浓烈,艾略特组诗《四个四重奏》则不是这样的。其二,戴望舒受影响的多元化。其三,还有二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当然这些都不是本文重点方向,但还是提及一下为好。

最后,艾略特等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在戴望舒这儿并非机械地移植运用,而是进行了再创造,形成朦胧的诗风。正如杜衡所言:“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说,他底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⑥]同时“在于他立足于自己的情感和表达需要”。[⑦]

总之,艾略特作为西方象征诗派的重要一员,其对戴望舒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戴望舒结合中国古典意象艺术,创造性地完成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与中国古典意象艺术的融合,这为中国现代诗形成的贡献不容忽视。相应地,实现了西方象征诗派艺术在中国的再创造和满足了中国现代情绪的表达。




[①]陈希,何海巍《中国现代质性诗的特质——论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45卷。

[②]艾略特《四个四重奏》(写于1935——1942)。


[③]戴望舒《雨巷》《戴望舒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写成于1917)。


[⑤]郭思齐《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艺术在中国的移植与再创造——以李金发、戴望舒为例》《考试周刊》2009年第29期。



[⑥]杜衡《望舒草·序》《戴望舒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郑成志《戴望舒精选集·序》《戴望舒精选集》P7—8北京燕山出版杜2006年版。


(编辑:作家网)